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

《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 》是史學大家黃現璠教授早年撰寫的一篇史學名作,於1941年10月8日發表在《掃蕩報》第三十七期的“文史地周刊”版,作者於文中對漢代學術思想的演變展開了論述。

基本資料

題名:《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
作者:黃現璠
所載刊物:《掃蕩報》-文史地周刊、《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期數:第三十七期
發表日期:1941年10月8日、2004年7月第1版
分類:史學

簡介

《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是史學大家黃現璠教授早年撰寫的一篇史學名作,於1941年10月8日發表在《掃蕩報》第三十七期的“文史地周刊”版,作者於文中對漢代學術思想的演變展開了論述,對漢代儒者“在思想上,既口含天意,隨便造謠;在政治上,亦欲打倒一切,唯我獨尊”的狀況進行了剖析,文中不乏獨特之見。

作者略歷

黃現璠
本名甘錦英,廣西扶綏人,清光緒二十五年生。
少孤貧,性穎異向學,伺塾中授業,潛聽之,所肄書,皆可熟誦,塾師奇之,特延入館。然家貧如洗,所讀之書皆借於人,故刻厲益甚,晨起雞鳴,夜讀月下,勤勉如此也。
年二十七,會北師大舉士,現璠苦習三晝夜,應試獲錄。是歲,負笈上京,入北師大預科。所閱頗廣,喜史籍,好《日知錄》,心折亭林。越二年,復入史學系,師從陳垣、鄧之誠、蕭一山諸賢。以資罄,遂謀職助學,兼授國文、歷史。不數年,舉送研究所,治考據、音韻諸學。
又窮搜西洋諸典,得魯濱遜之說,欲以彼之精華,匡我之所不逮。是時,倭釁關外,以窺中原。現璠深疾之。嘗謂:「族之存亡在於史,教本其根也。」繼而撰文過之,欲省國人。初,文呈錢玄同,評曰:「觀念進化,議論激昂。持之有理,點評中肯。」遂薦校刊之。而現璠平生治學之旨「無權威、無頂峰、無禁區」,蓋自是始。
民國二十四年冬,欲赴美遊學,資乏未行。或聞日本西學盛,遂東渡,入東京帝國大學,習史學。翌年春,得桑梓資給,攻碩士。時郭沫若同旅日,現璠屢造府拜謁,頗受教。
二十六年,七七事起,現璠還國,充教職。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桂林師院教授。又兼《國防週報》編撰,抽筆承明,以振國人。
三十九年,滇蜀繼陷,現璠素與國府有隙,遂投新政,以民國舊士,贈人大代表、民族委員,皆清職。
公元一九五八年,中共禁士人清議,大索天下,現璠之名,赫然在首,流荒服。一九七九年,鄧小平主政,復啟用,贈政協委員,雖年屆耄耋,猶力行為人洗冤。一九八二年,卒。
初,現璠考論多奇詭,謂「三代無奴」、「農師非后稷」,言既出,舉世為詫。然極重躬行,執言仗義,每聞世間不平事,奮袂攘襟,拍桉而起。平生著述豐碩,不復贅列。

文章導讀

漢代學術思想之轉變,《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曾略言之:、高祖)叔孫通作漢禮儀,因為奉常,諸弟子共定者,鹹為選首,然後喟然興於學。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事也。孝惠、高后時,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時頗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竇太后又好黃、老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漢興,(即武帝即位〉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言《詩》,於魯則申培生,於齊則轅固生,燕則韓太傅;言《禮》,則魯高堂生;言《春秋》,於齊則胡母生,於趙則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君田蚧為丞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 學士靡然鄉風矣。”
按漢之學術思想,凡經三變,第一,漢初至景帝為黃老之學盛行時期。第二,武帝以後,為儒家之學獨尊時期,即如《儒林傳“序》所述。第三,哀平之間,王莽專政,為儒學古今文分爭時期。經濟學家常謂“是存在決定意識,非意識決定存在”,學術思想是意識形態之一,當然隨社會經濟而轉變。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恐亦不能例外。

