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編》,歷來被許為印學領域裡最早出現的一部經典著作,對後來的篆刻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有著上承秦、漢璽印,下啟明、清流派印章的樞紐作用。
簡介
學古編 篆刻論著。元代吾丘衍著。二卷。首列《三十五舉》,次載《合用文集品目》,未有《附錄》。敘述篆、隸書體的演變及篆刻知識。明代何震有《續學古編》二卷。清代桂馥有《續三十五舉》,《再續三十五舉》、《重定續三十五舉》各一卷。姚晏有《再續三十五舉》。
《三十五舉》 篆刻論著.元代吾丘衍著。為篆刻學著作之始。其一舉曰“科斗為字之祖,象蝦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畫形狀失本意矣”,二舉曰“今之文章即古之直言,今之篆書即古人平常字,歷代更變遂見其異耳”,三舉曰“學篆字必須博古能識古器,則其款識中古字神氣敦樸,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等”,四舉曰“凡習篆說文為根本,能通說文,則寫不差又當與通釋兼看”等,計三十五舉。內容都是敘述有關篆書、治印方面各種知識。
相關詞條
古代著名書法理論著作
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古代的書法理論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也是我國藝術理論中的最寶貴的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