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散渡河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其發源於通渭華家嶺和牛營大山,通渭縣以上叫牛谷河,河源地勢海拔2510m,河長1415km,總落差1247m,河道平均比降0.579%,集水面積2485km2,在甘谷縣境內叫散渡河,經渭陽鄉大王莊匯入渭河。流域內幾乎全為黃土覆蓋,植被差,水土流失嚴重,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8560t/km2,為渭河上游各支流之最。
![1](/img/5/aea/nBnauM3X2czNzQzN0YDO1UTN4ITM1czM2QTOwADMwAzMxAzL2g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中下游兩岸毛溝發達,分差率高。地下水匱乏,礦化度高,鹼度大,部分地段河水不能飲用和灌溉,河床由粘由土砂石組成。散渡河平常流量並不大,可在夏季雷雨節,其最大流量可達到1800m3/s,最大含沙量1090kg/m3,多年平均輸沙量1620萬t。
夏季雷暴雨過後,其流量突然增大,以極快的速度從上游沖流向下游,期間夾雜著大量的泥沙,尤其是河頭夾雜有沖斷的樹木柴草。河流的衝擊力極強,一米直徑以上的大石塊亦能夠從上游帶至下游。河床在每次大洪水過後改移,兩岸形成高大四五十米的黃土懸崖,並伴隨有不時的坍塌。
水文特徵
散渡河縣內集流面積576.54平方公里、縣內全長43.8公里,河床比降千分之一點三。多年平均年平均流量4.39立米/秒至0.73立米/秒、平均年過境?內集流面積122.87平方公里,河道長22.05公里,河床比降千分之八十,河床平均寬度5.3米,多年平均年自產水1777.63萬立米,多年平均年輸砂量9.8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