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薹

菜薹

菜薹(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芸薹種白菜亞種中以花譽為產品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學名Brassica .又稱菜心,菜尖。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菜薹 菜薹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體無毛;莖直立或上升。基生葉長橢圓形或寬卵形,長6-8厘米,寬2-3厘米,頂端圓形,全緣,有寬中脈及顯明側脈;葉柄白色或綠色,長3-4.5厘米,稍具邊緣;下部莖生葉和基生葉相似,寬卵形,葉柄無邊緣,不抱莖;其他莖生葉卵形、披針形或窄長圓形,除頂部葉外皆有葉柄且不抱莖。其他和青菜相似。

菜薹 菜薹

薹柔嫩,供炒食。每100克鮮菜中,含水分94~95克,碳水化合物0.72~1.08克,全氮化合物O.21~0.33克,維生素C34~39毫克。起源於中國南部,由白菜易抽薹材料經長期選擇和栽培馴化而來,並形成了不同類型和品種。主要分布廣東、廣西、湖北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及廈門等城市郊區有少量栽培。20世紀後葉日本引進試種成功。

品種:四九甜菜心,油綠50天,新加坡全年油青,農苑特級油青菜,亞蔬1號全年油,香江,台灣四九菜心,油青甜菜心等數百種。

分布範圍

各地栽培。

菜薹 菜薹

傳說故事

關於洪山菜薹的傳說很多,一種說法是:相傳1700多年前,洪山腳下的小村子裡,有個叫玉葉的姑娘,年方十八,相貌娟秀、心靈手巧。鄰村有個叫田勇的小伙子,勤勞樸實、熱心助人。兩人相互傾慕,早已相愛。陽春三月,他們到風景秀麗的洪山遊玩,被人稱“惡太歲”的楊熊撞見。楊熊見玉葉十分漂亮,令兵勇將她搶走。田勇奮力拚打,將玉葉救出,拉著她就往山下跑,楊熊見漂亮姑娘得而復失,叫兵勇將兩人亂箭射死。頓時,田勇和玉葉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楊熊見出了人命,策馬逃跑,突然一陣雷電,將楊熊一夥全擊死在山腰。事後,當地百姓將田勇和玉葉埋在死難的地方,後來墳堆周圍長滿了紫紅色的小苗苗,鄉親們常給它們澆水施肥。到了秋天,當地遇上大蟲災,莊稼顆粒無收,鄉親們將墳堆周圍的紫紅色的薹稈采來食用,覺得甜脆清香,且越來越多,渡過了荒年。秋後,家家戶戶採集了菜籽,在自家菜園裡種植,空時把菜薹挑到城裡去賣,城裡人吃到這種稀有的蔬菜讚不絕口,紅菜薹的名聲越來越大,種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另一種說法與洪山寶塔有關。當年,唐朝的開國元勛尉遲敬德出任襄州都督時,路過江夏(今武昌)縣,郢州刺史忙令家人預備了一桌豐盛酒宴為尉遲敬德接風。席間,尉遲敬德對滿桌的山珍海味不怎么感興趣,而最後上桌的一道紫紅色蔬菜卻使他食慾大增。他邊吃邊贊道:“好菜!好菜!色香味皆美,脆嫩可口。”尉遲敬德從未見過次佳肴,不知其名。郢州刺史告訴他,“這是楚天名菜‘菜薹’,與武昌魚齊名;若長期食用,可益壽延年。”尉遲敬德聞之,甚為歡喜,一口氣將滿盤菜薹吃的精光。臨行前,郢州刺史令人給尉遲敬德備了一份厚 禮。尉遲敬德一件未收,唯獨要了一框菜薹去,準備在路上享用。同時囑咐郢州差役,請他每年給他送去一框菜薹去。三年過去了,尉遲敬德在府上苦等菜薹未到,心情十分急躁。心想,這郢州刺史為何如此不守信用?於是,他派人到江夏催促。差役回報說,東山(洪山)出了“井蛛湖怪”,菜薹都被妖怪吃了,尉遲敬德不信,便親自帶領一班人馬,浩浩蕩蕩來到江夏,一則看個究竟,二則當面責問郢州刺史。尉遲敬德來到東山,果然看見一大片菜薹全都有葉無薹。這時,彌勒寺(今寶通寺)的主持見尉遲敬德的到來,忙率全寺僧眾出門迎接,並對尉遲敬德說:“要整治這些害人的妖怪不難,只要在東山南麓,敝寺的西面建一座七曾八面的寶塔即可。”尉遲敬德聽此言後急忙親自進京見架,請皇帝賜金建塔。唐太宗李世民當即下詔,撥皇銀萬兩,命尉遲敬德立即建塔。結果,寶塔建成了,妖怪鎮住了,而尉遲敬德因積勞成疾,還沒有來得及吃上新長出來的芸薹就不幸謝世了。從此,由於寶塔的神威,彌勤寺鐘聲播及之處,長滿了茂盛的芸薹菜。其中以寶塔投影之地的“學恭田”生長的薹菜味道最佳。人們又可以吃到又脆又甜的薹菜了,這“芸薹菜”就是今天的洪山菜薹。

