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統治日本的年代,時間由1603年創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還。是日本封建統治的最後一個時代。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獲得勝利並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於大坂之戰中滅了豐臣氏。幕府藉由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與武家諸法度駕馭朝廷和大名,各大名因參勤交替制度被要求定期往返江戶與其領國。經歷島原之亂並完成鎖國政策,只進行少部份在長崎出島與荷蘭和清朝的交易。政治一安定經濟也跟著發展,在德川綱吉時代景氣良好。江戶時代中葉,幕府財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實行享保改革暫時恢復了財政,卻又再度惡化。此後天保改革等企圖改善,但卻未解決根本。幕府末年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培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最終德川慶喜先後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

基本信息

歷史

形成

(圖)江戶時代江戶時代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幕府,至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幕府機構大體完備。

幕府領地約占全國土地1/4,其餘由大名(諸侯)領有,稱藩國。幕府設巡見使及被稱為幕府的監察官監督各藩國,並採取大名參覲交代和大名改易等辦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國仍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將軍控制下的各藩國分割統治的政治體制。

衰落

17世紀末,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幕藩體制出現危機,表現為幕藩財政困難,農民起義頻繁。為應付危機,幕府在18 世紀中葉~19世紀40年代實行改革,但並未奏效。

1854年日本開國後,民族危機又加劇了封建制危機。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在改革派下級武士推動下,逐漸採取與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興業,抵抗外敵。

由於第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1824-1858)體弱多病及無子嗣,因而於1858年前後出現水戶藩德川齊昭之子德川慶喜(1837年出生,時年21歲,他於1847年過繼一橋家)及紀伊藩德川齊順之子德川慶福(13歲)對繼承權之爭奪,由於慶福在血緣上較親及得到最大勢力的譜代大名近江彥根藩井伊直弼的支持(而井伊直弼與德川齊昭又在開國問題上意見相左),最後慶福亦成功繼位為第十四代將軍,改稱德川家茂(1858-1866年)。但由於慶喜有水戶藩及其他反對幕府的公卿及大名支持,因而加深了幕府權力核心的分化,更將其中一些公卿大名推向倒幕陣營;而家茂淪為井伊的傀儡,使各方對幕府領導失信心。

倒台

1866年,具有維新思想的藩士們(長州、土佐、薩摩等藩)開始結成軍事聯盟,並嘗試與天皇接觸,主張倒幕。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在農民起義和薩長等西南強藩為中心的倒幕運動壓力下,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於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還大政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並命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將一切權力重新歸於天皇。經1868~1869年的戊辰戰爭,徹底打倒幕府勢力。

1868年5月3日,江戶不流血和平開城,幕府至此正式結束。

統治政策

中央集權

德川幕府的統治行使封建制,不過其統治政策卻不同歐洲或中國的封建制度,德川的統治政策含有極度的集權,可以防止諸侯造反。

一國一城令

幕府所在地(江戶城)德川幕府在元和元年(1615年)閏6月13日發出一國一城令,限令各藩除藩都以外,所有城堡一律夷平,防止大名軍事實力過高起兵造反。家臣武士被集中在幕都或藩都城堡周圍的城下町聚居,加強幕府及大名對家臣的控制。注意此處的一國中的國為令制國或大名的領國(之後的藩國)。

參覲交代

1633年幕府強制實行參覲交代制度,命令諸侯經常定期來回江戶覲見,在江戶城留府供職,大名一年留國一年留府,關東地區之大名更須每半年覲見一次,而大名留國其間,須將妻子定居江戶府上。此制度除了令他們的錢大多花在旅費上,也令他們無時間組織叛變。

頒布法令

德川家康也頒布武家諸法度、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寺院諸法度及諸社彌宜神主法度,分別控制旗下的諸侯大名、住在京都的天皇公家貴族、佛寺及神社。

此外,幕府也規定大名有義務向將軍作定期捐獻、為將軍作戰及資助幕府大型工程,以增加大名的支出,削弱大名實力。

階級封鎖

江戶幕府是封建社會,幕府為維持穩定,不希望人民有階級流動的自由,遂規定人民須遵循世代的家業,不可轉移職業,安守本份。當時人民的社會地位由高至低如下: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

重農抑商

幕府本身極力限制階級的流動性,更希望限制著人民的地區流動性,以方便管治。所以德川幕府重視農業,希望絕大部分人民維繫在他們的農地上,而反對如商人般可自由流動。農業之所以對幕府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幕府的最主要收入是田賦。

針對商人,幕府則可任意強令商人向它捐獻。幕府對外支出也使用大米而不用黃金,可見它對商業經濟的否定。所謂重農其實只是相對抑商而言,幕府重視農業在於維持社會穩定及自身財政,而非厚愛農民。

社會結構

武士

武士就是戰士階層。包括:

(圖)江戶時代江戶時代

1、將軍:是全國最高統治者,下設老中,決定政策,統轄政務,負責控制朝廷、大名與外交。

2、三百位左右的大名及旗下家臣:大名是各藩國的統治者,下設家老、年寄等,直接統治人民,擁有領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貢徵收權等。

