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湖鄉

馬湖鄉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馬湖鄉,位於肥東縣東部邊遠,東與全椒縣西王鎮、大墅鎮交界,南與巢湖市居巢區交界,北與本縣古城鎮交界,西與本縣包公鎮交界。距肥東縣城42公里。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馬湖鄉屬皖東丘陵地貌,江淮分水嶺南側,海拔高程一般為30-40米,最高為50米。平均年降雨量為94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5.5℃,無霜期為234天。主要土屬、土種為下蜀系黃土衍生的粘盤黃棕壤等。

馬湖鄉位於江淮之間,處於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馬湖鄉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

歷史沿革

馬湖鄉馬湖鄉水庫風光
馬湖鄉於1949年4月建鄉,原名“王馬鄉”。

1950年初,改稱“馬湖鄉”,因鄉址設在馬湖集,故稱馬湖鄉。

1956年,與沙河鄉合併為沙河鄉。

1957年,沙河鄉與三官鄉合併為三官鄉。

1958年,三官鄉與高亮鄉合併為高亮鄉。

1960年,高亮鄉區劃調整為高亮鄉、三官鄉、馬湖鄉、劉橋鄉四鄉,馬湖鄉恢復建制。

1992年,原三官鄉併入馬湖鄉。

鄉鎮概述

馬湖鄉馬湖鄉棉花種植
馬湖鄉位於肥東、全椒、巢湖三縣交界,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屬省級江淮分水嶺重點治理鄉鎮之一。馬湖鄉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脫毒山芋等。馬湖鄉礦產資源豐富。

馬湖鄉屬滁河水系,鄉內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6座,攔河壩一處,駟馬山二級乾渠穿鄉而過,全長6公里,境內設駟馬山二級站、三級站二座。境內大小塘壩600餘口,常年蓄水量1200萬立方米。因馬湖鄉地處江淮分水嶺,年份、月份之間降雨量不平均,易發生旱、澇災害,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

馬湖鄉東部山區屬岱山林場,栽有松樹等生態林約萬畝。馬湖鄉農戶、村集體退耕還林栽植速生楊樹面積2000畝,森林覆蓋率約為10%。4、勞務輸出:全鄉2005年勞務輸出人數7410人,其中男性4769人,女性2641人。主要流入地為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以餐飲業、服務業、建築業等為主。馬湖鄉勞務年總收入約為1.5億元。

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進一步深入,隨著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在肥東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馬湖鄉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馬湖鄉正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步邁向前方!

經濟現狀

馬湖鄉馬湖鄉養殖業
2007年馬湖鄉人均純收入4012元,列全縣第15位,收入的主要來源有農業收入、外出務工以及養殖業收入等三大塊。其中外出務工收入逐漸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據馬湖鄉定點統計,農民2007年生產費用支出899元;稅費支出1.3元;生活消費品支出1360元;子女教育支出270元;醫藥費支出120元;建房支出130元;社會親友贈送及贍養支出190元。恩格爾係數為59%。

馬湖鄉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人口943人。縣鄉2007年兩級政府救濟金37.7元。鄉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12戶,年人均贍養費2160元。分散在各村的五保人數為274人,人均年贍養費1460元,城鎮低保人口定期補助18人,每月收入180-220元。

農業狀況

馬湖鄉馬湖鄉農作物黑芝麻
馬湖鄉主要種植農作物為水稻油菜、小麥、棉花、豆類、芝麻、玉米、山芋、花生等。耕作制度主要是一油一稻、一麥一稻、一油(麥)一棉。2005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含複種指數)為104524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4832畝,總產量18638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8100畝,總產6956噸;棉花播種面積4600畝,總產178噸;蔬菜播種面積4742畝,總產6092噸;瓜果播種總面積1950畝,總產2045噸。

馬湖鄉隨著規模養殖業的發展和農村大批勞力外出務工,原來的家庭養殖業近年來迅速凋萎,農村養殖業逐漸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湧現了一批“百頭豬”、“萬隻雞”的養殖大戶。2005年牛存欄數1686頭,牛肉產量39噸;豬存欄14256頭,豬肉產量1931噸;山羊存欄數1420頭,羊肉產量49噸;家禽飼養量38.9萬隻,禽肉產量399噸,禽蛋產量1443噸;馬湖鄉養殖水面4200畝,水產品產量總計994噸,產值600萬元。

馬湖鄉果樹面積245畝,其中經果林200畝。栽植楊樹2138.1畝,道路綠化長度36.5公里,路旁植樹3萬株,全鄉栽樹百畝以上的大戶3戶:其中王恩平412畝、胡友玉186畝、蔡國慶105畝。馬湖鄉森林覆蓋率10%。

