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4戶通自來水,有2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24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83 %和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戶(分別占總數的 83 %和63%)。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4輛,機車1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00畝,有效灌溉率為 13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 畝。
農村經濟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