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雷打樹自然村隸屬於雲南鳳翔街道辦事處新村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7公里,距離街道辦事處12公里。國土面積3.56平方公里,海拔1690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44

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核桃、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721畝,其中人均耕地1.6畝;有林地407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3戶,有鄉村人口447人,其中農業人口447人,勞動力2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21.00畝(其中:水田573.00畝,旱地148.00畝),人均耕地1.6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0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03畝,主

要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08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23戶通自來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有123戶通電,有9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7.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的29.9%;畜牧業收入86萬元,占總收入的32.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0頭,肉牛6頭);林業收入3萬

元,占總收入的01.12%;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20.56%;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97.1%。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占勞動力的13.9%),在省內務工30人,到省外務工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市。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2.0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茶葉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

業和養殖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3戶,鄉村人口447人,其中男性227人,女性220人。其中農業人口447人,勞動力28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部分少數民族混居,其中傣族54人,彝族1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0人,參合率89.4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距離村衛生所1.5公里,距離街道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新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6公里,距離中學0.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0人,其中小學生40人,中學生20人。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