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連線中西方的古老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2011年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基地”。
自然環境
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位於關中平原的心臟地區地區。它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故稱關中。關中地區南靠我國南北氣候地域的分界線——秦嶺,北部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貫穿其間,滋潤著兩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長安在內的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這一地區土地肥美,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自古以來享有“陸海”、“天府”的美譽。西安地區河流縱橫交錯,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八水”即指涇、渭、 滻、灞、灃、滈、澇、潏等八條河流。關中地區自古號稱“四塞之國”,境內有關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同時,由關中東出函谷,可聯絡中原;西逾千隴,可溝通河西;南越秦嶺,可抵巴蜀、江漢;北上黃土高原,可進入陰山南北,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國際地位
西羅馬、東長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是公元十世紀之前東方世界的文明中心,與西方的羅馬一同標誌著古代城市文明所達到的最高成就,自古就有“西羅馬,東長安”的美譽。
今天的西安與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對古代東亞各國都城的影響
西安作為古代東方規劃最完整,政治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其規劃、命名影響了一批東亞曾出現過的其他民族的都城,如渤海國的上京龍泉府、日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 隋帝國在建造長安城時,依照周易乾卦理論及星象圖規劃不同功能區域的位置。長安正宮太極宮位於都城北部正中,向南緊接安置百官衙署的皇城,出皇城正門朱雀門,便是寬達150米的中軸線朱雀大街。整座長安城便由朱雀大街分為東西相應的兩片城區。
長安有南北大街11條、東西大街14條;交錯的25條大街,將全城分為兩市一百零八坊。里坊的布局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均勻分布,呈棋盤式。“皇城之東盡東郭,東西三坊。皇城之西盡西郭,東西三坊。南北皆十三坊,象一年有潤。……皇城之南,東西四坊,以象四時,南北九坊,取則《周禮》王城九逵之制。”
的主要商業中心,東市承擔國內貿易,西市則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通過絲綢之路到達長安的西方商人便在西市進行貿易,兩市商賈多達220行,買賣非常興盛。據日本僧人圓仁記載,843年一次失火即燒去東門曹門以西商肆4000餘家,其商貿規模之大可以想見。在唐中宗時,兩市商戶往往在正鋪外更造偏鋪以擴大營業面積,以至於政府不得不出面予以干預。景龍元年十一月:“兩京市諸行,自有正鋪者,不得於鋪前更造偏鋪。”
仿照長安建設的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日本平城京奈良、日本平安京京都,都嚴格遵照長安的形制,由中軸線(日本京都稱朱雀大道)分為東西兩部分對稱城區,中軸線北端是宮城(日本奈良、京都稱大極宮),宮城正門稱朱雀門,東西分別置兩市進行貿易。日本平城京奈良甚至在城市東南角仿照長安城東南郊的著名風景區曲江池,開闢公眾景區。
絲綢之路東方起點
西漢時期,張騫為聯繫西域各國與漢帝國一同對抗匈奴而出使西域,雖使命未完成,但卻開通了連線中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在東漢末期一度堵塞,在隋唐時期達到歷史的頂峰。絲綢之路上往返商隊絡繹不絕,來自各民族各國家的商人穿梭於此。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絲綢之路各國積極籌備,欲將絲路沿線的重要歷史遺蹟整理、保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絲綢之路描述如下:
TheSilk Road is the ancient trade route that starts in the old capital ofChang'an, the present-day Xi'an city and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culture in a long period of ancient China. It refers to the overland commercialroute connecting Asia, Africa and Europe, which goes over the LongshanMountain, follows Hexi Corridor, passes Yumenguan Pass and Yangguan Pass,reaches Xinjiang, stretches along the oasis and the Pamir Plateau, enters theCentral Asia, crosses Central Asia,Western Asia and Southern Asia, and thenleads to Africa and Europe. It also served as an important trunk road where the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Orient and the West weretaking place. In its very first begin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trade route is totransport silk, the fine, delicate, elegant and portable goods, representingthe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China which enjoyed advanced agriculture andwell-developed handicraft industry. Therefore, when the name of "SilkRoad" was first given by the German geographer Ferdinand Freiherr vonRichthofen in the 1870s, it was widely accepted.
