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春秋戰國時,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於秦(今甘肅天水),始建秦國,秦人後東遷關中,陝西地區成為秦國的主要地區。因陝西是秦國治地,故後人將陝西簡稱“秦”;將橫貫陝西中部、甘肅東部的主要山脈稱“秦嶺”;將渭河平原稱“秦川”。陝西還稱“三秦”,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經過春秋時期一系列戰爭,許多國家消亡。到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秦始皇帝在位時,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後滅掉了其他六國,在中國首次建立了空前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但由於秦朝賦稅、兵役、徭役等特別繁重,法律嚴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隊攻占鹹陽,秦帝國只存在了15年。
至於陝西為什麼又稱“三秦”?這要從項羽說起:公元前206年項羽領導的軍隊在劉邦之後也來到鹹陽。項羽出身於楚國舊貴族家庭。在秦末農民起義時為恢復楚國,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戰中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項羽引兵入鹹陽,殺了已歸降的秦王子嬰,並火燒鹹陽城,焚毀阿房宮,自立為西楚霸王。
項羽後引兵東向,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國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諸侯。其中將劉邦封漢王,都南鄭,轄陝南及巴、蜀之地。為防劉邦勢力擴張,牽制劉邦,他又將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東南),轄鹹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西安閻良附近),轄鹹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說:富縣、安塞、延安)轄陝北。故後世泛稱陝西為“三秦”,鹹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其實當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陝南,只是後來人們理解的“三秦”觀念變化,即將陝北、關中、陝南合稱“三秦”。
“三秦”的稱謂產生後,歷史上也有人將它作為政權名稱。例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肅秦安縣東南的氏族首領苻洪起兵,自稱“三秦王”,建立政權。352年,其子苻健稱帝,都長安,國號“秦”,史稱“前秦”;385年羌族首領姚萇擒殺前秦皇帝苻堅。386年姚萇稱帝,都長安,國號“秦”,史稱“後秦”。
陝西八百里秦川
陝西關中平原,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歷史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 。
現關中之地包括西安、鹹陽、寶雞、渭南、銅川等市地。
八百里秦川,陝西關中平原指的是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 因此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自古以來,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也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中國埋葬皇帝最多的地方
“秦中自古帝王州”,陝西省關中的長安(今西安)附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建立朝代最多的地區,共有大小13個王朝在此建都,先後有71位皇帝在此加冕登基。這71個皇帝中,有59位埋葬在陝西,其中已知現存37位皇帝的陵墓(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於乾陵)。這些帝王陵中,除大夏皇帝赫連勃勃陵在陝北以外,其餘35座均位於關中地區。如果加上有待查明葬地的22位,應共有57座帝陵位於陝西省的八百里秦川。擁有高大封土的漢代帝陵、雄偉磅礴的唐代帝陵及其埋藏豐富的陵園遺蹟、遺物和精湛絕倫的唐陵石刻,均是陝西文物資源的寶庫,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