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左傳·昭公元年》關於台駘在太原地區治理汾河成為汾水之神的記載,是汾河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出現。公元前 647年,晉國發生饑荒,向已結成秦晉之好的秦國求援,秦穆公發動“泛舟之役”,運送糧食的船隊經渭河、汾河直抵晉國的絳都,也為我們留下了“晉惠公借糧——有借無還”的歇後語。泛舟之役是汾河航運的最早歷史記載,同樣是運糧,1963年河津缺糧,政府調集二十艘船隻經汾河運送糧食,這成為汾河歷史上的最後一次航運。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途中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而將當地改名為聞喜,沿用至今。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到了唐代武則天年間,并州長史崔神慶“跨水聯堞”,修建了橫跨汾河,連結東、西二城的中城。此後,河東節度使馬遂在太原城外汾河沿岸修建了大量池沼,種植柳樹上萬株,不僅美化了風景,而且節省了守城的兵卒。
宋代天聖年間,曾經奏請減免山西百姓煤炭和冶鐵稅的陳堯佐來到太原,擔任并州知州,當時的汾河時常泛濫,早年
在滑州時就以治水聞名並修築過“陳公堤”的陳堯佐於是新建了一道五里長的河堤,基本解除了水患。做為一個文化素養極高的知識分子,陳堯佐對小橋流水式的園林風景情有獨鍾,他在汾河岸邊引汾河水瀦成湖泊,沿河環湖種植數萬株柳樹,並在堤上興建了“彤霞閣”,將其統稱為“柳溪”,在加固堤防的同時,將這一防洪水利工程又建設成為太原最早的公共園林。此後,繼任官員對“柳溪”繼續進行擴建和維護,暮春三月,輕輕柳絮點人衣,地方官員和城中百姓都要來這裡踏青遊覽。元代太原僧人小倉月在他名為《太原城》的詩作中是這樣描述柳溪的:“堤邊翠帶千株柳,溪上青螺數十峰,海晏河清無個事,畫樓朝夕幾聲鍾。”元人陸宣則在《游汾河》中留下了“翠岩亭下問棠梨,上客同舟過柳溪”的詩句。遺憾的是,美麗的柳溪最終在元朝的亂世之中消失了。八十年代初,為了紀念昔日的良辰美景,在柳溪舊址附近的一條街道被命名為“柳溪街”。
二百年後,金末元初的著名學者元好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途中來到太原,遊覽完汾河西岸的晉陽古城遺址,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過晉陽故城書事》。就在汾河岸邊,他路遇一位張網捕雁的農夫,農夫告訴他,今天早晨在河灘上網到兩隻大雁,農夫殺掉其中的一隻後,另一隻脫網逃走的大雁在空中悲鳴哀叫,始終不願離去,最後竟然一頭撞向地面殉情而死。聽完農夫的訴說,元好問唏噓長嘆,向農夫買下了這兩隻大雁,將它們埋葬在汾河岸邊,用石塊壘起一座墳丘,稱之為“雁丘”。與元好問同行的學子們紛紛賦詩,元好問也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雁丘辭》:“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台依舊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恨,來訪雁丘處。”遺山先生畢竟是大家手筆,同樣感天動地的題材,同行者的詩作早已被人們淡忘,唯有他的《雁丘辭》傳唱至今,到了現代,更是通過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而成為千古不朽的愛情絕唱。
明代詩人張頤還為我們留下過一首《汾河晚渡》:“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來簇如蟻。中流軋軋櫓聲清,沙際紛紛雁行起。遙憶橫流游幸秋,當時意氣誰能儔。樓船簫鼓今何在?紅蓼年年下白鷗。”古人觀景,除了自然風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為太原八景之一。
汾河四周九山匯聚
汾河汾河四周九山匯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樓榭,風光旖旎,自古以來,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經》載:“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黃河)。”《水經注》載:“汾水出太原汾陽之北管涔山。”有史以來,汾源和汾水為三晉悠久燦爛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汾源鹼晉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之處,其水之純淨甘醇、景之優美別致,自古享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現汾源旅遊景點有汾源靈沼、雷鳴寺、樓子山等,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三晉兒女依戀、崇敬、嚮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眾志成城的象徵。
汾陰(今萬榮)祭祀后土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陰(今萬榮)祭祀后土,途中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而將當地改名為聞喜,沿用至今。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到了唐代武則天年間,并州長史崔神慶“跨水聯堞”,修建了橫跨汾河,連結東、西二城的中城。此後,河東節度使馬遂在太原城外汾河沿岸修建了大量池沼,種植柳樹上萬株,不僅美化了風景,而且節省了守城的兵卒。
基本簡介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長710公里,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占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坡降變緩,泥沙淤積嚴重。這段河床舊時很不穩定,往往氾濫成災,但也是流域內最富庶地區。介休以下為下游,谷地時寬時窄。汾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發展較早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這裡發現。灌溉業發達,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則創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臨汾也是中國煤炭、重型機械工業的基地。
