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黃瓜營自然村位於開發區東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開發區5公里,國土面積畝,全村國土面積0.24平方公里,海拔1983米,年平均氣溫20-25℃,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23戶,有鄉村人口831人,其中農業人口831人,勞動力46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8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25元。該村屬於文明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服務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62畝(其中:田345畝,地17畝),人均耕地0.4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玉米等農作物。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有223戶飲用井水,223戶通電,有223戶能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4戶(分別占總數81%和6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全村共有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9輛,機車38輛。
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11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0戶居住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4%;畜牧業收入167萬元,占總收入的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頭,肉牛1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161萬元,占總收入的77%;工資性收入176萬元,占總收入的6%。農民人均純收入4625元,農民收入以建設業、服務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1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3戶,鄉村人口831人,其中男性393人,女性438人。其中農業人口821人,勞動力466人。該村以白族漢族為主,其中白族774人,漢族54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03人,參合率84%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支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鎮)衛生院5公里。該建有公廁個1個,該村村民就診於滿江衛生所。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滿江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滿江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整個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4人,其中小學生76人,中學生28人,該村小學生就讀於滿江國小。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土地統征後,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問題,勞動力出路問題。
2.根據滿江片區建設規劃,原村莊的水平與新建設規划水平高差懸殊很大,導致舊村莊排水困難,環境衛生治理困難,交通道路治理困難。
3.人畜飲水水源水質惡劣,建設管理資金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本村主要從事農業,但人多耕地面積少,自2006年為支持和貫徹落實好州"兩區"工作會議,加快開發區發展現場辦公會和省人民政府在大理市召開的"大理市城市建設現場辦公會"精神,加快大理經濟開發區發展的步伐,搞好滿江村開發建設,與大理經濟開發區簽訂了統征統轉協定,因征地後村民得不到安置,失地農民的就為問題得不到解決,為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首先讓一部分農民自謀就業問題,如從事建築業、運輸業,其次因地制宜,宣傳發動搞好養殖業,利用商貿街的優勢搞好餐飲服務業。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