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自然村

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溫瀏鄉乾石洞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溫瀏鄉東北部,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9公里。國土面積7.5畝,海拔156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23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白泥塘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溫瀏鄉乾石洞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溫瀏鄉東北部,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9公里。國土面積7.5畝,海拔156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23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54畝,其中人均耕地.5畝;有林地52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6戶,有鄉村人口697人,其中農業人口685人,勞動力30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外。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產業。

農村經濟

辣椒辣椒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54畝(其中:田22畝,地332畝),人均耕地.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畝,主要種植0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1200畝,其他面積4496畝。有鐵礦資源。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9.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7萬元,占總收入的18.78%;畜牧業收入107.6萬元,占總收入的61.7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0頭,肉牛32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萬元;林業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0.29%;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1.15%;工資性收入24.8萬元,占總收入的14.23%。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4.85%),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10人。

基礎設施

村中民居村中民居

該村截止2007年底,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15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5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 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村中民居的100%、0%和83.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占總數的12.82%和3.2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彈石路或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0輛,機車4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15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有效灌溉率為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0,0,156,0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0(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國外(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6.3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1.47%。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5戶,共鄉村人口675人,其中男性355人,女性320人。其中農業人口675人,勞動力314人。該村居住全部是漢族.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8.88%;享受低保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45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泥塘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溫瀏中學中學。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2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5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紫牛村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紫牛村白泥塘自然村  全貌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紫牛村白泥塘自然村 全貌

白泥塘自然村隸屬於銅都鎮紫牛行政村,屬於半山區。距離紫牛 村委會1公里,距離銅都鎮20公里。國土面積1.32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21.2℃,年降水量600毫米,適宜種植蔥、蒜等農作物。有耕地479.8畝,其中人均耕地1.46畝;有林地198.26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5戶,有鄉村人口328人,其中農業人口318人,勞動力23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5人。今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9.8畝(其中:田149.28畝,地330.52畝),人均耕地1.46畝,主要種植、蒜等作物;擁有林地198.2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3畝;荒山荒地892.74畝,其他面積429.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今年底,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全村有39戶飲用井水,有4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83戶通電,有5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輛,機車1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1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2.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今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區內。

農村經濟

該村今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萬元,畜牧業收入2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6.8萬元;工資性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在省內務工4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5戶,共鄉村人口328人,其中男性165人,女性163人。其中農業人口318人,勞動力23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苗、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人,彝 族1人。
到今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8人;享受低保2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紫牛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綠茂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人,其中小學生26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今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0.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1人,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道路未硬化;2、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2、解決人畜飲水問題。

西疇縣雞街鄉王家塘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西疇縣雞街鄉王家塘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西疇縣雞街鄉王家塘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自然村隸屬於雞街鄉王家塘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8.00公里,距離鄉政府23.00公里,。國土面積0.51平方公里,海拔1,33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65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6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1畝;有林地5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戶,有鄉村人口118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戶,共鄉村人口118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64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48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7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0.00畝(其中:田0.00畝,地60.00畝),人均耕地0.51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00.00畝,其他面積2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23戶飲用井水。有23戶通電,有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00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建有小水窖1口。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9.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萬元;畜牧業收入6.7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1頭,肉牛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00萬元;工資性收入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在省內務工12人,到省外務工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戶,共鄉村人口118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64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48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7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冉家沖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董馬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4人,黨員中男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騰衝縣五合鄉金塘村民委員會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騰衝縣五合鄉金塘村民委員會白泥塘自然村騰衝縣五合鄉金塘村民委員會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村隸屬五合鄉金塘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五合鄉的東邊,距離整頂村委會15公里,距離鄉政府13公里。國土面積0.71平方公里,海拔166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包穀等多種農作物。有耕地88.59畝,人均耕地0.5畝,林地439畝。現有農戶56戶,有鄉村人口145人,其中農業人口145人,勞動力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7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6.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白泥塘村民小組有耕地總面積88.59畝(其中:水田51畝,旱地35.81畝),人均耕地0.5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多種農作物;擁有林地43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擁有經濟林果0.2畝,主要核桃;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3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擁有電視機農戶數17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11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木結構住房為主,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81萬元,畜牧業收入16.37萬元,林業收入4.76萬元,二、三產業收入8.5萬元,工資性收入3.44萬元,其他收入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無完善的銷售渠道。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核桃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6戶,共有鄉村人口145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65人。農業人口145人,勞動力60人,從事第一產業5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145人。鄉村人口按教育程度分中學46人、國小55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26戶,共145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金塘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五合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1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14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3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6.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投勞

基層組織

該村共有黨員2人,黨員總數中男性2人。
團員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水源差、線路長,交通不便,道路狀況差,雨天車輛不能通行,電路老化,電力供應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茶葉、核桃、養殖業和發展勞務經濟。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3274元增加到5300元。

