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系青銅器

晉國系青銅器

春秋時期,通高6,車身長10.3,寬7厘米。 西周時期,高29,長30.5厘米。 春秋時期,單塊外范長18.5,高6.4,厚7厘米。

一、晉國興衰
西周初年,周成王將自己同母的兄弟叔虞分封到今山西南部故唐國之地,由此開創了晉國600年歷史之端。叔虞死後,其子燮父繼位,改唐為晉。
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無道,王室內亂,犬戎進犯京畿。公元前771年,晉文侯率軍與鄭武公、秦襄公等合力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歷史進入春秋時期,晉國始強。
文侯之子昭侯繼位後,封其叔叔成師於曲沃,不久,曲沃影響力不斷增強,大有取代晉國公室之勢。公元前678年,曲沃第三位繼任者曲沃武公徹底消滅晉國公室,成為晉國國君,並得到周王室正式冊封,稱為晉武公。
晉獻公時,對內發展經濟,對外開疆拓土,其子文公重用賢能,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高舉“尊王攘夷”的旗幟,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第二個春秋霸主,版圖擴大至山西大部和河北、河南、陝西的部分地區,儼然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國。晉國霸業歷經文公、襄公、景公、厲公、悼公延續七十餘年之久。
至春秋晚期,晉國公室式微,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加劇,軍政實權由范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六卿專政,卿族之間為了爭奪權力和土地進行了殘酷的鬥爭,晉國的霸主地位逐漸被削弱,最終形成韓趙魏三家分晉的局面。公元前403年,韓、趙、魏被周天子封為諸侯,後韓、趙、魏滅晉,至公元前376年晉國徹底滅亡。韓趙魏三國承續晉國余脈,各自發展,變革圖強,史稱“三晉”。
晉國立國之初,只是“河、汾之東,方百里”的一個小國,經過歷代晉侯勵精圖治的發展,終於在春秋中期建立了晉國霸業,為後人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晉文化,至戰國初期,雖晉國滅亡,但是在三晉大地上,晉國的文化被韓趙魏三家繼承並延續下去。
二、晉系青銅器的發現與特點
20世紀50年代以來,曲沃晉侯墓地、絳縣橫水墓地、侯馬晉國遺址、太原趙卿墓地等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向我們揭示了晉國曾經的輝煌,其中數量眾多的青銅器將晉系青銅器的面貌越來越清晰地呈現於世人面前。
1962年,在山西省南部的曲沃縣曲村和翼城縣天馬村一帶,發現了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的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大型遺址,即天馬——曲村遺址。遺址由居住區和墓葬兩大部分組成。晉侯墓地位於遺址的中心地帶,1992年--2000年共發現晉侯及其夫人墓葬共19座,其中晉侯墓9座,出土數量眾多的青銅器和玉器,數十件青銅器鑄有銘文,時代從西周早期到春秋時期。天馬——曲村遺址和晉侯墓地的發現證實,這裡就是晉國的始封地,也是晉國早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橫水西周墓地位於山西運城市絳縣橫水鎮北,2004年開始發掘,截至2005年底,共清理墓葬110餘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器、漆木器等文物。其中M1、M2的墓主為倗國國君倗伯夫婦。倗國,不見於史籍記載,位於晉國西南,是西周中期的諸侯國之一,約春秋早期為晉所滅。
在山西省聞喜縣上郭村和邱家莊一帶,也發現了大型城址與墓葬,1974年開始發掘、清理。根據地望並結合文獻分析,這裡應該是春秋時期的曲沃城。墓葬多為中小型,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青銅器鑄造工藝精湛,藝術價值頗高。
1952年,在山西省侯馬市發現了規模宏大的侯馬晉國遺址,面積近40平方公里,1959年又在其附近發現了晉國上馬墓地。公元前585年,晉景公遷都新田,侯馬即晉都新田所在,至公元前376年晉國徹底滅亡,這裡一直是晉國政治、經濟、商業、文化的中心。其中鑄銅作坊遺址,發現了數以萬計的鑄銅陶范,其保存之完整,出土遺物之豐富,為我們了解古代鑄銅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988年在太原南郊金勝村發掘了一座三重棺槨的大型積石積炭木槨墓,墓外附有110平方米的大型車馬坑。隨葬器物3400多件,其中青銅器1400餘件,其墓主為春秋晚期晉國正卿趙簡子(鞅)。趙卿墓是目前所見等級最高、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資料最完整的晉國高級貴族墓葬。,這既反映出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亦反映出趙卿在晉國的顯赫地位。
晉國是西周的同姓封國,地理位置位於王畿周圍,北臨戎狄。兩周時期晉國一直與周王朝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因此青銅器也基本與王畿地區保持高度的一致。但是也能看到許多獨具特色的器物,比如大量的鳥獸尊,其中鳥尊富麗堂皇,兔尊僅見於晉國,還有一些精巧的方盒形器,比如刖人守囿小車等,都不見於其他地區。到了春秋時期,文公稱霸,晉國的物質文化水平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晉系青銅器中融入了很多中原文化之外的因素,比如趙卿墓出土的環形首劍、管狀銎戈等,帶有明顯的北方草原地區的文化特色,還有一些代表了南方楚文化及吳越地區文化的器物,比如上馬墓地出土的蟠螭紋罍,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色。
三、晉系青銅器賞鑒
2014年4月,安徽博物院與山西博物院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引進大型展覽《晉國遺珍》,展出的青銅器既有雄渾大氣的宗廟禮器,又有奇巧靈動的裝飾之物,以下挑選幾件與讀者一同品鑑。

