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公朴1902年 生於江蘇省武進縣,譜名永祥,字晉祥,少時自名公朴。五四運動期間,他在報上揭露一此奸商將口貨改貼商標冒充國貨的行為而被店主開除。1923年,李公朴順利被文華大學校高中部錄取,遠離家人來到武昌求學。 1928年,他考取美國俄勒岡州雷德大學,半工半讀。留學期間,他對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教育狀況進行考察研究,認為學校“是改善社會環境的策源地”。
歸國發展
歸國後,他與高士其在南京籌辦《徐球通訊社》,與鄒韜奮、胡愈之等發起籌辦《生活日報》,創辦旨在改變店員和青年學生痛苦生活的申報流通圖書館。1936年底,圖書館藏書由兩千多冊增至三萬多冊,擁有讀者二萬多人,其中學生達四千五六百人。1934年李公朴創辦《讀書生活》半月刊。第一部中譯本《資本論》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1935年12月,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他被選為常務委員。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發生後,35歲的李公朴在庭審中據理力爭。宋慶齡、何香凝等發動愛國入獄運動,中外電報聲援紛至沓來。被羈押8個多月的“七君子”被無罪釋放。
山西考察
李公朴出獄後到山西調查考察,拜訪周恩來等人,並與大批從事抗日救亡運動的熱血青年座談。他經平綏、平漢、津浦鐵路線,對抗日形勢作了全面考察。10月10日回滬後,發表《為全民動員告國人書》等一系列文章,認為“沒有全民的動員,就沒有全民的戰爭”。他應閻錫山之邀去山西主持民族革命大學,他擬訂的民族革命大學十大綱領符合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民族革命大學教職員工很快增加到五千多人,後來不少學生去了延安。毛澤東在延安看望李公朴等,還為李公朴夫人張曼筠所畫的《餓長城圖》題了舊作《清平樂·六盤山》,支持李公朴組織抗戰建國教學團,並給他配備一個紅軍老戰士做警衛員。李公朴一行深入華北敵後晉察冀,教學團象個流動學校,每到一地都開辦短訓班,宣傳抗日,傳播抗戰教育的種子。此舉引起蔣介石仇視,命令嚴予查禁。李公朴6個多月的晉察冀之行,走訪了15個縣500多個村莊,認為晉察冀是今天民主的模範抗日根據地,也是將來新中國的雛型。從1937年8月到1940年11月的三年多時間,他四上華北抗戰前線、二訪延安,完成了四五十萬字抗戰言論、戰地通訊、抗戰教育文章。其中《全民動員論》、《抗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走上勝利之路的山西》、《華北敵後—晉察冀》4本著作風行一時,給人以巨大鼓舞。
籌備民盟
1940年11月,沈鈞儒電邀李公朴回重慶商談籌備成立中國民主同盟等事宜。皖南事變後,周恩來為了李公朴的安全,讓他去雲南、緬甸,並贈送路費。李公朴蒐集了大量反映中國人民抗戰業績的資料,準備去緬甸舉辦“中國抗日戰爭現狀”展覽,爭取僑胞和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援。在昆明,他辦了《北門書屋》,兩年多時間裡出版了各類進步文藝讀物30餘種,並在地下印刷廠翻印了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朱德的《論解放區戰場》等書。
1945年10月,李公朴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委兼教育委員會副主委、中國人民救國會中央委員。1946年1月在重慶與陶行知共辦社會大學,任副校長兼教務長,主持校務。李公朴在抗戰前辦國難教育,抗戰時辦抗戰教育,抗戰後辦民主教育,並積極投身於反內戰、爭民主運動。
公朴遇難
1946年2月10日,國民黨特務製造“較場口血案”,郭沫若、馬寅初、李公朴等各界人士60餘人被打傷。面對險惡環境,李公朴說:“我們搞民主運動的人,是要隨時準備犧牲的。”“為了民主,我已準備好了,兩隻腳跨出門,就不準備再進門了。"
