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北部。東鄰阿勒泰地區,西與額敏縣、託里縣以白楊河為界,南部與瑪納斯縣、沙灣縣接壤,西南部以烏爾河為界與克拉瑪依市相連,北部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毗鄰;縣城和布克賽爾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495千米。總面積為3.06萬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總數為54168人(2012年),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6.05億元。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有敖包特廟、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巴音雲都爾敖包、哈同山岩畫等著名景點。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縣境秦漢時期為塞種人、烏孫匈奴等古民族的遊牧地。
西漢時期屬烏孫國。
東漢三國時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諸國互相攻伐合併,縣境歸入車師後國。
晉朝時為鮮卑轄地。
南北朝時期(420~589年),先後屬柔然汗國、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
唐顯慶二年(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國,縣境屬唐昆陵都護府。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攻陷北庭都護府,縣境為葛邏祿所有。唐元和三年(808年),回絕汗國統一天山南北,縣境屬回紇汗國。唐開成五年(840年),回紇汗國崩潰,縣境屬黠戛斯汗國,不久,屬喀喇汗王朝。
宋建炎元年(1127),為西遼所轄。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歸屬成吉思汗的蒙元政權。宋寶慶元年(1225年),封為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汗的領地,憲宗時歸別失八里行省。
元至十七年(1280年),歸阿力麻里行省。泰定帝時(1324~1328年),歸入察合台汗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歸屬察合台後裔建立的別失八里汗國。5世紀成為瓦剌的遊牧地。明崇禎九年(1636年),巴圖爾渾繼任台吉後,迅速統一了新疆北部地區的衛拉特各部,以霍博克賽里為大本營。崇禎十二至十六年(1639~1643年),巴圖爾渾台吉在今和布克賽爾縣城東南5公里處修建城堡。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縣境屬清朝伊犁將軍屬下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管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從俄羅斯額濟勒河(伏爾加河)南岸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進駐霍博克賽里。九月,乾隆封北部策伯克多爾濟為和碩親王,賜號布延圖,稱為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北路盟。
民國四年(1915年),在今和什托洛蓋鎮設縣佐,隸屬沙灣縣。民國五年(1916年)隸屬塔城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和什托洛蓋縣佐改稱設治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塔城道改行政區,和什托洛蓋設治局隸屬塔城行政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和什托洛蓋設治局為和豐設治局,當時縣境內分為北部的部族親王政權和南部的政府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治局為和豐縣,遷至現今和布克賽爾鎮。民國三十四年8月(1945年),隸屬“三區”政府塔城專區。
1950年4月,成立和豐縣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區(縣級)。
1955年2月,改稱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隸屬塔城專區。
1968年後隸屬塔城地區。
1977年成立和布克賽爾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轄2個鎮:和布克賽爾鎮、和什托洛蓋鎮,5個鄉:夏孜蓋鄉、鐵布肯烏散鄉、查乾庫勒鄉、巴音敖瓦鄉、莫特格鄉。4個牧場: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那仁和布克牧場、巴嘎烏圖布拉格牧場、布斯屯格牧場。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地方人口總數為54168人,比2011年增長1.48%,其中男性28212人,占總人口的52.1%,女性25956人,占總人口的47.9%,男女性別比為108.7。少數民族34422人,占總人口數的63.5%,漢族人口19746人,占總人口數的36.5%。和布克賽爾縣人口出生率為16.98‰,人口死亡率為8.3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6‰,2012年末家庭總戶數19635戶,戶均人口數2.76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648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2.52%。

民族

和布克賽爾縣民族由蒙古族、漢族哈薩克族等19個民族組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部,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縣境東與福海縣毗鄰,南面在準噶爾盆地的腹地與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沙灣縣接壤,西南接克拉瑪依市,西部以白楊河為界,與託里縣、額敏縣接壤,西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齋桑縣交界,北連吉木乃縣。縣境東西長210公里,南北寬207公里,總面積為3.06萬平方公里(2013年)。

氣候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縣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屬大陸性北溫帶乾旱氣候,由於緯度及地形的差異,和布克賽爾縣分為兩個大的不同氣候區。
北部山地氣候區,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內,≥10℃的積溫在2100℃左右,年平均氣溫只有3.1℃~3.5℃,無霜期短,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帶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積雪不穩定,有明顯的冬季逆溫層,有利於牲畜越冬和喜涼作物的生長,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風,常受風災之害。
南部平原氣候區,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7.0℃~7.3℃,≥10℃的積溫在3300~3350℃之間,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達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發量大;夏季炎熱,有乾熱風之害;冬季嚴寒,降雪少,積雪薄。
和布克賽爾縣境日照充足,全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3006.4小時,5~8月,日照時數均大於305小時,其中8月份日照時數最多達310小時,1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61.1小時;1~8月遞增,9~12月遞減,年日照百分率為68%。縣境的氣溫隨著南北高度差異而變化,在南部夏孜蓋平原區年際變化更大。縣境全年1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最大年較差44.1℃,而北部山間谷地最大年較差為32.7℃,最大日較差23.2℃。

