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名稱】:膽囊
【歸經】:經外奇穴下肢部
【拼音】:Dǎnnáng
【國際標準代號】:Ex-LE07
【定位】:位於小腿前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1~2寸左右的壓痛點處。
【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道感染,膽道蛔蟲症,膽絞痛,胸脅痛,下肢麻痹或癱瘓,耳聾等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艾炷炙5~7壯,或艾條炙10~15分鐘。
膽汁的生理功能
膽汁的作用主要是膽鹽或膽汁酸的作用。膽鹽或膽汁酸可作為乳化劑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於水溶液中這樣,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膽汁酸還可與脂肪酸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脂肪酸的吸收,總之,膽汁對於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義。
膽囊 - 形態結構人的膽囊位於肝下部的膽囊窩內,梨形,長約8~12厘米,寬約3~5厘米,容積約為40~60毫升。分膽囊底、體、頸3部,膽囊底為鈍圓的盲端;膽囊體為膽囊中間的大部,它與膽囊底無明顯界限;膽囊頸為末端的狹窄區,較細,向左側呈直角彎曲與膽囊管相連,膽囊頸和膽囊管內黏膜皺襞呈螺鏇狀突入腔內,形成螺鏇瓣,在膽囊頸處有1袋狀膨大, 叫做哈特曼氏囊。人的膽管也分3部,即肝膽管、膽囊管、總膽管。三者排列成“丫”形。
肝膽管位於上右方,通肝;膽囊管位於左側,通膽囊;總膽管在最下部,止於十二指腸壁,開口處有奧迪氏括約肌,它調節流入十二指腸的膽汁量。
膽囊壁分3層:①黏膜層,有許多高而分支的皺襞,皺襞之間的上皮細胞凹陷成窩,使黏膜呈蜂窩狀。上皮細胞有大量微絨毛,它與膽囊的吸收功能有關。膽囊壁的固有膜為薄層結締組織,內有豐富的小血管和淋巴管;②肌層,縱行平滑肌位於內側,環行平滑肌位於外側;③外膜,為結締組織纖維膜,較厚,復蓋著漿膜 。
各項調節
在人的消化期外,由於奧迪氏括約肌緊張性強,阻力高,肝膽汁流入小腸受阻;又由於膽囊壁肌肉在此時為鬆弛狀態,故肝膽汁轉而流入膽囊貯存。膽囊不僅能貯存相當於它容積的量,由於它能濃縮膽汁,故能貯存更多的肝膽汁。肝膽汁進入膽囊的貯存活動主要在夜間。
膽囊壁能主動吸收Na、Cl和HCO婣,水隨之被動吸收。由於水被大量吸收,故遺留下來的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色素等即被濃縮。大約有10%的卵磷脂在膽囊內被吸收,少量游離膽汁酸以擴散方式被吸收。肝能將含碘的有機物分泌到膽汗,而膽囊不能吸收它,由於水被吸收,故碘在膽囊內濃縮,X射線不能透過含碘有機物,所以它可作為膽囊造影劑。此外,膽囊還有分泌功能,可分泌粘蛋白等。在膽囊內被濃縮的膽汁,叫做膽囊膽汁。
兔和魚和膽囊濃縮膽汁的過程,是主動轉運Na和Cl到血液,水因等滲而按比例轉運。轉運過程中黏膜兩側不產生電位差;人膽囊濃縮膽汁時,可產生8毫伏電位差,漿膜面電位較黏膜面為正。如果用一種代謝抑制劑──哇巴因阻斷代謝活動後電位差就消失;如果用鉀離子代替鈉離子,此電位也不產生。
人膽囊的吸收過程顯然受生電性鈉泵的影響。水溶性物質只有在其分分直徑小於6~8埃才能透過膽囊黏膜;能夠順濃度梯度擴散,直到膽囊黏膜兩側出現鉀的電化學平衡為止;Ca在膽囊內也能達到它的電化學平衡;膽囊膽汁中鈉的濃度甚高,大部Na與膽汁酸結合,由於結合成膽鹽的分子顆粒大而滲透活性低,故膽囊膽汁雖被濃縮,但其滲透壓變動不大。膽囊黏膜是由單層高柱狀上皮細胞構成,兩細胞之間的頂部相連,叫做緊密連線,其下為細胞間隙(又名側管)。