1946年5月,李公朴從重慶來到昆明,他的到來增強了昆明的民主力量,引起了反動派的恐慌,中統和軍統特務到處張貼標語、散布謠言,說民盟與中共“勾結”,利用地方勢力想奪取政權,說李公朴攜帶中共提供的巨款來昆明密謀暴動。為了揭穿反動派的陰謀和向廣大市民說明真相,民盟支部在昆明召開了記者招待會,民盟負責人再三聲明,民盟是一個非暴力的革命團體,只以和平的方式爭取民主,暗殺和暴力更是民盟所堅決反對的。反動派的陰謀被揭穿以後又對李公朴等人進行造謠中傷和威脅恐嚇,李公朴都不放在心上,為了中國的和平民主事業,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一次集會上,李公朴說:“想用死來威脅我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今天我兩隻腳跨出門,就不準備再跨回來。”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發起萬人簽名運動,要求和平。雖然民主同盟一再聲稱自己並非暴力團體,只以和平方式爭取民主,反對暗殺和暴動。但南京國民政府卻密令昆明警備司令部、憲兵十三團等機關:“中共蓄意叛亂,民盟甘心從亂,際此緊急時期,對於該等奸黨分子,於必要時得宜處置。”昆明警備總司令霍揆彰奉令後,擬定了逮捕、暗殺民盟負責人的名單。李公朴被列為第一名,聞一多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歸途中,於青雲街大興坡遭國民黨特務暗殺。 次日凌晨逝世。整個昆明沉浸在悲哀與憤怒之中。毛澤東、朱德發來唁電。
個人作品
文學作品
序號 | 作品 | 序號 | 作品 |
1 | 《幾句說明》 | 2 | 《回顧與前瞻》 |
3 | 《山西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4 | 《山西進步的事實具體表現在哪裡?》 |
5 | 《山西怎樣摧毀敵偽政權》 | 6 | 《一些零碎的觀感》 |
7 | 《敵寇在山西的活動和暴行》 | 8 | 《一個前途的預測》 |
9 | 《走上勝利之路的山西》 | 10 | 《二一三旅旅歌》 |
11 | 《民主軍歌》 | 12 | 《全民動員論》 |
13 | 《抗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 14 | 《華北敵後—晉察冀》 |
民主軍歌
雲南省檔案館館藏資料中,有李公朴用冼星海作曲的《救國軍歌》改詞而成的《民主軍歌》,雖然歌詞、曲調都比較簡單,但充分體現了李公朴用鮮血和生命踐行“創造民主中國,永做自由人”的理想和信念。
歷史評價
李公朴的一生,是不斷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堅持革命、頑強鬥爭的一生,是忠誠於中華民族進步事業與和平民主事業的一生,是獻身中國文化事業和社會教育的一生。李公朴“愛國、民主、進步”的精神不僅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聞一多在《最後一次的演講》中有這么一段話:“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這是聞一多先生對李公朴的敢為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精神的肯定,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李公朴、聞一多先生一樣的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的奮鬥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中國。
周恩來稱“他是一個為民主革命而獻身的戰士。”
家族成員
李公朴祖籍常州府武進縣湖塘橋,出生於淮安,直至十三歲隨父母遷居鎮江。李公樸父學增,字增培,因一直在清光緒年間常鎮道道尹沈敦蘭家當“家人”,就用一個單字“培”為名,並在沈公館裡充當管事人員。
李培在原籍曾娶妻周氏,生子:永仁(1873年-1906年),字晉家,號蘭君,配淮安府田氏:永義(1878年-1919年),字晉昌,又字香國,號漢飛,又號翰芬:女一,適淮安林耀蒼。李培來淮後第三年(1884年)又娶程氏(1865年-1930年)為妻,生子:永康(1885-1945),字晉康,一字綬桐,後改公愚,原配淮城錢壽昌長女:幼子公朴:女一,適淮安府樊仲沅。李培在淮安有兩處住房。一處為李培夫婦及其幼子(公朴)所住,位於東長街朱雀橋堍。另一處為其次子永義(翰芬)住房,位於東嶽廟市口東龔姓院內(今市人民醫院門診部南)。
民國四年(1915年),李培攜同程氏妻及十三歲的公朴遷居鎮江,依靠三子永康生活。離淮前,又恰逢次子永義即將從軍東海,為此,父子三人在淮合拍一張照片,並由翰芬題跋,留作紀念。
李公朴即於此年離開了他的出生地淮安。
