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的騰衝和梁河縣境內。地質公園以古火山地質遺蹟及相伴生的地熱泉為特色。
騰衝地處滇西邊陲,西部與緬甸毗鄰,歷史上曾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該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是中國著名的三大地熱風景之一,有80餘處熱氣噴泉。騰衝的火山群則位於高黎貢山南段西側,被譽為“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四大火山群之一。
近年來,騰衝縣委、縣政府將旅遊業當作全縣“第一支柱性產業”,開發出高質量的特色康體休閒度假產品和火山濕地觀光休閒產品等,使騰衝正成為繼麗江、大理之後雲南省的第三大旅遊亮點。
地質地貌
公園內有97座火山體。其中火山形態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錐)的有25座,火山錐類型多樣。公園內有數級熔岩台地,主要有環火山口熔岩台地、環火山錐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積大、坡度平緩。騰衝火山熔岩構造景觀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動和原生節理構造;火山碎屑岩可見熔集塊岩、熔角礫岩和熔結凝灰岩。
火山彈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彈、火山角礫、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彈形狀各異,主要有紡錘狀、麵包狀、麻花狀。各種類型的火山錐、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顯目,構成壯麗的火山旅遊景觀。這些火山形成於距今約340萬年到1萬間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約1萬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共4座。較早形成的火山熔岩由於遭受長期強烈風化,火山錐體大多破壞,僅保存6座仍能見穹丘地貌或火山山體的火山。部分是休眠火山。
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特提斯構造帶東段的騰衝變質地體內,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兩個大陸板塊陸——陸碰撞對接帶東側,以發育斷裂構造、年青的火山活動和強烈的地熱顯示為其特徵。
自然景觀
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化,滄海桑田巨變,多次岩漿噴發和多次構造旋迴,留下了眾多的地質遺蹟,形成了奇麗的自然景觀。
騰衝火山附生地質現象非常豐富,典型的有地熱帶、熱海熱田、地熱顯示、熱泉(124處)等。其中地熱顯示特徵分為噴氣孔、冒氣地面、熱沸面、噴泉、毒氣孔、熱水泉華、熱水爆炸等六類景觀。熱水泉華景觀又有泉華台地、泉華堤、泉華堆、泉華陡壁、泉華家、泉華扇、泉華蘑菇、泉華豆、泉華葡萄、泉華洞以及洞內華鍾乳、泉華鵝管等等。其內容之豐富,色彩之艷麗,為世界之罕見。
公園特色
大空山
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的雲南省騰衝縣,地處世界矚目的阿爾卑斯——喜瑪拉雅地質構造帶之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急劇聚斂的接合線上,地下斷層非常發育,岩漿活動也十分劇烈,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在騰衝縣中部和東南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已發現97座火山錐,其中保存有完好火山口的有22座,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考價值;殘破的23座;其餘無火山口。
小空山火山口
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騰衝和梁河縣境內。境內分布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四十餘座,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火山群景觀。民諺云:“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這無頭的山,十有八九是火山。
柱狀節理
上世紀90年代之前,人們一直以為騰衝火山群是“新生代死火山群”。1993年5月,新華社發布了一條令人驚異的訊息:我國科學家用氣體地球化學研究火山並取得重要發現——已熄滅了380多年的雲南騰衝火山群不是死火山,而是處在休眠狀態的活火山!這一全新的定性一經傳播,便給原本已經夠威嚴和神秘的騰衝火山群平添了一抹新的威嚴與神秘,以致人們在游山觀景之時心裡又多了一份敬畏與刺激。於是,極易窺視火山原始地貌的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便成了眾多旅遊觀光者首選之地。
火山蛋
大空山無高大樹木,視野卻很開闊,四周均是當年噴發後形成奔流狀熔岩積滯石灘,空寂蒼涼,上面荒草萎萎,有些恍人心神;小空山高僅50來米,但火山口卻大得出奇,直徑150米有餘,且深達70米。渾圓的錐體空空洞洞,看似無物,卻盛滿了大自然的無窮奧秘。
