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扎陵湖渡口](/img/f/f5d/nBnauM3XygDMxgTOxkDN0cz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5Q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地貌
“扎陵”是蒙古語,意為“灰白色的長湖”,古稱“柏海”。縣境多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湖泊遍布。湖泊大小百餘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鄂陵湖、扎陵湖、托索湖、星宿海、崗納格瑪湖、尕拉海和日格湖。鄂陵湖和扎陵湖
![扎陵湖渡口](/img/9/809/nBnauM3XygTMxEDO0kDN0cz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5Q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扎陵湖渡口](/img/2/253/nBnauM3X3MDM3UDN0gDN0cz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4Q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相關湖泊
扎陵湖
扎陵湖湖區多年平均氣溫為-4℃,是青海省高寒地區之一。冬季漫長而寒冷,10月至翌年4月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16.5℃;1978年1月2日曾測得-48.1℃的最低氣溫。夏季短而涼爽,最熱的7、8月份,月平均氣溫只有8℃左右,最高氣溫也只有22.9℃。湖區幾乎終年沒有無霜期。兩湖於每年10月中旬出現岸冰,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全湖封凍,岸邊最大冰厚可達1米左右。翌年3月以後,湖冰開始消融,5月初,湖冰消融殆盡,冰凍期達半年以上。魚類區系組成比較單純,考察所見的魚類僅有9種,而構成兩湖魚類資源的只有
1960 ~1962 年,青海省有關部門曾在此建過季節性漁場,捕魚2000餘噸,後因漁貨銷售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保鮮不易,成本又高。魚類由於長期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不僅魚群的密度大,且不懼人。近岸嬉遊的魚群,當人們接近時仍暢遊不去;若投以石子,魚群非但不驚散,反而會向石子落水之處聚集,所以網捕和垂釣極易。今後隨著當地生產的發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兩湖原始的魚藏無疑將會得到開發。但是,兩湖地處高寒環境,極邊咽齒魚和花斑裸鯉的生長速度是相當緩慢的,每增長1 斤的體重約需10 年時間,且性成熟遲緩,繁殖力低,在開發時對於捕撈的強度和網目的大小應作適當控制,以利其生長繁殖和魚產的相對穩定。
在兩湖的島嶼上,均有魚鷗、棕頭鷗、鸕鶿、赤麻鴨等棲息。尤其是札陵湖北部無名小島上,棲息的候鳥最多,這兩個島嶼過去從無人攀登,目前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環境,是研究候鳥生態的理想之地。入湖處不遠,有3個面積1至2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棲息著大量水鳥,所以又稱“鳥島”,這裡的鳥大都是候鳥,每年春天,數以萬計的大雁、魚歐等鳥類從印度半島飛到這裡繁衍生息。黃河源區重要濕地是高原多種珍稀魚類和水禽的理想棲息場所,湖區沼澤和環湖半島以及水域是鷗類、雁鴨類和黑頸鶴等涉水禽的重要棲息地。
鄂陵湖
鄂陵湖位於扎陵湖之東。鄂陵湖與扎陵湖的形狀恰好相反,鄂陵湖東西窄、南北長,猶如一個很大的寶葫蘆。湖的面積為628平方公里,比扎陵湖大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深可達30多米,蓄水量為107億立方米,
![扎陵湖渡口](/img/c/7ce/nBnauM3XwcTNyQzM0ATN0cz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wU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十分有趣的是,扎陵湖有供鳥類棲息的島嶼,而鄂陵湖有一個專供鳥兒們會餐的天然場所,人稱“小西湖”,又稱“魚餐廳”。原來,每年春天,黃河源頭冰消雪融,河水上漲,鄂陵湖的水漫過一道堤岸流入小西湖,湖中的魚兒也跟著游進來。待到冰雪化盡,水源枯竭時,湖水斷流,並開始大量蒸發,潮水迅速下降,魚兒開始死亡,而且被風浪推到岸邊的沙灘上。鳥兒們吃魚不需要化費力氣去捕,只要到小西湖隨便入座,就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鳥兒最多的時候,飛翔在上空的鳥群遮天蔽日,“嘎嘎”的鳴叫聲,幾里以外都能聽到。
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上午,湖面風平浪靜,纖蘿不動;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湧,浪花拍岸。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一會兒象連片的黑色藏帳,旌旗獵獵,人聲鼎沸,據說,這是當年吐蕃松贊乾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時的盛大場面;一會兒又變成點點白色的風帳,由遠而近,景象極為壯觀。
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黃河文化源源流長,“黃河清,天下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天下太平並不難,但是黃河問題越來越嚴重則是不爭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黃河56年沒有決口的奇蹟。長期以來,治黃一直是以治標為指導思想,其實是給後人留下更大的隱患,現在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