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表

能量_(KJ) 172 能量(Kcal) 41.0
水分(g) 91.1 蛋白質(g) 2.9
脂肪(g) 2.5 膳食纖維(g) 0.90
碳水化合物(g) 1.90 灰分(g) 0.8
胡蘿蔔素(μg) 80.00 視黃醇當量(μg) 13.0
硫胺素(mg) 0.05 核黃素(mg) 0.04
尼克酸(mg) 0.90 抗壞血酸(mg) 57.00
維生素E_總E(mg) 0.51 維生素E_αE(mg) 0.01
維生素E_(βE+γE)(mg) 0.03 鉀(mg) 221.0
維生素E_δE(mg) 0.47 鈉(mg) 1.50
鈣(mg) 26.0 鎂(mg) 15
鐵(mg) 2.50 鋅(mg) 0.90
銅(mg) 0.12 磷(ug) 60
硒(μg) 8.43

主要價值

油菜薹味甘、性辛、涼,有散血消腫之功效。滑嫩、清香,口感好,堪稱健康食品,其獨特的風味為人們喜愛。註:“菜薹”為標準寫法,“薹”字並未簡化,“菜苔”這一寫法為誤傳。

菜系品種

菜薹俗稱“菜尖”或“菜心”,由於質嫩、味美,故為廣大市民所喜愛。上海地區菜薹品種多,供應期也長,下面介紹冬季栽培品種:

“臘菜薹”,10月上旬播種育苗,11月上中旬定植,行距13—14cm,株距5—6cm,2月份可分2—3次採收,薹嫩而細,味美,但產量不高。

“一刀齊早菜薹”,播種和定植同臘菜薹,較耐寒和晚熟,2月底左右一次採收。

“晚菜薹”,10月中旬播種,11月中下旬定植,薹粗,成熟遲,3月中下旬分二次採收,產量較高。

“油菜薹”,10月下旬播種,11月底—12月中旬定植,行距20cm左右,株距10—12cm,3月底至4月上旬作一次採收,產量與“晚菜薹”相近。

其他如“冬常菜”、“二月、三月慢”青菜也可密植採收菜薹。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菜薹 菜薹

麻疹後、瘡疥、目疾者不宜食。

食療作用

菜薹 菜薹

油菜薹味甘、性辛、涼;有散血消腫之功效。

播種栽培

播種時間

7月下旬-8月下旬,畝用種量50-100g,用50%的多菌靈拌種消毒,苗床土用生石灰消毒。

移栽時間

8月下旬-9月下旬。

⒈每畝用150kg生石灰整土;

⒉每畝用50%土壤滅菌殺蟲劑4-5包或者10%易撒淨2包;

⒊每畝用五氯硝基苯4包(對防治根腫病尤為有效)。

定植密度:每畝栽植3000株,1株/蔸。

施肥

⒈土雜肥2000-4000kg/畝(作基肥);

⒉蔬菜專用有機複合肥100kg/畝(作基肥);

⒊人畜糞水3000-4000kg/畝:定植成活中耕後追肥,以人畜糞水為主,每畝40擔左右,在國慶節前後主苔可採收,主薹採收後,需追肥一次,以後每採收一次需追肥一次。

⒋尿素20kg/畝;