後世紀念
主詞條:李公朴故居
這是一 個一宅兩院的房屋,大門朝東,面臨東長街,進門為一院落,院北為朝南正房三間,為大七路房屋,外牆為磨麵磚,中間一間為格扇門,廳房地面鋪大方磚,東西兩頭房為木地板。中間兩隔山為木壁板,兩頭房朝南有條格窗。院西面對大門為小五路過道三間。進了過道房又是一小院落,迎門為一花台,內種花木。院北為朝南房屋三間,比前面正房規模略小,中間為兩扇門,廳房地面亦鋪大方磚,兩頭房為木地板。緊接過道房南山為門朝西的廚房一間。李公朴於1902年就出生在這所普通的宅院裡並度過了他的童年,直至1915年隨父母全家遷居鎮江。李宅南為別姓房屋,北面、西面為徐翰林竹園。李宅原房屋已在1958年拓寬馬路時被拆掉,原址即今市廣播電視局,宅基包括馬路北側的人行道及其北側部分。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百”人物
為推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此名單由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2009年9月10公布。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
八女投江 | 于化虎 | 小葉丹 | 馬本齋 | 馬立訓 | 方誌敏 | 毛澤民 | 毛澤覃 | 王爾琢 | 王盡美 | 王克勤 | 王若飛 | 鄧萍 | 鄧中夏 | 鄧恩銘 | 韋拔群 | 馮平 | 盧德銘 | 葉挺 | 葉成煥 | 左權 | 白求恩 | 任常倫 | 關向應 | 劉老莊連 | 劉伯堅 | 劉志丹 | 劉胡蘭 | 吉鴻昌 | 向警予 | 尋淮洲 | 戎冠秀 | 朱瑞 | 江上青 | 江竹筠 | 許繼慎 | 阮嘯仙 | 何叔衡 | 佟麟閣 | 吳運鐸 | 吳煥先 | 張太雷 | 張自忠 | 張學良 | 張思德 | 曠繼勛 | 李白 | 李林 | 李大釗 | 李公朴 | 李兆麟 | 李碩勛 | 楊殷 | 楊子榮 | 楊開慧 | 楊虎城 | 楊靖宇 | 楊闇公 | 肖楚女 | 蘇兆征 | 鄒韜奮 | 陳延年 | 陳樹湘 | 陳嘉庚 | 陳潭秋 | 冼星海 | 周文雍和陳鐵軍夫婦 | 周逸群 | 明德英 |林祥謙 | 羅亦農 | 羅忠毅 | 羅炳輝 | 鄭律成 | 惲代英 | 段德昌 | 賀英 | 趙一曼 | 趙世炎 | 趙尚志 | 趙博生 | 趙登禹 | 聞一多 | 埃德加·斯諾 |夏明翰 |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 | 狼牙山五壯士 |聶耳 | 郭俊卿 | 錢壯飛 | 黃公略 | 彭湃 | 彭雪楓 | 董存瑞 | 董振堂 | 謝子長 |魯迅 | 蔡和森 | 戴安瀾 | 瞿秋白 |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
丁曉兵 | 馬萬水 | 馬永順 | 馬恆昌 | 馬海德 |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 孔祥瑞 | 孔繁森 | 文花枝 | 方永剛 | 方紅霄 | 毛岸英 | 王傑 | 王選 | 王瑛 | 王樂義 | 王有德 | 王啟民 | 王進喜 | 王順友 | 鄧平壽 | 鄧建軍 | 鄧稼先 | 叢飛 | 包起帆 | 史光柱 | 史來賀 | 葉欣 | 甘遠志 | 申紀蘭 | 白芳禮 | 任長霞 | 劉文學 | 劉英俊 | 華羅庚 | 向秀麗 | 廷·巴特爾 | 許振超 | 達吾提·阿西木 | 邢燕子 | 吳大觀 | 吳仁寶 | 吳天祥 | 吳金印 | 吳登雲 | 宋魚水 | 張華 | 張雲泉 | 張秉貴 | 張海迪 | 時傳祥 | 李四光 | 李春燕 | 李桂林和陸建芬夫婦 | 李素芝 | 李夢桃 | 李登海 | 楊利偉 | 楊懷遠 | 楊根思 | 蘇寧 | 谷文昌 | 邰麗華 | 邱少雲 | 邱光華 | 邱娥國 | 陳景潤 | 麥賢得 | 孟泰 | 孟二冬 | 林浩 | 林巧稚 | 林秀貞 | 歐陽海 | 羅映珍 | 羅健夫 | 羅盛教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趙夢桃 | 鍾南山 | 唐山十三農民 | 容國團 | 徐虎 | 秦文貴 | 袁隆平 | 錢學森 | 常香玉 | 黃繼光 | 彭加木 | 焦裕祿 | 蔣築英 | 謝延信 | 韓素雲 | 竇鐵成 | 賴寧 | 雷鋒 | 譚彥 | 譚千秋 | 譚竹青 | 樊錦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