液體轉運的過程,是鈉和氯或碳酸氫鹽通過高柱狀上皮細胞頂膜的耦聯泵進入細胞內,這個泵可轉移等量的正離子和負離子。氯和鈉再從細胞內轉運到側管內。靠近緊密連線的側管膜對鈉和氯離子的通透性高, 而側管底部膜對鈉和氯離子的通透性低。因此,側管頂部內液體的滲透壓較高,而側管底部的較低,但兩者均比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高。水就順滲透壓梯度由膽囊腔經上皮細胞的頂膜、側膜和緊密連線而進入側管,然後進入毛細血管而被血流帶走。當液體轉運處於穩定狀態時,側管內就產生一穩定而持續的滲透梯度,其頂部為高滲,底端為微弱的高滲。這個滲透梯度有利於水的流動和溶質的擴散
膽囊收縮或舒張可調節膽道系統內的壓力。當奧迪氏括約肌緊張性升高時,膽囊舒張,肝膽汁轉流入膽囊,但不會引起膽道內壓明顯上升;當膽囊收縮時,膽道內壓逐漸升高,一旦膽道內壓超過奧迪氏括約肌內壓,膽汁就進入十二指腸,膽道內壓也就回降。所以,膽道內壓的高低,不僅與膽囊舒縮有關,還與奧迪氏括約肌緊張性高低有關。注射嗎啡可加強奧迪氏適約肌的緊張性,而口服硫酸鎂則使括約肌鬆弛。膽管發生炎症或結石,可引起膽道梗阻,梗阻上端的膽管內壓不斷升高,所有膽管漸次擴大,最後累及膽小管和毛細膽管而使之破裂,膽汁經淋巴管返流到體循環,產生返流性黃疸,表現為鞏膜和皮膚黃染,糞便顏色變淡,血及尿中膽紅素濃度增高。
膽囊活動受激素和神經的調節。膽囊平滑肌收縮所引起的膽囊膽汁排放主要與激素有關,而膽囊平滑肌緊張性強弱則主要與神經衝動有關。
脂肪性食物進入小腸,可刺激腸黏膜內的Ⅰ內分泌細胞釋放膽囊收縮素(CCK),它能促使膽囊收縮和奧迪氏括約肌緊張性降低,從而引起膽汁排放(見胃腸激素);注射血管活性腸肽(VIP)能強烈地抑制基礎情況下膽囊的緊張性,也抑制膽囊收縮素對膽囊的作用,人和貓的迷走神經乾內有血管活性腸肽能纖維,刺激這種纖維可引起膽囊舒張;孕酮可減弱膽囊平滑肌的緊張性,並使膽囊對水的吸收減少,而致膽囊容積增大。孕婦後期血中孕酮含量增多,靜息時膽囊容積比非妊娠者約大一倍;胰多肽使膽囊舒張,它的作用恰與膽囊收縮素相反;生長抑素也使膽囊舒張,這與它抑制膽囊收縮素釋放有關。
神經調節
電刺激狗的頸部迷走神經可使膽囊膽汁排放,這是膽囊收縮所引起的。切斷狗頸兩側迷走神經後,膽囊容積約增大一倍、膽管鬆弛、膽囊收縮素刺激膽囊收縮的效應加強,後一效應可能是取消了血管活性腸肽能纖維對膽囊抑制作用所致。一般來說,刺激交感神經引起膽囊舒張。不過,需要預先注射膽囊收縮素或刺激迷走神經以提高膽囊緊張性後,才能使交感神經的舒張效應顯示出來。膽囊平滑肌上有腎上腺素能 α與β受體。套用α受體激動劑,如美速胺可引起膽囊收縮,α受體阻斷劑,如酚妥拉明可阻斷激動劑的效應;套用β受體激動劑如異丙腎上腺素可引起膽囊舒張,而β受體阻斷劑如心得安可阻斷之。膽囊以β受體占優勢,膽囊充盈時的擴張刺激,可通過β受體引起膽囊舒張,這有利於肝膽汁注入膽囊。
切除的後果
切除膽囊後,膽總管會出現代償性擴張。如此功能喪失,將出現類似膽絞痛和不適感。切除人的膽囊後果表現為:①厭食脂肪性食物,由於沒有濃縮的膽囊膽汁進入小腸,腸內的膽汁酸量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見吸收),所以攝入較多脂肪時,將出現脂肪消化不良,從而引起厭食脂肪性食物;②膽汁酸池減少,膽汁酸的腸肝循環次數增加,結果腸內膽汁酸量下降不致過多;③膽汁內次級膽汁酸含量增多,這是由於切除膽囊後,初級膽汁酸進入腸腔的量增多,腸內細菌作用所產生的次級膽汁酸量也增多並被吸收再進入膽汁的緣故;④膽汁中膽固醇減少,膽固醇由飽和變成不飽和狀態,這對於防止膽固醇結石再生成是有利的。
膽汁功能
膽汁的作用主要是膽鹽或膽汁酸的作用。膽鹽或膽汁酸可作為乳化劑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於水溶液中,這樣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膽汁酸還可與脂肪酸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脂肪酸的吸收,總之,膽汁對於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義
。
之前人們都認為,如果因為某種疾病需要切除膽囊,對人體整體功能影響不大:①膽汁可直接排入腸道參與消化功能;②機體功能可通過代償而適應。
