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地勢大體是東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山地和丘陵分列東西兩側,中部為由北向南緩瀉的遼河平原。 鐵嶺 市西豐縣、開原市及鐵嶺縣的東部山區地處長白山支脈。
氣候特點
鐵嶺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為27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6.3℃,最低氣溫-31℃,最高氣溫34.4℃,封凍期150天左右,無霜期127-162天。全年四季分明,雨量適中,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水文狀況
鐵嶺水資源豐富。以遼河為主包括87條大小支流在內的遼河水系,水資源總量31.4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1.15億立方米,不僅滿足了鐵嶺城鄉人民生活用水,而且為全市及其下游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必要條件。地名由來
鐵嶺原為“鐵嶺衛”的簡稱,如同天津原為天津衛、瀋陽原為瀋陽衛一樣,原來都是明朝軍事組織的名稱。明朝的軍事建制比較特殊, 它沒有採用前朝如《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所在的那種"禁軍"制,也沒有採用更早時候的“左、右軍”或“三軍”那種軍制形式。朱元璋創立了一種將屯田與防衛相兼的新軍事體制,史稱"衛所"制。
“衛”和“所”都是軍事單位,其中“所”又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從人數上看,“衛”大約相當於現今的師,千戶所大約相當於團,百戶所大約相當連。按明初的編額定員,大致5600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千戶所,112人為一百戶所。通常,每衛轄五個千戶所,每千戶所下轄十個百戶所,百戶所下轄二總旗、十小旗;每總旗50人,每小旗10人。衛所設衛指揮、千戶、百戶等官。
衛所的軍士全都別立戶籍,且分有土地,稱做軍戶。軍戶都是專職且世襲;一經簽派為兵,就不能隨意脫籍。平時,衛所以大部分軍戶種地,屯田自養,以少部分軍戶訓練並擔當防務。軍餉大部由屯田所得自補。
衛所之上設都指揮使司,通稱都司;明初全國共設17個都司和3個行都司。中央設中、左、右、前、後五軍都府專門管理都司和衛所。在五軍都府之外有兵部,二者互為制衡。衛所中的指揮、千戶、百戶等官只負責平時操練和巡防,遇有戰事,須聽由兵部派出的總兵官指揮。這樣,兵部、都府、總兵官、衛指揮等都不能獨專軍權。據《明史·兵志》載,洪武二十六年,全國設內外衛329個,單獨的千戶所65個;明建國之初,大約有軍隊180多萬,這些軍隊全部都編制在衛所之中,鐵嶺衛就是其中之一。
明朝收復東北的時間比關內晚。明朝建立於公元1368年,當時東北地區還在元朝遼陽行中書省平章劉益手中,洪武四年二月,劉益派人攜遼東地圖和錢、糧、馬簿冊,向明請降。明朝遂在遼陽置遼東衛指揮使司,委劉益為指揮同知,仍駐遼陽。這是明朝接管遼寧與在遼東置衛的開始。
不久,元朝舊部平章洪保保殺了劉益,後投元將納哈出;朱元璋得知後,一面派人招降納哈出,一面派馬雲、葉旺二人領兵從山東渡渤海進入遼陽,將遼東都衛改為定遼都衛。洪武八年,明在全國變更體制,設都指揮使司,定遼都衛遂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統領東北各地衛所。當時遼東都指揮使司轄境“東至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南至旅順口,北至開原”。遼東都指揮使司的基本職能是“總轄遼東諸衛兵馬,修治城池,以鎮邊疆”。置鐵嶺衛就在這一時期。
初置遼東都司時,遼東地區與朝鮮的邊界依習慣分於鴨綠江。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詔命遼東,依元朝時期疆界為大明與朝鮮的邊界,並任命指揮僉事劉顯到原元朝時期的邊界古鐵嶺建衛,名鐵嶺衛。古鐵嶺在今朝鮮江原道元山南,距平壤約150公里;元初時曾為中朝邊界,後為高麗奪回,將邊界推至鴨綠江,古鐵嶺成為朝鮮腹地。因而,朱元璋依元朝舊疆置界的決定遭到朝鮮的頑強抵制,後經朝鮮人長時期交涉,明朝作了讓步,並於5年以後即洪武26年將鐵嶺衛遷到古銀州城,從此這裡便以鐵嶺這個名字名世。
歷史沿革
鐵嶺歷史悠久,遠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生息活動。有文字記載歷史約4000年。
夏、商、西周時期,鐵嶺地區境域屬青州。
春秋戰國時期境域南部屬遼東郡,北部為東胡轄地。
秦、兩漢時期,境域大都屬遼東郡。東漢、三國、西晉時期境域南部屬玄菟郡,北部開原、昌圖屬扶餘。東晉時期境域屬玄菟郡。南北朝時期,境域處於契丹領地。隋朝時期,境域屬高句麗轄地。唐朝時期境域南部屬安東都護府,西北部屬枯漠都督府,昌圖曾歸渤海鴨綠府、扶餘府管轄,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唐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即今鐵嶺城917年,遼太祖在此地冶煉銀子,故將富州改為銀州,遼朝時期境域大部分屬東京道遼陽府。
金朝時期,境域南部屬東京路鹹平府,西部屬北京路,東北部屬上京路會寧府。元朝時期,境域西部屬中書省會昌路,其餘屬開原路鹹平府.明朝時期,在銀州設鐵嶺衛,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徙鐵嶺衛於瀋陽、開原間古銀州之地,境域南部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鐵嶺衛,西部屬遼河套扶餘衛,北部屬三萬衛。
清朝時期,清初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先後在東北設奉天、吉林、黑龍江將軍,於奉天設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廢衛設縣,鐵嶺、開原縣屬奉天府轄地,時鐵嶺境域東北部(西豐)被封禁為大圍場,西部、北部為內蒙古科爾沁部。清朝的後期境域內建置比較多,光緒三年(1877)改昌圖廳為昌圖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廢奉天將軍,設定奉天巡府,改為行省,鐵嶺境域屬東三省總督。清朝末年,境域內鐵嶺、開原、昌圖、康平、西豐五縣屬奉天省。
民國2年(1913)實行省縣制,境域南部屬奉天省遼瀋道,西部、北部為洮昌道。民國17年(1928),張學良舉行東北易幟,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鐵嶺境域屬遼寧省。民國21年(1932),偽滿洲國成立後,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鐵嶺隸屬奉天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鐵嶺境域屬遼西省。1954年9月1日,遼東、遼西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鐵嶺境域隸屬遼寧省。1956年2月8日遼寧省設鐵嶺專員公署,轄鐵嶺、開原、西豐、昌圖、康平、法庫、新賓、清原縣。1959年1月5日,鐵嶺專署撤銷,除新賓、清原縣劃歸撫順市外,其餘各縣劃歸瀋陽市領導。1964年2月12日,瀋陽專員公署成立,鐵嶺境域各縣為瀋陽專員公署所轄。1966年7月,瀋陽專員公署遷入鐵嶺縣銀州鎮。1968年12月26日,瀋陽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鐵嶺專區革命委員會,轄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康平、法庫、新民、遼中、台安、新賓、清原縣。1970年7月25日,鐵嶺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鐵嶺地區革命委員會,轄鐵嶺、開原、西豐、昌圖、康平、法庫縣,新賓、清原縣劃歸撫順市,新民、遼中、台安縣劃歸瀋陽市。1984年9月20日,省轄鐵嶺市成立,轄銀州、鐵法、清河區,鐵嶺、開原、昌圖、西豐、康平、法庫縣。1992年12月,康平、法庫縣劃歸瀋陽市。2002年末,鐵嶺市轄銀州、清河2區,調兵山、開原2市,鐵嶺、昌圖、西豐3縣和鐵嶺經濟開發區。
文物古蹟
崇壽寺塔
崇壽寺塔,又名崇壽禪寺塔。位於開原老城西南隅,磚質結構,高二十丈,十三級,實心八面體。每麵塑有佛
像,且各面佛像各不相同,由南、西南依次而順為:昆盧尊佛、無憂德佛、阿彌陀佛、須彌相佛、雲自在佛、莊嚴王佛、功德王佛、定幢光佛等八尊。兩旁有飛天浮雕,各角有木檐懸有銅鈴,稱為風鈴,微風一吹,叮冬響。塔尖呈錐形,有銅質球型五個串其上。塔身各層掛有數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每當日出之時,旭日與塔輝映,光芒四射,數里之外可見塔光,古塔朝霞為開原勝景。
該塔建造年代,歷史上先後有三說:
明清時期,多言其為唐代年建。其所依為明代的二塊石碑,其一為明正統十二年黃瓚撰文的碑刻《明開原重修石塔寺碑記》,《碑記》載:此寺原有舊殘碑,雖文字不全,但崇壽禪寺四字昭然,“及載自唐乾元年有僧洪理大師始建之,遺址寬宏,大定三年入滅,因建石塔為大師龕”。其二碑為流放鐵嶺的大學士陳循於天順年所撰《開原重修石塔寺碑銘》,銘文開篇有:“堂堂古剎,肇唐乾元,在遼之左,雄峙開原”之句,後人皆以此塔為唐所建。
鐵嶺白塔
鐵嶺白塔,原名圓通寺塔,鐵嶺白塔為其俗稱。此塔位於鐵嶺市區內銀州貿易城東南側,古鐵嶺城西北隅,是遼
北現存最早的古塔。一些刊文章言其為唐代所建,主要依據圓通寺石碑刻《重修圓通寺塔記》,該碑刻載該塔建於唐太和二年。但據考證,銀州歷史並非始於唐,內容詳見本書《古銀州考證》一文。另參照多種史料,鐵嶺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徵,該塔建築所用之磚考古稱為溝文磚,為遼代特徵磚,遼以前沒有這種磚,此有文物部門鑑定,唐代不可能用遼磚來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憑信。據日文版《滿洲寫真帖》記此塔為遼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為金大定年間年建,但無認論如何此塔不會早於遼代。
該塔在明代即已破敗不堪,明萬曆十九年,遼東總兵李成梁夫人出資,予以修繕。此塔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塔身為青磚壘造,磚長2尺4寸,厚6寸。略成錐形。塔頂剎桿有銅盤和寶珠,塔座八面嵌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8個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並飾寶蓋。第一級塔身南部是神佛像,塔檐下部有磚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磚雕裝飾。每層塔檐都懸掛銅鏡和鈴鋒,塔身塗白,故稱白塔。古時此塔為城中最高建築,《志書》記為“二十里外能望而見之”。每當雨後,塔高雲低,雲飄塔間,故有“白塔橫雲”之美稱。古人曾用“山雨過城頭,雨晴雲未散;忽見白塔尖,鑽入青天半”的詩句讚美白塔的秀麗景色。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波及鐵嶺,將白塔上面串葫塔尖震落,因剎桿有鐵鏈相系,故剎尖斜插入第三級塔身南側檐上。當年在鐵嶺拍《大年初一》電視劇,曾將此當作一景攝入劇中。
歷史事件
鐵嶺事件
1929年的“鐵嶺事件”是由於日本憲兵在鐵嶺清樂茶園滋事尋釁而引起的。清樂茶園建於清朝光緒年間,位於鐵嶺縣城內廣裕大街西側,是當時鐵嶺最大的劇場之一。
1929年9月23日,駐鐵嶺的日本憲兵隊六、七名憲兵酗酒後來到清樂茶園,故意尋釁鬧事。他們舉手就打,張口便罵,把個清樂茶園攪得一片混亂,營業被迫中斷。清樂茶園的老闆見狀不妙,急忙報告了鐵嶺縣公安大隊,請他們出面制止。鐵嶺縣公安大隊長盧振武,是個有骨氣的中國人。他立即派軍警數人前往出事地點,予以制止。驕橫跋扈的日本憲兵根本不把中國人看在眼裡,他們不但拒不服從中國軍警的勸阻,反而大打出手,拳打腳踢,中國軍警因而受傷。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軍警給予了自衛還擊。幾個憲兵回到憲兵隊部,當即調來大隊人馬,在日軍第19旅團長汾陽少將的指揮下,將鐵嶺縣公安大隊部團團圍住,還封鎖了廣裕大街。日軍在“大街兩旁,滿布陣式,遮斷交通,一時城市行人斷絕。”(《東北年鑑》,第343頁。)面對荷槍實彈、殺氣騰騰的日本侵略軍,盧振武大隊長命人“將大門掩閉。不久,日兵將大門撬開闖入,將隊兵繳械,且將全隊帶走。並拘得附近商民百餘名,排跪平地,百般凌辱。復大事(肆)搜翻,臨行綁去官兵三十餘名,大槍五六十支;又將隊部文卷器具與附近居民楊雨奇、張仁政等數家所有物件,多數搗毀,衣服亦被搜掠殆盡;又將城西門外分所大槍搶去四支,始將街市日兵撤回。”(引同上)鐵嶺縣公安大隊長盧振武隻身避於鐵嶺縣公署,倖免被捕獲。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蓄意製造的“鐵嶺事件”。
“鐵嶺事件”的出事地點清樂茶園所在地廣裕大街,本是中國領土,並非日本“滿鐵”附屬地,也不是日本“租借地”。中國軍警在這裡行使主權和治安管轄權是完全正當的。具有愛國意識的中國軍警直接出面維護治安,並且阻止了日本關東軍憲兵隊的不法行為,這在近代中日關係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日本關東軍絕沒有想到,中國軍警竟然有如此膽量,敢於管轄它們的憲兵隊。他們認為這一事件觸犯了“大日本皇軍的尊嚴和利益”,豈肯善罷甘休? 尤其是日本關東軍一直在尋找機會,妄圖為發動侵華戰爭提供藉口。如今,它們怎能放過這—時機?
