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來源自 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
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2006年5月9日晚在北京揭曉。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自1990年由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了16屆,產生了十分廣泛的社會影響,極大地推進了考古學科的發展、考古知識的普及和文物保護意識的培養,已經成為一年一度備受業內外關注的知名品牌。
1、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地點: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處
發掘領隊:王海明
簡介:
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遺址面積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眶今9000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
遺址出土的夾砂紅衣陶器群、用於加工食物的石磨盤、磨石和儲藏坑是小黃山遺存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文化;結合其C14測年,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小黃山遺址B區Ⅱ期遺存文化內涵中存在不少蕭山跨湖橋文化因素;A區Ⅱ期遺存繩紋圓底釜、雙鼻平底罐與河姆渡文化同類陶器可能具有內在的聯繫;小黃山遺址發掘“盤活”了浙江省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格局。小黃山遺址兼有跨湖橋、河姆渡兩支文化因素,三者關係的結論為時尚早,但為三者關係的探討,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線索。
遺址低山丘陵的地形環境,接近生土的堆積特徵,對探索長江下游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及重大的學術價值。
該遺址發掘對完整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認識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區系類型都具有重要意義。
2、湖南洪江高廟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地點:湖南洪江市安江鎮岔頭鄉岩里村
發掘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賀剛
簡介:
高廟遺址位於湖南洪江市安江鎮東北約5公里的岔頭鄉岩里村,地處沅水北岸的一級台地上,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為一貝丘遺址。通過大面積發掘,在揭示了高廟文化晚期的一處大型祭祀場所,出土了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裝飾有鳳鳥、獸面和八角星象等神像圖案的陶器(距今約7800年左右),出土了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白陶製品,在高廟上層遺存中出土了部落首領級的夫妻並穴墓和四人合葬墓等重要遺蹟。發現了為建立本區域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的關鍵性遺存。
除此之外讓人更驚奇的發現是,高廟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具距今約7400多年的女性人體骨架。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賀剛介紹,這具骨架保存完好,呈"側身屈肢"姿勢,右手托著右腮、下巴,左手自然地夾在向後彎曲的兩腿之間。骨架的盆骨較大,骨骼纖細,牙齒磨損較大,因此可初步斷定該骨架系成年女性。骨架的長度是153厘米,專家估計此人生前的身高應該在160厘米左右。
高廟下層遺存出土的祭祀場所不僅年代早、規模大、且可明確判別其作為祭祀場所的諸多設施,為我國現知同期史前遺存中所罕見。它生動地再現了當時居民祭儀活動的真實狀況。它面對河流並呈南北中軸線布局,對後來祭壇的布局和結構產生了先導性的影響,對追溯我國宗教祭儀活動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廟遺址的發掘和發現.填補了湘西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區域考古學文化的空白,為建立本區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譜系與年代序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發現,既揭示了它與本區域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的淵源關係,又反映了它與洞庭湖區以及嶺南珠江流域新石器時代同期文化間的互動擴張和影響。