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膽囊的重要性,膽囊切除後,膽道內膽汁的逆流現象增多,因而膽道感染的機會也增加,空腹時膽汁也會連續進入腸道,沒有食物和胃酸中和,膽汁在十二指腸蓄積,達到一定壓力後逆流入胃,膽汁中的卵磷脂對胃黏膜的損害很大,會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嚴重時患者會現出現劍突下燒心樣疼痛,嘔吐膽汁和出現體重明顯減輕的症狀。膽囊切除術的患者,膽汁中的膽汁酸在肝腸循環加快,次級膽汁酸在腸道中生成增加,它們的代謝產物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因而大腸癌的發病率會增加,所以膽囊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切為好。
膽囊疾病
膽道結石
膽石症是膽囊、膽管內晶體的集中沉澱,如結石位於膽囊,叫做膽囊石病。如結石位於膽總管,叫做膽總管石病。
膽石症在特定人群中的婦女最常見,如美國土著人。膽石形成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西方飲食和遺傳素質。美國,20%超過65歲的人患有膽石病,但大多數無症狀。每一年,大約超過50萬的人作外科手術取石,其中大多數因為出現症狀而行手術。
多數膽石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儘管部分是由鈣鹽構成。膽汁含有大量膽固醇,通常狀態下以液體形式存在,當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時,膽固醇成為不溶性的,由膽汁中析出沉澱成石。
大多數膽石在膽囊內形成,大多數膽管結石系由膽囊移動而來。膽管內結石形成系由於膽汁流速變慢、淤滯而致,如膽管有狹窄或膽囊切除術後。
膽總管結石能導致嚴重的、危及生命的膽總管感染(膽管炎),胰腺炎或肝臟炎症。當膽道系統梗阻時,細菌繁殖迅速形成膽管炎症,細菌可擴散至血流引起身體其他部位感染。
膽囊結石
如果膽囊內結石引起反覆疼痛,調整飲食也不能減少發作,醫生可建議作膽囊切除術。膽囊切除不會引起營養缺乏,手術後沒有飲食限制,手術死亡率約為0.1%~0.5%。手術中,醫生可查明膽總管內有無結石。
膽管結石
膽管結石可引起一系列嚴重問題,因此,應採用外科手術或通過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ERCP)取出結石。採用ERCP,內鏡(帶有外科附屬檔案的可彎曲可視性管道)經口插入,通過食管、胃進入小腸,經置入奧迪括約肌的小管注入造影劑。用一種叫括約肌切開術的方法,切開括約肌的肌肉,開口增大足以使堵塞膽管的結石通過並進入小腸。90%的病人ERCP檢查和括約肌切除手術是成功的,死亡率小於0.4%。3%~7%的病人出現併發症,較腹部手術安全性高。術後併發症包括出血、胰腺炎、膽管穿孔或感染,2%~6%的病人,膽管再次狹窄,結石復發。膽囊結石不能經ERCP取出。
60歲以下、已行ERCP和括約肌切開的病人,反覆發作膽管和膽囊問題者,應選擇性切除膽囊,否則,在今後數年內,它們有可能發生急性膽囊疾患。ERCP方法能去除大多數結石,如有結石殘留,這些殘石能隨後經已作永久性括約肌切開術的開口排出。任何殘存結石均能在經外科手術插入膽管中的引流管拔除之前用內鏡取出。
膽管炎臨床表現多以持續性高熱,伴有寒戰、腹痛,肝區不適、隱痛、放射到胸背部、肩胛部,酸、脹等不適,上腹部劍下疼痛。疼痛位置多數不準確,但疼痛呈持續性的、夜間加重,一般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肝外膽管結石梗阻時可有黃疸或黃疸加重。形成支氣管瘺時可有膽汁樣痰液。
對於膽管炎的治療,建議使用清膽消癰方進行治療,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膽退黃的功效。
飲食護理
①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儘量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