基礎建設

馬湖鄉馬湖鄉客運站
馬湖鄉因地處江淮分水嶺南側,是省、市江淮分水嶺重點治理開發鄉鎮之一。在馬湖鄉自籌資金中,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000餘萬元,新建特大標準塘45口,大中塘130餘口,打各類磚井、壓水井1500餘口,基本解決了民眾生活用水。馬湖鄉現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6座,攔水壩1處,大中型塘壩600餘口,蓄水總量1200萬立方米。馬湖鄉農田自流澆灌1.5萬畝,提水澆灌1.2萬畝。駟馬山引江工程二級乾渠在馬湖鄉設二站、三站二座,是引江工程的重要樞紐

1997年馬湖至店埠油路通車,結束了馬湖鄉不通油路的歷史,交通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由於省、市、縣農村道路建設投資加大和“村村通”工程實施,馬湖鄉各行政村全部修通砂石路,行政村通路率達到100%。106個自然村已有95個自然村修通砂石路,通路率達到90%以上。梁興、大趙、崗趙、三官、崗吳、科李沙河等村修通了水泥路,總長達到22公里。馬湖鄉砂石路、水泥路總長60公里,共投入資金780萬元。馬湖鄉擁有長途客運車輛14部,肥東、合肥、巢湖、全椒、滁洲、上海等地區都有直達班車服務。擁有短途客運計程車22部,貨車、農用車15部。

馬湖鄉共裝固定電話4000部,占農戶總數的70%,網路覆蓋率達到100%;電信業務年營業額130萬元;馬湖鄉建有電信營業大廳一座,移動通信發射塔2座,聯通通信發射塔2座,馬湖鄉手機擁有量約為3000部;設有移動、聯通收費網點2處。2005年中國電信開通寬頻業務,實行微機聯網上網;馬湖鄉擁有微機15台,郵政業務隸屬古城郵電支局,設郵政代辦點一個,梁興、大趙、塘東等3個村屬高亮投遞區。

馬湖鄉有供電台區50座,桿線長度95公里,電網覆蓋率100%,年用電量150萬千瓦時,居民用電價格為每千瓦時0.5653元。

商業貿易

馬湖鄉馬湖鄉農貿市場
馬湖鄉傳統集鎮有馬湖集和三官集。馬湖集逢集日為每月古歷2、4、7、9日,三官集為每月古歷1、3、6、8日。1997年馬湖、三官建成水泥大街,其中馬湖集大街500米,馮山大街(鄉政府所在地)500米,三官大街980米。

2005年馬湖集建成農貿市場一處,建有鋼架大棚一處,商品房200餘間;馬湖集到馮山大街1000米油路兩側全部開發建成商品房,供居民建房。馬湖集、馮山大街、三官大街經改造開發後,共建有各類商品房500餘間,吸納各類經商戶300餘戶。

2005年集市貿易額為5000萬元,國稅收入5萬元,地稅收入30萬元。馬湖鄉液化氣罐經營戶4戶,有45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年供氣量為15萬公斤。

財稅金融

馬湖鄉馬湖鄉信用社
2005年馬湖鄉農業稅正稅為126萬元,附稅39萬元;根據國務院省政府規定,從2005年起,安徽省全省取消徵收農業稅及其附稅,由省政府對農民種植糧食實行補貼政策,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被取消,是當年三農政策的最大亮點,受到廣大農民的衷心擁護。

馬湖鄉在馮山大街設農村信用社聯社營業大廳一處,2005年存款金額2800萬元,貨款金額為1700萬元。2005年省政府對鄉、村補貼農業稅附稅39萬元,對馬湖鄉農民糧食補貼39萬元,並實行“一卡制”發放。

鄉鎮企業

馬湖鄉馬湖鄉私營企業正在加工農產品
馬湖鄉個體私營企業共有56家,年產值1780萬元,主要經營內容為農產品加工、收購以及和與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業。比較有規模的企業主要有:

安徽凱麗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陳偉。該企業原為“三官振興花生場”,從事花生收購、加工、經銷業務,2003年在肥東新區投資500萬元新建占地22畝的花生加工區,更名為“安徽凱麗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建有5條花生脫衣、烘乾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產值1.1億元,利潤200萬元,現有員工110人。該企業作為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多次受到省、市、縣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在縣內外享有盛名。

馬湖復混肥廠 該企業由原鄉鎮企業改制,現為股份制企業。年產“東馬”牌復混肥2000噸,產值200萬元,利潤20萬元,上繳各項稅收5萬元,是馬湖鄉測土配肥的主要肥料生產企業。

優質米運銷加工企業 馬湖集街道個體私營企業主陳興剛、劉華富,三官街道個體私營企業主趙夕龍長期從事優質糧油的加工、經銷,各自建有優質米加工機械2台(套),年加工優質米5000噸以上,產值1500萬元。

土特產

馬湖鄉馬湖鄉特產——油桃
馬湖鄉土特產主要有小陶甜油桃馬湖燒餅、焦切酥糖、小磨麻油

甜油桃 由陳長貴同志2000年創辦的“小陶科技示範園”引進種植,果實具有個大、色艷、味甜的特點,現種植面積近300畝,市場供不應求。

馬湖燒餅 馬湖燒餅、火牌具有傳統的香、酥、脆特點。改革開放後,馬湖鄉外出務工農民把這一傳統特色小吃帶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迅速成為當地早點餐飲業的品牌產品,在上海四大早點“燒餅、油條、糍飯、豆漿”中占有重要一席。