譯文:絲綢之路是起始於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的古代貿易路線。它指的是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路上商業路線。它跨越龍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那些代表了擁有先進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中國古代文明的那些精緻、細膩、優雅並且輕便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歷史沿革
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民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誌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漢代的文景之治、隋代的開皇盛世。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漢唐時期,長安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建設新都大興城。唐王朝建立後更名長安依然定都於此。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歷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里,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人民為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朝政府奮起戰鬥。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於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里舖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同南京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震撼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
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擁護孫中山革命政權的國民軍於1925年把軍閥劉鎮華逐出陝西,控制西安。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誕生。當北洋軍閥向國民軍反撲時,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達8個月之久。西安軍民在李虎臣、楊虎城率領下,克服缺糧斷炊的嚴重困難,奮起抗擊,殊死搏鬥,保住了西安這一革命陣地。當北伐戰爭推進到華中地區時,國民軍聯軍進駐西安。在中國共產黨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區革命運動風起雲湧。1927年初,共產黨人劉含初、史可軒、鄧小平等人在西安創辦中山學院和中山軍事學校,培訓大批革命骨幹。西安附近的農民運動也蓬勃興起,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日本軍國主義步步進逼,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在民族存亡繫於一髮的危急關頭,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種充滿愛國熱忱的浩然氣概,有力地振奮了全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全民族團結抗日奠定了基礎,成為中國現代歷史的重大轉折。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新中國成立後,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轄市;1954年改為省轄市;1984年被國務院列為計畫單列市;1992年被批准為內陸開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西安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城市服務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輻射北方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科技、教育、旅遊、商貿中心。
西安建都的王朝
西安是中國建都最久(1200多年,不計入陪都),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城市。西安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從奴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從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盛世、開皇盛世、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西安書寫了中國歷史最華彩的篇章。在中國歷史上,有21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
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說法。
13朝說: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200餘年之久。 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建朝數。
羅馬
簡介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樑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地中海型氣候。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占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遊覽地之一。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膠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遊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鬥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 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南北方向有座亞平寧山脈,把義大利半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亞平寧山脈旁邊,有一條台伯河,羅馬位於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處。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占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鏇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蹟;這裡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另有,義大利著名足球俱樂部“羅馬”、同名美國電視劇《羅馬》等。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儘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占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裡已有羅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羅馬人驕傲地稱它為“永恆之城”。相傳羅馬的創建人羅幕路是母狼餵養大的,古羅馬的城徽圖案是母狼哺育嬰兒。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紀羅馬成為西方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羅馬城進入全盛時期。
在羅馬長達約2800年的歷史上,曾經歷了東、西羅馬的輝煌時期。1870年,義大利王國軍隊攻占羅馬,義大利統一事業完成。1871年,義大利首都由佛羅倫斯遷回羅馬。
景點
許願池,西班牙廣場,威尼斯廣場,萬神殿,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科洛塞競技場,卡比托利歐廣場,真理之口,新宮,波各賽美術館.