3、河南鶴壁劉莊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地點:河南省鶴壁市大賚店鎮劉莊村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鶴壁市文物工作隊、鄭州大學、山東大學
發掘領隊:趙新平
簡介:
遺址位於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大賚店鎮劉莊村南,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級階地之上,南水北調中線乾渠662公里處。遺址面積30餘萬平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乾渠計畫占壓遺址面積約7萬平方米,發掘面積7700平方米,發現仰韶時代大司空類型文化遺存及大規模的先商文化公共墓地。336座墓葬分布於東西110米、南北55米的範圍之內,布局清楚,排列規律,隨葬品400餘件 (套)。出土陶器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陶鬲為主體特徵的先商文化在發展進程中融合、吸取周邊地區多元文化因素的歷史特點。
在這次考古發掘中,一座與眾不同的石棺墓引起了專家的特別注意,石棺由13塊自然片石組成,長2.25米、寬0.45米到0.5米,上部平蓋著3塊片石,象徵棺蓋,但在墓主身下考古工作者並沒有見到石塊。墓主俯身直肢,骨骼粗壯,應為男性,隨葬陶鬲一件。另外,還發現有近20座墓葬在墓主頭腳兩端各放置一塊或多塊石頭的現象,考古工作者推測,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石棺的簡化形式。
夏代中原地區,如此規模公共墓地的發現目前尚屬首次,為先商文化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填補了一項空白,對研究其葬俗葬制、社會結構、商人淵源、夏商關係等長期以來為歷史、考古學界關注的重要學術課題將會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這一時期的石棺墓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也是前所未見,石棺及其簡化形式墓葬的發現亦或為我們提供了探討商族起源的新線索。
4、福建浦城貓耳弄山商代窯群
時代:商代
發掘地點:福建省浦城縣下洋村貓耳弄山
發掘單位:福建省博物院
發掘領隊:鄭輝
簡介:
遺址位於福建省浦城縣下洋村貓耳弄山,發掘面積250平方米,共發現商代窯爐6座,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早期窯爐中保存最為完整。其火膛、分焰柱、窯室、煙囪等基本保存,且分布密集,窯爐形式多樣,極為難得。
其中長條形窯爐估算其可一次燒成近百件陶器。窯尾設有煙囪,屬平焰窯,具備龍窯的一些基本要素,可視為早期龍窯,是迄今為止所知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龍窯。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發現有大量的夏商時期的黑衣陶器,尤其是閩浙贛地區數量最為集中。貓耳弄山商代窯群是首次發現的以生產黑衣陶器為主的窯群。它的發現,為研究“黑衣陶類型”的年代、分期、產地、窯爐構造、裝燒工藝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珍貴實物依據,學術界傳統上認為圓窯系統為北方技術傳統,龍窯系統才是南方的技術傳統,而貓耳弄山窯群發現有圓形、橢圓形、龍窯三種窯爐並存,證明南方商代窯爐多種多樣,已經發展出了自身獨立的窯業系統。特別是獨立地發展出燒成溫度更高、容量更大、技術更先進的龍窯,這種技術傳統是對中國窯業技術的重大貢獻。因此貓耳山窯群的發現為研究南方早期窯業技術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資料。
尤其重要的是,三種類型的窯爐之間,存在著疊壓關係。其中長條形龍窯壓著橢圓形窯、橢圓形窯壓著圓形窯,說明圓形窯、橢圓形窯、長條形龍窯之間存在著傳承、發展、演變的關係。該窯群遺址在我國是首次發現,為研究中國陶瓷史和早期窯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龍窯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5、貴州威寧中水遺址
時代:商周
發掘地點:貴州省威中縣與雲南省昭通市交界處
發掘單位: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張合榮
簡介:
中水位於貴州省威中縣與雲南省昭通市交界處,發掘點都位於中水盆地內中河兩側的坡地和山樑上,包括吳家大坪、水果站、雞公山、營盤山和新街等幾個地點墓地。揭露面積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祭坑、墓葬、灰坑、房址、溝等 200餘處,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石器、青銅器等文化遺物。
