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西北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有哈、漢、回、蒙等21個民族。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分三部分:北部的高、中山區,中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南部的半荒漠低山區。主要有額爾齊斯河、布爾津河兩大水系。屬大陸性北溫帶寒涼氣候,夏季乾熱,冬季嚴寒,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風。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

布爾津縣隸屬新疆阿勒泰地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雞尾”最高點,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地處東 86 º 25 ˊ —88 º 06 ˊ ,北緯 47 º 22 ˊ —49 º 11 ˊ 。北部是阿爾泰山的最高點友誼峰,是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邊境縣。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南北長 200 公里,東西寬 49—82 公里,呈葫蘆形,總面積 10540.3 平方公里,國界線長218公里,設 1 鎮 6 鄉,人口 46367 人, 有哈薩克族漢族回族蒙古族等 21個民族 。

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分三部分:北部的高、中山區,中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南部的半荒漠低山區。主要有額爾齊斯河、布爾津河兩大水系。屬大陸性北溫帶寒涼氣候,夏季乾熱,冬季嚴寒,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風。

行政區劃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轄1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布爾津鎮、窩依莫克鄉、杜來提鄉、闊斯特克鄉、沖乎爾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

布爾津鎮  代碼:654321100轄6個社區、1個村委會:環南東路社區、勝利路社區、向陽北路社區、民族路社區、幸福中路社區、幸福東路社區切克台村

窩依莫克鄉代碼:654321200轄20個村委會:窩依莫克村、強吐別克村、恰爾巴克奧提克勒村阿勒特拜村、阿克別依特村、江格孜塔勒村、庫爾木斯村、克孜勒喀巴克村、窩依闊克別克村、喀拉加勒村、托庫木特村、也拉曼村、阿克布勒根村、喀拉庫勒村、哈太村、阿克吐別克村、蒙艾提巴斯村、阿克加爾村、也格孜托別村、通克村。

杜來提鄉代碼:654321201轄11個村委會:杜來提村、喀拉塔勒村、阿合塔木村、庫木吉拉村、阿肯齊村、草原一村、薩爾鐵熱克村、額爾齊斯村、草原新村、草原二村、草原三村。

闊斯特克鄉代碼:654321202轄9個村委會:闊斯特克村克孜勒烏英克村阿克鐵熱克村結特阿尕什村、闊克達拉村闊斯托乾村、薩熱庫木村、喀拉墩村、吉迭勒村

沖乎爾鄉代碼:654321203轄11個村委會:沖乎爾村、喀拉克木爾村、庫希根村、孔吐汗村、布拉乃村、齊巴爾托布勒格村、阿木拉西台村、阿克齊村、江阿吉爾村、阿克阿依勒克村、克孜勒塔斯村。

也格孜托別鄉代碼:654321204轄9個村委會:也格孜托別村、托普鐵熱克村、喀拉阿尕什村、吉迭勒村、克孜勒加爾村、江阿塔勒村、闊斯阿爾阿勒村、克孜勒托蓋村、爾格爾胡木村。

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代碼:654321205轄2個村委會:禾木村、喀納斯村。

歷史沿革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縣因布爾津河而得名。“布爾津”,衛拉特蒙古語。在衛拉特語中,把三歲公駱駝稱為“布爾”,“津”則為放牧者之意。當地哈薩克語還稱此地為“奎乾”(為匯合處之意),因布爾津河在這裡匯入額爾齊斯河。

在西漢時期是西匈奴的遊牧地。三國時屬鮮卑,隋唐時期屬突厥。清朝在平定準噶爾部後,布爾津一帶屬烏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節制下的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同時這裡也是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屬下的遊牧地。光緒三十一年(1905)是阿爾泰辦事大臣的管轄地。1919年阿爾泰劃歸新疆省,設阿山道。同年,布爾津正式設縣,先後屬阿山道、阿山行政區、阿山專區、阿勒泰專區轄。1970年後屬阿勒泰地區。

布爾津縣高山逶迤,草原遼闊,水草豐美,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西部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布爾津隸屬阿勒泰地區,古稱蒙古西部草原。歷代建制均屬中國地方政權,秦代與兩漢時期均屬匈奴,三國時期屬鮮卑,宋朝後,布爾津一帶恨鐵木真統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封地。元朝,屬元朝中央政府管轄。明代屬衛拉特部首領管轄。清代,以滿族為代表的中國中央王朝統轄蒙古草原和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職權勒泰山設烏里雅蘇台將軍府、科布多參贊大臣行使軍政權力。清光緒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設阿勒泰辦事大臣,歸清廷理藩院節制,布爾津歸阿勒泰辦事大臣管轄。

