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陵湖渡口
扎陵湖渡口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西部。據歷史記載,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從長安西行,經天水、蘭州、入青海民和到樂都縣、西寧市,又過湟中縣鎮海堡,湟源縣日月山,達共和縣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黃河北岸西上,來到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柏海),與吐蕃王松贊乾布相會, 然後渡黃河經玉樹地區,再西南行,過藏北黑河,逕達拉薩,開闢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與松贊乾布相會後過黃河的渡口就在扎陵湖附近,這是黃河源頭所開闢的第一個古渡口。千百年來這個古渡口對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縣境多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湖泊遍布。湖泊大小百餘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鄂陵湖、扎陵湖、托索湖、星宿海、崗納格瑪湖、尕拉海和日格湖。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兩個湖泊。鄂陵湖在東,扎陵湖在西,兩湖相距約20公里。黃河水自扎陵湖南端流出,幾經周折,又注入鄂陵湖,從近處山巔望去,這兩個湖宛如一條白色飄帶的兩端繫著兩葫蘆,故人們稱它們為“姊妹湖”。“扎陵”、“鄂陵”均系藏語,其意為灰白和青藍色。鄂陵湖面積為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因進湖泥沙少,湖水是青藍色。扎陵湖的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9米,黃河水從西南入湖,將泥沙摻入,風浪泛起,湖水便成了灰白色。“鄂陵”、“扎陵”兩湖水產資源豐富。每當風和日麗,成群小魚漫遊岸邊,游魚清晰可數。據科學工作者調查,這裡的魚屬高原冷水性肉類,都是無鱗肉,約有七、八種。主要有俗稱湟魚或大嘴魚的花斑裸鯉和俗稱小嘴魚的扁咽齒魚兩種。這些魚生長緩慢,要八九年時間才能長到1市斤重。兩湖中均有小島,每個面積約1平方公里左右。島上聚居著10多種侯鳥,如棕頭鷗、斑頭雁、玉帶海鷗、赤麻鴨等。鳥群每年5月飛來,天冷時節離去。每當傍晚或暴風雨來臨之前,遮天蓋地的鳥群飛騰在湖的上空嘎嘎呼叫,聲傳數里。
扎陵湖渡,是黃河源頭的第一個渡口。河運任務比較繁忙,是兩岸人畜往來的唯一水道。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交通建設。於1970年在扎陵湖魚場支線經過處建造了扎陵湖黃河木橋,使往來客商車輛,暢通無阻。
黃河沿渡口
繼扎陵湖渡口之下,黃河上源的第二個渡口就是黃河沿渡口。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所在地黃河沿鎮。它是自唐代開始,中國從內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驛站和古渡口,千百年來人們只靠牛、羊皮筏子過渡。
解放後,於1966年在此渡口處建造了黃河源頭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黃河沿公路大橋。它把兩岸的山川草原連線在一起。大橋北端,綿延的瑪拉驛山在草原上宛如一隻馬蹄窩窩,黃河沿就居其間。
羊是黃河沿鎮畜牧業經濟的基本支柱,也是往來渡運的主要貨物。羊群繁衍的好壞,直接與牧民生活攸關,也是渡口運輸興衰的標誌。因此,他們愛羊而及其骨,有些人家把巴郎骨用繩穿起,上面刻上文字,掛在屋檐下,作為羊群日趨發展的象徵。當地青年專用羊膝蓋骨來玩耍。這個骨頭上下正反四個面,豎起叫馬,反過叫驢,俯叫綿羊,仰叫山羊,凡參加者數一二三四擲次的,每人持兩枚,用手擲出,出現兩個都是馬的,藏語叫“達反”,為贏家;一馬一驢的叫“厥達”,為二家。一馬的叫“達哇”為三家;一驢的叫“厥哩”為四家。擲的次序確定後,把所有參加的兩枚骨頭交給頭家,由頭家擲散開。而後,馬對馬,驢對驢,綿羊對綿羊,山羊對山羊,用指去彈,彈中者勝。依次類推,周而復始,以贏得骨頭多者為勝。人們對勝者總是豎起大拇指稱讚:“尕娃厲害,贏得這么多骨頭,真是好彩頭。”當地人們把贏得羊骨的多少,作為新的一年奪取畜牧業大豐收的徵兆。
拉加寺渡口
