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蒿

油蒿

沙蒿(學名:Spreng. Syst. Veg.)是菊科蒿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木質或半木質,側根少數;根狀莖稍粗,莖單生或少數,高30-70厘米。葉紙質,上面無毛,背面初時被薄絨毛,後無毛;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長圓形或長卵形。頭狀花序多數,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2.5-3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基部有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狹而長的掃帚形的圓錐花序;兩性花5-10朵,不孕育,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先端稍膨大,不叉開。瘦果倒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8-10月。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及俄羅斯。多生長於草原、草甸、森林草原、高山草原、荒坡、礫質坡地、乾河谷、河岸邊、林緣及路旁等。 沙蒿為固沙先鋒植物種;是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荒漠、半荒漠地區晚秋和冬春特有的濟困牧草,同時也是牧區燃料來源,種子可供食用,種子亦可榨油食用;嫩枝葉,有止咳、祛痰、平喘的功能。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沙蒿 沙蒿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木質或半木質,側根少數;根狀莖稍粗,短,半木質,直徑4-10毫米,有短的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30-70厘米,具細縱棱;上部分枝,枝短或長,斜貼向莖端;莖、枝幼時被微柔毛,後漸脫落無毛。葉紙質,上面無毛,背面初時被薄絨毛,後無毛;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長圓形或長卵形,長2-5厘米,寬1.5-4.5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1.5(-2)厘米,寬0.3-0.6厘米,每裂片常再3-5深裂或淺裂,小裂片線形、線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0.5-1.5厘米,寬1-1.5毫米,葉柄長1-3厘米,除基生葉外,葉柄基部有線形、半抱莖的假託葉;中部葉略小,長卵形或長圓形,一至二回羽狀深裂,基部寬楔形,葉柄短,具小型、半抱莖的假託葉;上部葉3-5深裂,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線狀披針形或線形,基部假託葉小。

頭狀花序多數,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2.5-3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基部有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狹而長的掃帚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卵形;中層總苞片長卵形;外、中層總苞片背面深綠色或帶紫色,初時微有薄毛,後脫落無毛,邊白色,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背面無毛;雌花4-8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長銳尖;兩性花5-10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先端稍膨大,不叉開。瘦果倒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8-10月。

主要變種

東俄洛沙蒿( ArtemisiadesertorumSpreng. Syst. Veg. var. tongolensisPamp.):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該變種植株高10-15厘米;基生葉長橢圓形,長3厘米以上,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小,直徑1.5-2毫米,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總狀花序式的狹圓錐花序。分布於甘肅(西南部)、四川(西部)及西藏;生於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或亞高山草原、草甸與礫質坡地。  

矮沙蒿( ArtemisiadesertorumSpreng. Syst. Veg. var. foetida(Jacq. ex DC.) Ling et Y. R. Ling):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該變種植株矮小,莖多數,成叢;不分枝或分枝極短。莖下部與中部葉一(至二)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線形,先端尖。頭狀花序大,直徑2.5-3毫米,直立,具短梗,在莖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稀少成總狀花序式的狹圓錐花序;總苞片邊膜質,褐色。分布於青海、四川(西部)、西藏;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尼泊爾也有。生長於海拔3500-4200米高山草原或草甸、礫質坡地、灌叢等地區。  

生長環境

華北、西北、東北分布在低海拔至海拔3000米地區,西南省區分布在海拔3000-4000米地區;多生長於草原、草甸、森林草原、高山草原、荒坡、礫質坡地、乾河谷、河岸邊、林緣及路旁等,局部地區成片生長,為草原地區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種。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朝鮮、日本、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俄羅斯(東部)也有。  

繁殖方法

沙蒿的種子很小,必須把整地工作做好。在播種前淺耕一遍,耕後耙耱待播。每畝播種量大約需要半斤。為了保護幼苗,防止羊群採食殘踏,可與糜子混播,當年還可增加糧食產量。播種期最好是在夏至前後,趁連陰雨或雨後墒好時播種。秋季播種,在冬季塞、冷的地方,容易遭受凍害。

用耬橫坡條播法播種。行距70厘米,播後輕耱,覆土0.5-1厘米即可。幼苗出土後,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分次把苗子間成50-70厘米左右的株距。這樣對於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很大。  

栽培技術

選地

適宜於陽坡沙性土壤,一般多利用不適於種莊稼的土地種沙蒿。只要捉住苗,就能長好,還不怕風沙。但在粘性較大的土地上不易捉苗。  

管理

第一年需鋤草1-2遍,以後根據勞力情況,用犁於春季黃風過後,在行間淺耕一次,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和發育。沙蒿當年可生長15-20厘米高,秋收後平一次茬,留茬1.5厘米左右。苜蓿從第二年開始粘籽,一般可生長十多年,但產籽最多是在3-7年之間,以後逐漸衰老和瞎老危害草根而致死亡。在枝條上筒有少數椽葉殘存時,應儘速收割,過遲遭寒風侵襲後,蒿籽容易脫落。收穫後放場上風乾,用槤枷脫粒並過篩。  

