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廣德縣四合鄉

四合鄉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了較大突破,先後湧現出“四合鄉筍乾協會”、“四合鄉宏霞元竹產銷技術協會”、“焦村竹鞭市場組織”等專業生產經營組織。四合鄉有近千農民經濟人活躍在筍乾、元竹、竹鞭加工經營行業,四合鄉“靈山”牌筍乾已成為自主品牌,焦村竹鞭在中國市場的占有份額為第一,焦村已被列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四合鄉歷史文化悠久,古今名人薈萃,文化底蘊濃厚,古橋、廟宇、祠、古民居分布鄉內。靈山風景區和焦村水庫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極具旅遊開發潛力,將成為四合鄉今後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新亮點。
鄉鎮建設 四合鄉黨委、政府搶抓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性的機遇,加大宣傳力度,強化領導,狠抓落實,精心搞好示範,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一是統一思想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四合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鄉、村兩級幹部會議,認真傳達學習有關檔案,增強鄉、村幹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緊迫感。通過電視專題節目、書寫固定標語、宣傳車深入村組、傳送書面資料等形式,大張旗鼓地營造新農村建設的氛圍,廣泛調動全鄉人民主動參與、營造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二是成立組織,制定實施方案。四合鄉成立了鄉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組,並下設新農辦,抽調人員專門辦公,並在財力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同時制定《四合鄉關於新農村建設工作重點制度》,確定焦村、耿村作為近期全鄉新農村建設的示範和樣板工程,帶動全鄉的工作推進。三是抓好落實,確保實效。四合鄉焦村成立了新農村建設理理會和監事會,共投資5000多元購買了垃圾箱,發放到各點,將全村垃圾進行大規模清理和集中處理。組織人力對村莊交通要道進行大拆危行動,清理路障。修建了3條貫穿中心村莊的機耕路,方便了廣大老百姓的出行。

新農村建設 四合鄉以省“861”重點項目——絲綢改擴建項目為抓手,在擁有市級龍頭企業(安徽宏祥織造有限公司)1家,縣級龍頭企業(安徽廣德新豐絲綢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基礎上,整合全鄉絲綢產業資源,成立了廣德縣繭絲綢協會——絲綢分會,沿環鄉路集聚發展大小絲綢服裝企業總計40家,2005年四合鄉絲綢服裝工業產值達到3.8億元,解決農民務工3500人,板塊經濟初具規模。
四合鄉以縣重點項目——勵志石業為牽引,加快新型建材工業帶的建設,安徽勵志石業有限公司已在四合鄉的徐村投入1500萬元,建成一個新型環保的花崗岩開採礦區,一個石料精料加工廠。帶動全鄉公路建材工業板塊的發展,到“十一五”末產值將達到1.5億元。同時通過招商,耿村、水塘分別有了礦產開發企業,四合鄉從事礦業開發的農民工人達到200餘人。新型建材業成為今後四合鄉又一增長點,廣大農民將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實惠。
四合鄉以元竹合作社、竹鞭專業市場為平台,強力推動“一村一品”工程,根據6個村的不同特點確定焦村為竹鞭專業村,耿村為絲綢服裝業專業村,宏霞村為元竹生產、經營專業村,太平村為板栗生產專業村,徐村為建材專

重點企業
安徽勵志石業有限公司
廣德宜華製衣有限公司
安徽省廣德新豐絲綢有限公司
安徽宏祥絲綢織造有限公司簡介
黑龍江林甸縣四合鄉

四合鄉先後隸屬安達廳和安達縣管轄。1914年11月,劃歸林甸設治局管轄。1917年7月以後,隸屬林甸縣第四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呂地保管轄,後隸福發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隸屬福發區管轄。1947年6月,改隸第六區管轄。1956年3月,由太平、新勝、聯合、學田4個村合併,設定四合鄉。1958年9月,將四合(包括福發鄉)鄉與永合、新建、雙發(部分)3鄉合併,成立永新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稱四合公社。1967年改稱文革公社。1981年6月,恢復四合公社名稱。1984年改為四合鄉。
四川大竹縣四合鄉

四合鄉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7194萬元,農業總產值47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8元,糧食總產量7377噸,油料總產量445噸,出欄生豬17514頭。現有中學在校生325人,國小在校生123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有衛生院1所,職工11人;村衛生站5個,衛生技術人員12人。
四川內江市四合鄉

四合鄉地處城市近郊,按照區委、區政府“工業、商茂、城郊型經濟”發展思路。四合鄉以招商引資做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以創建平安鄉鎮、衛生鄉鎮和文明社區為重點,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載體幹部作風轉變,狠抓工業經濟的發展,積極推進以生豬、林果、蔬菜為支柱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加強水、點、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四川井研縣四合鄉

四合鄉以糧食、畜牧、林竹、水產和勞務輸出為五大主導產業,頁岩、林竹資源十分豐富。有5座小(二)型水庫,6道石河堰,42口山平塘,正常蓄水量達300萬立方米,其中四合水庫還承擔著馬踏鎮和四合鄉近2萬人的集鎮供水任務。經過幾年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建成了里仁村種鴨抱房、大山村柑桔、六一村種兔、齊心村山雞四大種養殖業示範區。大佛湖位於井研縣城西北15公里處,距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樂山大佛——峨眉山35公里,距成都100公里,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
特色旅遊
大佛湖景區 清雍正年間,井研縣四合鄉建有大佛寺,大佛湖因此而得名。放眼望去,青山如黛,煙波浩淼,堪稱生態卓絕、景色優美,好一幅江南水鄉的天然畫卷。湛藍的湖水、赭紅的土地、金黃的菜花、翠綠的果樹等,相互映襯;湖畔,民居古樸,土牆青瓦,炊煙裊裊;湖內,島嶼星羅棋布,各具特色……令人倍感心曠神怡。每年的春、秋、冬季節,詩意棲居著上萬隻野生水鳥如鸕鶿、灰鶴、白鶴、鴛鴦、鷺鷥、黃鴨、野鴨等10餘種。遊客

竹園烈士陵園 始建於1954年8月,是樂山市人民政府、井研縣人民政府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9年12月13日,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0軍28師進軍大西南途經竹園,全殲了國民黨胡宗南、宋希濂部號稱“天下第一團”的91團之守敵,竹園因此戰鬥而聞名遐邇,彪炳戰史;井研亦在此戰鬥後全縣解放歷經多次擴建維修,現有烈士墓69座,有烈士亭、竹園鋪戰鬥戰史陳列室。1998年新建成“成都戰役28師竹園鋪戰鬥勝利紀念碑”,碑名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上將親筆題寫,是憑弔革命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合肥鄉鎮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