3、公家貴族、神職和僧侶的地位亦等同於武士,人口大致上有六十萬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二。

德川時期日本一共有3000萬人,其中大約200萬是武士,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七。

農民

人數共有二千五百多萬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五。

手工業者與商人

很難把手工業者和商人明確的分開,是因為他們的經濟活動經常重疊。工匠及商人人數共有一百八十萬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六

穢多/非人

地位等同奴隸的階級,為數三十萬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一,位列於士農工商四民之下。

經濟發展

農業

(圖)江戶時代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的經濟制度是一種封建的小農經濟。16世紀末,日本人口的80%以上為農民。基本的生產關係為各藩領主直接控制廣大農民,農民為領主耕種一塊世襲土地,並交納一定量的實物地租和貢米。這種被稱為“本百姓”的自耕農,是德川幕府時代幕藩體制的主要經濟基礎。

由於農村的生產力程度由於生產工具的改造以及栽培技術的提高而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一部分農民開始有了年貢之外的剩餘產品。這為商品經濟在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農產品的商品化,使農村捲入商品經濟的漩渦。上交給幕藩的租貢和農民的剩餘品都向貨幣趨勢發展。自然經濟逐漸受到衝擊。

手工業

農村經濟作物的生產,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從17世紀末開始,農村手工業成為手工業發展的顯著特點。17世紀後半期開始,為解決複雜的財政生活需要,各幕藩開始實行初期專賣制,並開始經營地方性特色手工業。一部分農民在商業活動中獨立出來,成為新興的階層。經過商人的活動與幕藩的經營,各地手工業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自己的特色。手工業的主要產地有:京都西陣、九州博多的絲織業,大阪附近的棉織業,越前、美濃的造紙業,灘、池田、伊丹的釀酒業等等。

商業

隨著各產業的發達,城市的興盛使商業更加繁榮。為保證商業的利益,批發商門組成同業公會,不斷地積蓄起財富,出現了大坂鴻池、江戶三井等大商人。

城市建設

交通

由於各產業的發達與“參觀交代”制度的影響,交通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形成了以江戶為中心的呈反射狀的交通要道。沿海岸到京都的東海道、經信濃到京都的中山道、通往甲州(今山梨縣)的甲州街道、去往奧州(今東北地區)的奧州街道與通往日光的日光街道被稱為當時的“五街道”。由於運送大米與物質的商船的增加,航運事業也逐漸發達起來。

城鎮

為削弱各地大名的反抗力量,1615年幕府下令摧毀除藩主居住地以外所有地方的城堡,保持“一國一城”。幕藩的領主將武士聚集到城堡周圍,並召集手工業者、商人也聚集到這裡,形成“城下町”,在“城下町”的基礎上慢慢發展了城市的規模。到17世紀末,全國上下已有城市300餘座。其中江戶、大坂、京都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以江戶為例,不僅是幕府所在地,而且是經濟文化的中心。

據1693年的調查,江戶各階層的人口總數有100餘萬,超過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倫敦。大坂為當時商業的中心,有“天下的廚房”的美譽,江戶時代在這裡形成了全國市場的中心,活躍在城市的町人與進出大坂的商人使大坂成為當時最具活力的城市,人口也僅次於江戶。另一個繁華的城市就是京都,18世紀初城內外人口達到36萬左右。

對外交往

德川家康時,積極與越南、呂宋等地進行貿易,與中國和葡萄牙商人競爭,他確立持有朱印狀者才能準予貿易的朱印船制度,據說豐臣秀吉時代就有朱印狀,德川時代加以延續,狀上會附上詳細的航行目的地,以及幕府批准的準確日期,右上角則蓋有將軍的紅色官印。

日本西南的外樣大名與有勢力的商人便在德川家光下令鎖國之前,航行著朱印船往來東南亞、台灣、馬尼拉之間。江戶幕府鎖國政策確立以後,限制朱印船海外貿易,1635年在尋求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停止朱印船航行,並廢止朱印狀制度。

教育發展

江戶時代的學校大玫分作下列五種:

幕府直轄學校

如昌平學門所,以武士為對象,帶有強制性。

藩學

同樣以武士為對象,規模參照幕府學校,以教授儒學、漢詩、漢文、兵學及經濟為主,直至幕末時候約有二百餘所;著名者有會津藩日新館、米澤藩興讓館、熊本藩時習館及水戶藩弘道館。

鄉學

幕府及藩主在鄉村興辦,以教育士庶子弟為主。

私塾

約一千五百間,由著名學者建立,入學者多是慕名而來。

寺子屋

提供類似現代的國小教育,學童年齡大都是六至十多歲,以訓練讀、寫及算盤為主。

由於私塾寺子屋沒有特定收費,學費的相較便宜令多數人皆有機會受教,隨著商業化,人流物流增加,生活技藝的提高也迫使人們必須識字以維持生計當時的男性大部分皆識字,因此江戶時代的人們教育水平是在中古型態的國家中是很高的。

哲學思想

儒學

(圖)江戶時代江戶時代

中國的儒學在宋朝發展為宋學,最初作為禪僧的學問被帶入日本,16世紀開始形成學派並逐漸影響到幕府政治。朱熹的理論側重於倫理道德的“大義名分”思想,極符合剛剛建立起統治的江戶幕府的政治需要。因此朱子學逐漸受到統治階層的重視。