主要價值

生態:沙蒿枝條匍匐生長,有利於防風阻沙,具有適應性強、耐乾早、抗風蝕、喜沙埋、生長快、固沙作用強等特點,為固沙先鋒植物種。

食用:沙蒿是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荒漠、半荒漠地區晚秋和冬春特有的濟困牧草,同時也是牧區燃料來源,種子可供食用,種子亦可榨油食用,出油率10%左右。

藥用:嫩枝葉,有止咳、祛痰、平喘的功能,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哮喘、感冒、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不為人熟知的植物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木春菊
莽山紫菀
毛脈紫菀
毛枝變種
密毛紫菀
密葉紫菀
毛藍鐘花
毛細鐘花
脈萼藍鐘花
牧根草
美麗藍鐘花
毛葉藍鐘花
密毛山梗菜
毛瓣山梗菜
毛葉雞蛋參
蔓莖藍鐘花
毛萼山梗菜
脈花黨參
毛葉甘菊
蒙古沙地蒿
米蒿
密毛蒙古蒿
毛華菊
密毛四川艾
密毛奇蒿
毛蓮蒿
密毛廳蒿
毛蒿蒙菊
密毛白蓮蒿
蒙古蒿
密序陰地蒿
牡蒿
密腺毛蒿
美葉蒿
毛柄蒲公英
毛果橙舌狗舌草
美麗匹菊
綿毛黃鵪菜
母菊
玫瑰色蒲公英
毛葉蒲公英
毛果一枝黃花
密絨亞菊
穆坪兔兒風
馬邊兔兒風
木茼蒿屬
木茼篙怒江紫菀
寧夏沙參
南亞蒿
南艾蒿
南毛蒿
南牡蒿
怒江蒿
內蒙古旱蒿
擬亞菊
怒江黃鵪菜
牛蒡
能高香青蒲公英
匍生紫菀
婆羅門參屬
泡沙參
片馬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
帕米爾蒿
普氏蒲公英
蒲公英屬
匹菊
鋪散矢車菊
匍枝狗舌草
匹菊屬
屏邊兔兒風
珀菊
珀菊屬
鋪散亞菊青蒿
奇形變種
奇形銀鱗紫菀
黔中紫菀
秦中紫菀
琴葉紫菀
青海紫菀
全茸紫菀
莕菜
球花黨參
秦嶺黨參
雀斑黨參
秦嶺沙參
球果牧根草
球花蒿
歧莖蒿
青藏蒿
奇蒿
千山蒿
青海龍蒿
秦嶺蒿
黔狗舌草
千花亞菊
槭葉兔兒風
青海二色香青
軟毛紫菀
日喀則蒿
柔毛蒿
絨毛蒿
肉質葉蒿
絨毛甘青蒿
日本蓍
濕生鼠麴草
三基脈紫菀

三頭紫菀
少毛變種
少毛褐毛紫菀
舌葉紫菀
蛇岩變種
蛇岩高山紫菀
濕生紫菀
石生紫菀
四川紫菀
睡菜屬
三角葉黨參
蘇南薺苨
松葉沙參
沙參屬
山梗菜
掃帚沙參
絲莖風鈴草
山紫錘草
四川山梗菜
水皮蓮
思茅狹葉山梗菜
閃毛黨參
少花山梗菜
束花藍鐘花
絲裂沙參
四葉參
石生風鈴草
素花黨參
水金蓮花
松葉雞蛋參
石沙參
神農架香菊
山艾
蒔蘿蒿
濕地蒿
神農架蒿
商南蒿
四川艾
神農香菊
山西南牡蒿
蘇聯肉質葉蒿
深裂蒲公英
絲葉匹菊
少花黃鵪菜
矢車菊
鼠冠黃鵪菜
山地蒲公英
山西蒲公英
濕生狗舌草
傘房匹菊
雙角蒲公英
山東蒲公英
石龍芮
三脈兔兒風
疏齒亞菊
蓍狀亞菊
蓍屬
三裂葉豚草
四川兔兒風
絲葉蓍
莎菀
四川香青
莎菀屬茼蒿
騰越紫菀
台灣紫菀
台岩紫菀
天全紫菀
陀螺紫菀
橢葉變種
橢葉小舌紫菀
唐松草黨參
天藍沙參
頭花風鈴草
台灣黨參
天山沙參
禿葉黨參
同鐘花屬
同鐘花
台灣沙參
塔花山梗菜
銅錘玉帶草
銅錘玉帶屬
太魯閣艾
台灣狹葉艾
台灣菊
鐵桿蒿
太白山蒿
天全蒲公英
天山蒲公英
天山矢車菊
同花母菊
托毛匹菊
台東狗舌草
天山狗舌草
豚草
鐵燈兔兒風
兔兒風屬
萬壽菊
五膜草
微糙變種
微糙三脈紫菀
偽形變種
偽形高山紫菀
萎軟亞種
萎軟紫菀
無毛小舌紫菀