於是,在“鐵嶺事件”發生後不久,駐瀋陽之日軍守備隊當即開來一部,以增援鐵嶺滋事之日軍。鐵嶺、開原、昌圖一帶的日軍亦蠢蠢欲動,加強戒備,大有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
9月25日,瀋陽遼寧交涉署和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分別向日本總領事館,日本駐華公使館交涉此案。第二天,鐵嶺交涉局奉令向鐵嶺日本領事提出嚴重交涉和立即釋放被綁走之中國軍警等條件。日方不但態度傲慢,迄不承認事實,而且還在9月26日“派官兵多名,到公安局恫嚇,種種行為,蠻橫已極。”(引自《東北年鑑》,第343頁。)9月27日,被虜之鐵嶺公安大隊官兵在日本憲兵隊俱受長跪毆打之辱。日軍不但大肆虐待和殘害中國軍警及附近平民百姓,而且捏造事實,反誣中國軍警挑釁,竟向鐵嶺縣公署索要公安大隊長盧振武,意欲加害於他。日方這一無理要求,遭到鐵嶺縣公署的拒絕。正在避難的盧振武,見屬下久未獲釋,心急如焚;自己欲挺身而出前去交涉,據理力爭,定會被拘押、受迫害,他“不堪凌辱”,遂憤而自殺。為此,遼寧交涉署交涉員向瀋陽日本總領事再次提出撤懲肇事日官兵等要求。日方見盧振武已死,只好於9月28日將被拘捕之公安隊員及槍械釋還一部分。9月30日,日方又無理取鬧,反提出要中方賠償30萬元為4個被打的日本憲兵治傷,將出事地點廣裕大街劃為“滿鐵”附屬地等蠻橫無理的要求,遼寧交涉署予以嚴詞拒絕。從此,“鐵嶺事件”遂成懸案,直到1931年 “九·一八”事變,仍無結果。
徐漸久事件
1937年(偽滿康德四年),“七七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使東北徹底殖民地化,又玩弄新的花招,決定在偽滿洲國首都——新京,建立一個所謂的“建國神社”,供奉日本國神——“天照大神”。日本帝國主義者又讓偽滿皇帝溥儀於1940年(偽康德七年)第二次訪問日本,叫他把日本的“天照大神”(實際是一支劍和一面鏡子)捧回來,當做偽滿洲國的“建國神”,供奉在“建國神社”里,表示偽滿洲國的建立,不是起源於清太祖而是和日本一樣,始於“天照大神”,說明偽滿洲國是在“天照大神”的神光保佑下建立起來。並在偽《治安法》中規定:“如對建國神社有不敬者,要判處一至七年的徒刑”。
日本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統治和鎮壓,是言出法隨的。從徐漸久事件中,可以得到充分證實。徐漸久是偽滿洲國時鐵嶺市長。因是外縣人,不知其籍貫,亦不詳其身世。據說曾於日本某大學畢業,精通日
語,當然與日本人有交往和聯繫,更一度博得日本人的信任。但他為什麼還有強烈的愛國心呢?因日本人所扶植的傀儡和培養的奴才,幾乎全屬私心太甚,奴性十足的傢伙,只知自己而不知有人,更不知有國家、民族;只要主子假以辭色,給予“飼料”,則必搖尾乞憐,俯首貼耳,這是奴才們的自畫像。他們甘當奴隸,引以為榮。但也有一部分人,有正義感,有愛國心,毫無奴顏媚骨。越是和日本人有來往,越感到自己被歧視、受凌辱,因而就覺得日本人可憎,祖國更加可愛了。徐漸久就是這樣一個人。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日本帝國主義早已發動了所謂“大東亞聖戰”,占領了半箇中國,野心膨脹,一直打到緬甸、南洋,氣焰之盛,不可一世。但日本國小、人少,戰線拉得越長,就越對他不利。“勝利”就孕育著失敗。愛國者能看到這樣的形勢!也努力爭取這樣的形勢,他們時刻想著伸張正義,除暴救民,怎能緘口沉默!“徐漸久事件”便是在這種形勢下發生的。
1942年(偽康德九年)8月,偽鐵嶺市公署召開署期教員講習會,會議的議程有市長訓話。至時,徐漸久市長出席了會議,他開始講話了,但不時掃視會場,看有沒有日本人。他小聲問在座的老師:“屋裡有日本人沒有?”答:“沒有”。他看沒有日本人,憋不住了,眉昂色動地講起心裡話來。“你們看,他們口口聲聲‘日滿一德一心’實際是叫咱們跟他們一德一心,他卻不跟咱們一德一心。如果真是一德一心,為什麼日本人吃大米是生活必需,中國人吃大米就是‘經濟犯’呢?”
當他講到戰爭形勢時,他用教鞭指著地圖慷慨陳詞:“你們看,這不是—道紅線嗎?(圖上用紅線標著日本軍已到之處)這好像患療毒症一樣,起紅線就危險了。紅線越伸越長,毒火歸心,就完蛋了。”
當講到“天照大神”時,他義憤填膺地說:“叫我們供天照大神。老張家的祖宗,硬叫老李家供奉,行嗎?”最後又講了世界形勢,講了很多。結論是中國必勝,日本必敗。他講出了多少人要講而不敢講的話。教師們暗暗興奮,徐市長講得真好啊!
可是,竟有漢奸告密,第二天,日本人逮捕了徐漸久。不僅免了職,而且按偽《治安法》規定,說他對建國神社不敬,判處了徒刑,實則是密秘處死了。這就是鐵嶺震動頗大的“徐漸久事件。”
這一事件的發生,使鐵嶺人民對日本法西斯更加憎恨,對自己的祖國更加熱愛,對徐漸九寄以極大的同情。只因在日本法西斯嚴酷的統治下,人們敢怒而不敢言,沒有人敢作文字宣傳。謹此追憶,流傳後世。
歷史名人
李成梁
萬曆朝是明由治及亂的開端,後人論及明亡,曾有“明實亡於萬曆”之說。不過萬曆朝的邊事卻一度頗有成效,
這一方面有賴萬曆最初十年張居正輔政打下的經濟基礎,也有賴於邊關的兩大名將:東南戚繼光,東北李成梁。戚繼光的治軍之術和平倭功績雖更為後人稱道,但在當時,李成梁威名遠遠勝之。在明將吏貪懦,邊備廢馳的時代,李縱橫北方邊塞四十餘年,前後鎮守遼東近三十年,屢破強豪,力壓各方北方遊牧部落,立頭功一萬五千次,拓疆近千里。清人作《明史》,對其雖頗有貶低之詞,也不得不承認“然邊帥武功之盛,(明)兩百年來所未有”。
“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鮮內附,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遂家焉。”(《明史列傳126》,下同)有考證說李成梁祖籍為隴西,是唐後為避亂遷入朝鮮的。不過至今的李氏家族大都已入籍朝鮮,並視李成梁為朝鮮人。
儘管李成梁“英毅驍健,有大將才”,真正被重用卻是四十歲以後的事。《明史列傳126》說:“家貧,不能襲職,年四十猶為諸生。巡按御史器之,資入京,乃得襲。”家貧不是真正的理由,因為當時的軍官地位並不高,且都是世襲。李成梁一家作為朝鮮移民,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歧視和排擠,如果不是邊事不振,憂患多多,或許李成梁連這個世襲軍官的職位都得不到,也就從此默默無聞了。“當是時,俺答雖款塞,而插漢部長土蠻與從父黑石炭,弟委正、大委正,從弟暖兔、拱兔,子卜言台周,從子黃台吉勢方強。泰寧部長速把亥、炒花,朵顏部長董狐狸、長昂佐之。東則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楊吉砮之屬,亦時窺塞下。”是北方未曾斷絕的變患給了他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穆宗期間,李成梁主要和蒙古部落作戰,因為戰功赫赫,最終成為遼東總兵,“隆慶元年,士蠻大入永平。成梁赴援有功,進副總兵……三年四月,張擺失等屯塞下,成梁迎擊斬之……錄功,進秩一等。四年九月,辛愛大入遼東。總兵官王治道戰死,擢成梁署都督僉事代之。”僅僅比戚繼光晚一年而已。
到萬曆年,李成梁“師出必捷,威振絕域”。遼東成了一道堅固的屏障,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或聯合出兵,或單獨挑釁均被挫敗,更拓疆七百里,建寬甸六堡,並在開原、清河、撫順等地開辦貿易市場,與當地部落建立友好關係。《明史》為李成梁作傳,基本上就是一部令人眼花繚亂的戰功史。
明時的北方變患多來自蒙古部落,當時土蠻部是最有威脅的遊牧勢力,經常糾集其他部落侵邊,且動輒數萬騎出動,萬曆九年更曾以十萬騎之眾圍攻廣寧,亦不能克。萬曆十年三月,李成梁設伏斬殺了土蠻首領速把亥,“速把亥為遼左患二十年,至是死”,這一強敵被制服。另一強勢部落海西葉赫部,經分化瓦解之後,則在萬曆十七年被征服,首領那林孛羅請降。
滿清的前身是建州女真部。自清河以南抵達鴨綠江口地區,當時屬於建州衛,由女真部落控制。建州勢力逐漸壯大後,亦成為邊防的另一主要威脅。萬曆二年,李成梁率兵討伐建州,搗毀女真首領王杲寨,將其擒拿處決。萬曆八年,李成梁又將建州另一女真部落首領兀堂重挫並逐出塞北,其部從此衰落。萬曆十一年,李成梁再度發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爾哈赤父塔克世為王杲孫女婿,死於此次戰亂,努爾哈赤與其弟舒爾哈齊被俘。《清史稿》載:“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也有野史稱努爾哈赤被收在李成梁帳下充當幼丁,數年後方才逃離。《明史紀事本末》則說塔克世雖屬王杲一系,但已歸附李成梁,因充當這次行動的前驅而戰死。所以李成梁將塔克世所遺土地人馬派給努爾哈赤,並給都督敕書,令襲都督指揮銜。努爾哈赤後來羽翼豐滿,統一女真各部,建元後金之後,報父祖之仇是他討明的所謂“七大恨”之一。
李成梁鎮邊的輝煌戰績令“帝輒祭告郊廟,受廷臣賀,蟒衣金繒歲賜稠疊。”進封寧遠伯,又加太子少保,太傅,世廕錦衣指揮使等榮譽職務,“子如松、如柏、如楨、如樟、如梅皆為總兵官;如梓、如梓、如桂、如楠,亦官至參將。”一時功蓋當世,權頃遼東,成了地地道道的東北大帥。
權力帶來的是腐敗,李成梁的顯赫讓“子弟盡列崇階,仆隸無不榮顯”,他個人則是“貴極而驕,奢侈無度”。明代的政風到萬曆年已經相當衰敗,士大夫們結黨營私,賄賂公行,凡事全靠講人情,攀關係,鑽營有方。李成梁雖位高權重,這方面也不含糊,他以金銀“灌輸權門,結納朝士,中外要人,無不飽其重賕,為之左右”,即便張居正,專權時也受過他的賄賂。《明史》責李成梁“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這話當然有些誇張,不過李成梁當時不僅掌控著遼東軍事,也控制著東北經濟,“軍貲、馬價、鹽課、市賞,歲乾沒不貲”,既是一方軍閥,家資百萬當然不在話下。
李成梁治軍與戚繼光不同,戚繼光靠制度帶兵,李成梁則依仗個人的威望和感召力,對有功將士獎賞很厚,靠允以榮華富貴激勵士氣。故而到了後來,“成梁諸戰功率藉健兒。其後健兒李平胡、李寧、李興、秦得倚、孫守廉輩皆富貴,擁專城,暮氣難振。”早年的進取之心喪失,功業逐漸由盛而衰。先是有怯戰之事,而後又傳出掩敗為功,殺良冒功的行為,這些雖都是部下所為,但李成梁難辭其咎。萬曆十九年三月,“成梁……使副將李寧等出鎮夷堡潛襲板升……師還遇敵,死者數千人。成梁及總督蹇達不以聞。”這件事成了導火索,一些對其不滿的京官開始大做文章,紛紛譴責,李成梁見形勢不利,上書請辭。在鎮遼二十二年之後,李成梁被迫退居二線。
李成梁去職後,遼東並無可勝任之人,“十年之間更易八帥,邊備益弛”。李成梁長子李如松也是一代名將,萬曆中期援朝鮮,平哱拜的兩次大仗均為主將,且均以完勝告捷。萬曆二十五年,儘管非議很多,“言路復交章力爭,帝置不報”,最終還是讓李如松出任了遼東總兵。可惜李如松一年之後便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遼東不容樂觀的局勢,使得李成梁被迫再度出山,這時的李成梁已經八十歲了。
此時的遼東,也已經不是彼時了,建州女真部在努爾哈赤領導下日益強大,已令四方各部畏服,難以撼動。李成梁只得改變策略,轉攻為守,放棄寬甸一帶,將當地居民遷入內地,目的一為堅壁清野,二是辟出一片利於攻防的緩衝區,遏制女真的入侵。此舉在戰略上並無過失,但京城裡的言官們卻聞訊譁然,紛紛指責李成梁放棄國土,喪權辱國,裡面還包括後來鎮守遼東時比李成梁更加保守的名臣熊廷弼。不過這一回皇帝到站在了李成梁這邊,對各方指責,“帝素眷成梁,悉留中不下。”
李成梁復職後,以撫為主,倡導對北方各部的官方民間貿易往來,“諸部耽市賞利,爭就款。”此後的將近九年的時間,遼東安定無戰事。
萬曆三十四年六月,李成梁去世,“上命以公祭喪”。一代名將最終埋骨於他戎馬一生的黑山白水之中,而厚葬了他的這個王朝,在半個世紀之後為內亂所摧毀,也同樣被埋葬在來自這片土地上的新興民族的鐵騎之下。
耶律留哥
耶律留哥(1165--1220),金代新興(古銀州)人,契丹族,原為金北邊千戶。金末,蒙古人鐵木真(成吉斯
汗)興兵建蒙古國,金對境內遼代遺民契丹人心存疑慮、戒備,恐其與蒙古人呼應;故下令境內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須以二戶女真夾一戶契丹。耶律留哥不能忍受金人這種歧視而逃走,壬申(1212)年在韓州(今昌圖八面城)、隆安(吉林農安)一帶扯旗聚集契丹人與金對抗。周圍契丹人群起回響,數月間即聚集十餘萬人。耶律留哥被推為都元帥。適逢蒙古軍起兵攻金,耶律留哥即以契丹軍名義投蒙,成吉斯汗準其仍駐留原地。
次年,金派大將蒲鮮萬奴圍剿耶律留哥,耶律留哥與之大戰於歸仁縣(今昌圖四面城)一帶,擊潰金兵,耶律留哥乘勢盡取遼東州郡;進爾稱遼王,“遂都鹹平(今開原),號為中京”。其時有人勸耶律留哥自立為帝,留哥不肯,稱已臣蒙古,絕不自立。後來耶律留哥再破金東京(今遼陽),嗣後,奉金銀九十餘車謹見成吉斯汗。成吉斯汗贊其“仗義效順”,仍封其為遼王,駐鹹平,賜金虎符。庚辰年(1220)耶律留哥卒,年56歲。其子襲爵,曾隨成吉斯汗西征,深得寵信,後移居廣寧(今遼寧省北寧市)。