②限制含膽固醇量高的食物,如魚子、蛋類、蛋黃、食肉動物的肝、腎、心、腦等。
③飲食以蒸煮燉燴等清淡為佳,切忌炒、炸、燒、烤、熏、醃製食品。
④增加攝入魚、瘦肉、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優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⑤宜多吃西紅柿、玉米、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⑥增加飲水、吃飯的次數和數量,增加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減輕炎症反應和膽汁淤積。
⑦少吃大頭菜、芹菜等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免因難以消化而增加胃腸蠕動,從而引發膽絞痛。
⑧忌菸酒,及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如辣椒、芥末。
生活護理
①患者用藥應有醫生指導。對肝膽有害的藥儘可能少用,對滋補品、保健藥、茶飲等要慎用。
②根據身體狀況,加強身體鍛鍊,如散步、打太極拳、游泳等,有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進行適當的鍛鍊,但不可過於疲勞,增強自身免疫力,保護機體和肝膽功能。
③減輕患者的思想負擔,要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積極的治療心態,儘量避免或減少引起情緒波動的各種刺激活動。
膽囊息肉
通常臨床上所稱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性病變,是一種膽囊腔內的良性占位性病變,以膽固醇性息肉多見,多無症狀,部分患者僅有輕微的上腹部不適或隱痛,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
針對膽囊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手術方法和保守治療(飲食注意,護膽調息方調理)。
膽囊炎
膽囊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於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是膽囊壁的炎症,通常由膽囊頸管結石引起,同時引起突然發作的劇烈的疼痛。
至少95%的急性膽囊炎病人伴有結石,少數情況下,細菌感染可引起炎症。
沒有結石的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嚴重疾病,易發生在創傷、手術、骨折、廣泛感染(敗血症)和一些嚴重疾病(特別是一些長期接受靜脈營養的病人)之後。這些病人通常在出現突然的、劇烈的疼痛前沒有膽囊疾病的記錄。一般而言,病情非常嚴重,能導致膽囊壞死或穿孔。需立即行外科手術切除膽囊。
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膽囊長時期的炎症,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尖銳腹痛。
損傷的膽囊壁厚,收縮,變小,膽囊壁大部分由纖維成分構成,膽囊內壁出現潰瘍和瘢痕,膽囊內含有膽汁液,後者常常阻塞膽囊頸管。這種情況一般由結石引起的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引起損害與修復交替進行所造成。
膽囊炎的處理—蒲草清膽方,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消癰散結,利膽消炎。
膽管腫瘤
