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里

閭里

閭里①鄉里;平民聚居處:衣錦榮歸,閭里輝煌。②借指百姓:祿食出閭里。③鄰居:應容緩急煩閭里。

基本信息

詞語

【拼音】:lǘ lǐ

【注音】:ㄌㄩˊ ㄌㄧˇ

解釋

閭里閭里
◎ 閭里 lǘlǐ

[native village;home town] 鄉里

聽閭里以版圖。——《周禮·小宰

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後漢書·岑晊傳》

釋義

(1).里巷;平民聚居之處

【出處】:《周禮·天官·小宰》:“聽閭里以版圖。” 賈公彥 疏:“在六鄉則二十五家為閭,在六遂則二十五家為里。閭里之中有爭訟,則以戶籍之版、土地之圖聽決之。” 唐 韓愈寄盧仝》詩:“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僕從寒閭里。”

【示例】:太平天囯洪仁玕 《誅妖檄文》:“不下三五年間,俱是開囯勛臣,那時分茅裂土,衣錦榮歸,閭里輝煌,方不負大丈夫建功立業之志。”

(2).借指平民

【出處】:《史記·循吏列傳》:“王必欲高車,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梱。乘車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數下車。”

【示例】:唐 韋應物觀田家》詩:“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挾功恃勇,口出大言,凌鑠閭里簡慢公卿。在(齊)景公面前,嘗以爾我相稱,全無禮體。”

(3).鄰居

【出處】:《莊子·至樂》:“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

【示例】:宋 蘇軾 《次韻完夫再贈之什某已卜居毗陵與完夫有廬里之約雲》:“應容緩急煩閭里,桑柘聊同十畝閒。” 清 鄭燮 《送陳坤秀才入都》詩:“京師有僧 介庵子 ,是爾 滇 南舊閭里。”

建築

按照“匠人營國”制度,除皇城以外,居住區分為“國宅”與“閭里”兩部分。“國宅”指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環繞在王城左右或前後。“閭里”則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閭里”也是分等級的,如西四北一條至八條和東四一條至十條就屬於較上層的“閭里”,是當時一些有錢、有地位的人居住的地方,從地理位置上看,也是對稱分布於“皇城”的東西兩側不遠的地方。“閭里”之中的“街巷”即為胡同。據《周禮·量人》記載“巷中路大約二至三軌”,胡同寬度約為3.7~5.5米,可容兩輛馬車並行,加上道路兩側便道,胡同寬應為7~9米左右。這個尺度相當於目前舊城內保存較好的較寬胡同,如西四北五條、六條等,與北京一般的胡同相比都要寬一些。

中國古代城市居住區,唐代以前施行封閉的里坊制。漢代稱之為“閭里”,據記載有漢長安160閭里,“室居櫛比,門巷修直”。居民區在長安城東北和外郊,160閭里可能包括城中的“閭”和郊外的“里”。城中則宮、衙、市、宅雜處。閭里的形式可能脫胎於農業井田制自然經濟男耕女織社會的基本組織“邑里”,移用於都市,則成為對城市居民實行監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單位,只是以城市居民(手工業者、商業者等)取代農業居民。 《漢書·食貨志》有生動的描述,《漢書·食貨志》:聖王域民,築城郭以居之,制廬井以均之,開市肆以通之,設庠序以教之。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聖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故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力役生產可得而平也。……在野曰廬,在邑曰里。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鄉,萬二千五百戶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