雅典
是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幹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市內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多年。現在雅典是歐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臘經濟、財政、工業、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市區人口330萬,加上郊區人口共有380萬人口。城市的面積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區為412平方公里。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位於希臘半島東南的阿蒂卡平原。 西北和南面臨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東北西三面山地環抱,山麓地帶接近城市邊緣。
有5000多年建城歷史的雅典,歷史遺蹟豐富。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對藝術、哲學、法律、科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據說雅典是以傳說的歷史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整個市區的東北部,是政治文化區,西南及港口一帶是工商業區。雅典位於東地中海各國航運與航空中心。外港比雷埃夫斯海輪輻集,幾乎全斬對外貿易都在此進出。城市飲水則由遠自東北的馬拉松水庫供應,那裡有世界少見的大理石水壩。雅典是希臘的古文物中心,至今仍保存著很多古代文化遺址,雅典的博物館世界馳名。山海掩映、陽光璀璨,每年有700多萬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
雅典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7月和8月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奧運會舉行的8月份的白天平均溫度為29-35℃。溫度最高時甚至可連續數日達到40℃。8月份的平均濕度為47%,是一年中最乾燥的時期,月降雨量僅7mm。此期間的風力是全年較高的季節,會達到7級,風向通常為北風。
景點:希臘民俗藝術博物館,希臘國立考古博物館,無名戰士紀念碑,衛城,哈德良拱門,古安哥拉遺址,奧尼索斯劇場,貝納基博物館,拜占庭博物館奧林匹亞宙斯神殿。
古雅典是一個強大的城邦,是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臘是哲學的發源地,是柏拉圖學院和亞里士多德的講學場所的所在地。蘇格拉底、希羅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文學家都在雅典誕生或居住過,雅典也因此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蹟和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是西方文化的象徵。
雅典是奧運會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舉辦過第一屆夏季奧運會。2004年,第二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在古希臘語中,雅典為?θ?ναι (Athenai),又稱?θην? (Athena)和?θ?νη (Athene),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城市的名稱是一個複數形態,是因為它由幾個部分組成。19世紀,?θ?ναι正式成為城市的名字。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梭倫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庇西特拉圖是他的繼任者。在他們統制時期,雅典工商業有顯著發展。公元前5世紀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在幾個大的戰役中都遭到失敗,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締結和約,戰爭才結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二十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義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1920年代,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來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亞的難民湧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脹。今天大約有一半的希臘人口生活在雅典。
雅典位於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四周群山環繞。西面是艾加里奧山,北面是帕尼薩山,東北面是彭特里山,東面是伊米托斯山,西南面則是聖羅尼克灣。雅典的地理結構導致逆溫現象,也是近年來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之一。(美國洛杉磯和雅典有相同的地理結構,也有類似的問題。)1990年代以來,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空氣品質,逐步見到成效,如今雅典市內已經不太能見到煙霧。
雅典位於地中海氣候帶和高山氣候帶的交界點,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從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有大量的降水;夏天則降雨量很小,通常為暴雨或雷暴。由於雅典地處雨影區,因此雅典和歐洲其它地中海氣候的城市相比是非常乾燥的。北部郊區的丘陵地帶氣候略有不同,冬天的溫度更低一些,降雪也相對多一些。霧在城市中心並不多見,但是在東面的伊米托斯山周邊地區較多。
雅典幾乎每年冬天都會下雪,春季和秋季是理想的觀光旅遊和舉辦各種戶外活動的季節。夏季氣溫較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C。每年7月8月期間偶爾會有熱浪,最高氣溫超過38°C。
2007年6月27日,雅典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46.2°C,即115.1°F。2004年2月暴風雪期間,雅典天文台觀測到的最低溫度為-10.1°C
雅典氣候溫和,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潮濕,夏季少雨,陽光充足,年平均最低氣溫為0℃,最高氣溫為37℃
開羅
金字塔之城
首都開羅(Cairo)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注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頂端。
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創建。969年,從突尼西亞入侵的一支伊斯蘭人在其北建立了一個長方形新城——曼蘇里耶城。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羅定都於此並更名開羅(阿拉伯語為勝利之意)。1179年薩拉丁王朝時期得到擴展。自1260年開始,成為馬穆魯克王朝的都城,修建了大量建築物,有的保存至今,成為埃及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14世紀中葉開羅達到極盛時期。1517年土耳其入侵,開羅成為省會,開始衰落。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復定都於此。近代城市建設始於19世紀30年代。伊斯梅爾下令在中世紀舊城以西興建歐洲式樣的新城,使開羅西方化。20世紀以後 ,人口激增,城區迅速擴展,工業、商業、金融、交通運輸等也得到迅速發展。