除膽石外,癌症是膽管梗阻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癌症起源於胰腺頭部,而膽總管穿行其中,其次是起源於位於膽總管和胰腺管聯接部位膽管本身,膽囊或肝內膽管。相當少見的情況下,膽管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腫瘤壓迫導致梗阻,或者被因淋巴肉瘤而腫大的淋巴結壓迫引起,膽管的良性腫瘤也可引起梗阻。
影像學套用
探討組織諧波成像對膽囊病變的診斷價值
。方法 對比分析68例膽囊病變的基波成像和組織諧波成像結果。結果 用組織諧波顯像觀察膽囊病變時圖像顯示清晰,分辨力優於基波顯像,特別是對膽囊小息肉的二維顯示尤其清晰。結論 組織諧波顯像能明顯改善二維圖像質量,提高診斷的陽性率及準確率。
用組織諧波成像技術對68例常規基波成像顯示欠滿意的膽囊病變進行超聲對比觀察,旨在探討組織諧波成像在膽囊病變中的套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膽囊病變68例患者因常規基波顯像(FI)不滿意而選用組織諧波成像(THI),結果63例經手術證實。儀器採用GEVV7及ALOˉKA5500超聲診斷儀,腹部變頻探頭。
1.2 方法 患者平臥或左側臥位,首先常規用基波顯像觀察膽囊,不滿意者改用組織諧波顯像觀察,儀器的其它條件及切面均保持一致,觀察後對比分析,並追蹤觀察,已行手術的與手術結果對照。
2 結果
68例患者中基波成像顯示膽囊腔內結石25例,可疑7例;膽囊可疑壁內結石3例;膽囊息肉25例,可疑3例;膽囊占位4例,可疑1例。所有觀察的患者膽囊壁均顯示毛糙,囊壁及壁內病灶顯示欠清晰。11例膽囊底部出現偽像,致膽囊底部息肉及壁內結石顯示不清晰,改用諧波成像後同部位同切面觀察以上病例,膽囊底部偽像消失,可疑病灶二維圖像顯示清晰,明確查出膽囊腔內結石32例,壁內結石3例,膽囊息肉27例34息肉,膽囊占位5例。排除1例可疑膽囊底部息肉患者。以上病例中5例壁間結石患者追蹤觀察超聲診斷結果一致。63例患者術後追蹤與手術結果相符。
3 討論
組織諧波顯像是新開發的新的超聲診斷技術,是套用超寬頻探頭,發射低頻基波,選擇性接收並放大組織通過非線性作用產生的二倍於基波的諧波成像,達到提高信噪比,改善超聲分辨力,提高圖像質量和診斷準確性的目的。常規基波顯像易受腹壁含氣組織的干擾,易產生傍辨和混響偽像,影響超聲診斷的準確性 。套用組織諧波成像在觀察膽囊病變時基本消除了膽囊前壁多次反射和切面厚度效應偽像,清晰顯示結石、息肉及瀰漫性膽囊壁增厚和膽泥、占位等,小膽石後方清晰銳利的聲影使之易與息肉鑑別據本組病例觀察分析:膽囊病變絕大部分在基波狀態下可以基本明確超聲診斷,本組54例,占79%;另14例占21%的患者在基波狀態下顯示不清晰後而改用諧波成像觀察,偽像消失,顯示清晰,特別是膽囊底部和膽囊前壁病變者效果更加,肥胖者尤為明顯。實踐證明:組織諧波成像簡便實用,只要儀器有此功能,按下或鏇轉此功能鍵即可進入諧波狀態,對基波顯示不清晰的病變,能明顯改善二維圖像質量,提高解析度及診斷的陽性率和準確率。所以組織諧波成像將會有廣闊的套用前景 。
膽囊結石
常見於膽囊和膽管,是由膽固醇、膽色素、鈣鹽等晶體物摻入少量蛋白質組成的結石。依其主要成分的不同分為膽固醇膽石和膽色素膽石。脊椎動物如牛和狗也常有膽石。
膽固醇膽石的成因,是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或者磷脂和膽汁酸減少,或者三者的比例不當,使膽汁中膽固醇結晶沉澱形成膽石。膽色素膽石的主要成分是非結合膽紅素鈣。非結合膽紅素不溶於水,它與鈣一起沉澱,形成膽色素膽石。膽囊或膽管發炎特別是大腸桿菌感染是形成這種膽石的重要原因。
由於細菌產生β-葡糖苷酸酶,它使結合膽紅素脫結合成為不溶於水的非結合膽紅素而沉澱;膽囊或膽管發炎會損傷上皮細胞並使之脫落,受傷的上皮細胞除釋放 β-葡糖苷酸酶外, 還滲出大量蛋白質和鈣,從而形成膽色素膽石。
症狀
表現為上腹疼痛並放射到肩和背部,且低燒、噁心、嘔吐、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黃疸。
這些症狀是非特異性的,與胃腸、肝臟疾病的症狀很相似。
病人在一開始會因誤以為是胃腸疾病或肝病做非膽結石症檢查,而自行耽擱確診時間,而一旦確診,治療的難度就會加大。給患者加重經濟和心理的負擔。
