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塘村[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白泥塘村]

白泥塘村距臘勐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彈彈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5公里。東鄰大龍村,南鄰碧寨鄉,西鄰鎮安鎮,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白泥塘村

該行政村隸屬龍陵縣臘勐鄉,地處臘勐鄉南邊,北鄰長箐村。轄街子、河邊、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80戶,有鄉村人口1581人,其中農業人口1547人,勞動力10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96人。

全村國土面積18.14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2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到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765.8畝,人均耕地3.6畝,林地14098.9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1.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10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白泥塘村

地理位置

該行政村隸屬龍陵縣臘勐鄉,地處臘勐鄉南邊,距臘勐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彈彈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5公里。東鄰大龍村,南鄰碧寨鄉,西鄰鎮安鎮,北鄰長箐村。轄街子、河邊、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85戶,有鄉村人口1590人,其中農業人口1556人,勞動力10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5人。

地理環境

全村國土面積18.14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2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到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590畝,人均耕地1.02畝,林地20128.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54.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71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1590畝(其中:水田36畝,旱地1554畝),人均耕地1.0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0128.5畝,其中經濟果林地1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畝;草地2332.5畝;荒山荒地面積1283.3畝,其他面積183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85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8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0戶(均占農戶總數的91%)。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2輛,有拖拉機15輛,機車80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5戶。全村有7個自然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 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4.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3萬元,占總收入的30.9%;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39.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52頭,肉牛135頭、肉羊270隻,雞3670隻);林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6.1%;第二、三產業收入50萬元,占總收入的6.6%;工資性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4.6%;其它收入90.23萬元,占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27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林業、茶葉及核桃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5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5戶,共有鄉村人口1590人,其中男性825人,女性765人。其中農業人口1556人,勞動力105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僳僳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397人、僳僳族174人,其它民族19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0人,占人口總數的2.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79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27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白泥塘分點,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5戶,占農戶總數的89.6%。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02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245人,距離臘勐鄉中學生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25人,其中小學生245人,中學生8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9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6.8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7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8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8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鄉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6、2007年被評為鄉先進集體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街上、街下等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70人。有村幹部7人,其中女幹部1人。有村小組幹部24人。

人文地理

白泥塘村是臘勐鄉與碧寨鄉相毗鄰的一個村,轄區內主要聚居著漢族和僳僳族。白泥塘僳僳族,以特有的習俗、婚俗、食俗、節慶等民族風情,傳承著歷史文化,成為臘勐獨具特色的一個村。

境內更有久負盛名的"白泥塘街子",熱鬧的集市不僅是周邊四山八嶺村民趕集的好去處,同時也是龍陵縣農副產品交易額極大的一個貨物集散地,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當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設施差,氣候資源差,無支柱產業,教肓條件差,文化水平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林業及畜牧業,茶業、烤菸;爭取項目搞好上片村民小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鋪築沙面石、街道擴建設施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