高其佩
高其佩,1660年生,1734年逝世,鐵鈐(今屬遼寧)人。字韋之,號且園。隸籍漢軍,父天爵,以蔭敘宿州知
州,宮至刑部侍郎,浙江鹽運使等。卒後謚恪勤。擅畫花鳥、走獸、人物、山水,其簡練蒼勁處,幾近明代吳偉。尤以指頭作畫著稱。侄孫高秉撰有《指頭畫說》一篇,記其畫法及軼事等。傳世畫跡有《高岡獨立圖》、《稻穗螳螂圖》、《松陰小琪圖》、《指畫人物》冊(十頁)等。《出獵圖》,絹本,設色指頭畫。縱141厘米,橫77厘米。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此圖描繪野外出獵的情景。在構圖處理上,畫面的上部以“截取”法畫了兩棵古勁老樹,占據畫面三分之一。兩棵老樹皆截取了樹幹的一段,這種特寫景雖有限,但使人回味無窮。下部以三分之二的畫面描寫了獵人狩獵的情景。其狩獵者神情形貌,生動畢肖。獵犬緊跟馬後,驚覺地回頭盯著獵物,其探頭翹尾的姿態,亦十分傳神。此圖在表現技法上亦有特色,人物衣褶、犬、馬的輪廓等線條,用指甲勾勒,工細勁挺,隨意飛動,既拙且活。從這幅中可看到作者運指施墨極為得心應手,而不留絲毫指跡墨痕,求奔放於規矩之中,恰好地發揮了指墨作畫的特長。
畫春水池塘不見坡岸,水面鴛鴦暢遊於垂柳之間,柳枝隨風飄曳,群鳥上下飛鳴。指墨草草,濃淡烘托,使畫面產生動感左下自題“康熙壬辰初夏,鐵嶺高其佩指頭畫”,壬辰為康熙五十一年(1712),畫家四十一歲時作。
魏燮均
魏燮均(1812—1889),鐵嶺人。初名昌泰,字子亨,又名伯陽、公隱,號耕石老人,又號芷庭、老農、山人,
別號鐵民、九梅居士。因慕鄭板橋(鄭板橋名鄭燮),遂改名燮均。魏燮均少年讀書,平生好學。喜古文,善書法,更好寫詩。鹹豐年間為縣學貢生(秀才),曾在司馬台府上做五年書記,而後回鐵嶺在城南紅杏村(今鐵嶺縣李千戶鄉紅杏屯)置田數十畝,一邊躬耕農事,一邊寄情山水,寫詩作畫。歷時30餘年,成詩3000餘首,著有《九梅村詩集》、《香雪齋筆記》、《夢梅軒雜著》、《荒史紀聞》等。
清同治三年(1864),已52歲的魏燮均躊躇滿志地赴京趕考,欲取功名,但未能如願。雖科考落第,但考官對其書法卻評價甚高。魏燮均書法以宋黃庭堅和明畫家董其昌為宗,善楷書,精行草,筆勢流暢、筆力遒勁、筆意精到,俊逸超群。考官在他的卷上寫下“字震九州”批語。一時間,“字震九州魏燮均”成為與“文壓三江王爾烈”齊名之士,竟成為民間傳誦一時的楹聯。魏燮均一生攻詩,卻以書法廣聞於朝,在東北更是名聞遐邇。
魏燮均老年隱居山村,不履城市,經常策杖于山間,日常以教書為樂,甘當窮秀才,不爭名利,種花習字,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77歲辭世,一直過隱士生活。他在《閒居遣興》詩中寫道:“獨掩蓬門作腐儒,免爭名利效奔趨。破籬重補添荊棘,老屋新苫用葦蘆。栽樹種花為活計,寫三頁字算功夫。閒居防有詩朋至,預辦床頭酒一壺。”
任輔臣
任輔臣(1884--1918),中國第一位布爾什維克。參加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華工領袖;蘇
俄紅軍“中國紅鷹團”團長。任輔臣出生於鐵嶺縣鎮西堡鄉河夾心村。少年時曾就讀於鐵嶺著名的銀岡書院,並先後在鐵嶺、瀋陽、哈爾濱生活、學習和做工。20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苦難深重,已陷入極度的危機深淵之中。黑暗的現實深深激發了青年任輔臣救國救民的使命感。任輔臣17歲時曾到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做錄事(書記員),學會了俄語。1908年,24歲的任輔臣在哈爾濱俄軍官學堂做漢語教官時,結識了還處於秘密狀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青年軍官,開始接觸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並於這一年秘密加入了當時中國工人稱之為“窮黨”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根據協約國的規定,俄國在中國召一批華工赴俄伐木採礦。任輔臣受布爾什維克黨的委託,以外交署員的身份,帶2000名華工奔赴俄國烏拉爾地區彼爾姆省的阿拉巴耶夫斯克礦區,並在華工中開展革命活動。
1917年偉大的十月革命爆發,任輔臣受命將在俄華工組建為“中國團”編入蘇俄紅軍,參加保衛新生蘇維埃政權的鬥爭。十月革命之後,蘇俄鬥爭異常激烈,戰鬥特別頻繁。“中國團”組建一年多,進行大小戰鬥上百次。由於“中國團”特別能戰鬥,常常被派到最關鍵、最艱苦的戰鬥中擔任主力,成為東部戰區最使敵人聞風喪膽的一支英雄部隊,因此被蘇維埃中央命名為“紅鷹團”。當時的《共產主義者》報和《烏拉爾工人》報稱“中國團是我們戰線上最好的紅軍連隊之一”。 11月29日深夜,擔任烏拉爾地區維雅戰場總指揮的任輔臣在與高爾察克白匪進行的激烈戰鬥中不幸犧牲,為人類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獻出了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
任輔臣犧牲後,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接見了他的妻子和兒女,稱讚他是勇敢的戰士,出色的指揮員,優秀布爾什維克。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談到任輔臣時說:任輔臣同志早在十月革命時期就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他是我們的先烈,他的革命業績是我們國家的光榮。1989年11月2日,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北京舉行儀式,向中國國際主義英雄任輔臣追授紅旗勳章。蘇聯各大報刊,我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世界博覽》、以及英國《大百科全書》等都刊文介紹任輔臣的事跡。1993年11月28日,鐵嶺市人民政府在鐵嶺烈士陵園為任輔臣烈士塑像落成舉行隆重的揭幕儀式。市委、市政府領導在致詞中說:任輔臣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是無產階級的英雄,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是遼北青年的先鋒,是遼北人民的驕傲!
民間傳說
鴛湖泛月
鴛湖泛月為鐵嶺古代八景之一,鴛湖即鴛鴦湖。關於湖址,現在有多種說法,有說在龍首山麓,現在銀州區教師
學校西側,有說在古城西南,瀕臨遼河。據記載,二湖相鄰,水深而闊,可以垂釣泛舟,常有成雙配對的鴛鴦,雌雄並肩,棲於湖中,相依相伴,形影不離,而雙湖並列,也恰似鴛鴦,故名鴛鴦湖。盛夏初秋,泛舟湖中,水波蕩漾,清風拂面,荷花嬌嬈,荷香幽悠,並可見到並蒂蓮花一枝兩朵相依開放,令人欣喜異常。若於月白風清之夜,載酒攜友蕩舟放歌,更是別有一番情趣。明代陳循有詩云:“湖山橫秋煙,鴛鴦時出沒。中有蕩舟人,高歌弄明月。
鴛湖現已不存,但是關於鴛湖泛月的美好記憶和美麗傳說卻一代代流傳下來。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天,玉皇大帝到東海赴會去了,皇宮裡就剩下金童和玉女。玉女對金童說:“你看人間多好,男婚女嫁男耕女織,生兒育女,多有樂趣。”金童說:“男的還不如女的好,女的整天在家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那該多好。”玉女說:“那才不呢,我願意做男的。”說著把金童的衣服也穿上了,帽子也戴上了。金童說“我到啥時候都願意做女的,不做男的。”說著也穿起了玉女的衣裳。
正在兩人戲耍的時候,玉帝回來了。玉帝一看,說:“你倆有思凡之心,應當重辦。”金童、玉女一聽趕緊跪下,金童說:“玉帝在上,俺倆違犯天規,就成全成全,讓我們到人間做一世夫妻吧。”玉帝說:“好,我讓你們永不得團圓。”說完讓黃巾力土把他們二人趕出天宮。
再說人間有座龍首山,山東莊有個趙員外,兩口子都五十多歲了也沒有孩子。這一年老夫人突然懷孕了,十月後生下一個女孩。因為盼再生一個男孩,就給孩子取名帶弟,把她打扮成小子樣,還給她雇丁書童,不許說她是女孩。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山西莊老錢家生下一個男孩,怕他不好養活,就打扮成女孩,取名叫珍娘。
兩人長到十歲時,都在一家學堂里念書。兩人坐一個座。珍娘想,我本來就是男的,他也是個小子,沒啥關係。帶弟也想,我本來就是女的,她也是女的,在一起沒啥。他倆都這樣想,就比別人親密。
珍娘家窮,每天都是吃菜團。帶弟家富,每天都帶餃子饅頭的。他倆常在一起吃,就像親兄弟似的。念了三年書,誰也不知道誰的底細。
珍娘15歲的時候,他爹死了,他得頂靈架喪,這一下就露餡了。這事讓趙員外知道了,氣得夠嗆,心想:明明是小子,你裝成姑娘,你這不是欺負我家不養小子嗎!就吩咐家丁,裝成強盜,去把那小子打死。
這事偏偏讓丫環知道了,趕緊跑到房中說:“大事不好了。”說:“有啥不好?”丫環就把怎么知道珍娘是男的和要打死他的事說了。一聽說:“我這有十兩銀子,你趕快送給他,告訴他,我非他不嫁。我這有一個龍頭簪,還有一個鳳頭簪,你把鳳頭簪給他,到啥時候有這鳳頭簪他就是我的丈夫。”
丫環趕緊跑到山西莊,跟珍娘一說,珍娘嚇得夠嗆,不知道該咋辦。正好他舅舅在這兒幫他料理喪事,他媽說:“快和你舅舅走吧。”珍娘和他舅舅走了。晚上趙家來人一看珍娘跑了,就把他媽一頓棒子打死了。珍娘在舅舅家呆了三年,他舅舅也死了。他回到老家一看老媽讓人打死了,就想:帶弟到底對我啥樣,我得去看看。
珍娘把自己打扮成貨郎到了山東莊,丫環把珍娘領到屋裡。珍娘問:“買點針線吧。”帶弟說:“自從珍娘走後,我再也沒有做針線活的心了。”珍娘說:“那買點花吧。”帶弟說:“我將來興許出家當尼姑呢,哪有心戴花。”珍娘說:“你要出家當尼姑,鳳頭簪不守孤單了嗎?”帶弟聽這話一愣,一抬頭,原來是珍娘,兩人抱頭痛哭。哭完了,兩人一合計,得趕緊走。兩人收拾收拾就從後門走了。
他倆剛走出後門,就讓大腳媒婆看見了。這媒婆天天到趙家來給帶弟保媒,可帶弟就是不乾。這回她趕緊告訴員外:“老爺,珍娘把你家姑娘給拐跑了。”員外一聽,說:“好小子,我找還找不著你呢,你倒送上門來了。追!”馬上派人去追。
一幫家丁在鴛鴦湖邊把他倆追上了,不由分說,如狼似虎地把珍娘抓住一下就扔到湖裡了。帶弟一看,微微一笑:“爹爹,這回好了!……珍娘,等等我!”說著一頭就扎進湖裡了。第二年,鴛鴦湖裡的荷花有一棵一個枝上並開兩朵,相依相挨,顏色潔白,人們就叫它並蒂蓮,說它是帶弟和珍娘的純貞靈魂變化而成的。
龍首山的傳說
龍首山位於鐵嶺市銀州區內,是遼寧省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山勢自北向南連綿起伏,最高處為轉燈山,海拔1
56米。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崗巒相連,峽谷縱橫,植被茂盛,花草相間,綠樹蒼翠,蟲鳥時鳴。還有慈清寺、秀峰塔、魁星樓、四望閣、駐蹕塔、周總理詩碑、洗心亭等30餘處古今人文景觀點綴其間。山下柴河蜿蜒,樓廈林立,虹橋飛架,車水馬龍。真可謂山青水秀,風景如畫,遊人到此,無不流連忘返。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裡原來沒有龍首山,柴河不叫柴河,而叫麒麟河。麒麟河龍王有個女兒,叫小龍女,長得活潑可愛,非常漂亮,遠近聞名。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時,遼河龍王就叫烏龜婆當紅媒,帶著珍珠瑪瑙黃金白銀等貴重禮物去給它兒子——遼河小龍保媒。
烏龜媒婆到了麒麟河龍王宮,奉上聘禮,說明來意。麒麟河龍王一則見聘禮豐厚,二則想到遼河龍王勢力強大,便一口答應下來。送走烏龜媒婆之後,麒麟河龍王便叫來女兒小龍女,說了將她許配給遼河龍王酌兒子遼河小龍的事兒。可是小龍女堅決不同意。因為小龍女聽說遼河小龍遊手好閒,沾花惹草,吃喝嫖賭,無所不為。麒麟河龍王怎么勸說也沒用,勸皮勸不了瓤。小龍女下定決心要自己找個如意郎君。
這一天,小龍女變成一個漁家姑娘,手拎一個魚簍,在麒麟河邊的小路上輕盈地走著。她這是要去南邊的集市上以賣魚為名而實際上是要物色一個自己的心上人。魚簍里裝著幾條活魚,還不時地搖頭擺尾直動彈。她走過開滿各色野花的芳草地,走過蔥蘢碧綠的青紗帳,走進了一片樹林裡。樹林高大茂密,遮天避日,小路上空只能看見窄窄的一線天。她走著走著,突然從樹林裡邊跳出幾個蒙面強盜,劈手奪去小龍女手裡的魚簍,還把小龍女夾起就往樹林深處跑,欲行不軌。小龍女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同時手抓腳踹拚命掙扎。但是強盜全然不顧。正在萬分危急時刻,一個青年武土聞聲趕上,手揮寶劍,與幾個強盜一陣廝殺,救出小龍女。
小龍女見青年武士英俊瀟灑,武藝高強,頓生愛慕之心。便斂衽施禮,感謝救命之恩。青年武士急忙還禮,連說“不謝不謝!”
