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鐵嶺縣李千戶鎮位於鐵嶺市區東南部,東經123°45′—124°01′,北緯42°03′—42°13′。地處長白山余脈,屬淺山區。李千戶鎮政府所在地距瀋陽48km,距離撫順39 km,距鐵嶺17 km,距102國道及哈大高速公路15 km。沈環公路縱穿南北,鐵長線公路橫貫東西,有直通瀋陽、撫順、四平、鐵嶺、長春等地的客車,鄉級以上公路全部鋪上了黑色路面。
名字由來
李千戶鎮史稱李信屯,乾隆七年,李姓後代任千戶,以其官職更名李千戶。
行政村
崔山屯村 小會試屯村 車夫屯村 大靠山村 李千戶村 利民村 上未台沖村 大會試屯村 腰未村 朴起屯村 金家村 嶺西台村 馬侍郎橋村 輔民屯村 望寶山村 柴家堡子村 康莊村 東催村 張樓村 花豹村 黃莊村 小屯村 營盤村 白梨村 三道村 西催村
概況
![李千戶](/img/0/a48/wZwpmLxATN1ADMwI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Y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鐵嶺解放後,李千戶屯為縣第七區政府駐地,1959年起為李千戶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為李千戶鄉,2001年12月與催陣堡鄉合併為李千戶鄉。全鎮共有漢、滿、鮮、蒙、回、錫伯六個民族。2003年5月,按照上級有關精神,對小型村進行了合併,全鄉合併為26個行政村。2010年5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李千戶鄉撤鄉變鎮,改稱為李千戶鎮 。
產業情況
農業
李千戶鎮農業人口38104人,農業勞動力15675人,二產業從業人員1128人,三產業從業人員2083人。李千戶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發展高效農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已在李千戶形鎮成共識,以貢榛、花卉、絨山羊、草坪、冷棚香瓜為龍頭的產業開發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態。全鎮共有野生榛林5.2萬畝,每年盛產優質榛果1100噸,榛果已註冊商標為“馬侍郎貢榛”,並向國家申請了綠色標識;全鄉絨山羊飼羊量4萬隻,每年盛產優質羊絨2萬公斤,並被省絨山羊研究會提名為常務理事單位;全鎮奶牛飼養量2000頭,每年可產優質牛奶1萬噸;草坪種植面積8100畝,每年可銷售草坪800餘萬平方米,草坪質量上乘,耐寒抗寒性強,重點銷往瀋陽、大連、撫順、長春、齊齊哈爾等城市。此外,山菜野果匿於林間,稀藥珍菇遍布山川,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在李千戶鎮有著廣泛的原料市場和開發前景。
工業
工業立鎮,工業強鎮是李千戶鎮人民的共同願望。豐富的物產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為李千戶鎮招商引資注入了無限生機。2004年至現在,全鄉新引進企業7家,協定引資額2億餘元,其中今年新引進的遼寧世紀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計畫投資1億元,生產加工液燃油,一期工程投資2000萬元,已全部到位。另外,鐵石調味、輕質碳酸鈣、鐵嶺源河機械技術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精、新型企業也先後落戶我鎮,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全鎮擁有工業企業38家,涵蓋煤碳、化工、木製品加工、礦業開發、農副產品深加工等行業,其中出口創匯企業2家,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2010年全鎮社會總產值實現15.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實現6.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實現8.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實現0.3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458萬元,地區財政總收入實現24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990元。
自然資源
李千戶鄉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馳名全國的“鐵嶺紅”大理石曾為毛主席紀念堂和北京捷運增光添彩。矽石、大理石、石灰石、煤炭等地下礦產資源儲量可觀,亟待開發,佳木繁蔭,林壑優美。山菜野果匿於林間,稀藥珍菇遍布山川。萬畝草坪基地、“馬侍郎貢榛”馳名於世,成為本鄉產業開發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旅遊景點
御龍花海
![御龍花海](/img/0/e93/wZwpmLxADN5kTO5Q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Y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鐵嶺御龍花海漂流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6月,位於鐵嶺市李千戶鎮小屯村。本景區是漂流、賞花、採摘、餐飲、住宿、冰雪樂園等多種娛樂項目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
李成梁宗族墳墓
![李千戶鄉](/img/5/175/wZwpmLzEjN4gzM5Qz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c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李成梁家族墓石像生為雙雙四重對面排列,中線為正東西向。依常理,古墓石像生兩側即為神道,而神道一般都是正南北向的,但小屯石像生的神道卻是東西向,這是因為這裡的墓地早年曾被損毀,現在各個石像生的位置都是經過後世維修後重新確立的。這些石像生有:蹲姿石獅、臥姿石羊、跪姿石馬和立式文武翁仲各一對,石像憨厚,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是遼北境內現存僅有的明代墓前石像生作品,也是明代鐵嶺藉要職官員家族墓地的唯一現存遺物。小屯石像生石坊等設施早年被破壞無存,石像生也都全部倒伏,埋沒於土中。1984年,由鐵嶺
市縣兩級政府出資。重新將這處石像生樹起,直到現在。