⒌葉面肥:生命源每畝每次施一包或豐多收1包或者用植寶素一支,兌水30kg噴霧。

注意: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係。植株現蕾前後均需充足的肥水,以足夠的營養體保證菜薹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保證前期肥水的供給。對礦物質營養的吸收以氮最多,鉀其次,磷最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3:1。菜薹屬長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花芽分化和花薹的生長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頂花生長長達50-58天。

病蟲害防治

受葉脈限制,葉片上有近園形多角病斑、潮濕時背面有白黴,後期病斑枯死,變褐色至葉片乾枯。

用藥:

A、畝用72%霜疫清150克兌水600-750倍噴霧;

B、金雷多米爾100g兌水1000倍噴霧;

C、瑞毒霉100g兌水800倍噴霧;

D、霜疫必克、拖布津、多菌靈等。

軟腐病

主要發病在基部,初期水浸狀病斑,後期濕腐狀,變黑髮臭,借雨水傳播,從傷口入浸。

用藥:

A、1000萬農用鏈黴素3000倍,兌水噴灑,基部儘量多用藥水;

B、敵克松500g加水500kg洗根;

C、77%可殺得500倍兌水噴霧。

細菌性角斑病

葉片正面病斑呈褐色,背面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病斑,發病初期呈水漬狀最後病斑中央組織乾枯脫落。

用藥:同軟腐病相同。

根腫病

從苗期就開始染病,病株葉色變淡凋萎下垂,在晴天中午前後尤為明顯。病株根部腫大呈現瘤狀,多的每株可達20個左右。到了後期病部被軟腐細菌侵染,造成組織腐爛,散發臭氣整株死亡。

用藥:

A、主要在育苗期和移栽的大田畝用150kg生石灰整土消毒。

B、移栽時每畝用1.5kg-2kg五氯硝基苯拌入基肥中施用,也可用土壤滅菌殺蟲劑4-5包。

C、多施用腐熟有機肥,如堆漚肥、爐灰豬糞、火土灰、有機複合肥等。

主要害蟲:小菜蛾、菜青蟲、蚜蟲

用藥:

A、治菜青蟲、小菜蛾:斃百蟲、抑太保、卡死克、除盡、樂斯本、敵殺死;

小菜蛾

B、治蚜蟲:蚜虱淨、蚍蟲啉、艾美樂、樂斯本。

注意

嚴禁在蔬菜上施用甲胺磷、甲拌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等有機磷農藥和樂果、氧化樂果等高毒高殘留農藥。慎重施肥用三唑酮、毒死蜱、氰戊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百菌清等蔬菜較敏感的農藥,減少每季蔬菜用藥次數,嚴格保證安全間隔期。對於其他殺蟲劑、殺菌劑農藥,也必須保證安全間隔期(即:最後一次施藥至採收的天數)。

美味菜譜

原料:紅菜薹1000克、熟臘肉100克、芝麻油75克、精鹽、姜未各少許。

製作

⒈將紅菜薹用手摺斷成4.5厘米長的段,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淨瀝乾。臘肉切成3厘米長、0.3厘米厚的片;

⒉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下姜未稍煽後,放入臘肉煽炒1分鐘,用漏勺撈出;

⒊將原炒鍋連同餘油置旺火上燒熱,放入菜苔,加精鹽偏炒2分鐘,再加入臘肉合炒1分鐘,用手勺推勻,將鍋顛動幾下,起服盛盤即成。

清炒紅菜薹

主料:紫菜薹400克

輔料:辣椒(紅,尖)30克

清炒紅菜薹

調料:鹽5克、雞精2克、白醋5克、香油10克、植物油20克、大蔥5克、姜3克

做法:

⒈將紅菜薹洗淨切段;紅辣椒切絲;蔥、姜切末;

⒉沙鍋下植物油,放入薑末、蔥末炒香;

⒊加入紅菜薹段、鹽翻炒,滴白醋、香油,放入雞精翻炒均勻即 可

主料:紫薹雲耳、鮮筍、海米、蔥、姜鹽、白糖、胡椒粉、香油、料酒

做法:

⒈將紫薹洗淨切成段,蔥姜切末,雲耳洗淨摘成小塊,海米泡發,鮮筍切片備用;