通過交談,小龍女知道青年武土姓柴名郎,孤身一人,去年因為打抱不平,攤上官司,所以漂泊四方,今天正好路過這裡,聽到救命喊聲,不由又拔劍相助。小龍女聽了這些,從心裡更喜愛青年武士了,便大大方方地對青年武士說,小女子的二位老人在不久前先後病逝,現在小女子也是孤身一人。今天打了幾條魚,想拿到前邊集市上賣了換些米麵,沒想到竟遇上強盜,多虧武士大哥相救,也算命中的緣分。如果大哥不嫌棄的話,小女子願與大哥結為夫妻,一起生活,相依為命,互相都有個照應。
青年武土見小龍女美麗可愛,境遇讓人可憐,就一口應承下來。從此武土與小龍女就在麒麟河邊共同生活起來。
白天,二人一起到河裡打魚,早晚,武土練劍,小龍女洗涮做飯。日子雖然清苦些,但是二人恩恩愛愛,和和美美。小龍女感到無比甜蜜、幸福和滿足。
神仙一日,人間一年。再說遼河小龍,這一天在外面玩膩味了回到家裡。遼河龍王對它說,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該 收收心了。明天你應該去看看你沒過門的媳婦,商量一下結婚大事。遼河小龍也早就聽說小龍女長得如何如何美麗,只是還沒有見過面,也很想見見。便高高興興答應了。
第二天,遼河小龍到了麒麟河龍王宮,見過未來的岳父大人之後,便要見小龍女。麒麟河龍王叫人去喚,半天也沒見小龍女出來。遼河小龍再三追問,麒麟河龍王支支吾吾半天才說,小女兒近幾天沒在家。遼河小龍追問到哪兒去了,它要親自去見小龍女。麒麟河龍王張了幾下嘴,回答不出。遼河小龍心生疑惑,不僅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麒麟河龍王派蝦兵蟹將四處尋找小龍女,見小龍女與柴郎在一起生活,便將龍王意圖跟小龍女說了。小龍女讓蝦兵蟹將回去跟父王說,她不願意回龍宮,願意與柴郎永遠生活在一起。
訊息不長腿,但傳得比風快。小龍女與柴郎結為夫妻共同生活在麒麟河邊的事,很快傳到遼河小龍耳朵里。遼河小龍認為這是奇恥大辱,馬上興風作浪,進行報復,要把柴郎與小龍女居住的房屋沖毀淹沒,要把柴郎葬身魚腹。
波濤洶湧,河水上漲,看看馬上要淹沒河邊村莊了。村里人們驚慌失措,哭聲震天。小龍女見柴郎也望水興嘆,這才不得不把實情說出。柴郎聽後,既為小龍女的真愛所感動,又為遼河小龍的報復所憤慨,便手持寶劍,與小龍女並肩站在水邊,對著洶洶上漲的河水高喊:遼河小龍,莫逞狗熊,一人做事一人擔,不要危害無辜百姓!有種的你出來,我與你一決雌雄!
喊聲洪亮,在河面上迴蕩。剎時,只見河中浪花翻騰,接著一聲響亮,一條泥鰍色的長龍穿出水面,張牙舞爪,直向柴郎撲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柴郎一抖,甩掉披在身上的衣服,騰身躍起,揮舞寶劍和遼河小龍搏鬥起來。他倆一會兒躍上波峰,一會兒扎進水底,直殺得波濤翻滾,天昏地暗。
沿河邊站立哭喊的村民,見此情景,先是驚慌不已,接著都看得目瞪口呆。
足有半個時辰,波濤不那么翻滾了,河水撤退了,河面先冒出一股紅血,接著浮出遼河小龍的屍體,已被攔腰斬斷,一分為二,漂到岸邊。可是卻不見柴郎的蹤影。
小龍女和村民們站在河邊等啊等啊,直等到傍晚,還不見柴郎的蹤影。小龍女不禁失聲痛哭。人們也跟著紛紛流淚。正是暑天,氣溫很高,遼河小龍的屍體開始腐爛,發出難聞的臭味。人們就七手八腳把那兩截屍體弄到岸上,挖兩個長形大坑埋了。
天黑了,還不見柴郎的蹤影。小龍女痛哭不停。人們念及柴郎一人挺身而出保住全村利益的好處,就點起燈在河邊與小龍女一起守望。直等到半夜,還不見柴郎蹤影。最後,小龍女哭著和鄉親們把柴郎脫在岸邊的衣服裝進棺材,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埋了一個衣冠冢。並在冢內冢外都點上長明燈,用意是照著柴郎轉生到光明世界。
一切都做完了、龍女撲在柴郎衣冠冢上撕心裂肺地放聲痛哭,幾次哭得背過氣去。鄉親們拽也拽不開,勸也勸不住。直哭得天落細雨,東方發白。最後,小龍女站起來,走到河邊,一頭扎進河裡不見了。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解救全村人脫離苦難的柴郎和小龍女,便將麒麟河改稱柴河。
後來,埋遼河小龍兩截屍體的墳和點著燈照柴郎轉生的冢都漸漸長大起來,而且越來越高,越來越大,長成了大山。但是點燈照柴郎轉生的冢的地方總比埋遼河小龍兩截屍體的地方高一些。人們就把它們叫做轉燈山、龍首山和龍尾山。而外地人不知道底細,分不太清楚,就把整個山都叫成龍首山了。叫來叫去,後來當地許多人也不再細分,而把整個山也叫做龍首山了。
傳說,小龍女回到龍宮,認遼河龍王做了公公,勸說它消除了怨恨,並且始終沒有再嫁,每年裡有一半時間侍奉公公,一半時間侍奉父親。但是心中總也沒有忘記柴郎。直到今天,每逢暑天夜晚,14歲以下沒有說過謊的孩子還能在柴河邊聽到小龍女對柴郎無限思念的淒清哀婉、如泣如訴的悠悠歌哭。
遼北民俗
淵遠流長的民間競技
摔跤。兩人相角的一種運動。我國古代稱摔跤為角力、角牴、相撲等。據說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曾被列為練兵的重
要軍體項目。摔跤不但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增強防衛與技擊的本領,因而在舊遼北的城鄉,亦有許多人深愛此道。
摔跤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中,其摔法也不盡相同。於遼北民間最常見的摔跤形式,基本上承襲了“中國式摔跤”的主要特點。首先,它的勝負標準十分簡單,即能使對方的身體任何部位(雙腳除外)觸地為勝。而不必象國際摔跤那樣,必須使對手身體的幾個部位同時著地方判勝。也是由於這一規則,遼北人摔跤從不受場地、設備的限制,除有關部門舉辦的摔跤比賽須在一塊8米見方的墊子上進行外,一般只要找一塊平坦鬆軟的土地就行了。其次,作為民間練習,摔跤時可穿摔跤衣也可以不穿。所謂摔跤衣,行話稱“褡褳”,一般用多層布製成,樣子很象無領無扣的半袖小褂。褡褳的各個部位,自有其術語名稱,如後頸領部,稱“蓋領”;袖口處,叫“小袖”;前胸圓開口兩側,為“左、右胸襟”;前身底部,稱“底襟”。此外,穿上褡褳要系一條腰帶,也叫“中心帶兒”。如下正式跤場或參加正式比賽,則必須要穿褡褳。舊遼北一般的摔跤愛好者中,有褡褳的人不多,為了節省衣服,人們在私下練習時,往往喜歡赤背相向,俗稱“麻泥鰍”。
摔跤既屬於對抗性競技運動,就要求運動員不單純要有力氣,而且要會借力使力,善用巧勁。所以,此道中素有“一力降十會,四兩搏千斤”的諺傳。其中,更強調的是巧勁與技術的發揮。摔跤的技術,主要體現在進攻或反攻的方法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使絆子。跤諺云:“大絆子三千六,小絆子賽牛毛”。足見其攻擊方法之多。在遼北跤場中常見的絆子有:彈踢兒、彈擰子、耙拿子、鑽扛、撩勾、纏腿翻、崩子、拱子、大、小得合樂、切、搓、揣、倒、大別子、手別子、抱腿過橋等數十種。不論那種絆子,都需要手、腰、腿的緊密配合,才能把動作做到家,也才可能把對方摔倒。
對於真正的摔跤手而言,不僅要經常在跤場上實踐,而且還要堅持基本功的練習,俗稱“練私功”。這些基本功主要體現在對腿、腰、手臂的力量及靈活性的訓練上,如壓腿、踢腿、涮腰、推磚、抓空、抖挽樁、伏地挺身、擰小捧子等。也有的模擬各種絆子的練習,還有的在這種練習中附以器械,如練撩勾時,將一根木棒插在小磨眼裡,當對手來摔等。總之,一個師傅一種傳授,儘管基本功的練習內容不盡相同,目的卻只有一個,即在臨場時能夠更好的發揮攻防技術。
舊時跤手們大多數都有師承。一個道德高尚的老師,課徒也十分嚴格,往往在收徒時就會告之:“要‘先學為人處事後學跤”’。一個正派的跤手,在下跤場時也會表現得十分謙虛,一般在穿好褡褳之後,與對手相互致禮時,都會說句“帶一把”。意為自謙,是告訴對方在摔倒自己時能帶上一把。由於摔跤活動在遼北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加之解放後各級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扶持,先後已有一批批的運動員脫穎出來。其中,有的還在省級和國家級的大賽中拿過名次。
拔河。據有些資料記載,自唐代以後,拔河這項體育活動就在各地民間普及開來。所謂河者,就是在地上劃兩條
線,中間為河,兩線為界。比賽時,須備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橫擔河上,由人數相等的兩個隊,各執繩子一端,按比賽規則用力往己方拉拽,以能夠把對方拉過河界為勝。
拔河主要憑力氣取勝,但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和竅門。如排佇列陣時,把力氣大的人安置在前邊,把體重大的人放置在陣尾,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整體的實力和優勢。又如在用力方面,要講究節奏及其轉換。往往開始時屬一鼓作氣,拿不下來便進入了僵持或拉鋸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全隊用力均勻,才有利於攢起後勁,形成新的發力高潮。拔河活動既能鍛鍊身體,又能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因而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在遼北,每每於節、假日期間,人們經常會參加一些有組織的拔河活動。屆時來到指定地點,分隊而競。比賽時每隊不僅要有指揮,往往還都帶有各自的啦啦隊。高潮時,整個賽場“加油”聲連成一片,如雷鳴,如海嘯般經久不息。直到比賽有了結果——勝敗雙方都因筋疲力盡而癱倒在地時,賽場內外的人們才會緩一口氣,於是又笑成一團,把心中的歡樂盡情釋放出來。
拔河活動似乎在農村更便於開展。公社化時,常見社員們在打場的間歇,隨便找出根煞繩就分隊比賽。一來調劑了單調的生活,二來增強了團結的氣氛,三也說明了這種活動在民間的根深蒂固。
賽馬。馬術運動之一種,亦屬於民間的體育活動。它多見於我國邊疆草原少數民族地區,如每逢蒙古族兄弟舉辦
那達慕盛會,賽馬都是其中必不可少又十分精彩的節目。由於舊時遼北北部(今昌圖一帶),曾為蒙王封地,時稱常突額勒克,原本就屬科爾沁草原一隅,故才有賽馬之風。
一般的賽馬活動,均以比賽騎馬速度為具體內容,其距離自一公里至十公里不等。也有的根據自然的地形地貌,自行規定距離,或更長些,或更短些,亦無大說道。賽馬的致勝因素有二:一是馬匹要好,這其中包括了優選品種,精心飼養,善於調教和訓練等多方面原因,才能使賽馬達到最佳狀態。二是騎手有過人的騎術。此外,賽馬若是再能夠兼具美型美色,象什麼常為人們稱道的“紅鬃馬”“菊花青”“四蹄踏雪”等,一旦進入賽場飛馳則更能絢人二目,令人喝彩不已。如是者得第一便被人視為寶馬。
舊時還有一種賽馬方式,不是比速度而是比技巧。象什麼策馬飛馳能夠探身於地上取物,或是在馬上表演“蹬底藏身”、“拿大鼎”等一些高難度動作,常使人看得目瞪口呆,嘆為觀止。昌圖自清嘉慶七年“招民開墾”以來,逐漸發展成農業地區,賽馬活動遂亦絕跡。
多彩多姿民間舞
舞蹈,是一門人體動作的藝術。在整個舞蹈世界裡,民間舞占據著重要位置。就遼北情況而言,其民間舞不但淵
遠流長,且形式多樣,異彩紛呈。下面就從經常見到的說起——
東北大秧歌。遼北歷來有春節鬧秧歌的習俗。屆時人們自發的組織起來,一般從正月初六始,或歡聚於屯中,或走屯串鎮,一直要扭到元宵節後。有此,節日的氣氛才會更加濃烈、喜慶。
舊時在遼北,大秧歌還有個別名,稱之為“太平歌”。對此昌圖舊志作過記述:“正月為一歲之始,樂事惟此時為多。初六日有演雜劇於城內街市者,如龍燈、高腳(蹺)、獅子、旱船類,沿街跳舞或唱歌曲逐戶乞錢物,謂之太平歌,亦稱秧歌。”且不管太平歌的叫法對不對,或於當時叫開沒叫開,起碼從中可以透視出兩個問題:一是迎春鬧秧歌俗來已久;二是秧歌表演曾被當過一種職業。我市文化部門於上世紀80年代挖掘出一套傳統秧歌,名日“八鞭八花”,就真實地再現了這一職業化的表演過程。
——秧歌隊可由十幾或二十幾人組成,男女最好各半。早年間女人不便拋頭露面,常由青年男子喬扮女娘,名日“拉花”。秧歌演員出行時須列成一或兩路縱隊(視人數而定)。由一人走在前面,用單手舉一桿彩旗,其臂上還要懸一面大鑼,用另一手不斷以槌擊之,是為“鳴鑼開道”。進得村來,第一件事要“拜祖廟”,因舊時大姓或有錢人家往往修有家廟,祭拜以示敬意。之後,方可吹響嗩吶,敲鑼打鼓,扭著秧歌“逐戶乞錢物”。這套秧歌十分好看,名為“八鞭八花”者,就是說它的隊形富於變換,穿插起來如鞭之鏇舞,花之綻放,令人目不暇接。期間,還要摻有疊羅漢表演,即女子踩在男子肩上,隨著男子前行不斷的在上面舞動手絹和扇子,由是更令其大為增色。據這套秧歌的傳承人講,由於“八鞭八花”形成的年代較早,當時的秧歌里還不興扮演人物。儘管如此,它還是以其獨特而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在中國秧歌節上備受矚目,並獲得了單項獎。