拉加寺渡口是九曲黃河第一曲——瑪沁縣的一個文明古渡。它位於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鄉黃河北岸,原屬同德縣。歷史上同德縣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區的牧民到貴德、湟中、西寧等貿易集散地必經之路,
是那裡的畜產品和內地的工、商、農產品的運輸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黃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貿易集散交易點,加之黃河兩岸有許多牧業區和農產區及古文化遺址,拉加盛產砂金。故牧民稱此地為“拉加從蘭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黃河上勢必開闢渡口。座落在縣東北黃河峽谷阿美尼勒功腹地的拉加寺(全稱拉加扎喜江乃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拉江巴格西鄂賽爾主持修建的。“拉加”系藏語譯音,指四不象即麋鹿。據說拉加寺在破土動工時,發現了一隻四不象,故寺院以取其名。全盛時期僧侶近1300人,是青海省著名的佛教八大寺院之一。該寺建築既有藏族佛教寺院的特點,又有漢族寺院的建築風格。全寺建築形成一個小型建築群,近似於中原古典園林式的建築風貌。整個寺院依山傍水,地勢優美。背依之阿美尼勒功山松柏蒼翠,蠶絲般的細溪飛流之下,景物十分宜人。前面是滾滾黃河,氣勢磅礴,一瀉萬里。拉加寺古渡人來人往,生意非常興隆,將冬蟲夏草、貝母、大黃等馳名中外的藥材、蕨麻(俗稱人參果)、蘑菇等食用菌植物源源不斷地運出,換回糧食、棉布等日用生活品。近年(西)寧果(洛)公路修通,在拉加寺渡口處1986年建造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拉加黃河大橋,車來人往,更是熱鬧非凡。此地可稱得上是黃河源頭之一大名勝古蹟.
尕馬羊曲渡口
尕馬羊曲渡口處九曲黃河第二彎,即位於青海省興海縣與貴南縣交界處的黃河上,西岸為興海羊曲地方,東岸為貴南縣境。尕馬羊曲渡口是自古貫通興海與貴南,乃至海南州及青海各地的黃河關津渡口。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唐朝以公主嫁奩使吐蕃得河曲九曲之地為“湯沭地”。吐蕃便在“積石軍西一百四十里”(《元和志》)即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貴南、興海兩縣交界(以河為界)處尕馬羊曲一帶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橋,名為“洪濟橋”此橋在唐蕃古道上地理位置和交通價值均為十分重要,以後戰爭中橋被毀。上述“洪濟橋”址,即今尕馬羊曲渡口處,千百年間,行人乘牛、羊皮筏或木渡槽過河。至民國時期,為青海省都蘭縣茶卡鹽池通往四川鹽道的咽喉。過往商旅及貨物亦用羊皮筏子轉運。二十世紀60年代初,同德巴倉農場在尕馬羊曲渡口,以扯船擺渡,放渡人、畜,每次還能渡載重卡車一輛,十分鐘時間即可渡過。此渡口地勢險峻,汽車司機若駕技欠佳者,輕易不敢通過。路線經塔秀、羊曲至河卡與青藏公路銜接。後巴合農場場部遷移,此渡口鏇廢。1982年建造了尕馬羊曲黃河橋,橋於三貴公路45公里處,橋長131米,寬7米,人行道1.5米。其結構為跨徑70米的箱肋單波雙曲拱橋,即主孔為70米的箱形拱,副孔為30米的雙曲拱。此橋在興海支線上,將交通幹線青藏、青康、寧果公路有機地連線起來,成為海南州地區南北及青南交通的咽喉。結束了千百年間黃河九曲之內靠皮筏、木船渡河的落後局面。
貴南縣渡口
黃河流經貴南縣的主要渡口有拉乾峽、拉乙亥和查納三個。
拉乾峽渡口
位於海南州貴南縣茫拉多拉乾村附近的黃河拉乾峽。1956年由青海省林業局伐木隊在拉乾峽建造了以四根雙並連鋼絲鐵索橋。此處水面寬只有30米,所建橋長44米,寬為1.5米,負荷載重0.5噸,只能通行一人一馬,後歷年黃河水暴漲有損,到1981年秋,黃河發特大洪水,底部鐵索橋板等被沖。今頂部鐵索猶存。
拉乙亥渡口
據考古者發現,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的拉乙亥鄉等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千百年來,人們為生活、生產的方便,就在此處的黃河上開闢渡口,最初以皮筏過渡。解放後,由拉乙亥公社在該地區的加土乎村附近的黃河上扯船擺渡,可放渡行人、牲畜。此渡口為貴南、同德兩縣人們到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必經通道,後由加土乎村民管理,將大槳船改為小船,只渡過行人單騎。
