簡介
中文名:大花蒿系二名法:Sieversianae (Kitam.) Y. R. Ling
菊科
蒔蘿蒿組
本系我國有2種
基本特徵
一、二年生草本。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被灰白色短柔毛或微柔毛。中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狹線形、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直徑3-10(-15)毫米,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雌花花冠通常為狹圓錐形,檐部具 (2-)3-4裂齒。瘦果上端常有不對稱的冠狀附屬物或無附屬物。地理髮布
中國大陸的甘肅、西藏、新疆、寧夏、青海等地;國外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俄羅斯、克什米爾等地區。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4,850米的地區,多生在荒漠草原、路邊等的常見、洪積扇、山谷、草坡、草原、鹽鹼地附近、局部地區是植物群落的優勢種、砂礫地、森林草原地區、河湖岸邊和次優勢種,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屬下分類
1,大花蒿Artemisia macrocephala Jacquem. ex Bess一年生草本。主根通常細,單一,垂直,狹紡錘形。莖直立,單生,高10-30(-50)厘米,有時下部半木質化,基部直徑達1厘米,不分枝或有少數短的分枝;莖、枝疏被灰白色微柔毛。葉草質,兩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圓卵形,長2-4厘米,寬1-1.5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枚,中、下部側裂片常再3-5全裂,小裂片狹線形,長1-4毫米,寬0.5-1毫米,葉柄長0.5一1.2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3全裂或不裂,狹線形,無柄。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5-10(-15)毫米,有短梗,下垂,在莖上排成疏鬆的總狀花序,稀為狹窄的總狀花序式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或內層總苞片略長,外層與中層總苞片草質,橢圓形,背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寬膜質,褐色,內層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膜質;花序托凸起,半球形,密生白色托毛;雌花2-3層,40-70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瓶狀,檐部具(2-) 3-4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多層,800-100餘朵,外圍2-3層孕育,中央數輪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長橢圓狀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線形,先端2叉,叉端有睫毛。瘦果長卵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上端常有不對稱的冠狀附屬物。花果期8-10月。
產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區;西北省區分布在海拔1 500-3400米地區,西藏最高分布到海拔4850米地區,常生於草原、荒漠草原及森林草原地區,在山谷、洪積扇、河湖岸邊、砂礫地、草坡或路邊等地常見,也見於鹽鹼地附近,局部地區是植物群落的優勢種或次優勢種。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及蘇聯(中亞、西伯利亞西部)都有,最高分布到海拔5 500米地區。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西部地區。
本種頭狀花序較大,花序托半球形,花多數,雌花分化不完全,花冠瓶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 3-4裂齒,兩性花多數,通常中間數層來不及孕育就結束了生命周期,可能本種是蒿屬現存種中較為原始的種類之一。
含揮髮油與生物鹼,主要成分為內脂類物質。另含牲畜食用的粗蛋白,為牧區牲畜中 等營養價值的飼料。亦作獸藥。
2,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
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單一,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直立,高50-150厘米,細,有時略粗,稀下部稍木質化,基部直徑可達2厘米,縱棱明顯,分枝多;莖、枝被灰白色微柔毛。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寬卵圓形,兩面被微柔毛,長4-8(-13)厘米,寬3-6(-1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稀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規則的羽狀全裂或深裂,基部側裂片常有第三次分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0毫米,寬1-1.5(-2)毫米,有時小裂片邊緣有缺齒,先端鈍或漸尖,葉柄長(1-)2-4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及苞片葉羽狀全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無柄。頭狀花序大,多數,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6毫米,具短梗,稀近無梗,基部常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開展或略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近等長,外層、中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無毛,中肋綠色,邊緣狹膜質,內層長橢圓形,膜質;花序托凸起,半球形,有白色托毛;雌花2(-3)層,20-3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3-4裂齒,花柱線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多層,80-120朵,花冠管狀,花葯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花果期6-10月。
廣布於溫帶或亞熱帶高山地區。我國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至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省區有分布,山東、江蘇等省有栽培;東北、華北、西北省區分布在海拔500-2 200米地區,西南省區最高分布到海拔4 200 米地區,多生於路旁、荒地、河漫灘、草原、森林草原、乾山坡或林緣等,局部地區成片生長,為植物群落的建群種或優勢種。朝鮮(北部)、日本(北部)、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及蘇聯(中亞、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等都有,最高分布到海拔4 5010米地區。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本種植株大小,葉形狀,頭狀花序大小,排列方式等變異大。有的學者曾分為若干變種或變型。據作者在西北、華北、東北及西南考察並結合標本研究,發現這些變異乃是生長在不同生態環境中所產生的體態變異,甚至在同一小區域裡也常出現其變異,如在水濕條件好的環境裡,其植株高可達1.5米,植株各部分近無毛,葉長可達6-13厘米,寬4-15厘米,其小裂片寬可達3-4毫米,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開展的圓錐花序;而在乾燥的環境裡生長的植株通常矮小,高20-30厘米,植株各部分被毛多,葉小,長4-5厘米,寬3-4厘米,其小裂片亦狹窄,寬僅1-2毫米,頭狀花序小,在莖上排成狹窄的圓錐花序。等,這些特徵在小區域內隨水濕條件呈過度性變化,同樣能觀察到其特徵也有過度性的變化。所以前人建立的變種與變型均應予以歸併。
含揮髮油,並含內醋類及薁類 (azulens) 物質。民間入藥,有消炎、清熱、止血之效; 高原地區用於治療太陽紫外線輻射引起的灼傷。牧區作牲畜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