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長灣子今後發展重點:種、養殖業
自然資源
長灣子自然村位於母享鎮東北邊,距離母享鎮8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全自然村國土面積1530畝(其中:田2.2畝,地283.3畝),人均耕地為0.84畝,主要種植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41.5畝,有水面5畝。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現今已經實現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全自然村有82戶通自來水, 8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2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27戶。該自然村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土路面;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畝。
村情概況
灣子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大寨鄉箐腳村委會,有耕地102畝,其中人均耕地1.9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戶,有鄉村人口47人,其中農業人口47人,勞動力2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4.03%。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現今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02畝(其中:田45畝,地57畝),人均耕地1.9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荒山荒地670畝,其他面積1185畝。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44.03%;畜牧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35.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頭,肉牛1頭);第二、三產業收入0.35萬元,占總收入的4.4%;工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6.35%。農民人均純收入84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6.38%),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0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的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低保等。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2戶飲用井水。有1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3.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25%和16.67%)。該村到鄉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2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5畝,有效灌溉率為34.31%。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7公里。
特色產業
灣子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於企業,無完善的銷售渠道,2006年主要產業全自然村銷售總收入2383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6.43%。
該自然村目前正在發展芭蕉芋產業。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82戶,共342人,其中:男190人,女152人。農業人口總數為337人,勞動力總數1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78人,外出務工人數42人。
自然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42。
如今,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合作醫療。截止2006年底全自然村享受低保人數為1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為65戶,總計255人,參合率74.56%,村民醫療服務主要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提供,衛生所設在距離該自然村1公里的平橋村委會,該自然村距離鎮衛生院8公里。
文化教育
灣子自然村距離村國小1公里,距離鎮中學8.5公里。現今該自然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人,其中小學生人數為45人,中學生人數為17人。
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已簽訂土地承包契約82份,其餘以村委會公開為準。
五保名單:艾顯章 艾祖兵 李蓮秀 歐必珍
低保名單:
艾顯輝
賈成榮
鄧書珍
艾顯枝
陳發祥
基層組織
灣子自然村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性3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3人。全自然村共有團員2人,團支部設在村委會。
發展重點
灣子自然村存在的問題:1.通電設施老化,危及安全,期待電網改造。2.無衛生所,民眾看病難。3.公路為土路,交通不便,制約經濟發展。
灣子自然村今後發展的重點是:以烤菸為支柱, 因地制宜,以養殖為基礎,大力發展芭蕉芋、蠶桑等產業。增加芭蕉芋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畝,養殖業方面發展牛4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至1160元。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