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西
灃西車馬坑是西周初年成康王時代奴隸主墓葬的車馬殉葬坑。位於長安馬王鎮張家坡村附近。因在灃河西岸,故得其名。1959年以來,考古學家在這裡先後發現為數共達18處的西周殉葬車馬坑群,發掘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經修整復原,供遊人參觀。
西周時期奴隸主死後,有將生前乘坐馬車和車夫殉葬的風俗。該車馬坑內的駕馬排列整齊規則,顯然是用某種方法處死後由人擺置而成的殉葬物。車馬坑內有駕四馬作戰用的戎車和駕二馬乘坐用的軺車各一輛,車輪並列向東,車為木質,車廂長方形,各有車轅一根,馬駕在車轅的兩側。馬均對面臥在車前,6匹馬頭排成整齊的弧形。戎車駕馬全部以青銅為飾,軺車駕馬大部綴用海貝作飾。
灃西車馬坑的發現,證明這一帶是周文王創建的豐京遺址,然而令考古學家們困惑的是,雖然史載與灃西車馬坑的發現無可置疑,但豐京的具體建築、規模、結構、範圍等至今仍是一個謎。
宜城
宜城的車馬坑位於宜城鄭集鎮護州村羅崗,1989年發掘春秋時期楚國的車馬坑。被稱為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現。此坑長22.2米,寬4.2—4.3米,深1.5—1.6米,坑內有7輛車橫置,排列有序,馬18匹,為實用戰車。現已按實物大小複製於宜城市博物館內,此乃中國迄今(2010年)發現的最大的車馬坑。
這座車馬坑整體風格粗獷,十分壯觀。坑內可見完整的馬骨骼,這些馬四肢彎曲,頭朝西,呈明顯擺放姿態,且其前胸發現了一柄箭,推斷這些馬是在墓主人葬禮之後殺死殉葬的。
1號車馬坑19.5米:坑口也呈長方形,長22.2米,寬約6.2米,殘深1.7米。2號車馬坑隨葬車輛7乘,還發現了一件方形有蓋車輿。隨葬車輛中7號車保存有較好的車輪牙、輻,估計是新車下葬,還有用於裝飾用的車耳,上面還有腐爛絲綢的痕跡,做工精細,細膩小巧。
殷墟
殷墟考古發掘的殷代車馬坑是華夏考古發現的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由此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文明古國之一。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展出的6座殷代車馬坑和道路遺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和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分別在安陽劉家莊北地、南地和孝民屯東地發掘的,商代道路遺蹟是在滑翔學校南地發掘的。這幾座車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學術研究和展示價值。每坑葬1車,其中5坑隨車皆葬兩馬,4坑各葬1人。經鑑定,殉人中多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
研究證明,殷代的馬車造型美觀,結構牢固,車體輕巧,運轉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車馬坑不僅展示了上古畜力車制的文明程度,同時也反映了奴隸社會殘酷的殺殉制度。它是國人最形象的歷史教科書。
天子駕六
洛陽周王城博物館占地1700平方米,分為兩個展區。位於西側的車馬坑展區,便是中國唯一原地重現的“天子駕六”車馬坑。
2002年10月的一天,建設中的洛陽市文化廣場正在進行著施工前的考古發掘。對於這座曾是中國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來說,隨處都有歷史的遺蹟,所以每一處工程建設之前,都必須進行考古發掘。
2002年8月中旬,洛陽王城廣場的車馬坑發掘全面開始,考古人員分為幾個區域分頭作業,曹岳森被調往5號坑,發掘之初,面積較大的5號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被認定為是最有可能出土驚世國寶的發掘坑之一。
近期考古
2016年1月26日,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包括宣太后陵在內的秦東陵的最新考古發掘成果,其中在宣太后陵內首次發現大型車馬坑,令人驚奇的是其還採取了防盜措施。
黃腸題湊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秦東陵考古隊領隊孫偉剛說,秦東陵是秦始皇的祖墳地之一,近幾年經過考古勘探,考古人員終於摸清了各個陵園的情況,共發現“亞”字形墓葬3座、“中”字形墓葬4座、“甲”字形墓葬8座,其中,一號陵園共發現2座“亞”字形墓葬,每座“亞”字形墓葬周圍有7個陪葬坑,陵園內有大量的建築遺址及小型陪葬墓。據了解,“亞”字形為秦王、後的墓葬,“中”字形為王以外的子嗣與嬪妃的墓葬,“甲”字形為宗室貴族及軍工大臣的墓葬。
2010年由於一號陵園“亞”字形大墓被盜,考古人員後來派專業技術人員沿盜洞進入30米深的被盜墓室內,並拍攝了墓室內的被盜情況。根據拍攝錄像及進入墓室的同志描述,墓室未坍塌範圍東西長10-12米、寬4米、高約4米,為一號陵園一座“亞”字形大墓的槨室部分,槨室內為方木砌築的黃腸題湊,其內棺木已破壞嚴重並坍塌,錄像顯示,槨室內尚留有一件陶繭形壺。後根據被追回的文物:一件“八年造”漆木高足豆、3件“大官”銘漆木高足豆座、7件長48厘米的螭龍紋竹笥(造型同竹簡),專家基本確定,一號陵園為秦昭襄王(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的兒子贏稷)陵園所在。據現場勘查,該墓墓室為“黃腸題湊”結構,保存狀況較佳。
據專家介紹,“黃腸題湊”是中國古代墓葬的一種葬式,只有帝王和諸侯王級別的才可使用,是古代等級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黃腸題湊”是用柏木堆壘成的框形結構,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木構地宮。所謂“黃腸”,即柏木黃心,應為去皮後的柏木。“題湊”即木頭的頭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
防盜功能
孫偉剛說,經過考古勘探,他們基本確認四號陵內的“亞”字形大墓就是宣太后之墓。
去年在四號陵園內,考古專家對一座“中”字形墓葬所屬的建築遺址與外藏坑進行了發掘,其中首次在秦東陵發掘了一大型的車馬坑,孫偉剛說,經發掘,東墓道南側的外藏坑埋藏3輛木車,每輛車有兩匹馬。特別的是,這座外藏坑底部,也就是木車和馬放在坑底後,上部用大量的大塊料姜石填埋,料姜石十分堅硬,難以挖掘,專家推測,可能是為了防盜。孫偉剛說,該外藏坑為口大底小的敞口形,無二層台結構,符合戰國晚期的時代特點;隨葬的車馬為“中”字形墓葬的車馬坑,是近年來有關秦車馬坑的首次發掘。那么,該“中”字形大墓與宣太后的“亞”字形大墓有何關係呢?據介紹,“中”字形墓為“亞”字形的陪葬墓,專家推測,可能是宣太后的子女之墓,由於沒有發掘,墓主人身份依然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