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漢市東西湖區慈惠街道辦事處石榴紅村———北依107國道、漢渝鐵路,東鄰京珠高速,南接漢水,交通方便。這裡有碧波蕩漾的漢水蜿蜒流淌,兩岸碧樹成林,綠草滿坡,水鳥翔集,堤在景中,灘在園中;這裡有粉壁,黛瓦,飛檐,馬頭牆,一棟棟古樸典雅的徽派民居,盡顯楚韻徽派的古樸祥和;這裡有葉綠花紅的蔬果,四季飄香,展示清潤迷人的綽約風姿;這裡有勤勞創新的人民,沐浴著新農村建設的春風、踏著時代的腳步、承載著領導的關懷和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將向更高的目標大踏步邁進。
經濟發展
2005年以來,以石榴紅村為龍頭,沿漢江18公里建設“四季吉祥”新農村建設示範帶和休閒旅遊觀光帶,探索出一條致富新路。
2008年,石榴紅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比2004年的3700元翻了近兩番。“四季吉祥”鄉村游模式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吳官正、中央書記處書記何勇、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羅富和等中央、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四季吉祥”被省旅遊局評為“全省農業旅遊示範點”,石榴紅村被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村”和“湖北旅遊名村”等榮譽稱號。
實施“家園行動計畫” 村落舊貌換新顏
石榴紅村是慈惠街道辦事處屬下鴉渡大隊最偏僻的一個村。幾十年來,這裡的農民一直以蔬菜種植為主,沒有其他致富門路。窮則思變,思路決定出路。慈惠街道辦事處尊重民眾意願,立足本地資源,以石榴紅村為試點,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探索。短短几年時間,石榴紅村按照“四通、四改、一化、二室”標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民房外觀改造率達100%,村內道路硬化率達100%,電力、電信、閉路電視、自來水、太陽能熱水器等設施實現戶戶通。生態污水處理系統、蔬菜觀光園、文化休閒小廣場、陳列館、會議室、醫務室、圖書室、警務室一應俱全,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巨大的改善。同時,慈惠街道辦事處已經成為全國首批萬畝A級綠色蔬菜基地之一。2006年全街已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362萬元,農業人平純收入5150元,可用財力達2239萬元。
石榴紅村把“住得好”和“富起來”兩大工程集合在一起,打造“農村家園”生態牌、“綠色食品蔬菜基地”安全牌、“休閒旅遊”文化牌。他們請來建築專家設計,全村舊民房變成白牆灰瓦的徽派民居,與周圍的綠色環境和諧的融為一體。旅遊部門幫他們建起200多間農家客舍,文化部門幫助建起3個農家物品展覽館,農業部門指導建起50多處蔬菜種植基地。全村由蔬菜收入“一枝獨秀”變為種菜、遊客住宿、餐飲、認養菜地以及土特產和旅遊小商品、菜果採摘、保潔保全多門路致富,全村人均收入上萬元。
旅遊發展
政府搭台農民唱戲“七星”高照“農家樂”
“七星”即住宿、餐飲接待、遊客認種菜地、土特產銷售、遊客採摘菜果、蔬菜種植和打工勞務增收等,被石榴紅村村民譽為“七星高照致富路”。
“家園建設行動計畫”實施以來,石榴紅村黨員示範戶嚴祖雄、張世培帶頭拆除了不符合建設規劃的豬圈和雞舍,分別投資3萬多元將房屋裝修成農家旅社,購置現代化的家用設施,大膽進行農家特色餐飲、客房接待、土特產銷售和遊客採摘蔬果等,風風火火辦起了“農家樂”。在石榴紅村民眾大會上,老張和老嚴主動把利潤可觀的帳本公開,在村民中引起強烈振動,村民紛紛效仿辦起了“農家樂”。已是七十多歲的嚴婆告訴記者,“嚴婆菜館”是村里最早的“農家樂”,如今家家都搞“農家樂”,競爭在所難免。最初經營的時候城裡人來都要排隊才能吃上飯,現在忙的時候也就二十來桌人,但錢是賺不完了,我把賬本公開給大家,沒什麼大不了得,憑本事賺錢,有錢一起掙。