章節試讀

今文家
1.崇奉孔子;2.尊孔子為受命之素王;3。視孔子為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4.以孔子為托古改制;5.以六經為孔子作;6.以《春秋公羊傳》為主;7.為經學派;8.經的傳授多可考;9,西漢皆立於學官;10.盛行於西漢;11.斥古文經傳為劉欲偽造之作;12‘今存《儀禮》、《公羊傳》、《穀梁傳》及《韓詩外傳》;13.信《緯書》,以為孔子微言大義間有存者。
古文家
1.崇奉周公;2.尊孔子為先師;3.視孔子為史學家;4.以孔子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5.以六經為古代史料;6.以《周禮》為主;7.為史學派;8.經的傳授不大可考;9。西漢多行於民間;10.盛行於東漢;11.斥今文經傳為秦火殘缺之餘;12,今存《毛詩》、《周禮》、《左傳》;13.斥《緯書》為誣妄。(周予同《經今古文學》)
今文家崇奉孔子,尊為素王,無非以孔子為赤統,為漢製法,欲媚時主。因孔子為素王,故以六經為其所作。六經義理,有深有淺,施教先淺後深,即先詩書而後春秋,所以孔子為哲學家、教育家。孔子雖言堯舜,稱先王,然非真有堯舜,真有先王,系托古改制宜乎其為政冶家。
古文家崇奉周公,以孔子為先師,故以六經為古代史料,先有《易書》,而後有《春秋》。孔子系述而不作,為史學家,而非哲學家、教育家。

理論要點

漢初大亂之後,人口銳減,生產低微,國家為培養元氣,乃行自由經濟政策。而黃老學說,在消極方面,主張放任自由,正合此種社會經濟環境,所以為世所重,盛行一時......。
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於漢至武帝,六十餘年間,社會經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亦經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於統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衝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於帝王集權.....。
漢儒之政治哲學,即三大理論:大一統、尊王與絕對王權,完全為漢帝而立。漢儒擁護帝王集權,別出心裁,古未之有......。
漢代學術思想,第一期黃老盛行,利於地主;第二期儒學獨尊,利於國家,所謂“”即國家,實則利於帝王;第三期儒學分爭,利於佃農。即一期主義,比一期徹底。但無論思想如何,主義如何,必有社會經濟為其背景。學術思想系意識形態之一,它隨社會經濟之變化而轉變,所謂“存在決定意識”是也......。

妙語佳句

漢代儒者,在思想上,既口含天意,隨便造謠;在政治上,亦欲打倒一切,唯我獨尊。
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

黃現璠作品集

黃現璠(1899-1982),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和教育家。曾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從事歷史學和民族學研究五十年,在通史、社會史、學運史、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和語言學等方面造詣頗深,貢獻卓著,成為壯學開山祖師和中國第一個民族學派“八桂學派”的開派領袖以及當代歷史學界“無奴派”創始人。

《中國通史綱要》
《廣西僮族簡史》
《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
《唐代社會概略》
《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
《光明日報》
《壯族通史》
《掃蕩報》
《儂智高》
《進展月刊》
《食貨半月刊》
《中國通史講稿》
《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
《西大情緣》
《國防周報》
《五胡亂華北方民眾之抗戰》
《文化建設月刊》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
《學術論壇》
《元代佃戶之生活》

《廣西社會科學》
《民族調查與研究40年的回顧與思考》
《廣西民族研究》
《風雨同舟十三年》
《中國文化史》
《漢族對外抗戰史》
《漢武為爭漢族之生存而戰》
《最近三十年中等學校中國歷史教科書之調查及批評》
《黔桂邊區教育散記》
《春秋戰國人之發現與人之平等》
《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僮族子弟》
《宋代太學生之政治活動》
《僮族在廣西的歷史分布情況》
《儂智高起兵反宋是正義的戰爭》
《土司制度在桂西》
《僮族女將瓦氏領兵抗倭》
《周代無井田制》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
《銅鼓製造及其花紋的探討》
《北宋亡後北方的義軍》

《戰國時代農奴解放與人之發現》
《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
《秦始皇第二之隋文帝》
《戰國時代采邑經濟之發達》
《試論西方“民族”術語的起源、演變和異同》
《明代剿倭之廣西女將》
《中國生活學——食衣住行通史》
《舊民主主義革命史稿》
《韋拔群評傳》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講稿》
《右江蘇維埃政權之建立》
《新教育》
《黔桂邊民社會組織的民主政治》
《師大月刊》
《西大學報》
《高中外國史》
《中國史講義》
《關於廣西僮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
《秦代通史》
《南宋末年河北山東義軍》

《嶺外壯族匯考》
《日本吸收中國文化史稿》
《僮瑤族史科學討論會論文集》
《元代被壓迫階級之漢南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學會成立大會論文集》
《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
《魏晉南北朝通史》
《中國殷代社會史》
《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
《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岩洞葬》
《西南民族研究》
《中國封建社會史》
《中國歷史名著選讀》
《政治革命之漢代道教》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中國歷史文選》
《古書解讀基礎知識》
《春秋五伯無一為尊周》
《隋唐五代史》
《民國史斷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