查納渡口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沙溝鄉查納村,在歷史上是一個古渡口,解放前只以皮筏放渡。新中國誕生後,海南州與共和縣商業部門在查納渡口處設木船擺渡,除放渡人、畜外,還可載波汽車。二十世紀60年代初,由當地政府和民眾開始修建查納黃河懸索橋,1963年建成。兩岸橋墩由混凝土建築,設計承載量為8噸。80年代前這裡是通往貴南、同德二縣的唯一道,對兩岸人民生活,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後因橋址處於龍羊峽庫區被拆除。可在60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起“查那山走”——滑坡塌山的大災情。查那塌山地段在龍羊峽西7.5公里的黃河南岸查那村,是沙溝河匯入黃河的三角地帶,正值黃河南來北去,又急轉向東進入龍羊峽的大拐彎處,海拔2485米,黃河緊靠凹岸。在此段沿岸長期經受著湍急流水不斷地沖刷和淘空作用,部分地段在夏秋被黃河淹沒,冬春又恢復為陸地。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牧草茂盛,黃河沿岸儘是喬、灌木林地。二十世紀初,這裡是貴德轄區的白佛領地,為旺什科部落的冬春牧場,山羊、駱駝最為適應。還有查那寺院一座,故常有商人來往,見此地最為宜農。於是民國十年(1921年),貴德商號芳茂德經理王廷璋,字貴三,從貴德雇十餘戶佃農,來此居住墾殖。他們首先將成片林木燒荒,在山根挖了一條渠引水,然後開荒種地。
王貴三僱工墾荒種地後,每年可收糧食150餘石(每石500公斤)。貴德等地農人見聞此情,相繼遷來四、五十戶人家,逐漸形成2個小村,時稱查那上莊、下莊,每莊有二、三十戶人家。王貴三住在上莊。村前可望黃河及河邊林木,後倚大山,山頂為木格灘邊緣,山上山下牧草豐美,牛羊肥壯,亦在林中養雞成群,產蛋遍地,人們常用籠框拾蛋。又有水澆地,可保豐收。此地人們正好安居樂業,真可謂“世外桃源”。可不巧的災難發生了。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山頂邊沿出現裂縫,最初並不寬,來往行人可以跳越而過。至民國三十一年十二月(1942年元月),裂縫越來越大,且深不可測,人們不能跳越,開始繞道行走,若遇大風天氣,裂隙內必發出聲響,人們還以為是惡狼吼嚎。在那科學文化落後的年代,對於山體滑塌的先兆,引不起人們注意。
到農曆臘月二十七、八日,狂風卷沙滿天飛揚。至正月初一(1942年2月15日),風沙遮天蔽日,對面看不見人,連續颳風三天。初三日下午日落西山時,狂風直颳得飛沙走石,山動地搖,犬吠牛叫,一片悽慘狀,人們十分恐懼,不敢出門,皆圍坐於家中。忽然間如霹靂驚雷,震耳欲聾,一剎那間牆倒屋塌,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查那村上莊大片山頭由南向北翻轉,垂直斷裂四、五十米。同時由南向北水平地推移到5公里之外,以至到達彼岸,移動的土堆越過黃河,堵住流水,抬高水位達一夜之久。是夜相距不到500米的查那下莊安然無恙,竟不知上莊發生了什麼事。至次日晨,仍是風沙蔽日,查那上莊一片莊院14戶人家,男女100餘人,竟蕩然無存,被山壓設,連一點痕跡也看不到。芳茂德商號經理王貴三一戶三口人遇難。黃河下游貴德等地皆不知上面出了什麼事,以至黃河水發生乾枯,眾人都跑去黃河邊觀望,隆冬時節的正月初四日,原清澈的黃河水又像秋季山洪暴發,黑乎乎的大水滾滾而來,人們才得知查那山崩塌的訊息。塌山的次日,黃河北岸曲溝、加什達等地人們只見對岸無風起土,塵土彌空,什麼也看不見。當時嚴冬水小,至夏秋黃河水漲時,才將部分被壓埋沒的房屋木料、衣物、家具等衝出水面,被下游沿岸人們所打撈。
塌山所在面積南北長達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有倖存在,多為外出拜年的人,歸來見此慘狀,皆痛哭欲絕。今居共和縣曲溝鄉的張涵青,當時11歲,正在麥場草堆玩耍,他是連同草堆、場面、碌碡等物一同從南岸捲入被推移的大土塊越過黃河到達北岸而倖存的,因全家人遇難,被曲溝張世長家收養作擋羊娃,解放後長大成人,並在曲溝村當生產隊長。大山崩塌時,居住在上莊下沿的幾戶人家,房屋倒塌後並未推走或深埋,受傷20餘人,埋沒膚淺的都能自拔出來。現居威連灘的王德就是原查那上莊下邊沿的人,時年8歲,當時還在灶房燒火,屋塌時正好大梁擋住身體,但雙腿被灶火燒壞,今只能屈膝跪行。在查那山滑塌這場毀滅性的災難中,國民黨中央賑濟會匯款法幣5萬元,從貴德馱運賑濟糧救濟災民。人們只得向安全地帶搬遷,重建家園,又形成查那村,已發展到97戶人家,626口人,各類牲畜有2165頭,經營水地1630畝。1985年修建龍羊峽水電站時,查那村處於龍羊峽水庫淹沒區,而今非昔比,黨和人民政府對庫區人民進行了搬遷安置工作,投資1000萬元,新辟村莊,在威連灘新打莊廓102副,修建房屋735間,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龍羊峽渡