以雞公山遺址為代表的中水史前遺址群的發掘,使貴州第一次發掘出功能較為全面的山區史前聚落遺址,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考古的許多空白。目前雖然沒有發現這數種古文化遺存間直接存在著地層疊壓關係,但根據陶器可以看出它們彼此之間既存在時間上的早晚關係,又存在著相互聯繫。這些不同時期文化類型遺存的揭露,可初步建立起貴州西部乃至雲南東北部新石器時代末期至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系列。
有意思的是在雞公山遺址中,考古工作者們還發現了大量水稻標本,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合榮介紹,在雞公山遺址發掘的300多個坑中,80%以上的坑都有水稻顆粒出土,這些稻米的存放方式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稻草的形式捆在一起,另一種是把稻米做成熟飯糰以後,在祭祀活動的時候,將其焚燒。除此之外,考古人員還發現,這些稻米顆粒短胖,而且特別矮小。比現在人們在水田種植的粳稻還短小,粳稻本身就比其他的稻種要短小。而這種稻米比粳稻還短小,不像是水田種植的,專家認為它很可能是旱稻;專家們認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種稻米在雲貴高原的環境下發生了變異的現象。但目前對這種稻米的確切說法還沒有一個很準確的答案。
雞公山遺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貴州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早期考古和聚落考古的空白,還為研究分布在貴州西北部與雲南東北部地區的一種新考古學文化提供了典型器物組合,為探討貴州地區和完善西南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資料。
此外,雞公山遺址中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祭祀坑,在西南地區史前文化遺存中尚屬首次,在雲貴高原發現以祭祀為主要功能的山頂遺址,為中國西南地區史前山地民族原始祭祀活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紅營盤和銀子壇兩墓地緊鄰,但器物、葬俗和葬制等卻有很大差異,這為探討當時該地的居民集團提供了重要資料。從兩墓地青銅兵器的情況看,該地文化曾分別受到過巴蜀文化和滇文化的影響,這又為貴州西北部在不同時期與巴、蜀、滇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資料。
6、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
時代:西周
發掘地點:山西運城市絳縣橫水鎮
發掘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局文物工作站、絳縣文化局
發掘領隊:宋建忠
簡介:
橫水西周墓地位於山西運城市絳縣橫水鎮北。墓地範圍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50米,面積約 30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 300餘座。截至目前,共發掘墓葬191座,出土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各類文物2000餘件。其中一、二號墓為一組帶斜坡墓道並穴排列的土坑木槨墓,尤為特別的是在一號墓內發現了目前我國時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荒帷。同荒帷相伴的其他飾棺、束棺和下棺等遺物痕跡也在精細的發掘中一一清理出來,應該說創造了發掘單座商周墓葬清理細、獲取信息多的一個範例。
荒帷即當時的棺罩,位置在棺槨之間,槨是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荒帷"當時是諸侯入葬時的一種禮儀用品,整體是紅色的紡織品,上有非常精美的刺繡圖案,圖案內容主題是鳳鳥,北壁的畫面圖案保存較為完整,至少可以觀察到3組大小不同的鳥紋圖案痕跡,是成組的圖案組合,圖案中間是一個大鳳鳥紋的側面形象,大勾喙、圓眼、翅和冠的線條以誇張的手法作大迴旋,線條流暢,氣勢磅礴。在大鳳鳥的前後,各有4隻小鳳鳥,上下排列,造型與大鳳鳥基本相像,只是更加含蓄,這樣的圖案造型常見於西周中期的青銅器紋飾。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墓內裝飾圖案實物。先秦史籍《周禮》、《儀禮》、《禮記》等都有記載。自上個世紀至今,考古中發現的大量周代墓葬,或沒有,或因保存狀況較差僅留下極小的局部殘片而沒有確認。橫水MI荒帷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另外,兩座墓共發現帶銘文銅器16件,其中M2有銘文“傭伯口作寶鼎…其萬年永用”,是“亻朋伯”為自己作囂;M1有銘文“亻朋伯乍姬寶旅鼎”,是“傭伯”為夫人作器。由銅器銘文可知,一、二號墓主人為史籍未載的亻朋伯夫婦。這一重要發現為我們研究西周歷史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該發掘項目嚴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科學作業,積極樹立創新意識和文物保護意識,儘可能使用考古新技術和新方法,跨區域、跨學科聯合相關學者和專家共同攻關,創造了較好的合作模式。
