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

寫作

寫作是人類有意識地使用語言和文字來紀錄資訊、表達意向。紀錄資訊的工具和方法數之不盡,一般會用筆在紙上寫作,但過去也有人在石版、竹簡、龜殼、牆壁等材質上寫作。隨著科技發展,使用打字機或電腦記錄文字也可稱為寫作。寫作是人類表現無窮創作力的方法之一,這些作品稱為文學。作品的情節可以是虛構或紀實的,可以表現為各式長短的文章、詩詞歌賦、小說、劇本、書信等。

基本信息

定義

寫作,是指為了表達感情、傳播思想作者在對客觀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語言,把自己的感受、認識、理解形諸文字而創造出文章的過程。 寫作的目的是創製文章,只有這樣的“寫”才叫“寫作”。
寫作寫作

寫作,也是作家對其個人的形式在社會上的利用和他所做選擇的思考。寫作由於處於文學問題的中心(有寫作才會有文學問題),因此,它基本上是形式的道德論,它是作家對於他決定把其言語活動的本性置於其中的社會空間所做的選擇。但是這種社會空間決不是一種有效利用的社會空語言是規約與習慣的集合體,是同一時代作家所共通的。這就意味著,語言如同一種自然屬性,它完全貫穿於作家的言語之中,而不賦予言語任何形式,甚至也不會孕育言語:它就像是包容著各種真理的一個抽象圈,一個單一的動詞僅在這個圈外才開始充實起來。

它包含著整個文學創作,幾乎就像天空、大地和它們的接合之處為人劃定通常的棲身之地一樣。它不是材料儲庫,而是地平線,也就是說,既是一種極限,又是一處駐留地,一句話,它是一種布局的可靠的範圍。嚴格地講,寫作者不能從語言上汲取任何東西:對於寫作者來說,語言更像是一條直線,逾越它也將說明言語活動的超自然屬性:它是一種動作的場域,是對一種可能性的確定和期待。它不是一種社會介入的場所,而僅僅是一種無選擇的生理反射,是人們的共同財富,而不是作家的財富;它獨立於文學的程式而存在;它從定義上講是一種社會對象,而不足被選定的社會對象。沒有任何寫作者可以把他的自由很自然地置入混沌的語言之中,因為貫穿語言的,是整個歷史。是以自然方式存在的完整而統一的歷史。因此,對於作家來說,語言只不過是人的一種地平線,它在遠處建立某種親密關係,而這種關係又是完全否定的。

特徵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寫作活動具有如下一些顯著特徵:1、目的性;2、創新性;3、綜合性;4、實踐性。

作用和意義

(圖)寫作寫作

寫作活動的主要作用和意義在於:

1、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傳遞信息;

2、現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3、寫作關係到全民族文化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是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一個民族文化水平低,讀、寫水平不高,是難以進入經濟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的,也難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寫作是一種複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從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個收集加工、輸出信息的整體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具體又可分為採集、立意、謀篇、用語、修改等五個環節。每個階段和環節都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如果人們的寫作活動符合這些規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筆生花”,寫出文質兼備的好文章、好作品。

寫作作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不僅僅存在於文學創作領域,還廣泛出現於套用寫作領域(包括公文寫作、經濟寫作、廣告寫作、軍事寫作、法律寫作、科技寫作等)。就當下而言,學科意義上的“寫作”概念已越來越多地指向套用寫作這一遍及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實踐活動。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趨勢》中曾斷言:“在這個文字愈來愈密集的社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讀寫技巧。”這裡的“寫”主要是指套用寫作而非文學創作。

另外,文字對每個人都會有影響,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進一步講,是對全人類文明和思想的貢獻。

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不能順利地完成任何寫作,那他的思維能力、文化素質一定是極為低下的,他是現代社會的“文盲”。寫作能力體現著一個人的文化素質。

特性

個體性

寫作是一種個體勞動,整個寫作過程,只能以個體活動的方式進行,是一種體現個性的個體化精神勞動。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其一,寫作離不開作者對客觀事物的心理體驗,而每一個人對於客觀事物的心理體驗是不一樣的。
其二,寫作離不開個人頭腦的加工,個人的思維活動,這個思維過程也因人而異。這兩個方面的原因,決定了個體性是一個貫穿整個寫作過程中的特性。

創造性

每一次寫作都是一個新的創造的過程,每一次寫作所產生的產品——文章,都是新的產品。“創造”與“製造”是相對的。對於一些物品,如磚瓦、茶壺、牙刷等等,人們一般說“製造”,這些物品可以批量生產,大量複製;對於藝術品來說,人們總是說“創造”,音樂家創造出樂曲,畫家創造出繪畫,同樣的,作家創造出文學作品,每一次創造所產生的產品都是完全新的東西,不會重複。