民國初期,沿襲清朝舊制,阿勒泰作為特區,直屬北京中央政府管轄。民國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設阿勒泰辦事長官公署 ,為一特別行政區。 1919 年後,人們省去“河”字稱為“布爾津縣”,屬阿山道管轄。同年 8 月委任魯效祖為縣治委員。翌年,任命魯效祖為縣知事。

1945 年 9 月 1 日,伊、塔、職權三區革命,阿勒泰民族軍擊敗國民黨軍他占領布爾津,建立了布爾津縣政府,阿克扎木被任命為縣長。

1949 年 9 月 25 、 26 日新疆和平解放後,伊、塔、阿三區組建的布爾津縣政府繼續行使管理權, 1950 年 8 月,在布爾津縣城召開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會儀,選舉產生了布爾津縣人民政府。

森林資源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林業資源極為豐富,木材蓄積量極高,全縣森林分布可分為四個類型,一是高中山針闊葉林,森林面積共有 187.29 萬畝,木材蓄積量 2862 萬立方米, 主要樹種有新疆紅松、落葉松、冷杉等。這些樹桿直、木質優良,是優質的建築材料;二是平原河谷次生林面積 10.63 恨畝,木材蓄積量 74.89 萬立方米, 主要樹種有白樺、新疆銀灰楊、柳樹等;三是荒漠植被喬灌林,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沙漠前沿,面積 23.19 萬畝,主要樹種有梭梭、沙棘、毛柳、胡楊等;四是人工林,分布於山前平原的灌溉農區,面積 1.29 萬畝,主要樹種有柳、楊、沙棗等。

據統計,全縣森林覆蓋北 14% ,在新疆和阿勒泰地區是較高的。

資源

布爾津縣是野生動植物的王國,全縣野生動物有月熊棕熊猞猁野豬草兔沙雞等,野生藥用植物有貝母黨參掌參麻黃甘草等 100 余種,菌類有蘑菇、赤靈芝、蟲草等。水產資源比較豐富,新疆土產魚類種類有 20 多種,其中有不少是當地珍稀魚種,鱘魚哲羅魚長頸白鮭細鱗鮭是布爾津縣四個名貴魚種,還有鯉魚、鯽魚、河鱸、東方真鯿及中小白魚等品種多達 21 種,另外還有河蝦、菱角、河蚌、蘆葦、藻類等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是礦產富縣,經地質部門勘查探明,全縣地質構造複雜,礦藏資源古分豐富,到目前為止,布爾津縣境內已通過多種途徑民現 49 種礦產計 120 多個礦床、礦點、礦化點,它們多集在於縣境中部人煙稠密區,主要有沙金、岩金、鈹、鈮坦、銅、鉛、鋅、白雲母、滑石、高嶺土、大理岩、耐火粘土、蘭晶、以及紫牙烏、碧璽等 12 余種寶石,北半部則以沙金、銅、鎳、礦點和礦化點。占全縣近 1/4 面積的南部山區,主要有金、銅、鎳、鈦、錳、煤等礦產。

經初步探明,開採或正在工作產菜一定經濟價值的礦產 13 種,多分布在縣境中部地區,主要是:切巴拉尕什等地 6 個大中型的雲母礦,儲量達萬噸;鈹礦,分布在也拉曼等地,儲量近 4 噸,滑石礦產分布在海流灘,儲量 228 萬噸,質量優良,矽石分布於闊帕地區,儲量 25 萬噸,石灰石分布於托乎木台地區,儲量 1900 萬噸,高嶺土分布於闊斯特克等地,總儲量近 1500 萬噸,另外,還有煤礦、芒硝石榴石蘭晶石、沙金、等礦藏,都有不同儲量的分布。此外,哈納斯等地礦泉水,因為處於北部原始山區,人煙稀少,無污染,經水樣分析,含 2—3 項微量元素,含有豐富的硒、鋅、鋰、碘、偏矽酸等,已達礦泉水標準,全縣有近 200 個泉水點。

在已有的各類礦產中,待擴大開採的有滑石、石灰石、矽石等,待開發的有高嶺土、建材大理岩及也拉曼的矽灰石礦和礦泉水。此外,金、銅、鎳、寶石和菱鎂礦等有進一步找礦的前景。