微齒山梗菜
五膜草屬
霧靈沙參
無柄沙參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毛川藏蒿
無絨粘毛蒿
微刺伊朗蒿
委陵菊
無齒蔞蒿
網苞蒲公英
無莖黃鵪菜
無角蒲公英
五裂兔兒風
無翅兔兒風
雪蓮花
向日葵
星毛短舌菊
西伯利亞紫菀
西固紫菀
錫金紫菀
細莖紫菀
狹苞短毛紫菀
新疆黨參
小菱葉藍鐘花
星花草
西南風鈴草
星花草屬
狹葉花柱草
心葉珠子參
心葉黨參
細葉沙參
細鐘花屬
細鐘花
小莕菜
狹葉沙參
喜馬拉雅沙參
小草海桐
細葉藍鐘花
心葉藍鐘花
細萼沙參
西南山梗菜
線萼山梗菜
線黨參
心葉沙參
狹長花沙參
小葉藍鐘花
狹葉山梗菜
小葉輪鍾草
新疆風鈴草
新疆沙參
小花沙參
西藏黨參
西藏紫錘草
小花黨參
小花輪鍾草
西北蒿
小銀葉蒿
西南大頭蒿
小亮苞蒿
細裂葉蓮蒿
細葉菊
小紅菊
線葉蒿
湘贛艾
狹葉牡蒿
西南牡蒿
香葉蒿
細裂葉白苞蒿
小山菊
纖桿蒿
西南圓頭蒿
腺毛蒿
狹裂白蒿
楔葉菊
小葉菊
雪山艾
細葉山艾
繡苞蒿
纖梗蒿
細桿沙蒿
小指裂蒿
狹葉青蒿
銹苞蒿
小甘肅蒿
小球花蒿
腺苞狗舌草
小花蒲公英
小花矢車菊
錫金蒲公英
小果蒲公英
小葉蒲公英
新源蒲公英
細葉黃鵪菜
新疆匹菊
纖細黃鵪菜
細裂黃鵪菜
狹苞蒲公英
血果蒲公英
橡膠草
纖細兔兒風
杏香兔兒風
細穗兔兒風
下田屬 |

西藏亞菊
細裂亞菊
下田菊屬
下田菊
小花下田菊
細葉亞菊
纖枝兔兒風
心葉兔兒風
小兔兒風
秀麗兔兒風
狹葉兔兒風
新疆亞菊
狹翅兔兒風
杏香兔耳風
細莖兔兒風
細弱香青
鏇葉香青
香青棉毛變種
西藏香青
須彌香青
香青屬
狹苞香青野菊
雲南風鈴草
有梗藍鐘花
雲南沙參
銀背葉黨參
一年風鈴草
葉苞蒿
隱舌甘菊
銀蒿
玉樹龍蒿
油蒿
陰地蒿
銀背菊
異色菊
亞東蒿
野艾蒿
亞洲大花蒿
岩蒿
雲南蒿
雅致艾
伊朗蒿
玉山艾
茵陳蒿
圓葉南牡蒿
野甘菊
圓頭蒿
異葉黃鵪菜
翼柄蒲公英
岩匹菊
亞心蒲公英
亞東蒲公英
一枝黃花屬
一枝黃花
藝林黃鵪菜
羽裂黃鵪菜
異苞蒲公英
藥用蒲公英
印度蒲公英
亞洲蒲公英
雲南蓍
異葉亞菊
亞菊屬
腋花兔兒風
亞菊
異花兔兒風
葉下花
藥山兔兒風
雲南兔兒風
雲南亞菊
異葉兔兒風
亞洲蓍
玉山香青
中南蒿
掌裂蒿
指裂蒿
紫花野菊
豬毛蒿
粘毛蒿
直莖蒿
中亞草原蒿
中甸艾
浙江蒿
中亞苦蒿
中亞旱蒿
準噶爾匹菊
紫花蒲公英
紫果蒲公英
總序黃鵪菜
中亞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
櫛齒黃鵪菜
窄邊蒲公英
昭通黃鵪菜
準噶爾矢車菊
針刺矢車菊
紫枝兔兒風
紫花亞菊
直脈兔兒風
帚枝香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