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石岩子自然村](/img/7/f5d/nBnauM3XwMzNzQzN4IDOyADMxMTM1UDM0QjMxADMwAzMxAzLy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鎮4公里。國土面積0.78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333.9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178畝,其中人均耕地0.6畝;有林地993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戶,有鄉村人口296人,其中農業人口295人,勞動力13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3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7.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核桃為主。
基礎設施
![通電](/img/0/fa0/nBnauM3X0ATO5MTO0IDOyADMxMTM1UDM0QjMxADMwAzMxAzLyg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 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65戶通電,有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31%和92.3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戶(分別占總數的93.85%和58.4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4.00畝,有效灌溉率為35.9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3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種植業](/img/e/029/nBnauM3X2ADM2kjMwIDOyADMxMTM1UDM0QjMxADMwAzMxAzLyg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4.27萬元,占總收入的45.48%;畜牧業收入7.04萬元,占總收入的9.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頭,肉牛8頭,肉羊57頭,雞429隻);漁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33%;林業收入6.13萬元,占總收入的8.14%;第二、三產業收入19.27萬元,占總收入的25.57%;工資性收入7.38萬元,占總收入的9.79%。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00元,農民收入以茶葉、核桃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人(占勞動力的6.78%),在省內務工10人,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核桃](/img/6/501/nBnauM3X0UTNxADM3EDOyADMxMTM1UDM0QjMxADMwAzMxAzLxg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4.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48%。該村目前擁有企業3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戶,共鄉村人口296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51人。其中農業人口295人,勞動力13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3.22%。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美女山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青樹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人,其中小學生19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8.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400.00元(人均1.36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8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7人。團員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特別是村公路路面較差。2產業建設方面,農業產業單一。3、教育方面,兒童上學路程較遠。4、住房方面,土木結構房屋較多,沒有入戶硬板路。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繼續抓好茶葉、核桃、畜牧業三大支柱產業,做好以雲南山茶花為主的庭院經濟。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