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成人多囊腎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 OMIM173900 ), 又稱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 (antosomal domino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是最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 1:1000 。該病占世界範圍晚期腎功能衰竭病例中的第三位。
至少發現三個與本病有關的基因,其中已明確的是分別定位於 16p13.1 和 4q21 - q23 的 PKD1 和 PKD2 ,其表達合成的蛋白分別是多囊素 (polycystin) 和多囊素 2 (polycystin2) 。與 PKD1 基因突變有關的病例占 85 % ~ 90 %,而與 PKD2 有關的只占 5 % ~ 15 %。 此外,還發現少數病例與兩者都無關,說明涉及到尚未明確的第三種基因。與 PKD1 病例相比, PKD2 病人的病情較輕,發病較晚。
腎囊腫的發生始於所有的腎單位區域。從宮內發育開始,腎囊腫的體積大小和數量隨著個體年齡增加而緩慢地增加。疾病早期腎臟的大小可能正常或稍為增大。進行性的囊性變破壞腎臟的結構而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以腎性高血壓常見,並因此可發展為腎功能衰竭。
臨床表現
患者出現症狀的平均年齡有很大變化,以 30 ~ 60 歲為發病高峰年齡,一般在 35 ~ 45 歲出現症狀,也有遲至 70 ~ 80 歲才表現。當出現症狀後,病情可以發展很快。本病通常分為三期:第一期無症狀,第二期出現症狀,第三期出現尿毒症。最早出現的症狀為疼痛,常在腰部,也可在腹股溝。一些患者有背痛、上腹部或下腹部不適。疼痛的原因可能是腎包膜張力增加,鄰近器官受壓,囊腫出血等。少數人可出現腎絞痛。 70% 以上患者有高血壓,伴高血壓眼底變化,半數患者出現血尿。可在腹部或腰部捫及凹凸不平的包塊,可誤診為肝或脾腫大。
其常見併發症為結石和感染,也可以並發腎腫瘤;約 1/3 的患者伴有多囊肝,也可發生脾臟、胰臟及肺部等多囊病變;約半數患者伴有腦動脈瘤。多囊腎患者最終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出現尿毒症及相關症狀。一旦出現尿毒症,預後極差。
診斷與防治
家族史、有典型的症狀和體徵提示本病。確診可藉助於 X線檢查、超聲顯象或CT檢查。 B 超檢查是本病產前和產後診斷的重要方法。多囊腎可以於中孕期以後任何階段發生,最早作出診斷的病例是 14孕周。
通過檢測PKD1或PKD2基因的突變可對本病進行基因診斷或產前診斷。對於PKD基因突變未明確者,利用RFLP進行連鎖分析,可進行產前診斷。
通常以對症治療為主。早期控制高血壓,及時治療感染等合併症;晚期正確處理慢性腎功能衰竭。除非有嚴重感染、出血危及生命或並發惡性腫瘤,一般不切除腎臟。近年來,對本病採用腎移植獲得一定效果。應防止外傷引起腎臟出血,設法去除進一步損害腎功能的因素,如防止或及時控制感染。據報導,本病平均死亡年齡為 50 歲,從發現症狀起病程持續平均 10 ~ 20 年。
遺傳諮詢
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外顯率高,達 95 %以上。如果患者活到 80 歲,其外顯率可達 100% 。
盤點常見的遺傳病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成功的把基因和疾病聯繫在一起。人們可以預先通過基因篩查來預測可能罹患的遺傳病。比如,GOOGLE公司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就在其妻子的23andme生物技術公司通過測序發現自己可能在未來患帕金森氏綜合症,他積極通過各種方式來預防疾病的發生並投入巨資進行相關的研究。但如同一把雙刃劍,基因篩查也使一些攜帶突變基因的人在社會各個方面受到歧視,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遺傳疾病吧! |
黑棘皮症| 短趾症|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紅綠色盲| 抗維生素D佝僂病|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脊柱裂| 先天性聾啞| 蠶豆病 |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 亨廷頓氏病| 老年性痴呆症| 精神分裂症| 脆性X綜合徵 | 原發性高血壓| WILSON 氏病| 成人多囊腎病| 馬凡綜合徵 | 侏儒綜合徵| 視網膜色素變性| 糖原貯積症| 神經鞘脂貯積症| 黏多糖貯積症 | 半乳糖血症| 白癜風| 性反轉綜合徵| WILMS 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 成骨不全病| 自毀容貌症| 家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病| 強直性脊柱炎| 假肥大性肌營養不良| 牛皮癬| 多囊腎| 脆骨病| 神經纖維瘤| 上瞼下垂| 類風濕性關節炎| 癲癇| 先天性心臟病| 高膽固醇血症| 唇裂| 齶裂| 魚鱗症| 多指| 著色性乾皮病| 腓肌萎縮症| 並指| 畸形足| 青光眼| 全身自化| 結腸息肉症| 先天聾啞| 原發性小睪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