地形

和布克賽爾縣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為北部的賽爾山木斯套峰,海拔3835米,最低點為南部的瑪納斯湖,海拔249米。從北往南分布有高山、谷地、丘陵、平原沙漠等多種地貌。

水文

和布克賽爾縣有白楊河、和布克河2條主要河流,白楊河是縣境內最大的一條河,為和布克賽爾縣與額敏縣、託里縣的界河,發源於鐵布克山南麓的那門額河,流經鐵布肯烏散鄉、那仁和布克牧場,由北向南注入克拉瑪依市境內,最後流進艾里克湖,全長200多公里。和布克河是縣境內第二條大河,發源於哈同山北麓,流經鐵布肯烏散、那仁和布克、莫特格、查乾庫勒、和什托洛蓋、夏孜蓋等6個鄉鎮場,尾端在夏孜蓋南部的準噶爾盆地的戈壁沙漠中分散消失,長約134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和布克賽爾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6種,蘊藏量在億噸以上的有煤、鹽、膨潤土、石油、芒硝、石英砂、石英岩、石灰石等。境內有石西、陸梁、風城三大油田,年產油量350萬噸。

土地資源

截至2009年,和布克賽爾縣有耕地25萬畝,察和特農業綜合開發區內有300萬畝原始宜農荒地,和布克賽爾縣草場面積2152萬畝。

經濟

綜述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6.05億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8%(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18億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8%;第二產業完成17.62億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1%;第三產業完成5.25億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4.9%。在生產總值18%增幅中,第一產業的貢獻率5.91%,拉動經濟成長1.06%;第二產業的貢獻率76.99%,拉動經濟成長個13.85%,其中工業的貢獻率為-40.01%,制動經濟成長7.25%,建築業貢獻率117%,拉動經濟成長21.1%;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17.1%,拉動經濟成長3.09%。三產業之間的比例為12.2;67.6:20.2。

第一產業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江格爾敖包"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農牧漁業實現總產值為72444.50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2.86%,實現農牧漁業增加值為31834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8%(按可比價計算)。小麥總產量為3429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10.47%,主要單產比2011年增加5.66%;玉米3022噸,比2011年同比下降20.81%;油料總產量為4725噸,比2011年同比增加279.54%,單產與2011年持平;棉花總產量為12848噸,比2011年同比增加36.50%。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牲畜出欄頭數為41.37萬頭(只),比2011年同比增長1.22%,其中:牛出欄3.46萬頭(只),比2011年同比增長22.26%,綿羊出欄27.64萬隻,比2011年同比下降6.15%,山羊出欄8.4萬隻,比2011年同比增長14.75%,牲畜存欄48萬頭(只)比2011年同比下降1.27%,肉產量為12925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3.28%,奶產量為15100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0.77%。

第二產業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1803萬元,比2011年同期減少37287萬元,下降18.7%;完成工業增加值7668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同比下降14.6%;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60721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3.8%。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主要產品:原煤219.3萬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14%;原鹽138.4萬噸,比2011年同比下降7.8%;水泥11.6萬噸,比2011年同比下降45.1%;膨潤土12.4萬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13.9%;防水毯31.1萬平方米,比2011年同比下降32.4%;硫酸鉀3.1萬噸,比2011年同比增長7.3%;玻璃鋼管道29.26千米;其他產品:精製鹽16810噸,比2011年同比下降8.9%;紅磚4281萬塊;銅精粉4000噸;石灰石69萬噸;石灰15萬噸;肉製品680噸;駝絨被10108床。2012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05.1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0%。

第三產業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1844.2萬元,比2011年增長9%,其中:批發零售業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6386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6%;住宿業、餐飲業5458.2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0.56%。
截至2012年12月,和布克賽爾縣金融系統各項存款餘額197773萬元,比2012年11月減少3922萬元;各項貸款餘額96644萬元,比2012年11月減少8440萬元,其中:短期貸款39522萬元,比2012年11月減少9019萬元,中長期貸款57121萬元,比2012年11月增加579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擁有各級各類學校28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高中1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所,國小11所(包括教學後勤管理中心1所),2個國小教學點,幼稚園11所(包括私立5所)。和布克賽爾縣中國小在校學生數達6512人,比2011年增長1.53%。其中:中學學生2653人,比2011年增長1.65%;國小學生3859人,比2011年增長1.45%。學齡兒童在校人數為2654人,比2011年增長15.2%。

