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系最初名為勞動法學系,組建於1986年,由中國著名法學家、新中國勞動法學科的奠基人關懷教授親自主持創辦並擔任第一屆系主任。從1986年至2003年,法學系的辦學層次經歷了“成人專科——成人本科——普通高職”等學歷層次,為社會和工會界培養了大批法律人才特別是勞動法律方面的專門人才。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開始招收法學專業(勞動法方向)普通本科生。法學系目前下設法學專業,在校本科生為四個年級,經過充分調查和反覆論證,確定了法學專業的辦學定位:為維護勞動者權益、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培養勞動法律專門人才,力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教育、研究基地。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系統法學專業知識、具有較高人文素養、較強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勞動法律專門人才。系法學專業確定了“遵守法學本科教育通則,保持法學學科體系完整,突出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特色”的法學專業指導思想。為此,在教學計畫中設定了九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方面的特色課程,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設定上,我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開設了14門法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開設了27門非核心專業課,保證學生接受系統的法學專業教育。
師資隊伍
法學專業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職稱結構較合理、學歷較高、敬業勤勉和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現有在編教師崗位24人(其中包括專職教師22人及2名具有教師身份的專職輔導員)及管理崗位教師4人。教師中,大部分均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法學院校,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和學歷背景。其中,畢業於北京大學3人,中國人民大學4人、中國政法大學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9人(包括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研究生2人,占45.8%;具有碩士學位的9人,占27.5%;教授3人,占12.5%;副教授8人,占33.3%;講師12人,占50.0%;助教1人,占4.2%。中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30歲以下的5人,占20.8%;30歲以上40歲以下的8人,占33.3%;40歲以上50歲以下的9人,占37.5%;50歲以上的2人,占8.3%。我系有三分之四以上的教師具有國家頒發的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保證了教師能夠很好地勝任法學專業的教學工作。
現任領導
主任:姜穎(教授)
主持全面工作
黨總支書記(行政副主任):張虹
負責黨建、學生管理工作和行政工作
教學副主任:孫德強(教授)
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科研成果
1. 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的實踐和探索 姜穎 北京市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6
2. 三方協調機制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 姜穎 中國勞動法研究會首屆科研成果評選優秀論文二等獎.2005
3. 三方協調機制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 姜穎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七屆優秀論文三等獎.2004
4. 我國市場化進程中的勞動爭議和勞工群體化事件分析 姜穎(2)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論文類三等獎.2005
5. 勞動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之地位新論 王向前 紀念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成立五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2005
6. 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罷工權問題 陳步雷 北京市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6
7. 論勞動權利體系及其分析工具――兼論勞動權利體系的研究範式 陳步雷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論文類二等獎.2005
8. 我國集體契約制度研究述要 王向前 北京市法學會2005年度優秀成果獎.2005
9. 論構建適應集體契約制度要求的工會制度 王向前 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勞動法》十周年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2004
10. 吸納職代會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王向前 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工會理論政策研究優秀論文.三等獎.2004
11. 略論加強勞動關係的法律調整 王向前 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首屆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徵文.優秀獎.2003
12. 僱傭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問題探討 王守俊 北京市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優秀論文.優秀獎.2006
13.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定書》的法律性質及其完善 張冬梅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青年科研鼓勵獎.2007
14. 勞動契約中的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研究 張冬梅 紀念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成立五周年優秀論文.三等獎.2005
15. 論勞動契約中的締約過失責任制度 張冬梅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青年科研鼓勵獎.2005
16. 勞動法的能與不能 李文濤 北京市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優秀論文.優秀獎.2006
17. 羅馬法上的原因理論及其對現代法的啟示 沈建峰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論文類二等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