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以雙河洞穴系統為中心,共有各類洞穴168個(洞口)。僅雙河洞穴系統就有24個洞口(包含了落水洞、天坑、地下河、盲谷及洞穴內的各種次生碳酸鈣和硫酸鈣沉積物),另外還有大洞、蓮花洞、小鷹岩洞、石雞溝洞、麻王洞、柑子樹洞、鑽岩孔洞等。落水洞及盲谷主要有讓水盲谷――大洞、羅堰大溝――下洞、紅罩子洞等。天坑主要有團碓窩天坑、龍塘子天坑等。所有洞內均不同程度分布有各種洞穴次生碳酸鈣沉積形態(鐘乳石、石筍等)。
其中尤以捲曲石洞和石膏晶洞最為精彩。600多m長的捲曲石洞內捲曲石與各種形態的碳酸鈣沉積形態相互輝映,如此大面積的捲曲石國內實屬罕見。1300多m長的石膏晶洞內,石膏沉積形態多樣,既有大型的石膏幔、石膏鍾乳、石膏石筍、石膏石柱等,亦有小巧精美的石膏晶花、石膏捲曲石、石膏晶簇等,更有罕見的纖維狀石膏、絮狀石膏、蘭色石膏殼等。分布面積如此之大,形態類型如此豐富在國內可說是首曲一指,在世界上也未見報導。
溶洞群
溶洞群主要有石膏洞、水簾洞、蓮花洞、桂花洞(大風洞)、山王洞、羅教洞、連望洞、杉林洞、羅漢洞等,各洞都有鮮明的特色。雙河溶洞群洞穴景觀因其獨特性、多樣性、完整性而被喻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優美原始的生態環境,濃厚的鄉土氣息,恬淡的田園風光,廣布的森林溫泉景觀,構成雙河洞集洞、林、山、水,地下、地表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
主要景點
讓水峰叢槽谷
兩個大致平行的斷層之間的陸地下沉形成谷地,谷地在長期的流水侵蝕下,岩層較堅硬的地方形成了一些山峰,組成峰叢,讓水峰叢槽谷就是這樣形成的。槽谷中有許多溶洞,主要的有柑子樹洞、大洞、石雞溝洞、麻王洞、小鷹岩洞、蓮花洞、嵌壁滴泉等,洞中多有地下水。小鷹岩洞、蓮花洞中還有地下瀑布。谷中山峰多呈較規則的錐狀和金字塔狀,如拇指峰、猛獁峰、臉譜峰等,構成了典型的峰叢槽谷喀斯特組合地貌形態。
讓水窪地
由於兩個斷層之間的地方相對下沉為四周最低點,就形成了讓水槽谷窪地。在窪地中一座峰丘的底部有一個落水洞,是岩層斷裂錯位而顯露出來的地下溶洞,名叫大洞,大洞中有一處天窗,是由於洞頂岩層在長期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流入窪地的地表水由此潛入地下,使這個窪地成了一個典型的喀斯特漏斗。
蓮花洞
蓮花洞為一水洞出口,洞口高80米,寬8米,洞的後端有一處20多米高的三級地下瀑布。地下瀑布是地殼發生垂直錯動,使水洞前後段發生垂直位移形成的。蓮花洞中的流水也有豐枯的季節變化。豐水時節,水流從洞中湧出,在洞外形成一道瀑布。
寬闊水自然保護區
寬闊水自然保護區,面積為262.31平方千米,東西寬19千米,南北長20千米,位於北緯28°06′25″~28°19′25″,東經107°02′23″~107°14′09″,是岩層向上彎曲拱起的背斜山地。保護區岩性主要為碳酸鹽岩和碎屑岩,其中以碳酸鹽岩分布最廣,流水侵蝕作用強,形成了豐富典型的地表、地下立體雙層喀斯特地貌結構,主要表現為峰叢、峽谷、槽谷、窪地、溶洞、地上和地下瀑布等組合形態。地表原始森林共有植物1805種,其中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瀕危植物41種;有各種動物687種,其中有哺乳動物50種和鳥類171種,使這裡成為了全國最典型的亮葉水青槓聚生地,重要的黑葉猴棲息地,和世界重要鳥區——中國三大觀鳥勝地之一。
大魚泉
該泉出露高程為660米,補給區位於雙河洞地質公園西部讓水一帶,平水期流量為每秒436升,洪水期流量達每秒2-3立方米。該泉有三大特點:一是水的顏色因含銅而呈深綠色,注入池武溪形成“涇渭分明”現象;二是每逢炎熱少雨季節,地下水補給不足,彎曲的洞道就會產生虹吸現象,形成間歇泉,每1小時左右出一次水;三是常有大大小小的細鱗魚和小黃魚從泉中湧出來,向池武溪游去,大魚泉因此得名。
公館橋
這座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7-1910年),採石於附近姚坪山,是正安州知州郎承謨創建,為黔北第一大獨拱石橋,稱為“正南第一橋”。橋以方條石砌成,全長72米,跨度23米,寬7.2米,基腳與橋面護欄通高18米,橋南有石級47級,橋北有石級40級。橋兩頭雄踞著4頭各1.5米高的石獅,橋欄上雕刻著鯉魚跳龍門、神仙下棋等神話故事圖,以及奇花異草、古禽怪獸圖案,和多幅對仗工整的對聯。