開羅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工業高度集中。製造業產值占全國近半數。紡織工業尤其是棉紡工業占重要地位。傳統工藝品很有特色。城南的衛星城赫勒萬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同時發展了石化、機械製造、汽車等一系列工業,為一新興的重工業區。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著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著這座名城,向著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同時傍依尼羅河這一水運要道。市內交通以捷運、電車、汽車為主。東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機場,辟有近百條國內外航線。
開羅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亞及北非地區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圍有3個古老的城區,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內有開羅大部分歷史名勝,如釋伯爾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舊城和尼羅河岸之間為伊斯梅里亞、卡斯安尼爾和花園城3個商業住宅區。卡斯安尼爾橋一帶有開羅的櫥窗之喻。主要交通幹線科尼奇大街與尼羅河平行,兩側電視大樓、教堂、市政建築和飯店高高聳立。建於19世紀的古城區和尼羅河岸之間的過渡區有國家圖書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與阿布丁宮博物館等。都市區東沿有大片陵墓區,號稱死人城。因各處形成時期不同,其建築風格迥異。最古老地區多2~4層磚、灰木結構建築;19世紀所建地區因受當時西方文化影響,多為裝飾華麗的歐洲式石建築,其中尤以前薩卡基尼宮最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層住宅樓,亦有帶花園的高牆低矮別墅。市區西南矗立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東北部有作為赫利奧波利斯(柏拉圖曾在此從事研究)標誌的尖塔;尼羅河西岸新建優雅的希爾頓飯店引人矚目。有上千所各類普通學校和技術學校。尼羅河西岸的開羅大學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設備齊全。此外還有愛資哈爾大學、愛因沙姆斯大學、美國大學、赫勒萬大學等。由孟菲斯遺址西行約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金字塔(點擊右圖放大 )。在寸草不生,遍地黃沙的平野上,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氣勢宏偉,向遊人展示著墓主昔日的威儀。在開羅市區的解放廣場一側,是埃及博物館,藏品在10萬件以上,在介紹埃及文化、特別是在介紹法老時期和希臘—羅馬時期的古物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進入大門,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石頭: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難以勝數。這是埃及的史書,也是一部“石頭記”。與這個博物館相距不遠,位於尼羅河中一個島上的開羅塔,高187米。登上這座現代化建築,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頂,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縱橫交錯,氣勢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還有那白帆點點,飄若玉帶的大河,蕩漾入海,不捨晝夜。市內既有丹·哈桑清真寺、艾資哈爾清真寺、薩拉丁城堡、阿布丁宮等古代伊斯蘭建築藝術瑰寶,又有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禮塔使開羅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則是中埃人民友誼的象徵。
伊斯坦堡
地跨歐亞兩洲的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伊斯坦堡省省會。全市面積 254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180萬,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拜占庭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堡,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堡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築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橋。有紡織、食品、陶瓷、玻璃、機械、汽車製造、船帕修造等工業。也是重要漁港。有蘇里曼尼耶清真寺等名勝古蹟。伊斯坦堡還是一座文化古城,擁有伊斯坦堡大學、海峽大學等34所大學和高等學府。
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橫跨亞、歐兩洲,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36位),大部分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瀕臨地中海和黑海,海岸線長達8333公里,戰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伊斯坦堡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作為世界文明之都的伊斯坦堡,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土耳其的“心動之地”。 在土耳其的歷史、商業、民間傳說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均獨占鰲頭。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伊斯坦堡自古以來即為交通、軍事、商業和宗教的重地,並曾為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堡有3000多年歷史,其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不管是羅馬式鬥獸場還是妻妾成群的後宮,都令人怦然心動。從羅馬帝國留下來的君士坦丁堡古城的古典支柱、高低錯落的圓形拱頂、高聳的尖塔裝飾著整個市區。
土耳其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屬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內陸及東部地區溫帶大陸型氣候明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酷寒。
