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田心窩自然村通沼氣情況](/img/d/001/nBnauM3XwYDNykTMxkjNxYDN2MTMzYzN1QzN1MTNwAzMxAzL5Y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70萬元,占總收入的37.51%;畜牧業收入13.06萬元,占總收入的19.06%;林業收入0.45萬元,占總收入的0.66%;第二、三產業收入2.25萬元,占總收入的3.28%;工資性收入25.20萬元,占總收入的36.78%。農民人均純收入1,261.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7人(占勞動力的11.9%),在雲南省內務工32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5人。特色產業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核桃,主要銷售往鳳慶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31%。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80戶,共有鄉村人口395人,其中男性204人,女性191人。其中農業人口395人,勞動力25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3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0人,參合率88.61%;享受低保1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
發展重點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業發展意識低,交通設施差。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引導民眾發展產業。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桃花希望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3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0.1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81.68元(人均3.67元),一事一議籌勞140個(勞均4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狀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4 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團員2人。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