7、江蘇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
時代:西周
發掘地點:江蘇句容
發掘單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鎮江博物館、常州博物館、句容市博物館、金壇市博物館
簡介:
從20世紀70年代發現土墩墓以來,由於各地發現的土墩結構異常複雜,發掘者們幾乎都陷入了“盲人摸象”的困惑,爭議不斷,迷霧重重。土墩墓成為長期以來困擾考古學家的謎。
2005年寧常、鎮溧高速公路土墩墓大搶救,是江南土墩墓發掘歷史規模最大一次。共發掘土墩40座,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 229組、墓葬建築遺存14座,出土以幾何印紋陶、原始青瓷器為主的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各類文物達3800多件。極大豐富了江南土墩墓的文化內涵,特別在土墩墓的形制、結構、埋葬、祭祀習俗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確定江南土墩墓不僅存在一墩一墓,而且存在一墩多墓,一墩多墓的現象明顯較一墩一墓普遍;確認堆土掩埋與豎穴土坑共存;首次發現一墩多墓的向心結構布局,具有濃郁的江南土著特色;發現形式多樣的墓葬建築遺存;首次發現土墩墓的墓地界域;確認土墩墓存在著以器物組進行祭祀等複雜多樣的喪葬習俗。
在這次挖掘中,句容天王寨花頭的2號墩里出土的一個小罐子尤其讓專家們備感詫異,小罐子裡面竟然裝的是滿滿一罐鴨蛋!順著罐口往裡看,白白的蛋比現在的鴨蛋小,蛋殼保存完好,至今還能聞到一股鹹味,可能是2500年前這戶人家醃製的鴨蛋,出土時陶罐上還有一個蓋子,而且罐子裡面還有封泥,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目前整個江蘇有三罐這樣的古老蛋,一罐在南農大的博物館裡,一罐在鎮江博物館裡,這是考古發現的第三罐。
此次發掘引進了埋藏學的概念,根據土墩墓的埋藏特點用“剝洋蔥”的發掘理念,憑藉考古層位學還原青銅時代江南土墩墓營造的全過程,清理出痕跡清晰的船棺葬具、石床及木構的人字形窩棚式墓上建築,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是江南土墩墓考古的里程碑!
其最主要的學術意義在於它廓清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土墩墓的模糊認識,同時也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分區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土墩墓向心結構的首次發現為深入研究西周至春秋時期江南地區的社會結構提供了新資料。極其豐富且具有明確層位關係和打破關係的出土器物無疑將成為江南土墩墓的分期標尺!發掘使江南土墩墓自上世紀70年代發現以來,首次以其明確、翔實、可靠的田野考古學資料確立了自身在中國考古學中的地位,對研究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關係、中華文明的一體化進程等重大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推動江南土墩墓的保護提供了最新的價值判斷和學術支撐。
8、河南內黃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
時代:漢代
發掘地點:河南省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村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劉海旺
簡介:
遺址位於河南省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村,地處黃河故道。2003年夏在內黃縣南部黃河故道疏浚硝河河道時發現。2004年,當地水利部門為避開已發現的漢代庭院遺存,於原開挖渠道南約50米處重新開挖新渠,施工中,又發現了2處漢代庭院遺存。到目前為止,在遺址內已經發現了9處漢代庭院遺存,清理工作涉及 4處,而其中只有兩處庭院的布局揭露得較為完整。發掘清理面積總計約9000平方米。
遺址出土陶器、瓦當的字型、紋飾特點及出土銅錢表明,遺址大致形成於新莽後期,該遺址應當為當時的一處農業閭里或聚落。已發掘庭院均坐北朝南,方向大致相同;主房屋頂均全部使用筒瓦和板瓦。推測這些庭院的所有者或居住者應為當時的普通農民。而其中一處庭院內房屋較多,正房使用“益壽萬歲”瓦當,它的所有者,當時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較多數量的實用石器出土,說明該處庭院內居住的人數也較多。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活生生的農家庭院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年且保存完好?很早以前黃河一直被稱為"害河",在西漢末年,黃河幾經泛濫,根據發現的這些跡象劉海旺推測,這可能是一次大規模的黃河泛濫,整個區域被黃河淹沒,但是庭院並沒有遭到洪水的直接衝擊,在洪水緩慢上漲的過程中,庭院因浸泡而坍塌。從而才有了今天這個保存完好的庭院遺址。
