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市中心城區僅50公里之遙,交通便捷。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340平方公里,以木蘭山風景區為核心,涵蓋黃陂北部三個鄉鎮的範圍。木蘭山古稱牛頭山、青獅嶺,隋唐以來,宗教漸興,至明清達到鼎盛,使木蘭山成為歷代宗教聖地,更以佛道兩教共處一山而聞名於世。

基本信息

簡介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市中心城區50千米處,有一座國家級地質公園——木蘭山。

木蘭山原名青獅嶺、牛頭山,是古代巾幗英雄木蘭將軍故里,是木蘭文化的發源地。資料記載,木蘭十八歲代父從軍,屢立戰功,被封為孝烈將軍,木蘭不願為官,懇請回到家鄉侍奉雙親,九十歲的時候去世,埋葬在山的北坡,就是現在的將軍廟。後人為她精神所感動,建祠、立廟、樹坊紀念她,先後啟建了木蘭殿將軍祠、唐木蘭將軍坊,更在明朝萬曆三十七年,將此山更名為“木蘭山”。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市中心城區僅50公里之遙,交通便捷。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340平方公里,以木蘭山風景區為核心,涵蓋黃陂北部三個鄉鎮的範圍。木蘭山古稱牛頭山、青獅嶺,隋唐以來,宗教漸興,至明清達到鼎盛,使木蘭山成為歷代宗教聖地,更以佛道兩教共處一山而聞名於世。

來由

黃陂是木蘭故里,木蘭將軍的美名享譽海內外。木蘭山因紀念木蘭將軍而命名。

自然地理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市城區中心50km,處於《全國國土總體規劃綱要》確定的首期重點開發和長江流域經濟帶的中心地段。岱黃高速、漢施高速、機場高速直通武漢市區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114°40’,北緯31°20’~31°00’,總覆蓋面積340km^2,規劃面積72km^2,屬濕潤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而且雨熱同季。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木蘭山景區中心地帶,面積340平方公里,外圍涉及木蘭鄉、長嶺鎮、姚集鎮及蔡店鄉等鄉鎮一部分地域,其中核心區位於木蘭山風景區,面積23平方公里,囊括石景園、古廟區兩個旅遊版塊,以及西門樓至勝景廣場,勝景廣場至祈嗣頂,勝景廣場至東泉庵3條游線。兩個景區首次賦予地質科普功能,3條遊覽線將於新近開發。

基礎建設

木蘭山投資400多萬元,建成1800平方米的地質博物館,館內採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演示地球演變、木蘭山形成原因,模擬斷層褶皺等地質現象,並且收集全世界特別是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的岩石標本展出。

資源條件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北枕大別山,南瞰江漢平原,西挽灄水河,東擁木蘭湖。她不僅有旖旎的自然景觀、絢麗的人文資源,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自古有“南瞻鄂渚通王氣,北顧中原鎖帝鄉”之句,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木蘭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

木蘭山自古就是華中地區的宗教名山,香火流傳至今已有1500餘年,供奉神像一千餘尊,佛、道兩教和平共處一山,七宮八觀三十六殿,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

木蘭山菩薩應遠又應近,每年來自五省的遊人香客絡繹不絕,特別是每逢宗教節日,這裡更是盛況空前。一年一度的金秋木蘭廟會,也就是八月初一“開山門”,來自省內外的數萬香客遊人齊聚於此,爭燒第一柱香。山上燈火輝煌,仙樂飄飄,香客遊人摩肩接踵,場面蔚為壯觀,讓人不由感嘆:木蘭仙山,靈感四方。

“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岡山,黃麻起義的隊伍上了木蘭山”。木蘭山還是革命的聖地,紅色的搖籃。

歷史沿革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1927年底,黃麻起義失敗後,突出重圍的72名勇士轉戰木蘭山,以此為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並於1928年1月1日到木蘭山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這支英雄的部隊幾經發展、壯大,後來成為紅四方面軍的主力,匯入到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的滾滾洪流中,從此革命的烽火燃遍了大別山。解放後,曾經在木蘭山地區戰鬥過的革命前輩重回故地,感慨萬千。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中提及:“湖北黃陂縣有座木蘭山”。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都興然為木蘭山揮毫題詞。

2003年,木蘭山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小區。

木蘭山有一條藍片岩帶,地質上稱為木蘭山藍片岩帶,它是長達1700公里的秦嶺—大別—蘇魯藍片岩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裡,藍片岩保存完好,有紅簾石片岩伴生,雙模式火山作用明顯,構造變形強烈,變形期次分明,岩石露頭極佳,不僅如此,它與北側的紅安高壓榴輝岩帶、新縣的超高壓榴輝岩帶構成了聞名國內外地學界的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帶。

1996年,在中國召開的第三十屆世界地質大會上,這條變質帶是大會選定的三條考察線路之一。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頂級地質專家、學者參與了考察,他們認為“木蘭山藍片岩是解決中國中央造山帶的金鑰匙,其意義重大,木蘭山及附近地區是研究中央造山帶的重要基地,是地質科普的重要場所,在國內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木蘭山是在2005年3月成功申報為省級地質公園。2005年8月,木蘭山地質公園通過國家級評審。

近幾十年的科學考察表明,高壓超高壓變質帶只出現在西阿爾卑斯挪威北部、北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中東部等幾個巨型碰撞造山帶之中。木蘭山地質公園所在的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帶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典型的高壓、超高壓變質帶之一。