發源於寧武縣東寨鎮管涔山脈樓山下的水母洞,周圍的龍眼泉、支鍋奇石支流,流經東寨、三馬營、宮家莊、二馬營、頭馬營、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關、寧化、壩門口、南屯、子房廟、川湖屯等村莊出寧武后,流經六個地市,34個縣市、在河津市匯入黃河,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39741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養育了全省41%的人民。據史料記載汾河水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戰國時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漢武帝乘坐樓船溯汾河而行;從隋到唐、宋、遼、金、山西的糧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經汾河入黃河、渭河,漕運到長安等地,史書稱“萬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歌里,依然生動地描繪了“汾河流水嘩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匯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樓榭,風光旖旎,自古以來,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經》載:“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黃河)。” 《水經注》載:“汾水出太原汾陽之北管涔山。”有史以來,汾源和汾水為三晉悠久燦爛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汾源鹼晉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之處,其水之純淨甘醇、景之優美別致,自古享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現汾源旅遊景點有汾源靈沼、雷鳴寺、樓子山等,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三晉兒女依戀、崇敬、嚮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眾志成城的象徵。
流域治理
新中國成立後,汾河流域的廣大人民民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對汾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首先對舊灌區進行配套、改建和擴建,先後建成汾河灌區一壩(太原市上蘭村)、二壩(清徐縣長頭村)和三壩(平遙縣南良村)三個引水工程,改過去多口分散引水為集中統一供水,加強管理,使灌溉面積得到快速發展。
為了更好地調節徑流,發展灌溉面積和滿足防洪、城市供水等需要,陸續建成汾河水庫、文峪河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和13座中型水庫,共控制流域面積12387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31.4%,控制年徑流量9.78億立方米,占全流域天然年徑流量的37%。15座水庫總庫容13.09億立方米。這些水庫的建成,對發展灌溉、防洪、供給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等發揮了很大作用。汾河水庫位於山西省婁煩縣下石家莊汾河幹流上,下距太原市9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5268平方公里,是一座灌溉、防洪、供水併兼顧發電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於1958年7月動工興建,1961年5月竣工,建成土壩高60米,總庫容7億立方米。1978年,為了提高防洪標準進行擴建,大壩加高到61.4米,總庫容增至7.23億立方米。1986年6月建成水庫電站,裝機容量1.3萬千瓦,11月正式併網發電,擔任電網高峰負荷。
另外,還建成100萬立方米水庫50座和汾西灌區渠首、瀟河灌區渠首等灌溉引水樞紐,以及西范、汾南等萬畝以上機電灌站21處。共建成萬畝以上灌區52處,加上純井灌和一些小型水利,全流域灌溉面積已發展到800萬畝,為1949年灌溉面積180萬畝的440%。
旅遊資源
汾源天池汾源即汾河正源,位於寧武縣城西南30km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湧出。出口處建有一處25平米的方形池塘,水清澈見底,深可沒項。池水通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據說,以前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於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出水僅0.2秒/立方米,制約著工農業的發展,急待保護,汾源近旁的山坡上,原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築,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餘人,為晉北名剎,可惜於70年代全毀,唯汾源之水至今流淌不息。天池位於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m的管涔山麓地,是一處高山群湖,桑乾河和汾河分水嶺上的東莊村附近。這裡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小海子、乾海、嶺乾海、雙海、老師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個,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處於海拔1771-1849m之間。天地湖群,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塊“晶瑩碧綠的寶石鑲嵌於高山之巔”。