水資源

布爾津縣水資源極其豐富,地表水年徑流量達74.72億m3,為阿勒泰地區之冠,額爾齊斯河是國際性的外流河,自東向西橫貫縣境穿哈巴河縣,注入北冰洋,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的支流發源地。境內全長80.5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1.8億m3,最大年徑流量62.52億m3(1969)最小年徑流量8.86億m3(1974年)多年平均流量92.0m3/s,最大流量1640m3/s(1969年6月2日),最小流量1.79m3/s(1974年12月5日),多年平均輸沙量39.5萬噸,最大年輸沙量171萬噸(1966年6月11日)多年平均含沙量0.065kg/m3,最大含沙量0.381kg/m3,(1995年7月15日)。布爾津河是額爾齊斯河支流,源有友誼峰,自北向南縱貫全縣,在布爾津鎮西匯入額爾齊斯河,全長269.6km,流域面積9960km2,平均徑流量42.73億立方米,受降雨的影響,徑流年際變化大,變差係數為0.224,年內分配不均6-8月,徑流量占全年的74.9%,最大年徑流量63.3億立方米(1969年),最小年徑流量26.4億立方米(1974年),多年平均流量135m3/s,最大流量1720m3/s(1969年5月30日),最小流量7.78m3/s(1975年12月30日),多年平均輸沙量29.3萬噸,最大年輸沙量58.3萬噸(1966年6月16日),多年平均含沙量0.064m3/s,最大含沙量1.90m3/s(1966年4月25日)。我縣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較好,淺層地下水分布較普遍,便因地質構造的差異,承壓水分布不均。全縣地表么流和地下水都具有礦化度小,懸浮質少,水質良好的特點。

名勝古蹟

布爾津縣有新疆五大景觀之首——中國惟一的古北界動植物分布區,聞名於世的喀納斯湖自然景觀區,景觀區內的喀納斯湖是有名的“變色湖”、“浮木長堤”。傳說中的“湖怪”更為咯納斯湖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其獨特風光被譽為“亞洲惟一的瑞士風光”,還有鴨澤湖臥龍灣吾木爾台墓等名勝古蹟。

吐魯克岩畫

位於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境內,地理坐標北緯48°53′39″、東經87°08′44″,海拔1 440米。在喀納斯湖一道灣東岸的變質千枚岩上,基岩經古冰川作用形成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羊背石,岩畫即附雕其上。岩畫地理位置優越,迎面俯視湖面,傍依優美壯麗的夏牧場。現畫面共分兩處,間隔50餘米,第一處岩畫在羊背石背面磨光的刻蝕槽內,岩畫面積3平方米,岩畫大部分模糊不清,只有少許圖案可見刺蝟、野豬、山羊、雪雞等動物造型。第二處岩畫在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坎上,面積110×94厘米,圖案多清晰可見,分上下兩排,上排8個圖案,下排9個圖案,內容是以動物如馬、羊、狼、狗、鹿、雪雞等為主。最大的一幅為梅花鹿圖案,其尺寸為23×10×8厘米,鹿角向上,眼睛俯視前方,悠閒自得,整個岩畫雕刻手法細膩、樸素、造型優美,是遊牧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

阿勒泰岩畫多從唐代突厥民族時期開始,不斷延續至近代,吐魯克岩畫可能為圖瓦民族的傑作。岩畫裸露於地表,因交通不便,知者甚少,偶有遊客光臨參觀。隨著喀納斯湖東岸觀光遊覽線路的推出,岩畫會成為湖區的又一個觀光熱點。

庫鬚根岩畫

位於布爾津縣沖乎爾鄉境內,交通便利,越野車可直達。地理坐標:北緯48°09′″,東經87°11′13″,海拔770米。

岩畫在沖乎爾鄉政府以東5千米左右的庫鬚根溝的溝口地帶。是當地牧民轉場的重要牧道,每年春、秋兩季,均有大批牲畜從此經過。岩畫分兩片,第一片在溝口的亂石堆里,原規模較大,因當地人砸石外運,僅殘存部分岩畫。畫面面積54×50厘米,僅有3個動物造型,從畫面判斷,上為狗,下為貓,中間不詳。第二片岩畫面積分布較大,距第一片岩畫1千米,畫面面積10×30厘米左右,圖案繁多,錯綜複雜,且新舊岩畫疊加現象很多,內容多與遊牧民族生活有關,如山羊、狐狸、狗、馬及人騎馬圖案等。

庫鬚根岩畫是布爾津縣規模較大的一處岩畫,集中分布,且距布爾津至喀納斯湖的道路較近,旅遊開發價值高。

旅遊景點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阿克吐別克雅丹地貌

位於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鄉境內,額爾齊斯河北岸的一、二級階地上,東南距布爾津縣城24千米。柏油路可直達該地,地理坐標北緯47°48′56″、東經86°39′10″,海拔480米。