該遺址首次再現了漢代農業鄉里的真實景象,為研究漢代的基層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絕好的實物資料。所揭示的漢代中下層民眾生產、生活狀況的庭院與生活環境,填補了考古學研究的空白。首次發現的大面積漢代耕作農田遺蹟,也為研究漢代農耕文明、耕作制度及土地分配製度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這些保存較為完好的漢代民居建築實物遺存,對研究漢代一般民居建築及其工藝技術等也提供了新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會為黃河河道變遷等黃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資料。
9、陝西韓城梁帶村兩周遺址
時代:西周
發掘地點:陝西省韓城市昝村鎮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孫秉君
簡介:
梁帶村隸屬陝西省韓城市昝村鎮,位於市區東北7公里黃河西岸的台地上,遺址緊臨黃河。在梁帶村及其附近地區約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共發現兩周時期墓葬 103、車馬坑17座。初步確定,梁帶村村北一帶為一處西周晚期至東周早期大型墓地,並且其中4座帶墓道的大墓當為諸侯級墓葬。墓地面積約為33萬平方米。
過去在今梁帶村南19公里處發現有少梁城城牆,有專家認為這是春秋時梁國的都城。根據《史記》注釋等記載,梁國地望應在今韓城市境內,從諸侯級墓葬及車馬坑出土物的情況和墓地規模分析,這裡有可能是梁國貴族墓地;但其中一部分遺存則又可能屬於芮國遺存,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一個青銅方壺上卻發現有兩條銘文:"內(芮)太子作鑄鬲子子孫孫永寶用享"、"內(芮)公作鑄鬲子子孫孫永寶用享(古時'內'通'芮')"。而文獻記載的芮國地望在今韓城以南約100公里的大荔縣及附近。鑒於地望問題與所出土遺物的存在一定問題,梁帶村墓地的具體國別尚有待於下一步工作的確認。
韓城市商周考古主要集中在遺址調查方面,兩周時期的墓葬發掘基本處於空白,而陝西全省同時期的墓地亦發現甚少,所以本次發現的梁帶村兩周之際的高等級貴族墓地,為了解和研究陝西及黃河沿岸周代的考古學文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墓葬制度以及社會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10、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
時代:北魏
發掘地點:山西省大同市沙嶺村
發掘單位: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劉俊喜
簡介:
墓地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御河之東、沙嶺村東北約1公里的高地上,12座北魏時期墓葬共出土文物200餘件。其中一座保存精美壁畫且有文字紀年的磚室墓,這在北魏平城時期眾多墓葬中是惟一的,編號 M7,位於墓群的北部,為長斜坡墓道磚構單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組成。據文字推測,墓主人死於太延元年(435),鮮卑人,是侍中尚書主客平西大將軍破多羅氏的母親。
該墓壁畫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遣的頂、側部,總面積約24平方米,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頂、側部。壁畫北壁上欄畫著6個象徵天上星宿的奇禽異獸,下欄第一行繪有19位女性,頭綰高髻、身系飄帶、袖於胸前。細紅線隔離之下整個畫面是一幅盛大的車馬出行圖。東壁從中間往北有8位女性人物與北壁一致,往南有10位男性人物與南壁一致。正中有一高大建築物,裡面端坐男女二人,建築物的周圍有車輛、馬匹、人物等,展現的是墓主人時代——北魏太延年間的社會現實生活。從形象和風格來看,更接近於漢魏。該墓不僅填補了漢唐考古壁畫沒有北魏時期定型材料的空缺,而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我國民族風情、喪葬習俗、服飾裝備等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
墓內出土的墨寫銘記篇幅較長,內涵豐富,使用了歲星紀年,是北魏建都平城時期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文字材料。北魏定都平城將近一個世紀,是北方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然而,這時期的墓葬壁畫作品保存極少,出土如此精美和較大為研究北朝美術考古增加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