實踐性

寫作是複雜的腦力勞動,任何一篇文章的產生都離不開作者艱苦實踐的過程。寫作具有實踐性,寫作必須去實踐,必須拿起筆來寫。文章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寫作的實踐性給予我們的啟發是:懶惰的、疏於拿筆的人肯定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只有勤奮寫作的人才可能練就高的寫作功夫。

綜合性

寫作是作者的生活、思想、知識、品格、審美、思維、語言等的綜合運用和體現。常說“厚積薄發”,“厚積”就是寫作者的綜合素養的積累,“薄發”就是寫出一篇篇文章。作者只有在具備生活、思想、知識、審美、品格、思維、語言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好文章。

寫作的特點

1.以景起興,借景抒情。
以景起興,寓情於景,借景抒情。詩中所寫的“蒹葭”,既是用來起興而懷“伊人”,又是用來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對於心中思慕的“伊人”,主人公知其地,而莫定其所。他就不斷克服艱難險阻,希望與“伊人”一遇。詩的每一章開頭都用“蒹葭”起興,引出對“伊人”的追尋,用清秋蕭瑟的景象來烘托主人公空虛和惆悵的感情。
2.重章疊句,迴環往復。
本詩所採用的重章疊句形式,不僅有迴環往復、一唱三嘆之美,有一種迴旋跌宕的藝術效果,而且有層層推進、步步深化詩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之“為霜”、“未晞”、“未已”,體現了時間的推移,暗示了追尋時間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體現了空間的移動,暗示了追尋對象的飄忽難覓,雖然只用了幾個字來表現,但其間的微妙變化和幽深意蘊卻十分耐人尋味。
3、辭彙豐富,富於變化。
描繪蒹葭的繁茂,三章分別用“蒼蒼”、“淒淒”“采采”三個同義的疊詞,表現道路的艱難。分別用“長”、“躋”、“右”,描述道路的遙遠、陡峻、迂曲,表現“伊人”的可望不可即。分別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句子,顯示“伊人”位置的移動。在重複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有重複。
4.意境矇矓,含蘊不盡。《蒹葭》主旨含蓄,意境矇矓。“伊人”飄忽不定,給人以撲朔迷離、悠渺難測之感。其實,如果把“在水一方”視作一種象徵,它就涵蓋了世間各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這樣,賢才難覓、情人難得的悵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實現的失望等心靈的迴響,也就都可以從《蒹葭》矇矓的意境中得到感應。

學生寫作

一、激發興趣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兒童是用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如組織學生參觀遊覽名勝古蹟、工廠,參與班內聯歡會、故事會、學校的運動會、社會上的各種公益活動、郊外踏青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注重積累素材
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動獲得的材料,活動之後,讓學生用日記或隨筆的形式把活動寫下來,並寫出所感所想。這樣就開拓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反覆練習,在寫作時自然就會很容易地從大腦中尋找出需要的東西,想寫的內容也就多了起來,這樣便不會感到寫作文是一件特別難的事,寫作也就樂在其中了。
3、靈活命題
作文題目往往決定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老師在命題上,應堅持做到命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對題目產生興趣。在一次作文課上,我出了一個《快樂的旅行》的題目,在指導寫作時,我卻發現了問題,有些同學家在農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機會出去旅遊,所以不知如何下筆,於是我把題目改成了《快樂的……》。這樣同學們都舒展開了眉頭,信心十足地寫了起來。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了由於個人經歷和知識面的不同,只出一個固定的作文題目,往往會影響部分學生的作文興趣。因此在命題上應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根據自己所熟知的內容寫作,從而更好地提高寫作興趣。
二、培養觀察能力
1、利用課堂指導觀察
語文課本上有許多生動、明快的插圖,根據國小生愛看圖、愛講故事的特點,可以讓學生觀察後練習講故事,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培養出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廣泛套用幻燈片、自製教具等,有利於提高學生觀察興趣。例如,在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學生由於缺乏觀察,不了解各種動物的腳的形狀,於是我在教室里放了一段關於動物的腳的幻燈片,這樣一來,學生們馬上產生了寫作興趣,紛紛把觀察到的結果寫了出來。
2、跟蹤觀察,寫好日記
春天時,讓學生在校園或庭院裡種些花草,並仔細觀察花草的生長過程;夏天時,讓學生注意觀察下雨前、下雨時、下雨後各是怎樣的情景。對小動物較為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飼養小兔、小鳥等小動物,平時認真觀察,寫好觀察日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
三、把觀察能力的培養與寫作結合起來
認真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只有細緻的觀察,才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但僅有觀察力是不夠的,還必須善於把觀察和寫作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把在大自然中、在生活實踐中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如學習了《麻雀》一課後,我讓學生依照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動物,然後寫一篇短文,並把優秀作文張貼在班內,供全班同學欣賞,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那么寫作起來就會輕鬆自如,再也不會為沒的可寫而犯愁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