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龍窯又稱長窯,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築,以斜臥似龍而得名。龍窯依山坡而建,自下而上分為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以雜柴、松枝等植物為燃料,窯內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龍窯自商代至明清時期南方地區多有砌築,如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廣泛採用。
歷史
龍窯最早出現於商代,這個時期的龍窯既燒制印紋硬陶,又燒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說的“陶瓷同窯合燒”。
戰國時代,龍窯的燒成溫度已達到1300攝氏度,而且容量特別大,一次可裝燒的器物多達上萬件。
至東漢晚期結束了陶瓷同窯合燒的狀況,出現了專燒瓷器的龍窯。浙江上虞東漢窯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經過化學分析和物理測定,已達到瓷器標準。東漢瓷器的出現與龍窯的改進有直接關係。
早期龍窯一般長十幾米到二十幾米,到了宋代龍窯長達五六十米,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裝燒二萬件瓷器,對當時瓷器的發展起很大作用。
龍窯逐漸增長,各朝的傾斜度和結構也不斷改進,使龍窯燒成效果不斷完善,宋、元時期的龍窯出現了一種在窯室內砌築多道擋火牆,將其分成若干小室,擋火牆下部設煙火孔,使室與室之間相通,即所謂的“分室龍窯”。
到21世紀初,中國長江以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仍保留有少數龍窯。
結構
龍窯多依山坡或土堆傾斜建築,一般與地面成10°~20°角。窯頭有預熱室,窯尾通常不設煙囪或設定很矮小的煙囪。瓷窯長約20~50米,陶窯可達100米。窯頭橫斷面小,便於燒窯開始時熱量集中,利於燃燒。窯中部橫斷面最大,窯尾又縮小。拱頂成弧形,兩側上部或窯頂有多排直徑約0.15米的投柴孔,窯身兩側有兩個窯門。
全窯結構簡單,建築費用較低,不需尺寸嚴格的拱磚。龍窯作業時,在窯室內碼裝坯體後,將所有窯門封閉。先燒窯頭,由前向後依次投柴,逐排燒成。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攝氏度,並可控制還原焰。
窯具
窯具有支座、匣缽、匣缽蓋、間隔具、火照、利頭、印模等。產品的燒造採用龍窯進行,器物的裝燒多數採用瓷泥襯塊間隔明火疊燒、襯塊間隔明火套燒,少量高檔產品諸如內、外壁滿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盤採用匣缽單件或者匣缽多件疊燒。
特點
1、窯體傾斜設定,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所造成的幾何壓頭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窯在接近零壓狀態下操作,減少了漏氣、吸氣現象。
2、由於燃燒段逐漸後移,有效地利用了煙氣熱量和產品熱量,使熱損失顯著降低,並可提高燃燒溫度,縮短生產周期。
3、由於燒成快,窯體散熱與蓄熱不大,單位產品的熱量消耗較少,其熱效率接近於隧道窯。
4、窯的結構簡陋,使裝窯和出窯的勞動強度大,難以實現機械化和半自動化。
5、窯內溫度和氣氛波動較大,燒制大件產品和比較緻密的工業陶瓷容易發生冷裂。有時由於燒成溫度下的保溫不足,影響燒成質量。
代表器物
青釉瓷
唐代龍窯瓷器釉色種類較多,有青釉瓷、醬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繪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為主。青釉、醬黑釉腰鼓和器形碩大的大碗器,彰顯了唐代贛鄱與西域地區文化交流頻繁的史實。
青白瓷
龍窯所燒制的“青白瓷”,也叫影青瓷,特點是白里透青、青中顯白,潤澤度近似玉器,在宋代的出口瓷器中青白瓷占據主導地位。
考古發現
景德鎮先後在湖田、麗陽、銀坑、繞南發現宋、元、明三代龍窯5座,長度從十幾米到四十幾米不等。
2013年12月,景德鎮樂平接渡鎮南窯考古發現唐代一條長達78.8米龍窯遺蹟,該龍窯是景德鎮境內目前(2013年)已知最早的窯業遺存,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具有正史補史的作用,為探討景德鎮早期的陶瓷歷史、探索景德鎮的窯業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業和青釉瓷器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復建工程
景德鎮宋代龍窯復燒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顧問團,經過反覆論證後繪製出龍窯窯爐圖紙,並依圖攣窯。於2012年10月19日,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復建龍窯成功。
景德鎮龍窯攣窯工程於2012年8月開工。窯址位於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繼承人余雲山使用傳統材料和技藝專門製作,窯體長31米,寬2米,高1.9米,煙囪高5米,可燒萬餘件瓷器。龍窯窯室分成好幾段,可以根據所燒的瓷坯數量分段燒,靈活且節約燃料,窯磚保溫效果良好,裡面即便燒得通紅,外牆卻不燙手。此次新攣的龍窯很牢固,每月燒一次,可以連續燒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