龍羊峽渡位於唐蕃古道共和縣南端、縣境內80公里黃河的東頭。水流湍急、落差大、便於航運及水資源開發和利用。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吐蕃人在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曲溝地區的野狐峽即今龍羊峽進口處的黃河上設渡口,並建造了橋樑,名為駝駱橋。至今遺址尚存,磊石為基,異常堅固,殘存的鐵椿也能看到,石壁上還有雕刻的文字,只因在高峻的石壁上,加之久經風雨浸蝕,已無從辯認。
1963年,青海省駐軍某部工兵營在龍羊峽進口處架設了一座鐵索吊橋,橋長約50米,載重量約10噸,溝通了龍羊峽兩岸交通。黃河水給古人帶來了興旺發達,更給今人帶來了繁榮富強。已建設成的龍羊峽水電站便是造福於人民的青海高原黃河上游的第一座大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之所以稱為第一大水電站,不僅壩高178米居全國水電站之首,而且安裝的水輪發電機機組和變壓器也是目前全國同類產品之最。由於龍羊峽水電站下閘蓄水形成的龍羊峽水庫更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人工湖。它將為淡水養殖業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場所。龍羊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8萬瓦,年發電量約69億度。具有年調蓄水量和綜合利用,已為陝、甘、青電網提供強大的電力。通過它,可以使黃河下游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四座水電站每年增加發電量5億度。可增加灌溉面積1486萬畝,可增加城市供水4.7億立方米,可提高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的防洪防凌水平。總之,龍羊峽水電站將會對開發大西北、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證。
貴德黃河渡口
黃河流經貴德縣,中貫全境,自古成為阻礙交通的一大天塹。兩岸人民為生產、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開闢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渡口,其中賀爾加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貴德黃河上兩個最大最早的渡口。賀爾加渡口位於貴德縣河西鄉賀爾加村南,滴水崖渡口在下游六、七公里處的河東鄉太平村北。貴德黃河渡口的歷史相當久遠,可追溯到東漢時期。據《後漢書·鄧訓傳》記載,東漢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張掖太守鄧訓出使河湟,接任護羌校尉,對諸羌實行懷柔之策,眾羌歸附。唯獨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貴德黃河南岸)對抗。於是鄧訓發湟中之兵六千欲進擊迷唐,但因黃河所阻,無法用兵。鄧偶見羌人懷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啟示,即命兵士“縫革為船,置於箅上,以渡河”,並取名曰“革船箅”。這種渡河工具即為今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於貴德縣境內的黃河上,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在《後漢書·西羌傳》中還說,東漢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護羌校尉貫友為渡黃河出擊居於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即船),造河橋,以擊迷唐”。逢留大河為今貴德縣黃河北岸賀爾加河注入黃河處,即為賀爾加渡口。此種“作大航(船),造河橋”是黃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橋,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歷史。