朱子學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分裂成兩派。一派是山崎闇齋為代表的海南派,帶有濃重的國粹主義傾向;另一派是以貝原益軒為代表的關西派,強調朱子的“窮理”理論,具有唯物主義的傾向。

道教

陽明學傳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室町時代的了庵桂悟。史料表明他與王陽明曾有過接觸。但他的思想上並未體現陽明學的系統理論。陽明學真正在日本興起,始於中江藤樹

國學

國學在本居宣長時期集大成。主張摒棄儒學道德觀控制下的文學觀,重視人的自然情感的流露,提出著名的“物哀”概念。統治論方面,強調日本乃天照大神之子孫,只要遵守神道,即使沒有佛教和儒學,日本也可保持天下太平,皇統無窮。關於政治改革,他主張恢復“古道”,以古人之治挽救今日之危機。 本居宣長之後的平田篤胤更是大力提倡復古神道和純粹國學,在幕末動盪的社會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煽動性。

町人思想

就整個江戶時代而言,人們生活在等級制度的社會中,在四個等級身份中,“商”的地位是最低的。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元祿時代,商人在經濟上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一些代表町人意志,努力為町人爭取社會地位的思想家、文學家出現,產生出別具一格的町人思想。

文化藝術

人形淨瑠璃

(圖)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歌舞伎

江戶時代元祿年間,一邊演奏淨瑠璃一邊操縱木偶的表演被廣大民眾所接受。當時人形淨瑠璃發展的中心是大坂與京都。民間藝人竹本義太夫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人形淨瑠璃曲調,人稱“義太夫小調”。

進入18世紀,歌舞伎的興盛給人形淨瑠璃帶來了挑戰,腳本的缺乏與對歌舞伎的盲目模仿使人形淨瑠璃走向衰敗。18世紀末,大坂的植村文樂軒接手經營人形淨瑠璃,將其改編為“文樂淨瑠璃”。從此,人形淨瑠璃以“文樂”之名一直流傳到現代。

歌舞伎

歌舞伎最初只是一項民間的娛樂活動,而且發展過程較為曲折,在江戶時代曾屢遭禁止。

1629年,幕府下令女子不得參加歌舞伎的演出。然而男扮女裝的歌舞伎似乎更受歡迎,幕府不得不於1651年全面禁演歌舞伎。然而禁演引起的抗議迫使幕府最終向民意投降,二年後歌舞伎解禁。經過壓制的歌舞伎逐漸改變了其過於媚俗的特點,慢慢走向洗鍊、正規,並出現了例如市川團十郎、坂田藤十郎等著名的歌舞伎演員。18世紀中葉,歌舞伎大膽改革,借用人形淨瑠璃的劇本上演,再次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續至現代。

浮世繪

17世紀後期,隨著町人思想與文化的崛起,原本服務於宮廷貴族的狩野、土佐派繪畫作品逐漸失去魅力,取而代之的是風格華麗、取材生動的“浮世繪”,就是描寫歌舞伎、相撲、花柳巷等今世浮華景象的繪畫。刺繡工人出身的畫師菱川師宣是浮世繪的始祖。

18世紀,鈴木春信發明“錦繪”,使浮世繪的色彩如織錦般華美豐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畫、東洲齋寫樂的歌舞伎演員畫都是當時人們喜愛的浮世繪畫。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的描繪對象由原來的美女、歌舞伎肖像轉而變為風景畫,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安藤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都是其中的傑作。

町人文學

俳諧來源於前代連歌之發句,在江戶時代經松永貞德的努力使之脫離連歌,成為迎合庶民口味的短小精悍的詩歌形式。俳諧的風格幽默滑稽,帶有諷刺的意味,因而得名。後來西山宗因將俳諧從和歌、連歌等古典傳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取材、語言都追求自由的風格,表現城市新興階層町人的真實生活情感。元祿時期,武士出身的松尾芭蕉對俳諧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由17個音節組成的短句,並改革俳句的內容與風格,將俳諧從純粹的通俗消遣文學中升華,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詩歌藝術形式。

江戶時期在前代“御伽草子”和“假名草子”的基礎上出現了描寫當世人俗風情的新形式小說“浮世草子”,主要以町人生活與情感為描寫對象。17世紀中後期出身於商人家庭的井原西鶴是江戶時期浮世草子作家的傑出代表。

日本歷史

舊石器時代 (前35世紀–前14世紀)
繩文時代 (前14世紀–前4世紀)
彌生時代 (前4世紀–250年)
大和時代 (250年–710年)
奈良時代 (710年–794年)
平安時代 (794年–1185年)
鎌倉時代 (1185年–1333年)
建武新政 (1333年–1336年)
室町時代 (1336年–1573年)
安土桃山時代 (1568年–1603年)
江戶時代 (1603年–1868年)
明治時代 (1868年–1912年)
大正時代 (1912年–1926年)
昭和時代 (1926年–1989年)
平成時代(1989年–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