特色景觀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相傳木蘭自幼在此習武,十八歲時女扮男妝,代父從軍,征戰十二載,屢立戰功,封孝烈將軍,木蘭辭而不受,乞歸故里,侍奉雙親,九十而終,葬於木蘭山北。後人感其忠烈,為其建祠、立廟、樹坊,先後啟建了木蘭殿、將軍祠、唐木蘭將軍坊,山也因之而更名為木蘭山。歷代文人墨客競相登山攬勝,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題詩一首:“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木蘭山華中地區香火聖地,史料記載,木蘭山香火始於隋,盛於唐、興於明清,其佛、道兩教和睦相處於一山,在全國少有,獨具特色,每年吸引數以十萬計的善男信女朝山進香,頂禮膜拜,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和八月初一的金秋木蘭廟會,更是香客雲集,熱鬧非凡。

木蘭山也是著名的革命勝地。“黃麻起義”失敗後,副總指揮吳光浩等72名戰士轉戰木蘭山,創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並積極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陳少敏徐海東等同志及劉、鄧大軍一縱一十九旅等都曾在木蘭山一帶進行過長期的革命鬥爭。解放後,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全國百餘名書法家為木蘭山題詞,木蘭山己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並與蔡店姚家山新五師師部舊址等景點組成了一條紅色旅遊線路。

木蘭山還是一座自然生態寶庫,森林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林區面積達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5%。林區內溪流潺潺,林木遮天蔽日,生物多樣性在這裡充分體現。各類古樹名木一百多種,各類野生動物經常出沒森林,而且夏季氣溫比武漢城區低6~8度,為喜好外出森林越野、探險旅遊、春遊踏青的朋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場地。

公園方圓340平方公里,包括木蘭山風景區和周邊的木蘭湖、木蘭天池、木蘭古門等景區的一部分,在整個園區內,木蘭山石景園是地質遺蹟出露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園區。千姿百態的自然石景,造就了木蘭山壯觀的山峰和出神入化的天然美景。

木蘭殿、祈嗣頂、棋盤石、木蘭花樹……,這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蘊藏著的都是木蘭將軍的動人傳說,傳承著的都是“忠、孝、勇、烈”的木蘭精神。

風景區強化了地質科普景觀,本著保護、建設和開發的原則,重新調整園區內地質科普旅遊線路,著力打造地質景觀。園內里,遊客可欣賞到雙模式火山岩、長英質片岩、綠片岩、藍片岩、藍閃岩綠片岩、紅簾石片岩、淺粒岩及賦存於綠片岩中的火山彈等曠古地質奇觀。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陳兆棉教授介紹,木蘭山地質公園的岩石姿態萬方,雄奇偉岸,且五光十色,觀賞性極強。

曾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熱播的大型音舞詩畫《木蘭山組歌》唱響木蘭、唱響中國,2007年5月17日,《木蘭山組歌》在人民大會堂公演,更讓木蘭山走向世界!

神奇木蘭山,靈感傳四方!

傳承意義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這裡有紅簾石伴生,雙模式火山作用明顯,構造變形強烈,變形期次分明,岩石露頭極佳。還有大量不同類型的高壓藍片岩出現,其地質現象既獨特又複雜。木蘭山藍片岩變質帶屬低溫高壓變質作用的產物,更是板塊消亡帶、陸地碰撞帶和構造埋深作用的重要標誌,其豐富的構造變形記錄了這一區域地質演變的歷程。

陸陸碰撞,洋殼消亡不僅造就了秦嶺--大別--蘇魯碰撞造山帶和高壓超高壓變質帶,而且還使之成為中國中東部地區南北地質構造,岩漿活動,地球物理、成礦作用乃至自然物理分野的一道長垣,對研究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大別--蘇魯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中國地質演化歷史的關鍵地區。

小貼士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旅遊路線:

1、在漢口新華路長途汽車客運站有直達木蘭山的旅遊車,遊客也可在漢口竹葉山乘車到黃陂新客運站,然後轉坐木蘭山旅遊專線直達山頂。

2、喜歡自駕游的朋友可上岱黃高速,到黃陂城區後上黃土公路,全程約60公里 。

武漢旅遊景點盤點

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國中部地區(華中)的最大都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其中城鎮人口537萬。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 稱“江城”。

毛澤東故居
晴川閣
寶通禪寺
湖北省博物館
黃鶴樓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古德寺
大智門火車站
辛亥革命博物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
漢正街
洪山公園
武漢長江二橋
解放公園
木蘭山
盤龍城遺址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蓮溪寺
龜山電視塔
詹天佑故居
江漢關大樓
武漢動物園

歸元寺
武昌起義紀念館
八七會議會址
清真寺
石門風景區
介子山莊
鐵門關
長春觀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九峰國家森林公園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
古琴台
武漢長江大橋
東方馬城
木蘭天池
天主教堂
漢口江灘公園
和平鄉村馬術俱樂部
中山艦博物館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馬鞍山森林公園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木蘭古門景區
道觀河風景區
軍山湯泉宮
東湖鳥語林
木蘭清涼寨
農耕年華
戶部巷
地球村歡樂世界
東湖梅嶺
木蘭川大余灣
落雁島
張公山寨
湖泗瓷窯址群
龜山
世界寶玉石博覽館
石榴紅村
大禹神話園
勝天農莊
大好河山旅遊區
巨龍湖生態山莊
起義門舊址
武漢農業生態園
蓮花湖公園
海星楚雲莊
青龍山森林公園
武漢近代工業博物館
東湖釣魚台
雲霧山景區
梁子湖高爾夫度假中心
武鋼博物館
荷蘭風情園
慈惠農場
江夏白雲洞
東湖磨山風景區
東湖海洋世界
槐山風景區
江漢路步行街
謙森島莊園
和平農莊
武大櫻花園
中國地大逸夫博物館
湯遜湖旅遊度假區
九龍溫泉度假山莊
東湖風景名勝區
木蘭大草原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