此處由流水侵蝕切割風蝕作用形成。在階地斜坡上,溝壑縱橫,溝谷與小土梁相間發育,間寬5~10米,土梁高一般為5~15米,最高25米,分布面積3平方千米以上。溝與梁的密度每平方千米150個。由切割裸露微傾斜的上第三系地層構成,岩性以紅色、土紅色、淺黃和淺綠色泥岩及砂礫岩組成。由於各岩層間抗風化能力的程度不一,形成參差不齊的輪廓,加上色澤各異的岩層,五彩繽紛,形狀象彩色古堡、怪獸、峰叢等奇特造型的風蝕地形,成為典型的雅丹地貌。這裡地處乾旱多風地帶,年降水量118毫米,每年大風日40餘天。當大風颳起時溝谷間發出不同的聲響,頗有神秘與恐怖氣氛。

友誼峰冰川

位於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鄉境內,喀納斯河源區奎屯山友誼峰西南坡,南距布爾津縣城210千米,從喀納斯湖騎馬向東北66千米可達冰川區。

冰川末端地理坐標北緯49°06′17″、東經87°49′17″,海拔2 416米友誼峰冰川是阿爾泰山脈最大的冰川,由友誼峰西南坡發育的兩支冰川而形成的山谷冰川。其上端擁有多級粒雪盆,全長108千米,面積3113平方千米。冰川最高點海拔4 374米,呈西南走向,流線為直線型,兩支冰川上部由一山脊分隔,末端相連。冰川最大厚度130米,最薄9米。冰面坡度極緩為15°~1°,冰舌前端出現小融蝕窪地、冰蘑菇、裂隙和冰洞。冰川表面各冰流間的幾條中磧壟一直延續到冰舌末端,似長蛇在蜿蜒前行。

友誼峰冰川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氣勢磅礴的巨大冰川與古冰川強烈作用所刻蝕的各種地貌形態,堪稱天下奇觀。在喀納斯河源及以下河谷由於長期經受第四紀冰川的作用,不僅古冰川遺蹟廣布,並保留有完整、典型的冰斗、U型冰槽谷、刀脊、角峰、冰刻槽和羊背石等冰蝕地貌,而且還殘留著各種冰磧物和冰水沉積物組成的堆積地貌。在海拔2 700米以上的高山或山坡上,可以看到數以千計形態極為完整,大多呈圈椅狀的冰斗,斗壁高而陡,一般高度為200~280米,斗底較小並積水,成為各自獨立分布的小湖泊,面積在05~15平方千米左右,呈橢圓形或圓形。

通過科學考證,國內學者將冰磧物分為布爾津縣山口冰期、駱駝脖子(臥龍灣)冰期、喀納斯早、中、晚期3個階段,代表了喀納斯河流域冰川的發育過程。友誼峰冰川由於緯度偏北,海拔不高,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將成為冰川科學考察和冰川奇觀探險旅遊的熱點。

布爾津縣小吃

油塔子

油塔子形狀似塔,色白油亮,面薄層次很細,香軟油多而不膩。油塔子的製作,是先用溫水把面和好,加酵面揉成軟面,發約一小時,再加鹼水揉好稍餳。根據製作需要,揪成數塊,外抹清油待用。取其中一塊,擀薄拉開,抹上煉羊尾油,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將面邊拉邊卷,卷好後搓成細條,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後擰成塔狀,入籠屜用旺火蒸半小時,即可啟籠食用。

喀納斯

哈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位於布爾津縣境內,布爾津河源頭地帶,距阿勒泰市西北265多公里處,面積5588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以哈納斯湖為中心,主要為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哈納斯又名喀納斯,蒙古語意“美麗而神秘”,地處新疆阿爾泰山中部的布爾津縣境內,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交界,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位聯合國環境保護官員說:“哈納斯是當今地球上最後一個沒有被開發利用的景觀資源,開發它的價值在於證明人類過去那無比美好的棲身地。”哈納斯湖為複合冰川融匯而成,湖面海拔1374米,湖長25公里、最深176米,湖周植物茂密,是魚類和水禽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哈納斯湖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布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馬鹿、貂熊、雪豹、雪兔、紫貂、石貂、岩雷鳥、林蛙等珍稀動物在此出沒。湖中有哲羅鮭、細鱗鮭、北極煙、江鱈、西伯利亞齒編等冷水魚。許多種類的花木鳥獸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哈納斯自然保護區自然風光秀美,地貌奇特,在海拔4000多米的友誼峰下,有現代冰川和永久凍土帶。雪線下有古冰川遺蹟和明顯的羊背石。

盛夏,在一天之內,可以領略到春夏秋冬四季風光。高處的阿勒泰峰,銀裝素裹,儼然北國寒冬。中山帶則是松林蒼蒼,秋高氣爽。低山帶千里光、百里香等盛開的山花,似雨後彩霞,萬紫千紅,彩蝶紛飛。山下哈納斯湖邊,碧波蕩漾、海鷗鳴叫。

哈納斯為避暑和遊覽勝地,主要的景點有:哈納斯湖、月亮灣、臥龍灣、土瓦人村落等。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