又據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寧兵備道僉事楊應琚編《西寧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記載:“滴水崖渡,在所城(指貴德縣城)北,即黃河也,舊系私船,多有勒索。乾隆四年(1739年)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知府申夢璽、署所千總(即縣長)丁正國詳請,設官船二隻,每船水手八名,應所需工食,按年從司庫請領。又設救生船一隻,水手四名。”由此可知,在今縣城東1公里處的黃河南岸滴水崖河沿,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過渡。至清乾隆四年由楊應琚等府、縣官員始設官辦渡口。在不同季節輪換使用渡口,冬春季節在河南滴水崖放渡,至對岸虎頭崖下面出船,回船在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處的麻巴出船。至今麻巴油庫附近的黃河沿仍有一莊廓廢墟,是原來渡船水手居住處。夏秋洪水暴漲時,在黃河北岸的賀爾加渡口放渡,至南岸滴水渡口出船。
在民國時期,貴德黃河上還是沿用古老的傳統渡船或皮筏過渡,船隻簡陋,攻效不高,船夫由歷史上的四十八戶(河陰地區)、東鄉楊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輪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時三四天不發船,旅客就在黃河岸邊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載畜五六十頭,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擁擠不堪。渡船不慎時會超越渡口,這時則由旅客將船從下游逆水拉到渡口。渡口實為商旅畏途。人畜過渡均收船費,一般每人收銅錢15文,每頭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費隨物價而浮動。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賀爾加渡口處修建了浮橋,這處渡口遂廢。此後,民間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貴德縣境內幾十公里的黃河上渡河於南北兩岸,或順流運輸。
賀爾加渡口雖然廢止了渡船擺渡,可原渡口仍架橋使用。民國二十三年,青海省政府決定修建貴德黃河浮橋,省建設廳派一名姓郝的技術員負責修建。當時黃河以南為貴德轄區,黃河以北為共和縣轄區,雙方縣政府負責所在地段的工程項目。所用石料皆由人背畜馱運到工地,木料從貴德縣東溝和當車地區砍伐,由當地民工運到工地。所需鐵件由貴德縣商會承擔供應,雇用鐵匠在工地加工。木船由河東鄉貢麻(今保寧村)的木工梁掌尺負責建造,只付微薄工資,其餘木工活由全縣木工輪流承擔。繫船用的麻繩在尖扎康楊地區擰制後,由民工沿黃河邊扛到建橋工地。兩岸碼頭是木籠裝填石塊構成。地錨是系連船繩的將軍柱,人們將粗大的柳樹連根挖出,運到橋頭埋在地下作錨樁。成橋時,繫船纜繩牢牢緊拴在兩岸固定的錨樁上,九隻木製大船順纜繩均勻地拴牢,船與船之間架上四至六根長11米的縱梁,上下水的兩根在梁的兩頭又用木樁活栓連線。船可隨水的漲落而浮動。大樑上用木板鋪成橋面。枯水時橋長113米,洪水時長171米,故橋面板按季節要增減。枯水時兩碼頭有陡坡。橋兩邊碼頭上置有欄桿,橋頭兩側建有牌坊,並繪有彩畫。整個建橋工程由當年五月開工,九月竣工。因浮橋是由貴德與共和兩縣合修,所以定名為“和德橋”。當時竣工後從西寧請來秦腔劇團,在西河灘唱戲三天,以示慶賀。橋建成後,為管理方便,原共和縣所轄地方的黃河北部下郭密(今賀爾加、尕讓)地區劃為貴德轄區,接著也就改橋名為“貴德浮橋”。貴德浮橋的建成,結束了貴德縣人民靠木船及羊皮筏子過渡的生活、文化、經濟交流。貴德浮橋的建成,是繼東漢初期“造河橋”後再次所建的黃河浮,橋為近代史上於黃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橋。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因浮橋船隻腐朽,進行了一次較大的維修。這次維修抽換了部分大梁和橋面板,將原木籠拆除,改建為八字式木樁架橋座(台),造新船三隻,另將舊船兩隻改造一隻,共用款約590萬元國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八月,黃河水暴漲,橋面被沖毀,歷經四個月修復。爾後又用八號鉛絲灼火後擰成鐵繩取代原用的麻繩。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四月八日,又更換了全部船隻和橋面,耗資859萬元國幣。