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樂鎮翁孔村芒良自然村
村情概況
芒良自然村隸屬於民樂鎮翁孔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鎮南邊,距離村委會7.00公里,距離鎮27.00公里。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560.98畝,其中人均耕地3.92畝;有林地1,085.00畝。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戶,有鄉村人口143人,其中農業人口143人,勞動力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8.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2.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60.98畝(其中:田231.18畝,地329.80畝),人均耕地3.92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08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6畝,主要種植芒果、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畝;草地3.00畝;其他面積35.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8.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44萬元,占總收入的43.97%;畜牧業收入8.05萬元,占總收入的16.5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4頭,牛出欄8頭);漁業收入0.67萬元,占總收入的1.37%;林業收入8.64萬元,占總收入的17.72%;第二、三產業收入4.33萬元,占總收入的8.88%;工資性收入1.27萬元,占總收入的2.60%。農民人均純收入2,46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10.00%),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2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8戶通自來水;有48戶通電,有4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0%、85.42%和100.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戶(分別占總數的100.00
%和90.7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7.0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3輛,拖拉機28輛,機車3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0.00畝,有效灌溉率為32.0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1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磚(鋼)混結構住房;有3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4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9.4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甘蔗、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戶,共鄉村人口143人,其中男性74人,女性69人。其中農業人口143人,勞動力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傣、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6人,彝族30人,傣、拉祜族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人,參合率100.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7公里。
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翁孔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民樂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00公里,距離中學27.00公里。
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0.98畝。
未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該村有固定資產3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不設黨小組,有黨員總數5人,均為男黨員。
該村不設團支部,有團員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較薄弱,人居環境有待改善;2、特色產業的發展缺乏規模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蠶桑、擴大茶葉、甘蔗等作物的種植面積,精耕細作、培肥土壤來提高單產,增加總產量;2、加強農民的技術指導,培養新型農民
景谷威遠鎮南景村民委員會芒良自然村
村情概況
芒良村隸屬於威遠鎮南景村民委員會,屬於壩區。距村委會4公里,距鎮政府14公里。國土面積2.56平方公里,海拔102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35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玉米、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511畝,其中人均耕地2.2畝;有林地142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4戶,有鄉村人口282人,其中農業人口282人,勞動力23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8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74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林產經濟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11畝(其中:田103畝,地408畝),人均耕地2.2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玉米、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425畝,其他面積19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通了電、看上了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最近的車站14公里,距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輛,機車1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7畝,有效灌溉率為32.6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53.13%;畜牧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11.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頭,肉牛2頭);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2.5%;第二、三產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5.21%;工資性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9.38%。農民人均純收入217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6.38%),在省內務工12人,到省外務工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林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2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林產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4戶,共有鄉村人口282人,其中男性150人,女性132人。其中農業人口282人,勞動力233人。該村是一個以傣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莊(傣族268人,占總人口的95.04%)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2人(參合率64.5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距村委會衛生室4公里,距鎮衛生院1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南景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威遠鎮中學。該村距國小校4公里,距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18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90個(勞均1個)。年末有固定資產0.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情況、村務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1名(男性),團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集體經濟薄弱,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項目;
2、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等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主要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4、農業灌溉溝渠多年失修,不能對農田進行有效灌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2、在鞏固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發展適銷對路的農產品;
3、加大冬農開發力度,提高土地複種指數,減少農閒地;
4、鞏固和提升甘蔗產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積極發展蠶桑產業,積極發展松脂、野生食用菌等林下經濟和桉樹等經濟林木。
瑞麗市勐卯鎮姐勒村委會芒良自然村
村情概況
芒良自然村隸屬於勐卯鎮姐勒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勐卯鎮東邊,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鎮政府8公里。國土面積1.65平方公里,海拔862平方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195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273畝,其中人均耕地0.55畝;有林地1754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2戶,有鄉村人口492人,其中農業人口475人,勞動力3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甘蔗種植,第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3畝。其中:水田273畝,旱地0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優質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754畝,其中經濟林果175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畝,主要種植橡膠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20畝;荒山荒地127畝
基礎設施
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22戶通自來水,有12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22戶,有86戶通有線電視,占農戶總數的80.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貨車3輛,運營客車3輛,農用車1輛,轎車1輛,拖拉機37輛,機車7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使用液化氣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33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3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7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6萬元,占總收入的53.55%,經濟作物收入69萬元,占種植業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3.27%;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78%;林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6.7%;第二、三產業收入67萬元,占總收入的21.61%;外出勞務收入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5元,農民收入以水稻、甘蔗種植,第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1.98%,在省內務工5人,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甘蔗種植,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甘蔗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發展優質稻、甘蔗種植,仔豬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2戶,共鄉村人口492人,其中男性237人,女性255人。其中農業人口475人,勞動力353人。該村以傣族、德昂族為主,其中傣族321人,德昂族99人,漢族51人,景頗族4人。鄉村人口中大專及以上1人、高中21人,中學172人、國小107人、未上學129人。年齡60歲以上29人,獨生子女11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5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2人(人員名單附後:悶靜、衣悶、喊所、乾喊依罕、岩團、散晃、呀麥恩、旺膽、相進、曼恩坐、夢也、岩瑞喊)。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姐勒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瑞麗三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9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4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6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6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200元,人均4.84元,一事一議籌勞220個,勞均0.5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8萬元,有固定資產34.2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5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1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小組道路年久失修,村內無路燈,農村文化、體育等各種基礎設施比較落後,農民生活水平較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牲畜、仔豬養殖,發展優質稻、甘蔗、禮品瓜種植,發展交通運輸業。
潞西市西山鄉營盤村民委員會芒良自然村
村情概況
芒良小組隸西山鄉營盤村,屬於壩區。位於遮隴公路邊,距離營盤村委會2公里,距離鄉政府12公里。國土面積0.46畝,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65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645畝,其中人均耕地2.5畝;有林地4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2戶,有鄉村人口258人,其中農業人口258人,勞動力18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9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9.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4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86畝(其中:田169畝,地417畝),人均耕地2.6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水面面積2畝,其中養殖面積2畝;荒山荒地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9戶通自來水,有2戶飲用井水,有5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9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6%和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49%和34%)。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20輛,機車48輛。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0,11,38,10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3萬元,占總收入的50%;畜牧業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1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7頭,肉牛23頭);漁業收入.08萬元;林業收入13.1萬元,占總收入的20%;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6%。農民人均純收入1534元,農民收入以種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市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6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戶,共鄉村人口254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126人。其中農業人口252人,勞動力180人。該村是以景頗族為主村民小組。(是漢族與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景頗族209人,漢族18人,其他民族2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7%;享受低保1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營盤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西山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10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59.2畝,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不夠健全,年末集體總收入0.1萬元,有固定資產1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及財務公開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3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2人。該村黨小組2005年被評為營盤村先進基層黨小組;2006年被評為營盤村先進集體。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發展資金短缺,支柱產業單一;2、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架設人畜引水,解決人民引水困難;2、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小耳朵豬等);3、發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業。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