文化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和布克賽爾縣共有廣播電台電視台1座,和布克賽爾縣廣播人口覆蓋率97%,有線電視人口覆蓋率65%,無線電視人口覆蓋率96%以上。

衛生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和布克賽爾縣醫療機構72個,衛生系統職工總數538人,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80人,占職工總數70.63%,和布克賽爾縣醫療機構共設床位445張,年門診量11萬人次,住院3800餘人次。其中鄉鎮場衛生院11所,病床146張,76個行政村中,有村隊衛生室26個,實際開展工作的村衛生室6個,牧區流動醫療點31個,衛生院醫技人員177名(其中,中高級職稱15人),鄉村醫生49名,副高級鄉鎮衛生院院長3名。

社會保障

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就業再就業方面:城鎮新增就業3396人,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844人,發放個人小額擔保貸款216筆,放貸金額815.5萬元,新增創業實體166人,帶動就業359人等均超額完成地區下達的目標任務;社會保障工作方面: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8416人,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累計10716人,工傷保險人數8147人,失業保險人數5809人,生育保險參加人數7636人。發放社會保障卡5856張;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方面:2012全年共檢查用工單位戶數49家,建築工程項目130戶,涉及勞動者6732人,年審企事業單位81家,涉及勞動者4296人。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契約率達到100%,個體工商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契約率達到95%。受理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投訴舉報案件89起,為320名農民工追討被拖欠工資259萬餘元。設定農民工專項專戶,保證農民工工資及時撥付。

交通運輸

217國道、318省道穿越縣境,奎北鐵路在和布克賽爾縣縣境內規劃站點8個。

旅遊景點

敖包特廟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景點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景點
敖包特廟位於縣城內,是自治縣境內最大的喇嘛廟。第三次建於1801年,第四次建於1864年,三區革命和“文革”時期受到嚴重損壞,廟是200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位於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以東5km處(距318省道1公里)。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為方形,規模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牆為土牆,高5.2米,底寬8米,頂寬5米。看可分為牆皮和牆芯兩部分,牆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長0.4米,寬0.25米,厚0.11米牆芯為夯築,夯層0.15米,跨度4米。城牆土坯為灰黑色。
巴音雲都爾敖包
巴音雲都爾敖包位於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以西,與縣城直線距為41km。巴音雲都爾敖包又名獨山敖包,它得名於此地突兀聳立的孤獨山峰-——巴音雲都爾山,它四周為廣闊的戈壁草原,除此之外再無他山,因此又名獨山。
哈同山岩畫
哈同山岩畫位於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西南,哈同山岩畫大部分分布於哈同山山北坡前冰嘖物中的花崗岩冰川漂礫上,共有幾十處。岩畫一般刻在漂礫的光滑斷面上,斷而面積因漂礫不同而大小不一,一般為0.5-2平方米。少數岩畫分布於凝灰岩斷面上。

風俗民情

阿依特斯文化節
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曲藝的典型代表,是一種競技式的對唱表演形式,是哈薩克民族民間口述文學中內容最豐富、在民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文學類型。每年夏天哈薩克牧民都要聚集在草原上舉行盛大的阿依特斯文化節。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活動。那達慕大會,常在水草豐茂、畜群肥壯的盛夏或秋季舉行。“那達慕”在蒙古語中有娛樂或遊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及物資交流等,後來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蒙古包
蒙古族在牧業時期住氈房,俗稱“蒙古包”,設計簡單,可以拆移,適合遊牧生活。蒙古族建房多為坐北面南,以三、五間居多,忌四、六間形式,謂“四六不成材”。人口多可續建東西耳房。舊時有地位、有官職的人,建五間瓦房或草房。房間次第,按習慣以西為尊,西為大間,炕搭在南面和西面,俗稱“彎子炕”,人多的可南、西、北連搭,俗稱“錢褡子炕”。按習慣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五間者東間為子媳居住。