歷史文化
300多年前,徐霞客考察了騰衝火山與地熱,對徐霞客遊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面的證據。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衝多火山,志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衝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騰衝火山區是中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
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表明騰衝火山區的熱海熱田附近上地殼有明顯的低速異常。騰衝火山區位於騰衝火山位於印度板塊向北和向東碰撞帶交界的雅魯藏布大拐彎附近,目前各種構造活動很激烈,這自然也增加了人們對騰衝火山再次噴發的憂慮。專家認為,騰衝火山有繼續噴發的潛在危險。
“九五”期間,中國地震局、雲南地震局建立了騰衝火山觀測站,建立了流動地震台網、水平形變網、水準和重力觀測網、超低頻電磁波觀測台,新鑽一口120米的地球化學綜合觀測井,開始了火山的綜合監測。
傳承意義
騰衝火山區位於雲南省西南邊陲,包括騰衝縣絕大部分及梁河縣一小部分,山奇水秀,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但區內最壯麗的景觀是火山、熱海和地震。騰衝是中國最著名的火山區之一,區內有68座新生代火山分布,溫泉139處。同時騰衝又是中國西部著名的地震活動區,集火山、地熱、溫泉、地震活動為一體,這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不多見。
位於滇西的騰衝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碰撞帶上,地下斷層非常明顯,構造活動強烈,經過漫長的演變,造就了世界上最密集的火山群與熱泉群。據勘查,騰衝縣境內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地分布著90多座火山,這些火山有穹狀火山、截頂圓錐狀火山、盾狀火山、低平馬爾式火山4種類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較完整,這使騰衝火山以類型齊全、規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較完整而著稱於世,騰衝也因此被譽為“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
同時,騰衝縣境內有80多個地熱顯露區域,數量之多堪稱國內第一,而且其種類之多亦為國內少見。據地質界人士介紹,騰衝地熱按溫度高低來劃分有汽泉、沸泉、熱泉、溫泉;而按物質成分劃分則有碳酸泉、氡泉、硫磺泉、硫化氫泉、放射性氫泉等。
近年,騰衝縣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先後投資8300多萬元,建成了馬站火山群國家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及省級旅遊度假區熱海,為今後進一步有效保護和科學開發騰衝的火山地熱資源奠定了良好基礎。
美食
騰衝的口味在雲南算是獨樹一幟的,他完全區別於滇味,具有油而不膩、酸辣有度、香而爽口的特點。不可不嘗。
三滴水:屬於當地人,特別是和順鄉一帶最高級別的筵席,一般是在接待重要客人時的一種宴請方式。但也幾乎囊括了騰衝的風味特色。第一滴,點心、開胃類食品,如乾果和冷盤類。第二滴,八大碗,主要是騰衝的名特風味,比如火燒、口袋豆腐。第三滴,甜點類的餐後點心,如甜白酒、水果類。現在很少能吃到十分地道的“三滴水”,即使有也是經過改進的。
另外,鍋子也是騰衝風味中十分重要的品種,為騰衝獨有。除了在當地人家中,騰衝賓館餐廳也能遲到十分地道的鍋子,但那需要10人左右同時進餐才能吃得完。大救駕:餌絲餌塊是騰衝最出名的食品之一,騰衝的餌絲餌塊口感細膩有韌性,久煮不爛,是騰衝街頭常見的食品之一。
大救駕是炒餌塊的一種,將餌塊切成三角形的小片,加入火腿片、鮮肉片、雞蛋、胡羅卜、西紅柿和豌豆尖等放入旺火的鍋中爆炒,起鍋前加入香料。色香味俱全的大救駕引得人唾液分泌加快,正餐的餐桌上也有它。這是一份價廉物美的中式快餐。在五街的文欣樓和秀峰餐廳內都能吃到非常地道的大救駕。
大薄片:這是一道考驗廚師刀技的菜,將煮熟放涼的豬肉,片成透明而薄如窗紙的片,沾上配好的佐料。大薄肉片的清脆和佐料的味道混合在口腔里,會使你胃口大開,那滋味一下就忘不了。騰衝縣城有家著名的武氏大薄片,敢以姓氏做招牌的絕對不會錯。還有很多的名特風味,比如火燒、酸辣湯、青辣子拌雞縱。稀豆粉餌絲、豌豆粉、等都是騰衝著名的小吃,十分爽口,這類小吃在街上隨處能找到。
小貼士
季節
四季溫暖如春,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度,最冷時月平均氣溫7.5度,但是一日之間有四季。尤其是春、冬兩季,早晚氣溫一般比較低,所以旅行車最好能準備幾套保暖的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交通提示
昆明有直達騰衝的臥鋪汽車,全程770公里。在昆明站附近有多個客運站可供選擇,可以和司機砍價,坐晚上的車第二天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