東川區烏龍鎮土城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東川區烏龍鎮土城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東川區烏龍鎮土城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村隸屬於烏龍鎮土城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土城村委會1公里,距離烏龍鎮5公里。國土面積0.31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135畝,其中人均耕地1.38畝;有林地230畝。全村有農戶33戶,有鄉村人口99人,其中農業人口98人,勞動力5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1人。本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73.47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5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1.38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95畝。沒有礦產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已基本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33戶通自來水。有3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100%和60.6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93.94%和87.88%)。
該村到烏龍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8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全村有33戶均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本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62.5%;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31.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5頭,肉牛2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6.25%。農民人均純收入3673.4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6.78%),均在省內務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產品主要在本鎮內銷售。本年種植、養殖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3.75%。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大樹楊梅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戶,共有鄉村人口98人,其中農業人口98人,勞動力63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為51。該村人口以漢族為主。
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96%。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烏龍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土城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烏龍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5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共有黨員1人,為男性黨員,有團員6人,有村小組幹部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將進村公路硬化。

屏邊苗族自治縣白雲鄉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屏邊苗族自治縣白雲鄉白泥塘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屏邊苗族自治縣白雲鄉白泥塘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自然村隸屬於白雲鄉白泥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白雲鄉東邊,距離白雲鄉7公里,是白泥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0.63平方公里,海拔1855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52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700畝,其中人均耕地2.5畝;有林地14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2戶,有鄉村人口272人,其中農業人口272人,勞動力1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2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5.11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5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00畝(其中:田132畝,地568畝),人均耕地2.6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42畝,荒山荒地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通、路通、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2戶通自來水。有62戶通電,有5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0.32%和90.3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96.7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機車1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畝,有效灌溉率為10.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6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   棕櫚片農村經濟 棕櫚片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11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6487萬元,占總收入的30.17%;畜牧業收入15.268萬元,占總收入的23.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87頭,出欄肉牛7頭);林業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11.06%;第二、三產業收入22.18萬元,占總收入的34.06%;農民人均純收入195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農主產業占全村銷售總收入34.91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3.6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戶,共鄉村人口272人,其中男性143人,女性129人。其中農業人口272人,勞動力12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70人,苗族2人,其他民族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8.53%。享受低保人數3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白雲鄉衛生院,該村是村衛生所所在地,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1戶,占農戶總數的33.87%。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泥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雲中學,該村是村國小所在地,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25人。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等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14人,黨員中男黨員10人,女黨員4人。該村有團員3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由於我村地處高寒山區,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科學意識不強,農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導致經濟發展滯後,已經遠遠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由於缺乏資金投入公路建設,導致公路無法正常暢通;小溝漏水現象非常嚴重,急需水泥進行修繕;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給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機遇調整結構,穩糧興畜抓收入,植樹種果富生態,發揮優勢創業,概括為以下兩句話:每戶農戶養好一欄豬,種好一片果樹,用五年的時間力爭每戶農戶達到出欄5頭豬,種好5畝草果林。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955元增加到2000元。