在稍後的年代裡,隨著秧歌的不斷發展,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傳統戲曲中的主要人物,逐漸進入到秧歌中來。在遼北最常見的有:孫悟空、豬八戒、白娘子、小青、燕青、石遷及《打漁殺家》中的老漁翁等。這些角色不僅扮相摹形,還常常帶有一些簡單的戲曲性表演,如孫悟空戲弄豬八戒,石遷表演偷雞等,都為秧歌憑添了許多風趣。解放後,秧歌中又新增了“大頭人”,靠著它那一停一頓、一仰一合的姿態,每每令人忍俊不住,使得秧歌更加受到民眾歡迎。
遼北人喜愛秧歌,是因為它熱烈、火爆,籍此能充分釋放自己的生活激情。而要真正了解這一點,還不得不從秧
歌的來源說起。一句話,是人們的農業勞動實踐創造了秧歌。如早期人們一邊在田間勞動,一邊唱歌,即是秧歌的雛形。由於這種形式始終和勞動者的喜悅聯繫在一起,因而逐漸成了人們歡慶節日和慶祝喜事的專用舞蹈。
舊時遼北人扭秧歌,一般都要化妝,臉上搽官粉,抹紅臉蛋和紅嘴唇。手中還要持有手絹、扇子、彩綢等道具。在鼓樂的伴奏下,列隊而舞。為了協調秧歌隊伍統一動作,每支隊伍都設一名指揮,俗稱“秧歌頭”,又叫“領秧歌的”。早期指揮靠喊號,後來變成了吹哨,直到今天亦如此.
秧歌的表演,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形的大型集體舞,小場是幾個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隊形變幻有傳統套路可依,今人亦創造出不少新的套路。在一些大型秧歌會上,還經常會出現高蹺、舞獅、龍燈、早船等多種形式同時共舞的場面。一時間各隊迂迴繚繞,錯落參差,有起有伏,紛呈異彩,把喜慶氣氛推向了極至。
就總體而言,遼北的秧歌不但套路豐富,而且整體動作開合有度,變化多端,抒展優美,落落大方。近些年,遼北亦出現了以秧歌健身的熱潮。
踩“高蹺”。高蹺也稱高蹺秧歌(相對而言,因一般秧歌也稱地秧歌)。蹺為木製,高尺余至三、四尺不等。舞者化妝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足踩蹺翩翩而舞。高蹺的表演形式與大秧歌有許多同工之處。如一般有集體對舞的大場和幾個人表演的小場。在遼北常見的高蹺人物有《西遊記》中孫悟空師徒四人,《水滸傳》中武松、燕青……民間戲曲中紅娘,張生、鶯鶯等。
高蹺舞者要經過訓練,不然不會行動自如。還有人練有絕活,如帶蹺劈權、蹬矮蹺翻跟頭等。因而每有喜慶場合,它的表演格外引人青睞。
舞“龍燈”。在我國傳統觀念中,龍是一種吉祥的化身,因而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燈”的習俗。遼北地區也不例外。
龍燈者,一般用竹、木、紙、布等紮成,上面施以彩繪或彩飾,使其頭、角、鱗身等處,無一不堂皇皇炫人二目。龍燈的節數不等,但必為單數。其有的節內可燃燭光,龍燈即由此得名。舞龍燈時,往往由一人持彩珠作戲龍狀,其他一桿人等皆舉桿持龍為之逐舞。它的動作,一般為大開大合,步伐也多為跑、跳、竄、越,這樣才能使龍身起伏有致,瀟瀟灑灑顯示出一種非凡的神韻。
獅子舞。獅子舞在我國民間由來已久,傳入遼北後,亦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並成為喜慶節日不可或缺的舞蹈形
式之一。
獅子舞的道具為“獅型”,一般由竹、麻、布、綢等製成。按遼北的俗稱,二人合舞的為大獅子,一人獨舞的叫小獅子。舞蹈時,常由一人伴武士,持彩球引逗。在表演的方式上,又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主要刻畫獅子溫馴的神態,有撓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躍、跌扑、登高、騰轉、踩球等動作。二者動作技藝性都很強,所以,舊時遼北的舞獅者,常見於訓練有素的藝人或民間會功夫的武師。
跑旱船。跑旱船,也叫“採蓮船”,早在宋人編輯的小說總集《太平廣記》中,已有關於它的記載。是一種流行於我國很多地區的民間舞蹈形式。
舊時遼北的跑旱船,多見於同大秧歌同場共舞。其船多用竹、木或秫秸紮成,外蒙以布,多有彩飾、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間,如坐船狀。另有一人扮作艄公,手持木槳。二人合舞,如船行於水面之上。此種舞蹈的特點,抒展、優美,亦可載歌載舞,多表現勞動或愛情生活。
坐古生涯二人傳
據《中國大百科全書》曲藝條目載:“二人轉,東北曲種。舊名蹦蹦,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
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3盟。自草創至今,大約已有2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嘉慶末年前後。”無疑,對於二人轉的形成年代,這是一種頗具權威性的界定。這種界定,恰恰吻合了遼北地區有關研究者的一項調查:“清道光年間就有活動於法庫城鄉的‘張生子’班,活動於開原松山堡一帶的‘史文功’班。到清末民初,二人轉小班遍及遼北各地……”(《遼北劇團史料》·1984)由此可見,說二人轉是遼北地區“坐古生涯”的曲種,當不為過。
對於二人轉的由來,歷來說法不一,較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是王鐵夫先生提出的“從蓮花落到二人轉”。認為“……只有彩扮蓮花落,在早年流傳到東北,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今天的東北二人轉”。(《東北二人轉研究續集》)照這個說法,二人轉則是由河北蓮花落傳人東北後,與當地大秧歌相結合,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另一種說法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河北的蓮花落才形成了二人轉。不管那種說法更為確切,有一點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二人轉源起於民間,它始終體現著農民民眾的審美傾向和思想情感。簡舉一例,如於遼北常見曲目《回杯記》中。
就劇中人身份而言,王蘭英系相府千金,大家閨秀,說出話來該佳人味十足。但在二人轉里,她卻操著形象生動的村姑語言,述說著自己的情怨。說到底,這是因為二人轉是屬於農民自己的藝術。它根植於鄉土,蕩漾著鄉風,表現著鄉情,在精神上與廣大農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至今在遼北鄉間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從中可見人們對它該有多么痴愛。
其實,二人轉是個總體概念,細分則包含著單、雙、群、戲4種演出形式。單,即單出頭,由一人演唱。在遼北傳統劇目有《紅月娥做夢》《摔鏡架》等;雙,即通常意義上的二人轉,由男女二人分擔一旦一醜,有說有唱,載歌載舞。在遼北傳統劇目有《大西廂》《藍橋會》《馮奎賣妻》《燕青賣線》等;群,包括群唱、群舞、坐唱等,一般由幾人至十幾人表演。在遼北傳統劇目有《大觀燈》等;戲,是指在二人轉基礎上形成的拉場戲,一般由兩人以上扮成角色以戲曲形式表演。在遼北傳統劇目有《馬前潑水》《換親記》等。這四種演出形式中,以二人轉最為常見,也最原始,其他皆由此演化而成。
舊時遼北的二人轉藝人,雖多為農民出身,作藝也多為半職業化——農忙種地,農閒唱戲,但一般都有師承關
系。因為只有拜過正宗的老師,才算有了正式的“家門”,才能受到專門的訓練和提攜,有利於更好的發展自己。通常拜師儀式十分簡單,在兩廂情願的情況下,只要擺上香案,當著同行或同門的面,徒弟給師傅磕三個頭,然後大家在一起吃頓飯就可以了。老師課徒,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二人轉表演上的“五功”,即唱、說、做、舞、絕;二是教整齣戲。前者,屬於一個成熟藝人必須具備的藝術技能,後者則是藝人們直接面對觀眾的立命之本。藝人們都清楚,成名靠能耐,吃飯靠名氣。因而他們學戲、練功都十分刻苦。先說“五功”,掌握起來就決非是件易事。如唱功,不僅要求在“字兒、句兒、味兒、板兒、勁兒”上功夫到家,還要求會的腔多。二人轉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若再加上各種民歌小調和對姊妹藝術唱法的借鑑,實際套用腔調幾乎多得難以計數。常用曲牌有文咳咳、武咳咳、胡胡腔、喇叭牌子、三節板、抱板、紅柳子、四平調、五字錦、小翻車、靠山調等20餘種。這些都要求藝人爛熟於胸,不然學戲時就會受憋。為此藝人們常有“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的感慨。說功,即說口,多為韻白,要求嘴皮子利索,語言詼諧風趣。說口有“成口”和“零口”之分,成口是現成的,一套一套的,可以拿過來就用。而零口有現成的,也有演員的即興發揮,後者往往可以反映出演員的舞台經驗和機敏程度。有的二人轉中有說白和數板成份,也屬說口的範疇。做功,指表演身段和動作,包括手、眼、身、法、步等,是二人轉刻畫人物的細膩之處。據說有的藝人練眼神,每每於暗夜之時,讓人在一定距離外舞動香火頭,他端然正坐,以目追之,可見其用功之良苦。舞功,多以東北大秧歌動作為基礎,十分強調扇子、手絹的技藝。有的演員還要練幾手刀槍架子,以唱武功之用。“絕”是絕活,屬於二人轉表演中的特殊技藝。如頂燈唱戲燈不倒,把手絹用力拋出去,使其在舞台前方鏇一大圈再飛回來用手接住等。凡屬成名藝人,都有幾手絕活,觀眾對他們也特別青睞。
再說教戲,舊藝人有文化的不多,主要是口傳心授。無論是詞兒是腔兒,既無腳本又無曲譜,整齣戲就靠老師一句一句的“餵”。動作也是跟著老師一招一式的模仿。徒弟學戲還有一種途徑,就是觀摩師傅的演出,暗暗用心揣摩。按舊照例,一個藝人必須會唱幾十齣戲,才可以出道江湖,與人搭班唱戲。經常從事演出的藝人,很多都有藝名。有的是師傅起的,有的自己起,也有的是觀眾或同行送與的綽號,漸漸演化成了藝名。藝名往往與藝人的形象特恃征或演出風格等相關,如某藝人被稱作“一汪水”,是指他眼睛清澈明亮,富於神彩;某藝人被稱為“×傻子”,是說他在台上的表演憨態可掬,拙中見巧,幽默風趣。此外,還有一些唱旦角的演員喜歡冠以花名為藝名,則多為取其美好之意。
二人轉的音樂伴奏,也如二人轉本身的發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的過程。早期的樂件,僅以手玉子,竹板為主。後來才陸續增加了大弦(板胡)、嗩吶、笛子、二胡等,稱之為“文場”;打擊樂增加了鑼、釵、扁鼓等,稱之為“武場”。由於樂件的完善,二人轉的表演也更加有了生氣。
舊遼北沒有公辦二人轉劇團,民間藝人常常搭班唱戲。搭班子靠自願結合,有的是師徒班兒,有的是父子班兒,也有親戚朋友的混合班兒。不論哪種戲班兒,其表演天地主要是農村。由於二人轉的自身特點,演出時基本不拘於環境場合。大可以到神廟戲台(廟會演戲),小可以到老百姓的連二炕上,其他象什麼場院、院落、村中廣場等,都可以做為演出場所。特別是掛鋤或貓冬季節,戲班子所到之處,只要鑼鼓嗩吶一響,家家戶戶就象聽到了號令一般,幹活的撂下活計,吃飯的放下碗筷,鄰里相約,家人相協,爭著去看“蹦蹦戲”。藝人們為了多掙錢,節目任由觀眾點,時間長短也由觀眾定,只要觀眾滿意咋整都行。據說當時有藝人會唱全本的《大西廂》,一共3000多句,兩個演員能“悠”一宿。而觀眾呢,也就那么不吃不喝的眼瞪著,煙抽著,直到天亮也不覺累。至今有些老年人還能回憶起當時那種滋潤勁兒,說是就這齣《大西廂》,從洛陽公子張君瑞進京趕考開始,到中了狀元回來,其中唱到了“白馬解圍”“降香”“聽琴”“觀花”“觀畫”“考紅”……一段比一段精彩。特別是剛一進入正文那段珍珠倒捲簾的唱詞兒,更讓他們稱道不已。
獨特的修辭方式,確實如一串明麗的珍珠,不僅言簡意賅的概括了故事的來龍去脈,而且通曉流暢,意趣盎然。不難想像,若是通過美妙的聲腔唱將出來,是很容易傾倒觀眾的。舊時藝人表演二人轉,有著固定的程式:首先必須唱一段“小帽”(被二人轉化了的民歌小調),在小帽後半部或臨近尾聲時進“說口”,經過一番打渾逗趣之後,再歸到正又。止段開篇均用“胡胡腔”,唱時女先男後,這既是習慣,也是規矩。小帽的名目很多,常見的有:五更調(多種)、打鞦韆、放風箏、送情郎、游西湖、張生游寺、茉莉花、對花、情人迷、寡婦光棍難等數十種。小帽的使用,有的與正文有關,有的則無天,舊時常常由觀眾“點”戲,演員也就身不由己了。按照正宗傳習,小帽應該關聯正文,起碼在情緒與氛圍上,應與正文保持一致。如在唱“西廂”段子時,往往選用“張生游寺”或“噦嗦五更”等。前者直接介入了正文情節,而後者也自有它的作用。
