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納家自然村隸屬於圈內鄉文寧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50公里,距離鄉15.00公里。國土面積3.47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9.00℃,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產業、核桃、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862.80畝,其中人均耕地3.00畝;有林地2,184.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5戶,有鄉村人口335人,其中農業人口335人,勞動力19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0.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8.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0.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57萬元,占總收入的50.17%;畜牧業收入30.2萬元,占總收入的29.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9頭,肉牛1頭);漁業收入0.10萬元,占總收入的0.10%;第二、三產業收入6.50萬元,占總收入的6.45%;工資性收入10.45萬元,占總收入的10.37%。農民人均純收入205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3.06%),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1人。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445.00畝(其中:田1,227.00畝,地4,218.00畝),人均耕地2.6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10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83畝,其中:茶園面積126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199畝),核桃面積432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8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其中:當年新種植核桃1600畝);水面面積120.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畝;荒山荒地14,946.50畝,其他面積163.00畝。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07.00畝,年末集體總收入3.50萬元,有固定資產14.6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人文地理
文寧村位於圈內鄉西部,東以寧安村委會接壤,南以南賽河村委會相連,西與文遠村接壤,北與炭窯村委會相連,距縣城58公里。四周環山,寧安河穿村而過,民眾分散居住在寧安河兩岸。屬於典型的高寒山區,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5OC,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國土面積39780畝,常用耕地面積5445畝。共有農戶483戶、2081人,人均占有耕地2.6畝。下轄6個村民小組(納家、王家、李家、夯太、岔河、耿家),少數民族主要有拉祜族。土壤貧瘠,主要有紅壤、砂壤,適宜發展茶葉、核桃、烤菸。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基礎設施方面:農村以道路、農田水利、農村集市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仍較為落後,仍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發展。
二產業發展方面:重傳統、輕創新。我村的產業大多以傳統產業為主,雖風險較小,但效益較差;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起步難。
三文化教育方面:除耿家外其他自然村無文化活動場所。
四醫療衛生方面:個別民眾出現因病反貧,村醫務室醫療設備及診療技術較弱,資金投入不足。民眾對疾病意識不足,部分患者小病拖成大病現象仍有出現。農田五人畜飲水方面:村距水源距離長,靠民眾投資,無法解決人畜飲水。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為核心,實施村社道路、水利工程(人畜飲水、溝渠)、烤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綜合開發經濟林果(核桃、花椒、板栗)、加大高優茶園建設、老茶園改造、烤菸產業、生物藥業發展力度,做大做強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業,推廣沼氣,加大科技推廣及培訓力度,依靠科技進步建設富裕文明村。發展特色產業:2008年種植優質烤菸510.00畝,種植核桃面積4323.00畝(其中:2008年新種植核桃面積1600.00畝)。茶園面積1260畝(其中:可采面積1199畝)。加大基礎(道路、水利、教育、衛生)設施建設,強化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居住環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玉米(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2.2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烤菸、茶葉、油菜、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烤菸、茶葉、油菜、養殖業產業。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7戶飲用井水,有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有74戶通電,有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67%、6.67%和93.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分別占總數的80%和66.6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3輛,機車7輛。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9.23畝,有效灌溉率為19.6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3.4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6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