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
性味
味甘、辛,性涼。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
主治
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相關配伍
1、時氣頭痛壯熱:生葛根洗淨,搗汁一大盞,豉一合,煎六分,去滓分服,汗出即瘥。未汗再服。若心熱,加梔子仁十枚。(《聖惠方》)
2、預防熱病,急黃賊風:葛粉二升,生地黃一升,香豉半升。為散。每食後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有病五服。(龐安常《傷寒論》)
3、辟瘴不染:生葛搗汁一小盞服,去熱毒瓦斯也。(《聖惠方》)
4、煩躁熱渴:葛粉四兩,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勻,煮粥食之。(《聖惠方》)
5、乾嘔不息:葛根搗汁,服一升,瘥。(《肘後方》)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禁忌
虛寒者忌用,胃寒嘔吐者慎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生理特性
粗壯藤本,長可達8米,全體被黃色長硬毛,莖基部木質,有粗厚的塊狀根。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背著,卵狀長圓形,具線條;小托葉線狀披針形,與小葉柄等長或較長;小葉三裂,偶爾全緣,頂生小葉寬 卵形或斜卵形,長8-15(-19)厘米,寬5-12(-18)厘米,先端長漸尖,側生小葉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黃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 被黃揭色絨毛。莢果長橢圓形,長5-9厘米,寬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長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生於山坡草叢中或路旁及較陰濕的地方,或生於海拔1000-3200米的山溝林中。
產地
中國大部地區有產,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本草十劑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2、《本草經疏》:“葛根,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主要藥也,故主消渴,身大熱,熱壅胸膈作嘔吐。發散而升,風藥之性也,故主諸痹。”“傷寒頭痛兼項強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陽也,邪猶未入陽明,故無渴證,不宜服。”
3、《本草匯言》:“葛根,清風寒,淨表邪,解肌熱,止煩渴。瀉胃火之藥也。嘗觀發表散邪之藥,其品亦多,如麻黃拔太陽營分之寒,桂枝解太陽衛分之風,防風、紫蘇散太陽在表之風寒,藁本、羌活散太陽在表之寒濕,均稱發散藥也,而葛根之發散,亦入太陽,亦散風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蘇、防,辛香溫燥,發散而又有損中氣之誤也;非若藁本、羌活,發散而又有耗營血之虞也。”
4、《本經》: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5、《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脅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