在這些湖泊中,最大的是天池,古稱祁蓮池,唐代曾在此設立天池牧監,為朝廷飼牧軍馬,故又稱馬營海。天池位於馬營村北,長1.6km,寬1km,面積0.8平方公里,水深10m左右,蓄水800萬立方米。與天地為伴的元池(亦稱公海),面積0.36平方公里,水深15m左右,蓄水540萬立方米。據記載,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亭如鑒”。傳說,每遇樹葉雜草飄落湖面,便有靈鳥飛臨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鑑。天池風光秀麗,池中盛產鯉魚。炎夏鯉魚騰躍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被稱為“天池錦鱗”一景。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風光,吸引著歷代帝王公卿、騷人墨客。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楊廣北方巡遊、狩獵,於天池邊修建了規模宏偉華麗的汾陽官。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攜文武臣僚宮娥彩女約十萬餘人,浩浩蕩蕩來天池避暑遊獵,極享天池勝景。內史侍郎薛道衡在宴會上即興賦詩《隨駕天池應詔》一首:“上聖家寰宇,威略振邊陲。人維窮眺覽,千里曳旌旗。駕黿臨碧海,控驥踐瑤池。曲浦騰煙霧,深浪駭驚螭。”可惜這座行宮於隋大業十三年(617)被劉武周攻毀。這碧波蕩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歷代文人遊覽的地方。據傳歐陽修、范仲淹等皆來此遊樂覽勝,盛讚天池美景。元代詩人元好問則留下這樣的絕句:“天地一雨洗氛埃,令晉堂堂四望開。不上朝允峰北頂,真成不到此山來。“天池的古建築雖已毀沒,然天池的秀麗風景卻與日月共存。當地百姓珍惜這塊神聖的土地,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濱舉行傳統的古廟會。近年來,寧武縣社會各界集資在天池之濱修復了盛唐時的海瀛寺,在天池增設了遊艇、遊船、垂釣、風景攝影等多種遊樂設施,新植了松柏林帶,修建了直達池濱的公路,開展了以天地勝景為中心,輻射管涔山名勝景區蘆芽山、汾源靈沼、小懸空寺、萬佛洞、萬年冰窖、支鍋奇石、寧武關樓、古長城等旅遊活動項目,遊覽天池的盛況正日勝一日。
太原汾河景區太原汾河景區,即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建於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並對外開放,總投資5.6億元。景區北起勝利橋上游155米,南至南內環橋下游125米,全長6公里,寬500米,占地300公頃。設計為人工複式河槽,由中隔牆分成東西兩渠,東側為清水渠,寬220米,由四道橡膠壩分為三級蓄水湖面;西側渾水渠,寬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庫灌溉輸水。東西兩岸各布置一條箱形排污暗涵,接納沿線城市排污管道和邊山支溝來水,送至下游污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理。
汾河景區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積極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圍繞“人·城市·生態·文化”的主題,把河道治理、環境保護、市綠化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環境綜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濱區良好的自然生態,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城市發展與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
景區共種植喬木15286株,灌術8301株,色塊4萬平方米,草坪82萬平方米,形成130萬平方米的綠地和178萬平方米的水面,使市區人均增加公共綠地1.5平方米。在人口密集的市區中心,形成如此規模的綠色走,對淨化空氣、消除水體污染、調節氣溫、增加空氣濕度產生了重要作用。據觀測,該區域夏季最高氣溫比其它區域降低4℃左右,相對濕度提高10-20%,每日可生產新鮮氧氣1678.5噸,吸收降解廢氣3480餘噸。
汾河濕地公園在廣大市民的翹首期盼中,經過兩年的建設,終於以“自然、生態、野趣”的姿態,婀娜娉婷展示在世人面前。濕地公園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事物。濕地是水深不超過6米,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是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地球之腎”。它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繫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
汾河濕地公園,南起勝利橋北1號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北側500米,全長2.4公里,建設面積120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60萬平方米,綠地面積50萬平方米,廣場道路面積近10萬平方米。汾河濕地公園按照濕地的特性,追求自然,追求生態平衡,追求現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復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樣性,以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黃河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黃河文化源源流長,“黃河清,天下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天下太平並不難,但是黃河問題越來越嚴重則是不爭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黃河56年沒有決口的奇蹟。長期以來,治黃一直是以治標為指導思想,其實是給後人留下更大的隱患,現在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