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貴德人民的保護,浮橋仍完好。1949年9月18日貴德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浮橋,更加重視對黃河浮橋的修建和管理,於1950年4月成立了黃河浮橋修建委員會和浮橋管理站。當年由省交通廳投資人民幣8633元,新做木船四隻,重修兩岸碼頭,更換橋樑和橋面板43立方米。將碼頭改建為木板樁八字式橋台,橋台長15米,八字石籠牆長45米,與橋台成45度交角。南北兩岸橋台淨距140米。這時共用浮船11隻,浮船身長11米,寬5米。船上游以3根、下游以1根鐵繩將浮船相連固定,鐵繩兩端錨於八字牆中的大木樁上。兩船間的大梁直徑25厘米,長11米,樑上鋪的橋面板寬20厘米,厚10厘米,長430厘米,可以維持通過一般民間車輛。1955年又整修一次,耗資人民幣5913元。1957年維修碼頭、橋板,新換鋼絲繩一條,耗資6283元。1958年6月,解放軍某部工兵部隊來縣,對浮橋進行了整體加固,增船增梁,木船增到13隻,並鋪設軌道板,標牌8噸,可通汽車。1963年元月,黃河河面結冰,民眾稱謂“站冰橋”。當時浮橋被積冰摧毀,縣上撥款90000元,立即搶修,並將兩岸的木籠碼頭改建為水泥漿砌石碼頭,將木地籠改為牽引絞車。1964年開始通行載貨汽車,每通行一次需時3分鐘,限定時速5公里。
貴德黃河浮橋建成初期,縣政府決定設立黃河浮橋管理處,設管理員1人,派警察在浮橋執勤,從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市)聘請水手2人,在浮橋長年值班,每人每月工資白洋60元。又從當地抽調水手6人,平時輪流或集中維修浮橋,每人每月工資白洋6元,對水手班長每月增加補貼6元。凡是過往商客、牲畜、木輪大車均收過渡費,採取以橋養橋政策。不足部分由縣政府從公安經費中抽撥1468元歸浮橋使用,另撥白洋428元,作為浮橋臨時費用。
解放後,成立的浮橋管理站,總編制6人,其中有管理人員2人,工人(水手)4人,每月從過渡費中按國家核定標準計發工資。對浮橋管理仍採取了以橋養橋政策,但為方便民眾起見,對過渡費進行了調整。屬於兩岸人民從事生產活動的牲畜、車輛免收過渡費。對從事商業、運輸和外地的牲畜、車輛收取過渡費,每次騾馬2角,牛、驢1角,羊5分,木輪車5角,以後汽車過渡每次2元。從1965年起只收汽車過渡費,其他均免收。1969年起免收汽車過渡費。1971年9月由縣工交局管理浮橋,所有浮橋設施和人員全部移交公路交通部門。黃河浮橋由尕讓養路段管理養護。至1978年5月,貴德縣黃河大橋建成,浮橋鏇即廢棄。
1975年初青海省革命委員會批准修建貴德黃河公路大橋,由貴德縣承擔修橋任務。1975年8月27日,縣上成立了修建黃河大橋工程指揮部,並請青海省公路工程養護處測量隊的第一工程隊,和機械隊技術員攜帶機械設備來縣參加建橋的設計和施工。又從全縣範圍內抽調部分幹部和技術人員,及上百個民工一齊參加了修建大橋工程。
黃河大橋修建工程自1976年4月籌備備料,11月19日正式開始動工,於1977年12月13日完成了大橋的主體修建工程,1977的12月至1978年4月完成了收尾工程,1978年5月大橋工程全面竣工。6月1日,貴德縣各族人民慶賀貴德黃河大橋修成,剪彩通車。黃河大橋的建成,進一步改變了黃河上的交通面貌,使兩岸人民和寧貴公路上行馳的車輛暢通無阻。
貴德黃河大橋位於寧貴公路112公里處,即原黃河浮橋下游100米處。大橋結構為雙柱式鑽孔灌注樁工型梁少筋微彎板組合結構的鋼筋水泥橋,共有16孔,每孔距離16米,另加1孔8米板梁橋。大橋全長264.4米,橋面淨寬7米,兩側另加0.75米寬的高台人行道,橋淨高12.95米,大橋載重負荷標準汽車15噸,掛80噸。大橋修建工程共完成混凝土總量1332立方米,石徹護坡539立方米,鉛絲石籠1680立方米,完成土方30000立方米,砂礫石路面16100/3.6公里。工程總耗用水泥960噸,鋼材227噸,木材953立方米。貴德黃河大橋的修建經費全部由青海省經計委和交通廳等有關部門投資,共耗資262.5萬元,其中付30萬個勞動工日工資56.1萬元,材料費66.5萬元,材料等運輸費16.8萬元,工程損失3萬元。如今黃河大橋和昔日的黃河浮橋遺址已成為縣內外民眾旅遊觀光的風景區。黃河南岸公路兩側平展展的麥田極目可望。河邊古木參天,柳枝飄動。尤其是黃河北岸的賀爾加林區,綠樹成蔭,菌席寂靜,河水映日,格外吸引遊人。
貴德黃河吊橋位於河陰鎮城北村北半公里處。1986貴德開始治黃造田(即治理黃河、填土造田)工程,為民眾生產和交通之方便,於是乘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龍羊峽水電站黃河截流蓄水期間,在此建造了長250米、寬2.5米的鐵索吊橋。兩岸建築水泥漿砌石碼頭,河中間建造鋼筋混凝土橋墩,在碼頭、橋墩上架起鋼架支撐鐵索,鋪板而成,橋面兩側置有鐵絲欄網。吊橋可通行人、牲畜、手扶拖拉機和小汽車,是目前青海境內黃河上跨度最大的鐵索吊橋。貴德黃河吊橋總投資46.7萬元。