當地特產

磚茶
蒙古族視磚茶為飲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沒有茶。磚茶又稱蒸壓茶(俗稱邊銷茶),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以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壓製成的塊狀茶。磚茶根據原料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米磚茶、青磚茶、康磚茶等幾類。
馬奶酒
馬奶酒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手抓肉
手抓肉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宰殺,去頭去蹄,洗淨,卸成若干塊,放入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削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發展優勢

(一)全面開放的區位優勢。和布克賽爾縣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地處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三地區中心,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勒泰地區交界,南與克拉瑪依、天山北坡經濟帶接壤。217國道穿越縣境,成為我們連線亞歐大陸橋的紐帶。318省道穿境而過,連線霍爾果斯和吉木乃兩大國際陸路口岸。克拉瑪依國際機場距該縣和什托洛蓋工業園區150公里。擬將開工建設的奎阿鐵路在和什托洛蓋工業園區設有客貨運轉站,必將進一步加速我們與內地的貿易往來。公路、鐵路和空中線路等交通優勢的日益顯現,將不斷加速和布克賽爾經濟的騰飛。
(二)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和布克賽爾是一個資源大縣,已探明礦產資源26種,品質均屬上乘,其中煤炭、鹽、膨潤土、石英砂、石油、天然氣、芒硝、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均超過億噸。
1、煤炭資源。和布克賽爾縣煤炭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白楊河、和什托洛蓋、庫侖鐵布克三個礦區,其中和什托洛蓋鎮的煤產地經過地質詳查及勘探,已探明C級以上儲量1.2115億噸,D級儲量48.05億噸,E級儲量及地質儲量253.47億噸。全縣煤炭總儲量302.7315億噸,工業儲量70億噸。含煤面積達4000多平方公里,約占全縣面積的15%,煤層面積廣,其厚度一般為5米左右,地表距離較淺,一般為100米左右,現有煤炭開採能力為120萬噸/年。根據新疆煤田地質局綜合實驗室檢驗結果分析,和布克賽爾縣的煤質總體為煙煤,具體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長焰煤,揮發份大於37%,發熱量在580--7000大卡;第二類是弱粘煤,揮發份大於20%,小於37%,發熱量在5600--6600大卡。這兩種煤均可作為工業、民用燃料和煤氣化、煤液化的原料。積極發展煤炭高效潔淨燃燒技術,把煤轉化為電力、煤炭液化、氣化並逐步實現工業化。
2、鹽業資源。和布克賽爾縣鹽儲量在18.4億噸以上,是自治區三大鹽田之一,位於自治縣境內的達巴松諾爾和瑪納斯兩大鹽湖,已探明石鹽儲量1.5億噸,其中達巴松諾爾鹽湖是一個由石鹽、無水芒硝、白鈉鎂礬組成的以固相為主、固液共存的複合型化學沉積礦床,固相石鹽儲量9422.22萬噸,液體礦中氯化鈉淨儲量835.17萬噸,為大型芒硝、中型鎂鹽、小型鈉鹽礦床。瑪納斯鹽湖甲級固相石鹽儲量4883.5萬噸,液相石鹽521.51萬噸。我們就發展鹽化工已做了具體的規劃和措施。“十一五”期間,自治縣以鹽湖的石鹽資源利用為重點,以發展氫鹼產業、純鹼工業、硫化鹼產業、鉀肥產業及工業鹽和精製鹽的生產為主攻方向,並對現有氯鹼化工裝置挖潛改造、擴大開發利用石鹽資源的同時,逐步開發利用芒硝、鉀鹽等資源,建設一批相當規模的鹽化工裝置。
3、石油資源。該縣石油資源豐富,位於自治縣境內的瑪湖、陸粱、石西、石南和夏孜蓋五大油田,年產油量在300萬噸。另據中石化最近勘探表明,和什托洛蓋鎮至白楊河一帶極有可能是富油區,一經確定,將對和什托洛蓋石油及石油化工基地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對石油和天然氣已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並制定具體措施,緊緊圍繞石油開採和石化下游產品的開發,抓住克拉瑪依、獨山子這兩個石油龍頭,吸引外商投資興業,發展壯大石油化工產業。