小帽的作用,主要在於引起觀眾注意力的集中,其他如概括內容,增加情趣等功效,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實現。所以,大多數小帽都表現為歡快、熱烈,且載歌載舞,往往一下子就能把場內氣氛挑起來。
舊時的遼北,就可謂二人轉之鄉,當年由民間藝人演唱過的段子,至少不下二、三百個。除上面舉過的一些例子外,其他如《雙鎖山》《井台會》《小天台》《陰魂陣》《禪漁寺》《古城會》《尋陽樓》《張郎休妻》《丁郎尋父》《馮奎賣妻》《小老媽開嘮》也都屬膾炙人口的名段。
當年遼北曾出過許多著名藝人。如民國年間的昌圖藝人葉喜武,藝名“七盞燈”,不只嗓好、腔好,身段好,而且身懷絕技。演出時頭、肩、肘能托七盞燈,載歌載舞而燈不掉,油不灑,令觀眾嘆為觀止。再如法庫滿族藝人郎艷舫(原名郎慶恆),一生專工旦角。他天姿聰穎,身材修長,唱工精巧。曾於半百之年,應邀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演出單出頭《摔鏡架》,其表演風韻不減當年,馬老不禁嘆道:“似這樣的反串旦角,就連京劇界也不多見。”這件事至今還被當地人傳為佳話。正是這樣一些名藝人的不懈努力。把遼北地區的二人轉藝術不斷推向了較高水平。
舊時代藝人們搭班唱戲,遊走江湖,為避諱一些場合和行里人溝通方便,漸漸形成了自己的行話。二人轉藝人說行話,稱之為“摶”(方言音turin)。摶話的內容十分豐富,從行當名稱,到衣食住行,到打問姓氏,幾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摶話的構成,一般都循著一定的規律。有的象形,如稱二胡為“拐子”;有的借意,如稱演員為“條西兒”(借丁為人口之意);有的“露八分,留二分”,即不把話說完,剩下的由人去意會。這種方法多用於姓氏方面,如稱王姓為“虎頭子”,是故意不把虎頭上的“王”字說出,而行里人一聽也就明白了。下面僅從行當、生活和姓氏三個方面舉出一此例子,供有興趣的讀者玩味。
行當方面:
稱二人轉為“雙條”;唱二人轉叫“降雙條”;男演員叫“陽丁兒”;女演員叫“陰丁兒”;觀眾叫“散目丁兒”;大弦(板胡)叫“絲兒”;嗩吶叫“噴兒”;鑼釵叫“響葉子”;鼓板叫“瓤子”;演出服裝叫“行頭”;唱跑調了叫“量調”;唱戲時時間往前趕了叫“碼前”;往後拖了叫“碼後”。
生活方面:
大米叫“抻腰子”;小米叫“星星散”;高粱米叫“桃花散”;餅叫“千層子”;麵條叫“挑龍”;餃子叫“飄洋子”;水叫“老龍吸”;茶叫“枝子”;肉叫“方前左”;粉條叫“乾枝子”;豆腐叫“澄漿子”;雞叫“俏腳子”;魚叫“頂水子”;鴨子叫“拽”;吃飯叫“安哏兒”;喝酒叫“搬三兒”;醉酒叫“三兒串了”;睡覺叫“咽龍”;做夢叫“打亮子”;煙叫“草裉”;錢叫“眼目兒”;箱子叫“把匣子”;鞋叫“踢土子”;好叫“朗”;壞叫“念”;大便叫“架梁”;小便叫“擺柳”。
姓氏方面:
打問姓氏叫“打蔓兒”(問人姓什麼要問“什麼蔓兒?”)。劉姓稱“順水子”(流);張姓稱“弓長子”(張);楊姓稱“登山子”(羊);李姓稱“綽手子”(在袖裡之意);馬姓稱“高頭大”(馬)…一即便今日,有些老藝人根據場合的需要,時而還延用這些行話。 有人說,二人轉是黑土地上永不衰敗的一枝花,這話不假。特別是趙本山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劉老根》播映之後,在廣大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可以預見,一個新的二人轉熱潮正在到來。
風調雨順剪龍頭
古人稱農曆二月初二為“中和節”,民間叫“二月二”或“龍抬頭”。此節正當驚蟄前後,萬物復甦,據說蟄伏
的龍也在這一天抬頭,故而得名。龍,被中國人視為“靈蟲之長”,傳說中的龍,幽明大小,變化萬端,春分節登天,秋分節潛淵。龍能布雲播雨,滋養萬物,且是陰中之陽,水中之精。總之,龍在中國人心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串龍尾。民間過二月二,在唐代已有記載,宋代沿傳。元朝趙孟頫的《題耕織圖奉懿旨撰》詩云:“散灰沿舊俗,門徑繞周遭。所冀歲有成,辛勤在今朝。”明清兩代仍行不衰。至今,二月二仍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是日,人家主婦,剪箭桿兒若干,長約l、2寸,以紅絲串之,每段箭桿兒間夾彩色圓布或紅紙兩片,成長短不一的鏈條,呼“串龍尾”。龍尾頂部綴以銅錢,頭上尾下,懸掛屋門院門和房樑上,以示青龍準備升天騰雲。又盤龍尾於櫃箱或炕席下,說是能招祥納福,財物滿盈,不遭蟲蛀。
滿族婦女,串龍尾用“山房草”,亦稱“苫房草”。除其敗皮枯葉,亦剪寸長骨節,以五彩線串制橢圓形蓋簾為龍頭,草節間串布片為龍身,再剪彩布穗為龍尾。如此一大一小,大者示龍,小者謂蛇,於二月二日晨起,戴於小兒衣襟,謂可辟邪,打雷下雨不受驚嚇。
領龍。二月初一日落前,人家都擔水,將水缸蓄滿。翌日黎明,家主起床忌言,以灶膛灰,撒灰線,經水缸周圍,至門外,到井堰,繞井一周,復由井堰撒灰或黃土,口中默禱:“青龍去,黃龍來。”引至水缸後,將余灰撒至居室炕沿下,說是能防老鼠打洞,俗稱此禮為“領龍”“引龍”或“領龍道”。謂可佑年內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熏蟲驅蟲。二月二日凌晨,滿族人家,都在糧囤設香,每囤12柱。用過年上供所剩香頭,遍插居室、牆壁、石縫、窗台、房裡、檁縫、柱縫及院外門縫、角落諸處,稱之“熏蟲”。說是可防毒蟲人家。遼北西部一帶,二月二日晨起,主婦以秫秸一根,上系紅布一條,敲打房梁、灶台等處,邊敲邊振振有詞:“打鍋台,蟲蝦不再來;打炕沿,沒蚰蜒;打房梁,蛇蠍不下房”等等。用彩布縫製雞形,懸掛室內,說是能避蚰蜓,煞蟲蟻。或剪紅紙剪刀,貼於牆壁,謂可引龍驅蟲。
剪龍頭。二月二日,小兒早起,先洗頭,稱“洗龍頭”。再剪頭,曰“剪龍頭”“剃龍頭”,說是此日洗頭理
發,能使小兒頭清目爽,聰明伶俐,髮絲黑壯。又,民間青壯男子,亦多於二月二理髮,因自去年祭灶前剪之,正月禁忌理髮,說是“正月剪頭妨舅舅”。
壓囤尖兒。龍抬頭日,人家都在院中做糧囤一個。做囤用灰必以秫秸燒制,說是能佑糧谷豐收,步步登高。做囤之後,中置五穀少許,上擺紅絲線串成的九枚銅錢,再壓土坯一塊,呼之“壓囤尖兒”,以兆人壽年豐。
印脾。遼北東部滿族,人家早起,主婦以硝灰做圓,內劃“十”字,待小兒起床,令撩衣襟和兜肚,伏腹於十字中間,母親在旁禱告:“印脾十字中,龍盤圈裡形,帶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說是能防治小兒腹部病疾,謂之“印脾”。
龍抬頭節早餐,人家多食麵條,日“吃龍鬚”,取諸事吉順之意;日炒黃豆食之,謂“炒龍蛋”,說是可除病惡;食水餃,稱“吃龍耳”;烙餅,名“烙蟲蝦”;滿族人家,善做黏糕,以油炸之,呼“炸蟲兒”。又,家家烀食豬頭肉,以示“龍抬頭”。以上諸俗,即表現了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展示了遼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亦小亦大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遼北人習慣上叫它驢皮影。它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做成人物剪影來表演故
事的戲曲。仔細琢磨,它有著又小又大兩個特點。
首先說它小,這不但在於一般的剪影只有巴掌心兒大小,還因為它的表演也較為簡單,只要用燈光把剪影照射在幕上,藝人在幕後一邊操縱剪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就行了。而說它大,則似乎更有道理。就它流傳年代的久遠和地域的廣闊而言,確實超過了一些較大的劇種。據有關資料載,中國皮影戲在北宋時便已有人演出。宋人耐得翁在他的《都城紀勝》中,還特意記錄了它的製做:“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它流傳的範圍,不止國內許多地區,歷史上還曾傳到了西亞,並遠及歐洲。
國內的皮影戲,以河北灤縣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較為著名。在省內,當以遼南一帶的為最。舊時遼北的皮影戲,深受遼南的影響.剪影多為驢皮製作。其藝人城鄉皆有,常演劇目有樊梨花招親”“高老莊”等。
當年,皮影戲在農村演出尤為便利。只要隨便找間大房子,能夠容納一定數量的觀眾,就算有了演出場合。然後在室內一端支起影幕,大約一米見方,俗稱“影窗子”。再把影窗子與後面牆壁這塊空間遮擋起來,做為表演區,就可以正式演出了。有時一齣戲時間過長,演唱的藝人得緩口氣,觀眾也需要方便方便,中間便會停頓一段時間。每逢這時,影窗子上常會打出大小不一的手影來,大的稱作“大巴掌”,小的稱作“二大巴掌”,隨著手影的晃動,藝人們藉機插科打諢,說些笑話,以逗觀眾一樂。筆者在昌圖馬仲河畔採風時,聽得一位耄耋老人回憶說:皮影藝人的這種插科打諢,很象舊時二人轉的“說口”,有很大的隨意性。
還有一些二人轉段子,也或多或少的借鑑過影調的唱法。
隨著遼北地區的日趨繁榮,許多種戲曲藝術也紛踏而至,逐漸形成了以二人轉為主,多門類並興的格局,皮影戲遂隱沒在民間藝術的海洋里。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鐵嶺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
鐵嶺市面積12966平方千米,人口302萬人(2004年)。
銀州區面積203平方千米,人口 34萬。郵政編碼112000。區人民政府駐南馬路50號。
清河區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 10萬。郵政編碼112003。區人民政府駐清河路63號。
調兵山市面積263平方千米,人口 24萬。郵政編碼112700。市人民政府駐調兵山街道育才路。開原市面積2825平方千米,人口 58萬。郵政編碼112300。市人民政府駐新城街道新華路28號。鐵嶺縣面積2231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112000。縣人民政府駐鐵嶺市銀州區南馬路15號。西豐縣面積2699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112400。縣人民政府駐西豐鎮紅旗路27號。昌圖縣面積4322平方千米,人口103萬。郵政編碼112500。縣人民政府駐昌圖鎮政府路16號。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資源概況
鐵嶺水資源充沛全國七大江河之一的遼河,縱貫境內100多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39條。既滿足了城鄉人民生活用水,又為全市及其下游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必要條件。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全市初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具有蓄水、攔洪、泄洪、排灌、發電、養殖多項功能的水庫工程配套體系。境內市屬大中小型水庫82 座,省屬水庫2座。其中大型水庫有清河水庫、柴河水庫、南城子水庫和榛子嶺水庫。水庫總控制面積6 20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2.3億立方米,不僅為瀋陽、鐵嶺、鞍山、盤錦4市10個縣的5.2萬公頃稻田提供灌溉用水,同時每年還為鐵嶺發電廠、清河發電廠、鐵煤集團提供工業用水。
