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夫

王鐵夫

1941年1月,王鐵夫在皖南事變中被捕,後關在上饒集中營。 1937年10月,王鐵夫決心拋棄舒適的錢莊生活,去皖南投奔新四軍。 1979年11月至1985年3月,任共青團渾江市委副書記、書記。

一、二人轉專家

簡介

鐵夫(1907—1963)遼寧省瀋陽市人。是二人轉專家和戲曲專家,曾擔任遼寧省文聯主任,遼寧戲曲劇院副院長,中國劇協遼寧分會主席,中國曲協遼寧分會主席。耿瑛在其所著的《遼寧曲藝史》中稱其為“東北第一個二人轉專家”。

主要貢獻

王鐵夫1907年出生在瀋陽。抗日戰爭初期,到延安投身革命。1945年抗戰勝利後來東北。
1951年在瀋陽《戲曲新報》上連續發表過八篇《東北蹦蹦研究》(後改名《二人轉研究》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解放後研究二人轉最早的專著。同時,戲曲新報社還出版了他的《丑角漫談》。

王鐵夫著:《丑角漫談》王鐵夫著:《丑角漫談》
評價及影響

王鐵夫同志曾擔任遼寧省文聯主任,遼寧戲曲劇院副院長,中國劇協遼寧分會主席,中國曲協遼寧分會主席。是二人轉專家和戲曲專家,耿瑛在其所著的《遼寧曲藝史》中稱其為“東北第一個二人轉專家”。
他逝世時,留有未完稿的《二人轉十談》和《京劇欣賞》二書,後來不幸散失。

二、新四軍英烈

簡介
王鐵夫烈士王鐵夫烈士
王鐵夫(1914—1942),原名廣慈,原餘姚縣上塘鄉楊王村(今餘姚市黃家埠)人,1914年出生於上海。1937年10月,去皖南投奔新四軍。1941年1月,王鐵夫在皖南事變中被捕,後關在上饒集中營。1942年6月16日深夜,鐵夫同志與沈滔等5人,被特務用馬刀殺害在福建崇安縣大安鎮的一個山岙里。從少爺到勇士

王鐵夫,原名廣慈,原餘姚縣上塘鄉楊王村(今餘姚市黃家埠)人,1914年出生於上海。他的父親王鞠如是上海有名的安裕錢莊經理。少年時,王鐵夫就不以家庭的富裕為榮,而喜歡和貧苦人民為伍。父親為了磨鍊他的意志和性格,在鐵夫16歲那年就要他到寧波瑞康錢莊做學徒。
1937年10月,王鐵夫決心拋棄舒適的錢莊生活,去皖南投奔新四軍。他一連要求了三次,寧波地下黨組織才安排他和另外6個同志一起去皖南。出發時,他將自己特意改名為王鐵夫,意思是做一個錚錚鐵骨的大丈夫。
1939年3月,他們到達皖南雲嶺的新四軍軍部,經過考試,被編入新四軍第三期教導隊。鐵夫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擔任了二隊的機槍手。他在隊里與工農出身的同志親如兄弟,在行軍中主動幫助體弱同志扛槍背米,在戰鬥中衝鋒在前。在教導總隊的學習結業後,他被分配在二支隊三團任副官。

被捕、鬥爭、暴動

1941年1月,王鐵夫不幸在皖南事變中被捕,後關在上饒集中營,先編入三中隊,後編入六中隊。在獄中,他在秘密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對敵鬥爭。有一次特務教官在“課堂”上污衊新四軍,他慷慨陳詞,當場駁斥;他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殘害我革命同志的敵特搏鬥,用石塊痛擊敵人……被敵人視為“頑固不化”的“危險分子”,多次受到特務的殘酷毆打,並押到獄中的茅家嶺禁閉,受盡折磨。
1942年,日寇發動浙贛戰役,上饒集中營向閩北轉移。六中隊的秘密黨支部準備組織暴動。途經石塘時,特務發現該隊形跡異常,王鐵夫同志又遭到嚴刑拷打。但他抱著必死之心,始終沒有吐露黨組織和暴動計畫等秘密情況,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著自己是一名無產階級的勇士。

英勇就義

1942年6月16日深夜,鐵夫同志與沈滔等5人,被特務用馬刀殺害在福建崇安縣大安鎮的一個山岙里。出乎敵特預料,血腥的屠殺沒有嚇倒革命者,就在鐵夫等烈士被害的第二天,囚禁在六中隊的革命同志,勝利地舉行了威武悲壯的赤石暴動,完成了烈士的遺願。

三、國家質檢總局計畫財務司司長

王鐵夫,男,漢族,1953年10月生,河北懷安人,現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畫財務司司長。199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6月參加工作,北京市委黨校會計學專業畢業,黨校研究生學歷,會計師。

四、白山市政協秘書長

王鐵夫,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1971年2月至1978年11月,任渾江市大石人公社團委書記、公社黨委委員、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78年11月至1979年11月,任渾江市賈家營公社黨委副書記、管理委員會主任。1979年11月至1985年3月,任共青團渾江市委副書記、書記。1985年3月至1989年7月,任八道江區政府副區長。1989年7月至1994年3月,任渾江市民政局副局長、局長。1994年3月至2002年11月,任中共江源縣(三岔子區)委書記。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任白山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任中共白山市委副秘書長。2005年2月至今,任白山市市政協秘書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