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概述
托卡匹皇宮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的交會點上的一座輝煌的建築,這就是從15世紀到19世紀鄂圖曼帝國的中心──托普卡匹宮殿(TopkapSaray),在這迷宮般的豪華至極的地方,當年蘇丹們接受謁見,治理國事
哈麥德二世於1453年從拜占庭手中征奪伊斯坦堡,立即建造了美侖美奐的托普卡匹皇宮,從那刻起,御前會議在這裡召開,這裡也成為哈麥德二世和往後叄個世紀鄂圖曼土耳其的蘇丹官邸,直到後來才又新建了叄處皇宮,如多馬巴切皇宮(Dolmabahce)、棲拉桿皇宮(Ciragan)、宜帝皇宮(Yildiz)。托普卡匹皇宮於1991年才改成博物館,將四百多個房間的皇宮內院實景公諸於世。在皇宮左院的瓷器陳列室中,展示中國和日本的眾多精緻陶瓷,在遙遠的土耳其看到這些中國明清時代的瓷器,親切感油然而昇,其中最大的中國瓷盤直徑更長達1公尺。
土耳其皇宮在世界上,以其富有和收藏豐富的珠寶鑽石聞名,而這些寶石都收藏在宮裡的四間寶物展覽室里:世界最大、重達3公斤的祖母綠寶石陳列在第一間的蘇丹御用寶物裡,此外,這裡最著名的寶物還有一顆世界第二大、重達八十六克拉的鑽石,閃閃發亮,緊緊吸住每一位旅客的目光。在第二、三、四間寶物展覽室內還陳列了許多戰爭中的戰利品,式樣風格之繁複讓人目不暇給。
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400年間,托普卡匹皇宮一直都是國王的宮殿,它位於可以眺望馬爾馬拉海(SeaofMarmara)和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的高地上,現在以宮殿博物館的身分對外公開。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以東、依山面海的帝王門內,有一尊十九世紀的巨型大炮,炮名「托普卡匹」,而整座皇宮便因此而得名。
宮裡的御座殿是古代蘇丹和首相朝議國事或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偌大的殿宇內鋪滿了錦織緞繡的地毯,顯得極為富麗堂皇;殿內陳設了許多歷年來各國致贈進獻的寶物,而從這些做工精細、象徵權勢的擺設,我們彷彿可看出昔日仙樂飄飄、笙歌舞影和各國使節絡繹不絕的帝國盛況。托卡匹皇宮的最深處,是當年的後宮,由此規模宏大,包括有馬賽克裝修的國王寢室,王子的房間、後宮嬪妃的住處和國王的浴室等,昔時國王的日常生活宛如歷歷在目。
宮殿外側被稱為第一庭院,以其綠木郁蔥而聞名,第二庭院的右側,原來是籠罩在柏樹及梧桐的綠蔭下的宮廷的餐房,
現在則成了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以及中國陶磁器的收藏展示館。左側是蘇丹的後宮深宅,蘇丹的妻妾及子女們曾經在那裡生活。在奧斯曼帝國的幾百年中在此所發生的許多陰謀事情頗受旅客的好奇。在第三庭院有謁見室、蘇丹.阿合麥特三世(SultanAhmetⅢ)的圖書館、蘇丹和其家庭的服裝展示館、珠寶館以及價值連城的中世紀撰本繪畫書籍。宮殿的中央是聖遺物室,陳列著屬於先知穆罕默德的寶物,這些物品是奧斯曼蘇丹繼承“哈里發”(Halife)或伊斯蘭教皇制度時帶到伊斯坦堡
景點介紹
托普卡匹(TopkapiPalace)坐落在黃金角(Halic)、瑪爾瑪拉海,遠眺博斯普魯斯海峽,易守難攻,因為整座皇宮有海牆及城牆圍起來,最多住了六千多人,簡直是君士坦丁堡的城中之城。在約莫450年的鄂圖曼帝國歷史間,36位蘇丹中的半數以這裡為家。
皇帝門(ImperialGate)是最外圍的城牆門,穿過皇帝門後的林蔭間有座伊蓮娜教堂(HaghiaEirene),夏天時常有由伊斯坦堡音樂協會(IstanbulMusicFoundation)提供的音樂會表演。
崇敬門(GateofRespects)是托普卡匹宮三座城門中最漂亮的,兩個圓椎八角型戴尖帽的高塔,城門上的黑底金字是可蘭經最重要的教義,龍飛鳳舞的字型非常好看,而兩旁更圖象的文字則是別號“勝利的征服者(FaithoftheConqueror)”的蘇丹何密二世的印璽。門前左邊有條小道通往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Museum)。
陶瓷收藏室是一長型空間,分成好幾個相連的房間,其實是過去的廚房。蘇丹收藏的陶瓷七八成都是中國的瓷器,而且是藍白色的。在寶物收藏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達86克拉的鑽石、重達三公斤的翡翠,以及曾經成為電影主題的托普卡匹短劍。
後宮自成一個完整社區,約有六百人居住在內,以概分來說,後宮的空間大概可分成二組建築,最外圍是宦官宿舍、各議事官入口、嬪妃女侍的空間,內圈則是蘇丹的妻妾寵妃的住所及蘇丹的廳室;各主要廳堂間以狹窄的迴廊及樓梯相連,但每個房間的裝飾都很細膩,特別是磁磚的運用,色澤花紋都是當時的最高傑作。後宮中最精彩、最精緻的是皇帝廳(ImperialHall),它是大建築師錫南設計的,磁磚色澤豐潤無比,金雕也仍閃閃動人,據說整個空間的擺飾,包括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送的立鍾、中國大花瓶都是真品,除了蘇丹沙髮長椅的椅墊之外;皇帝廳又稱為圓頂廳(theDome),由圓頂垂掛上來的水晶燈,為這裡增添了洛可可式的華麗。吉兆之門(GateofFelicity)又稱為白宦官之門(GateofWhiteEunuch),是十八世紀改建的鄂圖曼洛可可風,一跨過此就進蘇丹的空間了,同時吉兆之門和謁見廳相接,一樣是很簡單的空間,蘇丹在此接見各國使節、甚至是一般民眾。在吉兆之門前的地面上有一個凹洞,據說是蘇丹所坐的位置。
旅遊指南
交通:有軌電車:到Sultanahmed站下
開放時間:周三-周一,09:00-16:30
票價:100萬里拉,後宮門票為50萬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