鐵嶺電力資源豐富建於六十年代的清河發電廠,曾是國家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裝機總容量120萬千瓦,年發電量 82億千瓦小時,約占東北電網直屬電廠年發電量的1/9左右,是東北電網大型骨幹和樞紐電廠。該廠位於鐵嶺市清河區,距全國八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鐵法煤礦70公里,距遼寧省第二大水庫清河水庫僅3.5公里,臨近哈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鐵嶺發電廠地處鐵嶺市銀州區北郊,與鐵嶺市城區隔遼河相望,是“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遼寧省第一座集資興建的大型坑口電站、東北電網骨幹電廠、全國特大型發電企業。1998年被原電力部命名為“一流火力發電廠”,成為全國第一座國產30萬千瓦機組一流火力發電廠。鐵嶺市境內礦產資源多,儲量大境內發現金、銀、鋁、鋅、鐵、石灰石、煤、矽灰石、礦泉水等36種礦藏,已開發利用23種。煤是全市儲量最大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調兵山市境內,已探明煤儲量22.5億噸,可持續開採80至100年,是遼寧省最重要的的能源生產基地,近年來又探明煤層氣儲量為170億立方米,現已開發利用。非金屬礦有13種。現已探明和開發利用的有11處。石灰石儲量3億噸;白粘土244萬噸;陶瓷粘土1000萬噸;矽灰石300萬噸,遠景儲量在500萬噸以上,品位為亞洲最好的礦石之一;飾面花崗岩2500萬噸;飾面大理石2億立方米;菱鎂礦500萬噸。其中飾面大理石“鐵嶺紅”亦稱“東北紅”,是一種名貴的高級建築裝飾材料,橫斷面有橢圓形並同心的構造,岩石以特有的紫紅色和含有豐富多變的迭層花紋而著名,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此外,還有銅、鐵、鉛、鋅、金等金屬礦藏。其中金的保有儲量ABCD為2907千克,主要分布在柴河流域。2010年8月,瀋陽的東北煤田地質局宣布,在鐵嶺市昌圖縣發現蘊藏至少10億噸煤炭和50億至100億立方米煤層氣的大煤田,系該省自1960年以來發現的最大煤資源。
生物資源1.森林 鐵嶺市在植被區劃上位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和溫帶針闊混交林區交匯處,植物種類比較豐富,有1415
種。其中木本植物有落葉松、油松、幛子松、蒙古櫟、家榆、紫穗槐等。在闊葉樹種中柞樹為優勢樹種,另有楊,柳,樺,刺槐,榆,水曲柳,胡桃秋,黃鳳梨等珍貴樹種。針葉樹多為人工營造林,以落葉松為最多,其次為油松,紅松,樟子松和雲冷杉。年可生產4萬多立方米木材。鐵嶺市共有林業地51.8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為40.92萬公頃,疏林地面積為0.39萬公頃,灌木林面積為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2.8%,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 978.4萬立方米。鐵嶺市西豐縣、開原市及鐵嶺縣的東部山區地處長白山支脈,雨量充沛,土層深厚肥沃,這裡樹木參天,林海茫茫,松濤陣陣,置身其中,猶如在原始森林。中西部丘陵平原地區人工防護林帶縱橫交錯。公路兩旁垂楊婆娑,水渠兩岸綠柳依依,方田林網,構成了龐大的人工平原林區。
2.草地 鐵嶺草地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豐、開原、鐵嶺三縣(市)的東部山地,為灌木草場、疏林草叢草場和山地草甸草場。
3.植物 鐵嶺野生維管束植物約有百餘種科,1100多種,占全省1/2以上。其中藥用類700餘種,其他如釀造類、芳香油類、纖維類、鞣料素等200餘種。主要藥用類植物有黃柏、苦櫟、白蠟、刺五加、胡枝子、核枸楸、南蛇藤、獼猴桃、玉竹、沙參、枸杞、人參、平貝母、威靈仙、細辛、福壽草、桔梗、防風、北五味子、穿山龍、知母、益母草、甘草、仙鶴草、苦參、芍藥、遠志、黃芩等。
4.動物 全市陸生脊椎動物有200餘種,其中鳥類最多,次為獸類。目前發現各種獸類、鼠類、蛇類、蛙類有68種,占全省種類59.6%。常見的有狼、狐狸、狍子、獾子、山貓、野兔、黃鼠狼、刺蝟等;鳥類有220種,占全省種類的60.3 %。白鷺、啄木鳥、山雀、灰喜鵲、松鴉、百靈、 戴勝、三寶雞等較為常見。
土特產資源
鐵嶺這塊沃腴的土地上,人工養(種)殖(植)的土特產品亦馳名中外。鐵嶺大蔥以獨棵、個大、辛辣芳香而著稱。單株重量一般在200~300克,最大的株重500克,最高畝產5000公斤。開原大蒜源於胡蒜,種植歷史達300年以上,皮色紅紫、個大、瓣少、粘度大、辛辣味濃,蒜頭橫徑4~5厘米,縱徑3.5~4.5 厘米,單頭重30~40克,平均畝產在500公斤以上,最高達900公斤。每100 克鮮蒜頭中含水70克、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糖類23克、熱量111千卡,特別是含有硫化丙烯等成份,能消除積存人體血管中的脂肪,減少心臟病發作,降低膽固醇等,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昌圖豁鵝體形較小,結構細緻緊湊,全身羽毛潔白,頭小脖細,以產蛋量高、蛋重而著稱。平均年產蛋120枚以上,最高達180枚,蛋重一般在110~130克,蛋質細膩可口,無腥味。經遼寧省畜牧科研所調查, 昌圖豁鵝的產蛋量和蛋重均優於國內其它各種鵝,因而被確定為遼寧省地方良種鵝。在“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的命名大會上,昌圖縣被中國農學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正式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鐵嶺山楂栽培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產於開原、西豐、鐵嶺縣。味道甘美,酸甜適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C是蘋果的17倍。開原山楂早在康熙十七年就被列為“宮廷貢品”,現已被確定為全國優質品種。開原榛子粒大、皮薄、含油率高,馬家寨紅石村在光緒年間曾被劃為“御榛園”。目前全市有集中連片的榛林7000多公頃,年產達250~300萬公斤。西豐的人參、鹿茸久負盛名,遠銷日本、韓國、歐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西豐還是我國最大的梅花鹿產品集散地。
經濟概況
農業實力雄厚
鐵嶺素有“遼北糧倉”之稱,擁有4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正常年景全市糧食總產量25億公斤以上,其中玉米20億
公斤,出口量占全省三分之二。鐵嶺是遼寧省畜牧業生產基地,全市肉牛、生豬、鹿、羊和家禽飼養量已分別達到126萬頭、328.5萬頭、2.5萬隻、55.2萬隻和8660萬隻。西豐縣、昌圖縣、鐵嶺縣、開原市為全國桔桿養牛示範縣,鐵嶺市是全國桔桿養牛示範區;昌圖縣、開原市、鐵嶺縣為全國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昌圖黑豬”是遼寧省地方優良品種;昌圖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西豐參茸藥材市場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參茸集散地。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117萬畝,年產量270萬噸。其中保護地面積達26萬畝,年產各類鮮細蔬菜160萬噸。
工業存量可觀
現有機械、電子、冶金、煤炭、橡塑、食品、製革、醫藥、化工、紡織等35個行業,全市現有工業企業197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7家。擁有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大中型骨幹企業。鐵嶺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低壓大口徑閥門生產企業,遼寧國能集團鐵嶺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乾燥設備科研、實驗、生產基地,鐵嶺華晨橡塑製品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複合體橡膠密封條生產企業。主要產品有煤炭、鋼材、銅鋁材、閥門、起重設備、化工設備、乾燥設備、水泥、橡塑製品、平板玻璃、機製紙、針紡織品等1750多種。其中有200多種產品被評為國家、部、省優質產品,有170多種產品打入到國際市場。
水電資源充足
全國七大江河之一的遼河,縱貫境內100多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9條,水庫94座。清河、柴河、南城子、棒子嶺4大水庫蓄水量均在2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清河水庫蓄水量為9.7億立方米,地下可利用的水資源存量12.9億立方米。鐵嶺不僅水源充足,而且水質好,在全省最優,達到國家規定的2級以上飲用水標準,特別適宜水質要求高、耗水量大的工業用水需要。境內有鐵嶺、清河兩大發電廠,裝機容量達250萬千瓦,年發電量113億千瓦時,是東北電網的骨幹電廠。充足的水電資源為工農業的生產、城鄉建設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礦藏儲量豐富
有煤炭、石灰石、白粘土、矽灰石、大理石、花崗岩、銅、鐵、鋅、金等各類礦產29種,已開發利用 2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22億噸,占遼寧省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國家特大型煤炭企業鐵法煤業集團,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年生產能力達1500萬噸。
區域位置優越
地處東北亞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在半徑百餘公里的範圍內,有遼吉兩省的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四平、吉林、長春、遼源等10餘個大中城市,總人口近3000萬。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工業為主,唯有鐵嶺在區域分工上是以農業、畜牧業為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為發展農業產業化及開發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交通運輸
鐵嶺市交通運輸十分方便。長大線、平齊線、四梅線、開豐線、鐵法線、5條國營鐵路縱橫交錯於境內,總長為4
5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的鐵路貨物傳送量為562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0倍,這些鐵路直接參於國際鐵路的聯合運輸。新建的鐵嶺火車站雄偉壯觀,各種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每天有60對客車通過,車站隨時承辦鐵路同公路、航空、水路聯運及郵政業務。
鐵嶺火車站在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郵政編碼112000。建於1900年。離北京站936公里,離哈爾濱站476公里,隸屬瀋陽鐵路局瀋陽鐵路分局管轄。現為二等站。
鐵嶺市客運中心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四月,是遼北最大的面向社會對外開放的國家一級公用型客運站。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停車場面積8500平方米,現有營運線路125條,進站車輛377台。日發班次777個,日均客流量1.29萬人次。
風景名勝
象牙山風景區