伊斯坦堡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峽,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堡)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堡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裡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堡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O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堡建於公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占庭,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於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堡。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國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遷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堡仍然是土耳其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 伊斯坦堡不僅地理上橫跨兩洲,而且還兼收並蓄歐、亞、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藝術之精粹,從而成為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隨之遺留下許多源遠流長的名勝古蹟。伊斯坦堡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築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東西方交匯點的生動見證。在古代東方博物館展有蘇美爾人的頭像、巴比倫人的瓦器、亞述人的浮雕等,這些都是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各民族史前時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有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其中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藝術的傑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關於聖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畫,是拜占庭藝術的代表作。在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雕樑畫棟、鏤金刻銀,有許多奧斯曼時期的藝術珍品。在市內西岸舊城區里,歷代各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景觀:托普卡匹皇宮,蘇雷曼尼亞清真寺,聖索菲亞,藍色清真寺,考古博物館,卡里耶博物館,朵馬巴恰皇宮,地下宮殿
最能說明伊斯坦堡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匯點的名勝古蹟是阿亞索菲亞博物館、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和托普卡珀博物館。
阿亞索菲亞博物館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堂。它是一個氣勢宏偉的長方形石頭建築,上面巨大的穹頂,直徑31米,離地面55米。底部四周有40個大玻璃窗,4座雄偉的拱門,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築。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禮塔,將這座千年歷史的大教堂改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將它改為博物館。
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建成於1616年,與一般清真寺不同的是它有6個宣禮塔。由於它的四周牆壁鑲嵌著兩萬多塊藍色花瓷磚,使得大廳里光線顯得格外柔和、靜謐,故又稱“藍色清真寺”。據傳燒制這些瓷磚的工匠是從波斯招來的,所以它展示了奧斯曼建築藝術和東方建築藝術的淵源關係。
托普卡珀博物館建於1478年。這裡除了收藏著土耳其歷史上許多珍貴文物和文獻以外,還收藏著1.7萬多件中國古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據說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德勒斯登藝術博物館,為世界第三位。
伊斯坦堡市分成三個區:位於歐洲的舊城區和貝依奧盧商業區,以及位於亞洲的於斯屈達爾區。1973年建成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橋長1560米,一橋飛渡歐亞,天塹成通途。該市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轉運全國57%的進口和11%的出口貨物,生產全國1/3的工業品。伊斯坦堡不僅海上運輸發達,鐵路運輸也相當發達,這裡是歐洲“東方鐵路”的終點,又是“巴格林鐵路”的起點。商業繁榮有其悠久的歷史,位於西岸歐洲的貝依奧盧區有個商場建於1461年,占地3萬平方米,內有16條街巷,3000多家店鋪,出售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風光秀麗、古蹟繁多、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使伊斯坦堡成為一座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
伊斯坦堡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而位於黑海(Kara Deniz)和馬爾馬拉海(Marmara)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I tanbul Bog zi)及金角灣(Hali)橫貫其中。做為古代三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首都的伊斯坦堡,保留了輝煌的歷史遺產,也是土耳其人民值得驕傲的。伊斯坦堡確實由於豐富多彩的文化遺蹟,使遊客著迷,其所擁有的博物館、教堂、宮殿、清真寺、市場以及美妙的大自然風光,會讓人們流連忘返。夕陽西下時,佇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岸邊,當看見對岸的窗戶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射出的點點桔紅,這時你就會深深理解了若干世紀前的人們為何選擇了這樣一個非凡的地方,也會由衷地感嘆伊斯坦堡無愧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北緯40度,被譽為“地球的金項鍊”。 全球唯一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堡就坐落其間。
風光秀麗、古蹟繁多、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始建於公元前658年的伊斯坦堡,堪稱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是享譽全球的旅遊勝地。作者曾隨中國海軍環球航行艦艇編隊先後兩次途經伊斯坦堡,有幸飽覽了該城古老而又現代的迷人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