焦切酥糖 用花生米、芝麻、炒米、生薑、米糖等原料,熬制後切成的糖片、糖塊,具有原汁原味、甜香爽口的特點,是饋贈親友、招待來賓的首選食品

小磨麻油 馬湖鄉盛產芝麻,原料豐富,用傳統工藝榨取,油質清亮、醇香,是佐餐、做菜的上品。

社會事業

馬湖鄉馬湖鄉科技示範園
教育

馬湖鄉有中學1所,國小13所,在崗教師、職工116人,在校中小學生2814人,學前班兒童658人,總計在校學生347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鞏固率100%,國中鞏固率94.6%,專職教師合格率100%;2005年馬湖鄉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4.4%,國小畢業率100%,國中畢業率89%;1986年—2005年共辦掃盲班40個,脫盲人數2000人,農民技術學校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40期,培訓各類農民5000人(次)。

科技

示範園:馬湖鄉小陶科技示範園創辦於2000年,由陳長貴投資2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50畝,栽有甜油桃、柿、棗等各類果樹,年產值30萬元。小陶科技示範園受到省、市、縣有關領導的肯定和支持。中央、省、市、縣多家媒體先後報導了示範園的情況,認為是在貧困地區實行農業開發、帶領民眾致富的先進典型。陳長貴本人也被評為省勞動模範,省、市、縣人大代表,奧運火炬手

示範戶:馬湖鄉湧現各類科技示範戶150多戶,主要是在種植業、養殖業等方面運用先進的栽培、養殖技術致富的專業戶。如沙河村袁成彬山芋澱粉加工,小陶村吳國揚蘑菇生產,馬湖村葛宗貴、小陶村畢金能發展養豬,大王村王恩平、崗趙村胡友玉造林栽果樹等都在馬湖鄉產業結構調整中成為科技示範的典型。

文化

馬湖鄉文化廣播電視站共有工作人員6人,建調頻廣播發射塔1座。有線電視用戶200餘戶,能收看到中央、省、市、縣全部頻道節目。每年由鄉、鎮組織1—2次文藝匯演和送電影下鄉活動。2007年小陶村舉辦第一屆“桃花節”,開發“農家樂”旅遊資源。民間工藝有剪紙、碑刻等。

衛生

馬湖鄉建有鄉級衛生院1座,床位35張,衛生從業人員15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3人;門診病房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現有醫療設備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等;有簡易手術室、婦產室;門診部3處,分別位於馮山大街、馬湖大街、三官大街。村級衛生室18個,衛生從業人員22人。

計畫生育

馬湖鄉設有計畫生育辦公室,屬事業單位,現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計畫生育服務所工作人員2名。馬湖鄉成立計生協會,各村設計生協會分會,由一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黨員、民眾組成。馬湖鄉各村設有計畫生育服務室14個,主要工作是掌握計生信息,做好育齡婦女的服務,宣傳避孕節育措施,實行規範化服務,促進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實現。2005年,馬湖鄉人口出生率14.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76.2%,在全縣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屬三類鄉鎮。

馬湖鄉馬湖鄉衛生院
精神文明建設

馬湖鄉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每年政法系統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居、平安校園”活動;計生協會開展“計畫生育文明戶”活動,婦聯開展“五好家庭”、“三八紅旗手”、“女致富能手”活動,縣婦聯開展捐助女童活動。馬湖鄉政府所在地馮山大街、馬湖大街實行環衛承包制,設立固定垃圾點,定期清運;2006年建設路燈30餘盞,2007年建成馮山大街下水道500米,街容、街貌有所改觀。

宗譜、宗祠、廟宗、姓氏來源及分布

馬湖鄉千人以上的姓氏有馬,王,李,周,趙,吳,劉,楊,林,何,丁,黃等12個姓氏。同姓的多以自然村聚集。各姓均有自己的宗譜、支譜,無守宗祠。馬湖鄉傳說中有竹范寺、顧君廟等2座廟宇,現已湮滅無蹤跡。馬湖集“八角廟”毀於文化大革命,80年代重建,已不具有往年的規模和結構內容。

目標規劃

馬湖鄉馬湖鄉工業聚焦區模型圖
2010年,馬湖鄉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4900元,年均遞增12%,農業總產值達6.7億元,年均遞增20%,養殖業總產值實現3.7億元,年均遞增25%,民營工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工業增加值5000萬元,年均遞增30%,吸引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領辦、聯辦、獨辦民營工業,並逐步啟動馬湖工業聚集區建設。

馬湖鄉本鄉外出務工人員穩定在8000人左右,年創勞務收入實現6000萬元,年遞增20%,完成小陶村新農村建設工程,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小陶村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產業支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省、市、縣的相關政策支持,在具備條件的村適時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擴大試點和推廣。

合肥鄉鎮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