廣南縣南屏鎮壩聾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村情概況

廣南縣南屏鎮壩聾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廣南縣南屏鎮壩聾村委會白泥塘自然村

白泥塘自然村隸屬於南屏鎮壩聾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壩聾村委會12.00公里,距離南屏鎮20.00公里。國土面積0.74平方公里,海拔1,273.00米,年平均氣溫16.70℃,年降水量1,18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有耕地86.08畝,其中人均耕地0.50畝;有林地1,013.7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190人,其中農業人口190人,勞動力10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9人。全村經濟總收入11.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6.08畝(其中:田0.00畝,地86.08畝),人均耕地0.50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13.7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15.00畝,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不通自來水,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39戶飲用井水,有3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9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33.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分別占總數的7.69%和0%)。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0輛,機車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3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有效灌溉率為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1.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50萬元,占總收入的41.04%;畜牧業收入4.30萬元,占總收入的32.0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0頭,肉牛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90萬元,占總收入的6.72%;第二、三產業收入0.50萬元,占總收入的3.73%;工資性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93%。農民人均純收入60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10.26%),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6.1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9戶,共鄉村人口187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86人。其中農業人口187人,勞動力7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族混居地),其中彝族49人,其他民族0人。
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4%;享受低保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那比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南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5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6.0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無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03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0個,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自然村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飲水困難,無特色產業,農民收入低,無足夠的資金投入,嚴重製約著該村的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以種植核桃為主的林業,以養牛、豬為主的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高里自然村
下江邊自然村
田壩自然村
大寨子自然村
滑石板自然村
龍樹自然村
老虎岩自然村
乾塘自然村
乾河自然村
中硬自然村
岔箐自然村
三家寨自然村
楊家寨自然村
橋頭起自然村
馬鹿塘自然村
瓦房寨自然村
弄告自然村
當歸山自然村
芒撒自然村
平莊自然村
岩腳自然村
麻利林自然村
戶古自然村
龍嘎自然村
江星自然村
田心自然村
田邊自然村
千崗自然村
沙溝自然村
白岩自然村
老寨自然村
新街自然村
大園子自然村
上江邊自然村
松林坪自然村
上關自然村
溝壩自然村
班望自然村
納家自然村
龍潭沖自然村
颳風寨自然村
黃土坡自然村
石頭山自然村
馬統自然村
阿的自然村
牛波自然村
花椒箐自然村
柯功自然村
灣子自然村
平寨自然村
等相自然村
姐冒自然村
乾水田自然村
李子溝自然村
杉林自然村
拱卡自然村
廣母自然村
太邑自然村
黑尼自然村
大軍賽自然村
順帕自然村
老寨子自然村
山尾巴自然村
坎尖山自然村
還路自然村
的初自然村
下水頭自然村
允納自然村
芒桌自然村
大樹地自然村
炭山河自然村
熊家自然村
田心窩自然村
遷東自然村
拋竹林自然村
河頭自然村
炭山自然村
戈鳥自然村
龍山腳自然村
壩達自然村
大麥沖自然村
毛景自然村
泥博自然村
牛頭寨自然村
沖頭自然村
夏家自然村
橫樑子自然村
麥地沖自然村
羊洞自然村
二甫自然村
馭龍自然村
光邑自然村
小河邊自然村
舊鋪自然村
章巴自然村
鄭家自然村
北磻自然村
獨木良自然村
聾么自然村
阿黑自然村
酒房自然村
期咪自然村
定興寨自然村
杉樹樑子自然村
紅土坡自然村
壩木自然村
滿江自然村
大洞自然村
尚德自然村
爛泥寨自然村
黃泥哨自然村
南星登自然村
谷田自然村
娘達自然村
甸頭自然村
高寨自然村
下水槽自然村
下海尾自然村
班滅自然村
夫鞏自然村
得戛自然村
新發村自然村
施姑自然村
國建自然村
小河溝自然村
籠橋自然村
忙卡自然村
竹子箐自然村
幫福自然村
五台山自然村
壩乾自然村
龍潭寨自然村
倮那自然村
略波自然村
亮山自然村
太四自然村
苦竹寨自然村
倮爬自然村
南門山自然村
羊街自然村
二珠自然村
觀音岩自然村
老羅田自然村
頂坪自然村
界端自然村
歹里自然村
橋頭自然村
上新村自然村
彎子自然村
山腳自然村
楊家自然村
仙人洞自然村
大山自然村
夾山自然村
茶花自然村
大龍潭自然村
半山自然村
果園自然村
武候自然村
虎山自然村
馬結自然村
交河自然村
文曲自然村
新房自然村
南華自然村
老楊自然村
南莊自然村
筆頭自然村
八寶自然村
三河自然村
上忠義自然村
新盛自然村
溝邊自然村
後山上自然村
山背後自然村
大咕嚕自然村
席草塘自然村
梅子箐自然村
大村自然村
田壩腳自然村
蘿蔔莊自然村
周家自然村
羊火塘自然村
擺果自然村
上寫寨自然村
老屋基自然村
榿木林自然村
蓋章山自然村
石岩子自然村
岩頭自然村
永梅自然村
沙坡自然村
大灣田自然村
蒿子壩自然村
樂仙自然村
大龍樹自然村
白泥塘自然村
箐頭自然村
凹子自然村
竹蓬自然村
芒翁自然村
白石頭自然村
雀梨樹自然村
往娥自然村
東老自然村
世仁自然村
永路自然村
芒良自然村
燕洞自然村
黃瓜營自然村
單寬自然村
芒法自然村
南等自然村
班俄自然村
芒友自然村
翁黑自然村
南坎自然村
關弄自然村
芒罵自然村
賀苦自然村
鄧伍自然村
雷打樹自然村
塘房自然村
老街子自然村
小海自然村
允茂自然村
永萊自然村
也崗自然村
四家村自然村
永舍自然村
厚梨樹自然村
窖房自然村
孟林自然村
南信自然村
芒勐自然村
過水溝自然村
班中自然村
公哈自然村
芒那自然村
那野自然村
阿拉村自然村
彭家村自然村
裏白水自然村
帕勐自然村
罵旺自然村
芒臘自然村
南靠自然村
永弄自然村
王家園子自然村
上帕良自然村
上文東自然村
馬覓自然村
倉房箐自然村
永進自然村
永點自然村
羊美自然村
芒丙自然村
江東自然村
紙廠自然村
大梁子自然村
中村自然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