4、膨潤土資源。和布克賽爾縣境內有豐富的納基、鈣基膨潤土資源,已探明儲量23億噸,分布在7大礦床中,占新疆膨潤土儲量的60%,其中已探明夏孜蓋膨潤土礦C+D級儲量為3.62億噸(可供開採儲量),其屬性有納基土、鈉鈣基土、鈣基土,適宜於開發多種系列產品,是我國能達到美國A.P.L標準的少數膨潤土之一。經中科院地質礦產部、香港099實驗服務公司、日本橋礦山部瓜生產株式會社技術部等數家科研單位測試,該礦具有儲量大、覆蓋層薄、剝離量小、開採成本低等特點且以優級納、鈣基並存,品位高,質量服務年限長。
5、石英砂資源。和布克賽爾石英砂礦位於和什托洛蓋鎮境內,石英砂礦厚2—10米,多為3--5米,已探明儲量2.15億噸。並且具有加工破碎容易、採運條件好的特點,經取樣分析其質量已達到製造玻璃器皿對矽質原料的工業要求,可作壓裂砂、玻璃瑪賽克、水玻璃,還可作保溫材料,因此開發石英砂礦具有廣闊的前景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三)潛藏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和布克賽爾縣可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有白楊河、和布克河與“635”工程的配水量(1億立方米/年),地表水量為1.4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約2.73億立方米,距和什托洛蓋鎮16公里的加音塔拉水庫,總庫容為1850年萬m3、,調節水量為3700萬m3。為滿足和什托洛蓋工業化和石油及石油化工發展的需要,塔城地區啟動白楊河調水工程,擬將工程啟動後,可實現年調水8500立方米,完全能夠保證和什托洛蓋後期工業用水。
(四)前景廣闊的農牧業發展優勢。該縣是新疆主要牧業縣之一,草場面積2552萬畝,可利用草場1909萬畝,牧草豐茂,屬無任何環境污染的天然草場,牛羊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目前,已建成5.6萬頭牛基地、13萬隻絨山羊基地、29萬隻綿羊基地。境內土地廣袤肥沃,現有耕地14.5萬畝,建成5萬畝棉花基地和6萬畝飼草料基地。察和特生態農業開發區有宜農荒地300萬畝,累計完成投資近8000萬元,完成場內外乾渠25公里,支渠50公里,道路80公里,輸電線路45公里,水塔2座,自來水管道7公里,“七通一平一綠”基本完成,首期開發15萬畝,已開發5萬畝。目前,急需扶持壯大畜產品加工和棉花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五)底蘊深厚的旅遊文化資源。和布克賽爾這3萬多平方公里的沃土歷經滄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有長達10公里的光其根烏必勒礫石岩畫群、300多處的石室石棺古墓群、王爺府舊址及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文物古蹟,有風光奇特的松樹溝景區、變化無窮的魔鬼城、絢麗的草原、一望無限的大漠戈壁等自然風光、現代化的油田、稀有的熱氣泉療養資源以及熱鬧非凡的那達慕大會、江格爾彈唱和阿肯彈唱等民族風情,為這片熱土增添了無窮魅力。英雄史詩《江格爾》所涉及的歷史區域綿延到亞洲、歐洲許多地方和國家,其學者的研究活動已成為國際性活動。在已出版的《江格爾》史詩蒙文卷60章中,屬我縣江格爾齊演唱蒐集的有40餘章。距離和什托洛蓋鎮3公里的蒙王府天然熱氣泉,經地礦部門採樣化驗分析,含多種具有醫療價值的硫、碘等礦物質,眼口溫度達90℃,對治療腰痛、胃腸道疾病等症有奇效。目前,已被列入新疆西部旅遊景點之一,亟待開發建設。
(六)穩步發展的工業園區。
和什托洛蓋工業園區位於和什托洛蓋鎮西南部約兩公里處,工業園區規劃4.2平方公里,總投資為1.05億,規劃期限2005—2020年。基本做到“七通一平一綠”(即通水、通電、通暖、通氣、通電訊、通寬頻、通路;土地平整;樹草綠化)。根據工業園區的總體布局和工業項目的類型,規劃將其分為煤化工區、鹽化工區、石油化工區、農副產品加工區和中心區五個區,工業生產以煤化工、鹽化工區、石油化工業為主,建立了產業關聯度強的工業化發展載體,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優勢,不繼強化工作措施,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設施,通過重點區域的率先突破,帶動和輻射全縣的經濟發展。
大力弘揚“明禮誠信”的道德風尚,全方位搞好招商服務,努力維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積極營造優惠透明的政策環境,構築公正公平的法制環境,建設優質高效的行政環境,打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努力為各類企業提供運營成本低、服務便捷、產出高效的創業環境。並捨得把那些已探明儲量、潛力大的富礦、好礦拿出來,加大推介,廣泛吸引大集團、大企業到我縣投資興業。在這裡我們鄭重承諾,在落實和遵守國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能放寬的政策堅決放寬,能辦的事情堅決辦好,努力營造最優惠的投資創業環境,力爭讓每位投資者滿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