阿什南渡口
阿什貢黃河渡口位於貴德縣城東部25公里處的尕讓鄉阿什貢村南,是1953年設定的。當年原擬寧貴公路不走黃河北岸北山灣,而由阿什貢渡黃河走南路,於是在此設渡口。當時制木船一隻,投資人民幣3724元,渡船用人力擺渡,每日放渡4至6次,除載渡人畜和本輪車外,還可以放渡汽車。凡過渡人、畜、車輛均收過渡費,實行以渡養渡。1958年修通北山灣公路後,阿什貢渡口遂廢棄。
尖扎縣的三個渡口
黃河流經尖扎縣的渡口有三個。李家峽渡口是最大一個古渡口。位於尖扎縣李家峽。據《宋史·劉仲武傳》得知,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吐蕃人在今尖扎縣李家峽附近的黃河上又建有一座溪哥橋,其古橋遺址至今還清晰可辯。1987年在今李家峽水電站處建造了隆康黃河橋。橋長167.2米,寬7米。此橋處原為康家寨古渡口。
康家寨渡口位於黃南州尖扎縣康家鄉北側。據《西寧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記載:“康家寨渡,在康家寨新城北。乾隆五年,經僉事楊應據,知府申夢璽、康家寨千總柴玉隆、貴德所千總李滋宏詳請,設官船一隻,以濟往來。工食按年從司庫請領。”由此可知,在今尖扎縣康家鄉附近的黃河上在清乾隆初始設官辦渡口,以船擺渡。
馬克塘渡口位於尖扎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馬克塘北側。解放前無此渡口,黃河兩岸人民皆走康家寨渡口,20世紀80年代初在此處建造馬克塘黃河橋。其結構為單跨達100米的大型箱形鋼筋水泥橋。全長165米,橋寬7米。
隆務河口渡口位於尖扎縣隆務河口處,是以皮筏渡河的古渡口。1960年於渡口處建隆務河橋,長85.5米,寬7米。
循化古渡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青海省東部,歷史頗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將普通的積石鎮改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設循化營,並修築城池,正式命名為“循化”從此積石鎮成為歷代縣城所在地。循化人口的由來,尚無文字記載,但在民間卻流傳著美好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中亞撒瑪爾罕地區,居住著突厥烏古斯漢的一支,首領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間又叫他們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當地伊斯蘭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們的擁護,因而引起了國王的忌恨。國王設下奸計要陷害他們,便派人宰下一隻牛頭,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裡,然後揚言部落少了一頭牛,要到阿合莽家尋找。阿合莽弟兄胸懷袒盪,任其查找,哪知他們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隻牛頭,稱阿合莽兄弟偷來的,栽髒誣陷,兄弟倆有口難辯,有冤難鳴,被迫離開了那裡。他們率領同族18人牽著一峰駱駝,帶了一部古蘭經,馱上撒馬爾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邐東行。他們每到一處,就稱一稱當地的水土,如果與所帶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繼續前進。歷盡艱辛,他們終於來到循化縣街子地方。這時天色已晚,正打點休息,忽然發現走失了那隻唯一的駱駝。大家點起火把,到處尋找。一直找到街子以東的沙子坡,這時天已破曉,晨光透明。他們從山坡望去,只見這一帶土地平坦,河流縱橫,萬物叢生。走下山坡後,忽見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們所找的駱駝正靜靜地臥在水中。他們揮動棍棒吆喝駱駝起來,可是它卻一動不動,原來他已變成白石駱駝了。他們想,駱駝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將隨身帶的水土和當地水土一稱,斤兩相符,他們終於在這裡定居下來。從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開拓了自己的家園。駱駝臥過的泉命名為“駱駝泉”,經過歷代整修,這裡成為當地名勝,吸引來不少各族同胞觀光遊覽。