⒉坐鍋點火倒油,下海米炒香,放入蔥薑末、紫薹翻炒均勻,調味後加入雲耳、筍片煸炒,淋香油出鍋即可。

白花菜目(二)

鼠耳芥屬
歐洲油菜
歐洲庭薺
歐洲山芥
歐亞香花芥
歐洲菘藍
歐亞蔊菜
匍匐南芥
匍匐桂竹香
匍匐葶藶
披針葉屈曲花
匍匐彎蕊芥
屏邊山柑
缺刻葉諸葛菜
球莖甘藍
全緣獨行菜
球果庭薺
琴葉南芥
青海肉葉薺
群心菜
群心菜屬
球果群心菜
球果葶藶
缺柱山萮菜
全緣葉山萮菜
淺黃花半脊薺
屈曲花
屈曲花屬
淺紫花高河菜
球果薺屬
球果薺
全葉大蒜芥
芹葉薺屬
芹葉薺
旗桿芥屬
旗桿芥
青皮刺
肉葉薺屬
柔彎曲碎米薺
柔毛高原芥
絨毛高原芥
銳棱岩薺
柔毛岩薺
日本山萮菜
柔毛半脊薺
柔毛連蕊芥
絨毛念珠芥
柔毛鼠耳芥
蘿蔔屬
蘿蔔
辣根屬
辣根
綠獨行菜
卵葉硬毛南芥
卵葉彎曲碎米薺
裸莖碎米薺
露珠碎米薺
離子芥屬
離子芥
蓮座高原芥
卵葉岩薺
兩節薺
兩節薺屬
麗江葶藶
輪葉無隔薺
裸莖條果芥
遼東蔊菜
螺喙薺
螺喙薺屬
連蕊芥屬
連蕊芥
棱果芥
棱果芥屬
蓮座念珠芥
辣木
辣木屬
雷公橘
蘭嶼山柑
卵葉鼠耳芥
毛果諸葛菜
密花獨行菜
毛果南芥
毛果碎米薺
毛果群心菜
毛果苞序葶藶
毛果蒙古葶藶
毛葉葶藶
毛葶藶
蒙古葶藶
毛果喜山葶藶
馬塘葶藶
棉毛葶藶
綿果芝麻菜
蒙古糖芥
密序山萮菜
毛果菘藍
綿果薺
綿果薺屬
毛萼條果芥
毛萼單花薺
綿毛叢菔
木犀草屬
木犀草
馬檳榔
毛果山柑
毛蕊山柑
勐海山柑
毛葉山柑
美麗白花菜
扭庭薺
南芥屬
扭果花旗桿
扭果葶藶
扭果四齒芥
念珠芥
念珠芥屬
牛眼睛
湖北諸葛菜
花椰菜
哈密庭薺
寒原薺
寒原薺屬
賀蘭山南芥
紅花肉葉薺
華中碎米薺
紅紫桂竹香
河岸岩薺
花旗桿
花旗桿屬
厚葉花旗桿
灰岩葶藶
焊菜
灰白葶藶
黃花糖芥
灰毛糖芥
灰毛彎蕊芥
厚壁薺屬
厚壁薺
灰白芹葉薺
旱生叢菔
灰毛棒果芥
黃木犀草
黑葉山柑
紅果魚木
芥藍菜
芥菜
芥菜疙瘩
家獨行菜
鹼獨行菜
尖果寒原薺
尖果南芥
箭葉南芥
基隆南芥

