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地處中國東南大陸邊緣中生代活動帶新昌白堊紀盆地,東經120°46′00″至120°54′10″,北緯29°19′05″至29°30′30″,面積68.76平方公里。四周為四明山、天台山和會稽山環抱。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地質遺蹟構成獨特自然風景,丹霞地貌、“百崖天燭”地貌、神奇的矽化木與山間溪谷,構成了“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山水畫卷。尤其是出露的白堊紀古森林(億萬年前矽化木),已查明區內有6個矽化木埋藏層,在近6km2內矽化木300多棵,最大直徑達3.5m,被稱為中國矽化木之王。樹幹最長可達16m。埋藏方式清晰,具有規律性,或直立或斜臥,或樹根或樹枝,矽化程度高,石質堅硬,外形各異,木質結構、年輪十分清楚,可稱為白堊紀神木之聖地。
景區特色
新昌地質公園是地球演化過程中 “滄桑巨變片段”的天然檔案,其美學價值概括四個字—秀、幽、神、奇。在公園內的鏡嶺鎮安溪村白堊紀木化石“森林”里看到,許多外形各異的矽化木年輪清晰、石質堅硬,矽化程度很高,有的甚至連樹皮、樹節和蛀蟲咬過的疤痕都保留完好,似乎在向參觀者訴說自己上億年來的神奇經歷。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還天然記錄了我國大陸東南邊緣白堊紀盆地構造——沉積——火山等一系列重大的地質事件,並系統保存著白堊紀盆地豐富的地質遺蹟,因此又被地質界譽為華東火山活動的全息檔案館和複合型丹霞地貌的典範。
人文景觀
新昌又是“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是禪宗佛教的發源地,人文景觀資源極為豐富。有始建於南北朝的寺院、石窟、岩雕,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中大佛寺由名僧曇光創始於東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體現“人天合一”的理念。新昌還是越劇的發源地之一,許多著名的越劇表演藝術家,如越劇十姐妹中的大姐尹桂芳就出生在大佛寺景區龍山村。新昌地方劇種“新昌調腔”起源於元代,被文化部認定為戲曲活化石。
矽化木
矽化木是古代樹木因火山噴發地殼運動而被埋入地下,並在與空氣隔絕和地質作用的漫長過程中被含矽鈣物質所替換,使樹木逐漸變成了具有樹幹外形和木質纖維結構的古樹化石形態,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品位。人們習慣稱這些歷經億萬年而不腐的矽化木為“長壽木”。
旅遊貼士
交通:市內多條公交路線直達,可選擇乘坐公交或計程車前往。
公園地理位置:公園位於新昌縣中西部,處於四明山、天台山和會稽山的環抱當中,包括大佛寺—十里潛溪景區,穿岩十九峰—倒脫靴景區,王家坪矽化木群景區,總面積68.7平方公里。
美食:小京花生系新昌傳統名優特產,是明清貢品。具有香中帶甜,油而不膩,鬆脆爽口等特點,風味獨特,品質特佳。板栗、竹筍、楊桐也是新昌的傳統特產。尤其這裡的板栗一到秋天碩果纍纍,大而飽滿。楊桐在新昌更是有著深厚的繁殖基地,產量豐富。
購物:紹興有珠茶、腐乳、大菱等特產以及花邊、竹編、紙扇等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