象牙山為遼北唯一火山岩地質公園。金朝時稱此山為松山,亦名“向陽山”,後因音轉為象牙山。清朝時為開原
著名古八景之一——松山象笏。象牙山於1996年向社會開放。
象牙山風景區面積為99平方公里,為長白山哈達嶺余脈,主峰高615.2米。此山在古生代前屬海相沉積,到中生代侏羅紀末期在強烈的火山斷陷作用下褶皺成山,上升為陸地。距今約六千五百萬年到一億四千萬年,第四系沉積與前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在剝蝕、斷層、斷陷活動的影響下,形成了怪石突兀狹窄如腸的奇特的地貌。象牙山天設地造許多奇觀異景,有怪石突兀的羊腸凳,石脊蜿蜒而上的長城棧道,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玉壺乾坤及對吻石,更有遼北唯一的夾扁石群。山上植被豐富,物種繁多。桑、柞、松、柳等古樹,榛、麻、梨、果應有盡有,享有人間花果山、世外桃源之美譽。
景區內分東、西2條旅遊線路。有天梯、天衣一縫、沉天縫、會仙棚、度仙棚、聚仙棚、飛來石、將軍床、猴石、蝴蝶泉、嬋娟湖等,不僅曲徑通幽,怪石嶙峋,又有豐富的歷史積澱,如清代風格特色的“清詩屏”,唐朝李世民為躲蓋蘇文追殺的藏君洞,見證歷史煙火的烽火台,佛家修建的萬象塔等,總計有景點40餘處。一年一度的象牙山梨花節成為遼北重要的節日,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清河省級旅遊度假區
著名省級旅遊度假區——清河旅遊度假區位於遼寧首北部,鐵嶺市東北部,坐落在素有“水電之城”、“遼北明
珠”美譽的清河區內,交通十分便利,通訊發達,環境優美,功能配套。旅遊度假區以水庫為依託,山青水秀,神韻超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清河旅遊度假區經過十幾年地開發建設,現已形成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餐飲、娛樂、購物於一體的功能齊全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已建成和在建的旅遊度假項目達50多個,以長蟒鎖谷、青龍吐水為代表的自然景點雄偉壯觀;以東北第一臥佛、永安寺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以高空索道、滑雪場為代表的娛樂設施驚險刺激;以雲松大酒店、碧水山莊為代表的度假場所風情各異;以玉器、金鉑畫為代表的旅遊紀念品地方特色濃郁;以地下電廠旱洞、墨尼啤酒生產線為代表的工業觀光旅遊和以葡萄生產、花卉栽培為代表的農業生態旅遊新穎奇特,現已構成兩日游網路,並與周邊地區(點)構成三日游網路。擁有三星級標準建造的酒店四家,具有較高的接待能力和水平。一年四季每個季節來到這裡都會給您帶來不同的感覺,春天的金達來花紅遍山野,夏季又是您避署的好去處,秋季火紅的楓葉和滿山的果實會讓您感到收穫的喜悅,冬季的冰雪項目又是北方一大特色。如果您到這裡來,會給您帶來不同的樂趣:森林探險游、田園農家游、工業觀光游、城市觀光游、農業生態游、休閒度假游等,都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一定會讓您留連忘返。
凡河五角湖景區
五角湖水庫又稱得勝台水庫,位於鐵嶺縣凡河鄉的中部,是東遼河途徑鐵嶺縣境內在這裡沖積形成的濕地,北至
遼河南岸的鴨子湖,向南相連的是五角湖、水笸籮、鴛鴦湖,向西相連的是駱駝湖,大大小小十幾個湖泊、水泡子連在一起,方圓面積十幾公里。鐵嶺八景之一的“鴛鴦泛月”就發生在這裡。五角湖屬純天然水面,無人工雕鑿,這裡有數十畝的蒲葦,每年春天,五角湖就成了水鳥的天堂,數十種鳥類在這裡棲息繁衍。
長蟒鎖谷
長蟒鎖谷是清河省級旅遊度假區八大風景之一,該景點是由清河尚陽湖攔截大壩的建成而得名。大壩長1300餘米,高130米,始建於1956年,歷時2年於1958年建成。大壩由南至北,橫亘兩山之間,氣勢宏偉,宛如一條巨蟒臥於此處,大壩的建成結束了清河水災歷史,保障了此下游清河、開原、鐵嶺、瀋陽等地的正常生產生活,故此得名。
鐵嶺特產
鐵嶺的土特產種類繁多,待開發的潛力很大。目前發現的各種獸類、鼠類、蛇類、蛙類有68種,占全省種類59.6%。常見的有狼、狐狸、狍子、獾子、山貓、野兔、黃鼠狼、刺猥等;鳥類有220種, 占全省種數的60.3%。白鷺、啄木鳥、山雀、灰喜鵲、松鴉、百靈、戴勝、三寶雞等較為常見。野生植物約119科,1100多種,占全省1/2以上。其中被人們認識的且經濟價值較高的就有近百種,主要包括獼猴桃、山葡萄、紅果、山梨、蕨菜、蘑茹、木耳、山參、細辛、桔梗、防風、五味子、穿山龍等。調查結果表明,尚有相當數量的已知種類未被人們所利用,開發的前景十分可觀。
鐵嶺這塊沃腴的土地,靠人工養(種)殖(植)的土特產品亦馳名中外。鐵嶺大蔥以獨棵、個大、辛辣芳香而著稱。單株重量一般在200-300克,最大的株重500克,最高畝產5000公斤。開原大蒜源於胡蒜,種植歷史達300年以上,蒜頭橫徑4-5厘米,縱徑3.5-4.5 厘米,單頭重30-40克,平均畝產在500公斤以上,最高達900公斤。 皮色紅紫,辛辣味濃,具有個大、瓣少、粘度大等特點。每100 克鮮蒜頭中含水70克,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糖類23克,熱量111千卡,還有特殊的藥用價值,含硫化丙烯等成份,能消除積存人體血管中的脂肪,減少心臟病發作,降低膽固醇等。昌圖豁鵝體形較小,結構細緻緊湊,全身羽毛潔白,頭小脖細,成公鵝體重 4.5公斤,成母鵝體重3.6公斤。以產蛋量高、蛋重而著稱。平均年產蛋120枚以上,最高達180枚,蛋重一般在110-130克,蛋質細膩可口,無腥味。經遼寧省畜牧科研所調查,昌圖豁鵝的產蛋量和蛋重均優於國內其它各種鵝,因而被確定為遼寧省地方良種鵝。在"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的命名大會上,昌圖縣被中國農學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正式命名為“中國豁鵝之鄉”。
鐵嶺山楂栽培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產於開原、西豐、鐵嶺縣。味道甘美,酸甜適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C是蘋果的17倍。開原山楂早在康熙十七年就被列為“宮廷貢品”,現已被確定為全國優質品種。開原榛子粒大、皮薄、含油率高,馬家寨紅石村在光緒年間曾被劃為“御榛園”。目前全市有集中連片的榛林7000多公頃,年產達250~300萬公斤。西豐的人參、鹿茸久負盛名,遠銷日本、韓國、歐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享有較高的信譽。
圈白蘑
圈白蘑系長白山脈特產,生於草叢中,呈圓圈簇生,故稱圈白蘑。
經中國菌物學會副事長黃年來專家鑑定,學名為合生離褶傘,屬長白山脈稀有山珍。經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測試,含18種胺基酸、鈣、鐵、磷、鋅、粗蛋白、脂肪、多糖等種營養成份,尤其是多糖占3.10%。比韓國、日本靈芝高一倍。據專家介紹可治多種疾病,如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保健價值,它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圈白蘑人工栽培被人們俗稱作“白蘑下山”。多年來,還沒有人把它請下山來。我縣食用菌農研會歷經2年努力,反覆調配培養基103次,進行35次出茹試驗,終於在2001年5月8日研究成功,採收到潔白、味道鮮美、清香適口的圈白蘑,沒有農藥化肥污染的純綠色食品,填補了國家食用菌領域的空白,是各類食用菌之冠,已獲得國家專利局的發明專利。
梅花鹿
梅花鹿全身都是寶,各部位均可入藥服用,並具獨特的滋補與治療效果。
鹿花盆:是鋸茸後骨化的次年春季自然脫落的殘角。鹿花盤具有強筋壯骨、益腎下乳、活血消腫之功效。能溫補脾腎之陽,散郁止痛,消乳房之痞塊,治療乳腺之增生。
鹿角膠與鹿角霜:鹿角膠是用雄鹿已骨化了的角熬制出的膠體。中醫臨床用於補腎壯陽。鹿角霜是經提制鹿角膠後剩餘的殘角。中醫用於補陽,可代替鹿角膠入藥,但功力略緩。《本草綱目》中載:'鹿角生用則散熱引血,消腫辟邪;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滋補矣。'
鹿茸血:是鋸茸時存留鹿茸中的血液。其化學成分與乾鹿茸的化學成分相似,但激素含量高於鹿茸。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總機能功效。對神經衰弱、失眠及各種虛損症的療效甚佳。
鹿鞭:是雄性梅花鹿的生殖器。其中含有月桂酸、豆蓬酸、棕擱酸、棕櫚油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酸,共9種脂肪酸。其中棕櫚酸和油酸含量較高,而月桂酸是鹿茸中所不含的。主要用於補腎壯陽、益精活血、催乳等,還常用於治療身體勞損,腰膝酸痛、腎虛耳鳴、婦女宮冷不育等症。
花鹿胎:是雌性梅花鹿妊娠後剖腹取出的胎,是珍稀貴重藥材之一,也是中成藥'鹿胎膏' 的主要原料。花鹿胎由妊娠雌鹿的子宮、胎盤、羊水和胎鹿四部分組成。主要用於婦女身體虛虧等症。
鹿骨與鹿骨膠:鹿骨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有補虛強骨的功效。鹿骨膠是從鹿骨中熬制出的膠體物質。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以及蛋白質和無機鹽。鹿骨具有補虛、強筋、壯骨的功效,適用於久病體弱、精髓不足、貧血、風濕、四肢痛疼等症。
鹿肉與鹿筋:鹿肉、鹿筋是富有特殊營養的食品。鹿肉的營養值比牛、羊、豬肉都高,是低脂肪,高蛋白的瘦肉類。乾鹿肉中含有蛋白質94%。鹿肉中含有人體必需的精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色氨酸,共10種胺基酸。母鹿肉營養值高於公鹿肉。鹿肉的營養作用在我國古書《別錄》中已有記載:'鹿肉補中,強五臟、益氣力。'主治腎虛、四肢無力等症,還可用於抗風濕。
遼細辛
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的泛稱。多年生草本,俗稱菸袋鍋花,有細長芳香的塊狀莖,花紫色,鐘形。我國約有25種。鐵嶺市西豐、開原、鐵嶺東部山區是北細辛或遼細辛重要產地。中醫以全草入藥,性溫、味辛,功能溫經散寒、化飲、祛風止痛,主治風寒頭痛、痰飲咳喘、風濕痹痛、齒痛、鼻淵等症。
市樹市花
市花
2002年4月經鐵嶺市人大常委會確定鐵嶺市市花為百合花。
百合花,屬百合科草本花卉,原產於我國北部。
(1)野生百合,在山頂生長的,葉片為針葉形;在山底部和平原地區生長的百合葉片為闊葉形。抗逆性強,既耐寒、耐熱又耐旱,野生百合花開放時都是鮮紅色。每年5、6月份開放的時候,民間常用來驅災避邪,預示著吉祥順利、百年合好。
(2) 家生百合,株高1米左右,蔟生、花捲大形、花瓣平滑有斑點,葉腋有黑珠,花色呈粉紅色。其植株挺秀,花香色美,端莊素雅。
百合花在鐵嶺地區有悠久的生長歷史。在我市東部山區,無論是陡峭的山峰,還是貧脊的土地上都有百合遍布生長,在平原地區也有自然生長,生命力、適應性極強,花開放時滿山遍野,呈火紅色,極為美觀。
2004年4月經鐵嶺市人大常委會確定鐵嶺市市樹為楓樹。
楓樹,又名五角楓,系落葉喬木,樹身高達20米,樹冠枝葉濃密。產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
(1) 楓樹,是最早提高鐵嶺知名度的樹種。報章上近幾年屢次刊出全國十大紅葉觀賞地之一--鐵嶺,楓樹已成為鐵嶺的重要標誌。
(2) 楓樹,民間俗稱色樹,因木質細膩紅潤堅硬,樹葉霜季泛紅而得名。一年三季有紅葉變化多彩多姿:春夏之嫩葉紅軟轉為青綠,金秋至黃至紅,樹影婆娑,賞心悅目。
(3) 楓樹有著深厚人文意蘊:從清朝皇帝,文人墨客至周恩來等現當代人登過龍首山看過楓樹,留有詩文掌故,故事頗多。諸如,明代大學士陳循的《鐵嶺八景》詩中的龍首尋秋絕句流傳至今:"秋高天氣迥,霜林變丹紅,幽人植杖來,踏遍碧峰頂"之匾額仍掛在龍首山知秋亭的正面。
(4) 楓樹生於北方,火紅於霜打之秋,代表成熟收穫的季節。楓樹具不屈不撓,不畏嚴寒,拼搏奮鬥,昂揚向上之內含,又有紅紅火火,團結祥和之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