石榴紅村負責人介紹,自發展“農家樂”以來,不少遊客反映農戶農家菜製作水準太低,沒有看相且味道一般,反映農家客房太簡陋,服務意識差。為了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住,慈惠街工委專門請來了國家二級廚師、商校老師、旅遊學院的教授,在石榴紅村為村民辦烹飪、禮儀和旅遊專業知識培訓班,不收取任何費用,村里每戶都有1人參加烹飪培訓,有的還去四川學習正宗的川菜烹調法。為提升鄉村旅遊服務形象,創出品牌,村里還專門開設了“石榴紅村”門戶網,開設“網上菜鋪”和“網上農家樂”,通過網路接受定單,推介鄉村游品牌。
村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村上生意最好的農家樂代表——“齊雲居”,老闆胡勇樂是土生土長的本村村民。以前,他是本村的種地能手,一年四季都泡在地里,但每年收入也就一兩萬元,碰到天災還要減收。他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經營這家餐館,一年比一年紅火,最火爆的時候每天要接待300多人,家裡30多桌全部爆滿,有很多顧客都要從中午等到下午才能夠就餐,毛利潤每年20多萬元。
特色定位
以“打造一個市民休閒旅遊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平台”為目的,按照“高起點策劃,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東西湖區慈惠辦事處先後投資320多萬元將石榴紅村73棟民房整舊一新,形成了“粉壁、黛瓦、飛檐、馬頭牆”的徽派風格。
盈利模式
將建設和幫民富有機地結合:1、結合民房改造,增加旅遊收入;2、結合綠化建設,發展庭院經濟增收;3、結合外資開發,增加就業創收;4、結合“家園建設行動計畫”的契機,調整農業結構增收。
創新性
修建具有楚風神韻特色的古民居----石榴紅農莊,同時開闢了200畝蔬菜採摘區和50畝的菜地認領區,力圖集吃、玩、觀光為一體,吸引城裡人來鄉下休閒渡假的農莊。
經驗啟示
1、政府積極引導。為了石榴紅村鄉村旅遊的發展,政府結合成都紅砂村、上海前衛村等鄉村旅遊發展較為成功的村的發展情況以及石
榴紅村自身的條件積極地向村民宣傳鄉村旅遊方面的知識及現實和長遠的利益。
2、建設資金籌集模式。石榴紅村在建設資金上按照街隊出大頭、農戶出小頭、市區投一點、社會幫一點的“四結合”模式進行籌集。
3、結合自身優勢,突出特色。石榴紅村是一個以培育和種植綠色蔬菜為主的農業自然村,本身無先天的可供旅遊開發的旅遊資源,同時,該村人均地較少(不足1畝)且建設資金缺乏,受這些條件的限制該村發展一直比較落後。但是,該村又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及綠色蔬菜的優勢,而且該村村民居住集中,政府利用這些條件進行了適當的政策支持和適中的資金投入,使石榴紅村得到了較好較快的發展。
4、村委會始終堅持。在石榴紅村改造之初,大多數村民是反對的,村委會在這時候一家一戶地進行了耐心的疏導,通過讓村里老黨員先起模範帶頭作用的方式引導村民,其他農戶在看到開展“農家樂”的農戶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之後,紛紛加入到改造的行列。
發展理念
石榴紅村基本上形成了以“賞花、耕耘、採摘、垂釣”等鄉村觀光為基礎、以“住農屋、吃農飯、乾農活、享農樂”為核心、
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個不同主題為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示範帶和休閒旅遊觀光帶。從旅遊項目開發來看,石榴紅村的鄉村旅遊已經跨入體驗式旅遊階段,而且發展快速,遊客自采瓜果園、遊客認種菜地、置辦鄉村臘貨、農家互動遊戲、鄉村戶外拓展等項目已經逐步成為主流。
武漢旅遊景點盤點
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國中部地區(華中)的最大都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其中城鎮人口537萬。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 稱“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