圍繞循化縣城所在地積石鎮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個。主要有古什群峽渡、伊麻目渡及吊橋、鹽泉渡口等,使通往縣城的陸路水路四通八達,非常方便。
古什群峽渡口,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積石鎮西15公里處古什群峽,此為古渡。據《沙州記》、《水經注》記載:“吐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歷’橋,長一百五十步。兩岸累石作基階,節節相次,大木縱橫,更鎮壓,兩邊俱平,相去三丈,並大材,以板橫次之,施鉤欄,甚嚴飾。橋在清水川東,此河上握橋之始也。”此橋址“清水川東”,當在今循化城西15公里處積石卜峽口,即古什群峽口。橋為木製握橋,是至頂部相接,從兩邊將橋面鋪平。此橋為東晉義熙十年(公元414年)由當時活動於青海地區的吐谷渾人所造,在中國歷史上是黃河上游建造的第一座實體木橋,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又據《宋史·王厚傳》記載,時隔五、六百年後的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人們又在古什群峽口造起了一座黃河橋,稱為“大通橋”。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青海省政府決定,在修建貴德黃河浮橋的同時,在循化上述橋址處,建造了一座長48米的原始木結構握橋。後被水毀,幾年後重建,解放前夕,原青海的封建統治者馬步芳逃離時握橋被燒毀。伊麻目渡口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城西側即上游五、六公里處的伊麻目地方,是循化繼古什群峽古渡口後的又一古渡,為出入縣城走捷徑而辟,解放前只以木船擺渡。1970年在此渡口處建造了伊麻目黃河大橋,全長277.26米,寬7米。是黃河上游跨度最長的新型大橋,為微彎板一型梁灌注墩台式。大大便利了交通。
吊橋渡口位於循化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積石鎮北側黃河上。從前此處無渡口。1979年末,為出入縣鎮走捷徑,故在此處建造了積石吊橋。此橋是目前在青海境內跨度最大的吊索橋,全長140米,寬5米。除通行人、畜、小型車輛外,還可通行大車輛。鹽泉渡口。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吐蕃人又在今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橋。因橋址附近有一流入黃河的小溪,其水質含有大量鹽份,岸邊土質亦可以淋制而供食用,故稱此橋為“鹽泉橋”。
官亭黃河渡口
官亭黃河渡口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官亭與甘肅省臨夏縣大河家之間的黃河上,此渡口是自古以來從甘肅南部進入青海地區的黃河關津渡口。人們用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近代用木船渡河。民和地區的牛、羊皮筏確實比上游的尖扎、貴德等地方的皮筏大好幾倍。別處羊皮筏一船4-8個皮袋,而民和的羊皮小筏也要用皮袋8-12個,大型的用12-24個羊皮袋編排結紮而成。牛皮筏小型的用30-32個牛皮袋,連結紮綁成筏,大型的由4個小牛皮筏合併組成,長30米、寬近10米。每個小型牛皮筏可載運糧油18000餘斤,運羊毛8000斤左右。也有水手專門用一隻大牛皮袋擺渡單人,使用時,將人裝入袋中,充足氣,紮好口,推入水中,水手伏在皮袋上面用手劃游泅渡過河。皮筏多為水手個體經營,也有僱傭他人為水手者。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統計,全縣有大皮筏560個、小皮筏500個。1988年,在官亭渡口處修建了官亭黃河公路橋,橋長161.12米,橋寬9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黃河文化源源流長,“黃河清,天下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天下太平並不難,但是黃河問題越來越嚴重則是不爭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黃河56年沒有決口的奇蹟。長期以來,治黃一直是以治標為指導思想,其實是給後人留下更大的隱患,現在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