因 年久失修,已埋入土中;李如松墓在李千戶鎮小屯村,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馬、石羊、石人裝束仍可見,石馬石羊形態仍可辨。當地村民稱這裡為“老墳頭”或“龍王嘴子”。被鐵嶺歷史學界一直稱道的小屯石像生也在這裡。石像生雖然規模不大,卻是鐵嶺唯一一處現存的明代石雕群。石像生是古代帝王以及王侯將相等權貴人士陵墓前安設的石人,又稱“翁仲”,此外還有一些石獸。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石人象徵墓主人生前的儀衛,石獸象徵吉祥和辟除邪惡的神獸。其造型生動,氣宇軒昂,雕工精細,由整塊巨石雕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催陣堡高句麗山城
催陣堡高句麗山城位於鐵嶺縣李千戶鎮催陣堡村,凡河北岸,是高句麗中期具有代表性的軍事城。大約建於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位於凡河北岸東西走向山脈中部的瓮型山谷中,屬簸箕型山城。山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2公里,南北長1.5公里,周長5200米,至少可容納一個萬人大軍。山城有南、北兩個城門,城牆以土、石混築,最高處可達6至7米。現城內有攔水壩、蓄水池、角台、營房等遺址,是東北地區保留的最大的一座高句麗山城。
天龍山花豹沖旅遊區
![天龍山](/img/3/9ca/wZwpmL1IzM3ADO1UDO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g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花豹沖村位於鐵嶺市東南山區,距鐵嶺市區30公里,距撫順市區40公里。
花豹衝風景區山水資源豐富,有天龍山、觀音山。這裡平地、崗地、丘陵和低山交錯分布,地形豐富,植被多樣。
這裡有人文景觀跟自然景色,兩地均有板油路貫穿南北,有較好的自然山體景觀,林木植被好,峰高山怪,水源充沛,山大而漫長,山貨野果較多。天龍山,原稱二龍顛倒睡,屬長白山余脈,兩山相互環抱而得我、東山川長九公里、山川兩側均是群山相連。筆架山主峰海拔四百八十米,河溝縱橫交錯,泉眼多,水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宜人,天然林多,有天然的釣魚台、一片石、風動石、龜背石、仙人洞、抽水湖洞穴等;觀音山,山上自然風光獨特,巨石,怪石居多,有山門碑石、石炕、石椅、雄起石、焚香台、觀音石,天然無字石碑、石鯉魚、龍爪石印等奇特景觀。山下有山楂園、梨園、山葡萄園等供遊人觀光品嘗。該區還有較多的歷史寺廟、傳說典故。村里可舉辦杏花節、廟會等。
十里花溪景觀區
十里花溪景觀區位於鐵嶺縣東部山區的李千戶鎮小屯村,地處長白山余脈。區內凡河穿境而過,青龍山綿延數十里,自然山水資源優美,景色宜人。“花開榛鄉,浪漫李千”是十里花溪景觀區現有自然資源狀況的真實寫照。該旅遊區是以李千戶鎮的草坪、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資源為基礎,以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為依託,開發建設的農業觀光、桔梗花田、燒烤公園、百里楓葉谷、腳踏車騎行廊道等鄉村旅遊項目,是集賞花摘果、休閒娛樂、度假避暑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項目發展定位為莊園式常態化鄉村休閒度假體驗地,將其打造成“東北地區最浪漫的詩意莊園”。
青龍山山城
青龍山山城位於鐵嶺縣李千戶鎮張樓子村西南1.5公里處的凡河南岸,是目前遼東地區最靠近遼河東岸的一處高句麗山城。
青龍山山城基本呈橢圓形,城牆全長2213米。大致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西部地區是一條南北向的狹長溝谷,是比較封閉的“城中城”;東城區以中間一道東西向的馬鞍裝山樑為界將其分作南北兩部分。整個山城有南、西、北3個城門。城內有瞭望台、點將台、蓄水池、城內盤道、高麗坡等遺蹟。
上台水庫
上台水庫是凡河中游的一級支流——惡龍河上游的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東經123ο46′,北緯42ο07′,建設地址在鐵嶺縣李千戶鎮柴家堡村東南,距李千戶鎮政府5公里,距鐵嶺市區35公里處。水庫上游無污染,水庫流域範圍內林草茂盛,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保持較好,山青水秀。夏秋季節常有垂釣和觀光者遊覽嬉戲。
水庫交通便利距西側鐵撫線公路一山之隔距離不到1公里,水庫東北與電視劇《爹媽滿院》拍攝地馬侍郎橋村僅1.5公里距離。
水庫所在地屬半濕潤、半乾旱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積溫較高,溫度變化大。
上台水庫總庫容292萬立方米,最大壩高15.5米,汛限水位107.4米,防汛庫容111.4萬立方米,溢洪道最大泄量115立方米每秒,輸水洞最大泄量2.6立方米每秒,大壩為30年一遇,300年校核標準的粘土心牆壩。庫區流域範圍內林草茂盛,植被覆蓋較高,水土流失現象較輕,水質良好。
著名人物
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號引城,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生於本鄉小屯村。明朝後期將領。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避於朝鮮,明朝自朝鮮內附。
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台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無度,甚至虛報戰功,為言官所劾。萬曆十九年(1591年)罷官。其後十年間,遼東邊備益弛。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復職,年已76歲。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盡徙其民6萬餘戶於內地,以大軍驅迫戀家之民,雖為時論所譴責,但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卒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楊冰
![楊冰](/img/f/8a4/wZwpmL2UjNxAjMwUT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U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楊冰,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趙本山先生的第22個徒弟,生於本鎮。
參演電視劇:《關東大先生》中扮演“小墩子”
《來的都是客》中飾演賈成龍
《櫻桃紅》中扮演虎子
《老兵》中扮演小鼓樓。
定位
樹立工業強鄉思想,積極承接瀋陽經濟輻射,吸引更多商家到李千戶鎮安家落戶,並且緊緊圍繞榛子、山野菜、冷棚香瓜、羊絨等農副產品的加工、包裝廣泛招商,實現初級產品轉化增值和農工商三業的良性循環。此外,還要做好以“天龍山旅遊渡假區”、康莊草坪景觀生態園區為重點的生態旅遊業開發,將李千戶鎮打造成瀋陽、撫順及鐵嶺的後花園。
郵編
郵編:11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