龍塘子天坑
龍塘子天坑為地下河天窗,是由於地下河頂板在長期重力作用下坍塌形成,呈橢圓形,四周絕壁高達百米,生長著斯栗栲原始林。一簾瀑布從近百米的高山上懸垂下來,跌入龍塘。塘水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兩棲動物——大鯢出入。坑底有兩個洞口,東部的洞中有地下水源源湧出,向西部的洞緩流而去,是一個觀察地下河流動情況的好地方。
響水洞
響水洞是一個地下河出口。碳酸鹽岩地區,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能在地下溶解出許多通道,有些地方的通道會擴大成洞穴。由於響水洞洞口位於6米高的陡崖上,有泉水從洞口湧出,跌下懸崖形成瀑布。瀑布下有一個岩腔,是瀑下的潭水長期翻湧掏挖,侵蝕而成。響水洞是因瀑布下跌發出聲響而得名的。
麻王洞
該洞是一個出水洞,洞口高60米,寬30米,呈長條形,洞中地下河水,使人覺得夏天冰涼,冬天溫暖。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地下水源頭較遠,又深處地下,幾乎不受地面氣溫影響。夏天水溫低於氣溫,冬天水溫高於氣溫,便給人帶來了夏涼冬溫的觸覺感受。洞中水是附近村民的飲用水源。
小鷹岩洞
該洞洞口呈鎖孔狀,高40米,寬30米,洞內有一50米高的瀑布,洞口上端岩面形似鷹臉。地殼的垂直錯動,使洞道前後段發生了上下位移,地下水從較高的洞段流入較低的洞段,就形成了地下瀑布。地下瀑布還會對瀑後岩壁不斷侵蝕,使瀑布位置向上游退移,這種現象稱為溯源侵蝕。洞口上端的鷹臉岩面,是長期風吹、日曬、流水侵蝕,導致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形成的。
芙蓉江峽谷
這是一處長4公里的峽谷,從上至下,分為斷壁峽、黃魚峽、大澗峽三個峽谷,被譽為小三峽,是河流對鬆軟岩石進行切割形成的。小三峽的谷壁並不完全垂直,多為不規則形態,是因為岩石硬度不同,切割程度不一致造成的。其間有因可溶性碳酸鹽岩被流水侵蝕或沉積而成的丘峰窪地、神鷹峰、白龍馬、牛肝馬肺、蛤蟆石、鎮江石、千門洞等景觀;有因岩層發生斷裂或彎曲形成的猴子岩、壁掛、黃魚洞褶曲、X型構造等景觀。褶曲是由書頁一樣平行的多層岩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生多處彎曲形成的;X型構造是平行的岩層發生斷裂錯動形成的。
麻黃洞
該洞洞口海拔高度為710米,洞內有季節性河流,洞道寬,長度大,四通八達。地下河流跟地面河流一樣,其季節性是受地面補給水源的影響形成的。降水多的季節,地下河水量豐富,降水少的季節,地下河水量減少,甚至乾涸,就形成了地下季節性河流。
陰河洞
該洞是組成雙河洞洞穴系統最下層的洞穴之一,是一條地下河道,呈峽谷型,洞口高40米,寬15米。洞中有較多巨型塊石及砂礫。巨型塊石,是洞中頂棚巨石,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下來的。砂礫是地下河長期對洞中石塊侵蝕、沖刷、搬運、堆積而成。垂直方向的地殼運動可以使地殼抬升,使地下水位下降。陰河洞就是在地殼抬升中形成的最下層水洞。
特色推薦
綏陽空心面: 綏陽空心面纖細如髮,卻中間有孔,貫通上下,入鍋久煮,不爛,綿軟有勁。 製作時用上等細面加上適量油、鹽拌和後,揉成細條,兩頭穿小棍,使油鹽充分滲透後,掛高架上,用雙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程度麵條便形成空心,再讓其自然下墜,曬乾只取中間空間部分,即為空心面。製法全靠人工操作的技巧。小吃:燒烤(含燒烤、烙鍋、炒螺絲、怪鹵等等)
風味特產仁懷是享譽於世界的國酒茅台的故鄉,也是中國最大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其中懷酒,茅河窖,酒中酒,華堂酒,藏酒,海洋滋補酒,亞洲醇,釣魚台,茅渡窖,小糊塗仙,龍國宴酒,懷莊酒等在國內外也頗負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