雙鸞鳥紋銅車雙鸞鳥紋銅車

春秋時期,通高6,車身長10.3,寬7厘米。1974年聞喜縣上郭村M374出土。
車身頂部有可以對開的兩扇箱蓋,其中一扇箱蓋正中有一蹲坐的猴形鈕,提動猴身可以打開頂部的箱蓋。底部有四輪,尚可活動自如。車身四面分別裝飾華美大氣的雙鸞鳥紋與雙龍紋。銅車雖小,卻滿飾花紋,精巧生動。
聞喜上郭村M7也曾出土一輛小車,即著名的刖人守囿小銅車,形制大小基本與此車相同,製作更加精巧,全車裝飾了虎、熊、猴、鳥等14種動物,尚有15處可以自由活動。類似的小方盒形器物在北趙晉侯墓地M62、M63也有出土,但底部無車輪,而變成四跪姿的人形足。M62、M63皆為晉侯夫人墓,這種小方盒製作精細,構思巧妙,很可能是專為女性所用的首飾盒。
獸形觥獸形觥

西周時期,高29,長30.5厘米。2006年絳縣橫水墓地出土。
觥為酒器,多作獸形,鑄造都極為精美,流行於商代中期到西周中期。此獸形觥紋飾、造型都具有商代遺風。觥體四壁和圈足分別飾獸面紋和龍紋,內卷角大獸面在商代晚期極為盛行,其獨特之處在於,在卷角處分別附設兩條小龍紋。此觥並未採用常見的三層花紋,沒有地紋。整器莊重大氣,富麗堂皇。
此墓除出土獸面紋觥外,還出土了獸面紋方彝、獸面紋尊,裝飾手法完全一致。觥、方彝、尊是固定的酒器組合,三件酒器同時出土的現象還見於陝西扶風齊家村窖藏,時代都是西周中期。
重環紋匜鼎重環紋匜鼎

春秋時期,高9.6,口徑10.3厘米。1989年聞喜縣上郭村M7出土。
匜鼎將鼎的形狀與匜相結合,其整體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盆形鼎的造型,但在口沿一側作虎頭形管狀流。此鼎的特別之處在於,平蓋的正反兩面皆有紋飾,蓋面飾兩條淺浮雕蟠龍相盤繞,蓋沿兩端各有一個立體猴形鈕,作蹲坐狀,此猴形鈕與雙鸞鳥紋銅車的猴形鈕基本一致。最為精巧的是,蓋反面也鑄有精緻的浮雕龍紋裝飾,可以固定蓋和器口的位置,使蓋器緊密相合,蓋沿不會晃動。蓋內外皆有紋飾,說明此鼎在使用時,蓋可以取下,並倒置。
匜鼎腹部所飾重環紋、垂鱗紋都是西周中晚期常見的紋飾,其紋飾風格一改商末周初的神秘與繁華,而變得簡單質樸。此鼎雖器形不大,但設計巧妙,鑄造精緻,堪稱珍品。
高柄小方壺高柄小方壺

高柄小方壺(圖5)
春秋時期,高28,口徑4.2厘米。1988年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
此壺紋飾可以分為三個單元,分別裝飾不同類型的紋飾。壺蓋頂部正中飾相交的龍紋,從直觀上看一實一虛,相互交纏。壺身整體為幾何紋飾,層層相套、華美精緻,與後代的織錦圖案極其相似。最為精彩的是壺柄由上而下裝飾了3組共16隻神態各異的神鳥圖案。神鳥都為龍首鳥身,體態輕盈、羽冠飄揚。前兩組閒庭闊步、神態傲然;第三組兩兩相對,引吭高歌。整器造型修長挺拔,紋飾精美。
此壺製作工藝與錯金銀工藝類似,先將凸起的紋飾鑄好,然後在凹下的部分均勻填充褐色礦物顏料,最後再打磨光滑,整個器物呈現出一種鑲嵌藝術的效果,頗為珍罕。
虎形器耳整套陶范(圖6)
春秋時期,單塊外范長18.5,高6.4,厚7厘米。1957年山西侯馬鑄銅遺址出土。
這是一套完整的虎形器耳陶范,極為珍貴。由三塊陶范組成,兩塊外范,中間為內芯,兩塊外范周圍各有五個榫卯,可將整套范密合,澆口在尾部。合范基本呈長方形。
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基本都採用塊范法。要製作一件青銅器,首先要制模,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翻范,製作泥范的材料主要成分為粘土和砂,並羼雜一些草木屑。根據器物的不同,要將外范分為幾部分,以利於脫范和鑄造。中空的器物要製作內芯,將外范和內芯以榫卯相合,留出澆口和冒口。泥范製成之後,需要經過修整、陰乾、焙燒等步驟才可以使用。范準備好後,就可以將熔化的銅液澆入范內,待銅液冷卻後,將范敲碎,即可取出鑄造好的青銅器。最後還需對青銅器進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因此我國古代的青銅器基本是一器一范,即使看起來相同的兩件器物,仔細觀察也會有不同之處。時代較早及鑄造簡單的器物基本採用整鑄法,一次澆鑄完成。到了西周稍晚以後,分鑄法廣泛運用。此套虎形器耳陶范即是分鑄法的實例,將器耳鑄成後,需通過焊接等方式將其固定在器身上。
在山西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系列重大的考古發現,將晉國曾經的輝煌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而晉系青銅器或雄渾大氣、或奇巧靈動,在我國古代青銅器的譜系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