膽囊內膽石形成可導致多種可能的臨床後果。大多數患者可長期甚至終生無症狀。結石通過膽囊管時可有阻塞症狀,也可能沒有。暫時性的膽囊管阻塞引起腹絞痛,而持續性阻塞則引起炎症和急性膽囊炎。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絞痛不同的是,典型的膽絞痛是持續性的,而且進行性加重並維持一段時間後逐漸減弱並持續數小時,常伴有噁心,嘔吐。如無併發症則不出現寒戰,高熱。疼痛最常位於上腹部或右上腹,並向右肩胛區放射。
消化不良和脂餐不耐受通常是膽囊疾病的症狀,而噯氣,腹痛,噁心等表現可以是膽石症的症狀,亦可以是消化性潰瘍或功能性應激的症狀。這些症狀在膽囊切除後消失,但只出現這些症狀並不是手術的指征。如果合併這些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脂餐不耐受可能是由膽結石引起的。然而,在一般人群中,餐後功能性應激發生率很高,以至於單憑症狀而沒有支持性的臨床體徵和診斷性研究,很難作出膽囊疾病的診斷。
膽囊切除的後果
切除膽囊後,膽總管會出現代償性擴張。如此功能喪失,將出現類似膽絞痛和不適感。切除人的膽囊後果表現為:①厭食脂肪性食物,由於沒有濃縮的膽囊膽汁進入小腸,腸內的膽汁酸量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見吸收),所以攝入較多脂肪時,將出現脂肪消化不良,從而引起厭食脂肪性食物;②膽汁酸池減少,膽汁酸的腸肝循環次數增加,結果腸內膽汁酸量下降不致過多;③膽汁內次級膽汁酸含量增多,這是由於切除膽囊後,初級膽汁酸進入腸腔的量增多,腸內細菌作用所產生的次級膽汁酸量也增多並被吸收再進入膽汁的緣故;④膽汁中膽固醇減少,膽固醇由飽和變成不飽和狀態,這對於防止膽固醇結石再生成是有利的。
膽道術後應作哪些處理
(1)術後體位:除休克病人以外,膽道術後的病人均應採取半臥位,既有利於小網膜囊孔附近的腹腔引流,又有利於病人呼吸;對預防術後併發症有意義。
(2)術後禁食:禁食至術後3天腸蠕動恢復時為止。肛門有排氣後即可進流食。如系膽腸內引流手術,則依據病情禁食時間亦可適當延長。
(3)靜脈補液:一般成人每天補液總量可按3000ml左右計算,外加胃腸減壓的吸引量及膽汁引流量。如有高熱,液體總量還需適當增加。
(4)維持血壓平穩:施行廣泛的肝膽管手術時,術後的引流滲出較多,應注意避免發生循環血容量不足。在重度梗阻性黃疸的病人,脈率慢,故脈率對低血容量的反應不如無黃疸的
膽囊空腸y形吻合術
病人那樣靈敏。
(5)保持足夠的尿量:保持尿量在有梗阻性黃疸的病人特別重要,尿量一般應保持在每小時60ml左右,若尿量不足,可使用甘露醇溶液,當液體量已補充足夠量後,亦可給予速尿10~20mg。避免當病人因低血容量少尿時大量用速尿維持尿量。
(6)全身使用廣譜抗生素:膽道感染時厭氧菌感染常見,手術後抗生素宜與滅滴靈聯用。膽道感染時的厭氧菌多為類桿菌屬的細菌。
(7)對於複雜的大的肝膽管手術,術後每天可用地塞米松5~10mg,3天內停用。
(8)營養支持:對手術後1周以上不能進食的病人,可行深靜脈補充營養,最常用的是經鎖骨下靜脈置管至上腔靜脈。手術時亦可作穿刺腸造瘺,以補充營養。
(9)腹腔引流的管理:小網膜囊孔附近的菸捲或膠管引流,術後如無大量膽汁樣滲出液流出,可在2~3天后拔除。
(10)各種膽道引流管的管理:對膽道引流管宜妥加保護,以防移位、脫出或更嚴重的併發症,特別是在高位膽管狹窄修復手術後的病人,過早的支撐引流管脫出,可導致手術的失敗。
相關詞條
頭髮 | 眉毛 | 眼睛 | 鼻 | 手腕 | 腳踝 |
肝臟 | 膽囊 | 小腸 | 嘴 | 直腸 | 十二指腸 |
輸尿管 | 膀胱 | 子宮 | 耳 | 蛋白質 | 胺基酸 |
體液 | 淋巴腺 | 葡萄糖 | 頸 | 糖元 | 巨噬細胞 |
人體探秘(一)
人作為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小小的身軀里包含了無數的秘密,我們要通過科學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開發運用和保護自己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