薺屬
堇色碎米薺
堇葉碎米薺
假彎曲碎米薺
具葶離子芥
具苞抱莖葶藶
具苞糖芥
卷果澀薺
堇葉芥屬
堇葉芥
近長角條果芥
距果沙芥
雞冠沙芥
睫毛叢菔
具苞念珠芥
節蒴木
節蒴木屬
莢蒾葉山柑
苦芥
寬葉獨行菜
寬翅南芥
寬絲高原芥
喀什高原芥
寬葉葶藶
寬葉雲南葶藶
寬翅菘藍
寬翅彎蕊芥
寬框薺屬
寬框薺
寬翅沙芥
寬果叢菔
寬葉叢菔
苦子馬檳榔
耳葉南芥
峨眉碎米薺
洱源碎米薺
二行芥
二行芥屬
粉綠垂果南芥
伏水碎米薺
福地葶藶
複合葶藶
斧翅沙芥
風花菜
甘藍
光果寬葉獨行菜
高山南芥
古銅色肉葉薺
高山碎米薺
光頭山碎米薺
桂竹香
桂竹香屬
高山離子芥
高原芥屬
高原芥
剛毛蛇頭薺
廣州焊菜
光果葶藶
光果棉毛葶藶
光果西藏葶藶
高山葶藶
高莖葶藶
剛毛葶藶
光錐果葶藶
光果毛葉葶藶
光果伊寧葶藶
剛毛澀薺
高河菜屬
高河菜
灌叢條果芥
廣州蔊菜
高蔊菜
高山芹葉薺
光果叢菔
革葉薺屬
革葉薺
溝子薺屬
溝子薺
光果舟果薺
甘新念珠芥
廣州山柑
弓葉鼠耳芥
阿拉善獨行菜
阿玉碎米薺
矮高原芥
阿爾泰葶藶
矮阿爾泰葶藶
矮葶藶
矮喜山葶藶
矮糖芥
矮高河菜
卜藍花子
白菜
抱子甘藍
白花菜目
抱莖獨行菜
北方庭薺
抱莖南芥
白朮
白花碎米薺
鞭枝碎米薺
寶島碎米薺
播娘蒿
播娘蒿屬
白毛花旗桿
寶興葶藶
抱莖葶藶
北方葶藶
變光剛毛葶藶
半抱莖葶藶
苞序葶藶
苞葉阿爾泰葶藶
波齒葉糖芥
北疆山萮菜
半脊薺屬
半脊薺
北香花芥
薄果薺屬
薄果薺
白花彎蕊芥
白芥
白芥屬
棒果芥
棒果芥屬
白木犀草
薄葉山柑
白花菜屬
白花菜
斑果藤
斑果藤屬
長羽裂蘿
菜薹
川鄂辣根
蔥芥屬
蔥芥
粗果庭薺
齒葉南芥
垂果南芥
長角肉葉薺
匙薺
匙薺屬
長梗亞麻薺
長白山碎米薺
草甸碎米薺
叢生高原芥
藏北高原芥
長毛高原芥
叉毛岩薺
翅柄岩薺
臭薺屬
臭薺
叉毛蛇頭薺
長纖毛喜山葶藶
草原葶藶
粗球果葶藶
長果抱莖葶藶
長角糖芥
粗梗糖芥
川滇山萮菜
藏薺
藏薺屬
長圓果菘藍
長柄芥
長柄芥屬
長瓣高河菜
粗壯單花薺
藏芥屬
藏芥
簇芥
簇芥屬
垂果大蒜芥
長果叢菔
叢菔
叢菔屬
齒葉菥蓂
長果念珠芥
川犀草屬
川犀草
長刺山柑
赤水鼠耳芥
粗根鼠耳芥
大葉芥菜
多裂葉芥
豆瓣菜屬
大葉香薺菜
獨行菜
獨行菜屬
鈍葉獨行菜
大葉蔥芥
短梗南芥
大花南芥
大果團扇薺
短葶肉葉薺
鈍葉碎米薺
鈍齒四川碎米薺
東北小花碎米薺
大葉山芥碎米薺
多葉碎米薺
單莖碎米薺
鈍圓碎米薺
大葉碎米薺
彈裂碎米薺
大頂葉碎米薺
多花碎米薺
鈍葉雲南碎米薺
單葉臭薺
多年生花旗桿
多葉葶藶
短錐果葶藶
短莖葶藶
大花山萮菜
大花彎蕊芥
短梗澀薺
大果高河菜
短羽高河菜
多蕊高河菜
短果小柱芥
墊狀條果芥
單花薺屬
單花薺
多型大蒜芥
短瓣大蒜芥
大蒜芥
大蒜芥屬
大葉大蒜芥
短果大蒜芥
短柄叢菔
多花叢菔
倒毛叢菔
大花棒果芥
大果棱果芥
大果溝子薺
大花蚓果芥
多花山柑
多毛山柑
獨行千里
滇白花菜
鈍葉魚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