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木舒克市

圖木舒克市

圖木舒克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建設起來的,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經國務院於2002年批覆設立,2004年正式掛牌,行政區劃面積1927平方公里,2013年總人口1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63%。“圖木舒克”是維吾爾語,意為鷹面部突出的地方。城市位於塔克拉瑪乾沙漠西北邊緣綠洲,地處喀什、阿克蘇、克州、和田四地州中心地帶,周邊與中亞五國接壤,有五個可利用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中國對中亞、西亞、南亞各國開放的前沿,也是中國正在建設中喀什西延的國際大通道“中、吉、烏鐵路”新亞歐大陸橋沿途的重要城市。圖木舒克氣候宜人,風光獨特,是棉花、糧食、水果生產基地。城市西南庫容7億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庫,是綠洲的生命之源。市域大漠、山脈、原始胡楊林濃縮了西域自然風光,這裡也是刀郎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一年一度的西域美食旅遊文化節已經成為彰顯圖木舒克市獨特地域、民族和文化特色的重要品牌。

基本信息

城市歷史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城市風景
公元75年,東漢 班超率吏士36人赴西域,曾在圖木舒克山 麓磐橐城(即托庫孜薩來古城,漢語稱為九宮殿,後稱為唐 王城)駐守17年。解放後,1950年,巴楚全縣設六區,圖木休克區為三區。1958年,圖木休克區改為圖木休克公社。1960年,自治區農墾廳在圖木休克區建立圖木休克總場(又稱巴楚總場)。1965年,圖木休克公社併入圖木休克總場。1969年,圖木休克總場及其分場、小海子水庫及水庫管理處等劃歸農三師建制。1975年,農三師建制撤消,圖木休克總場劃歸喀什地區革委會農墾局。1982年,恢復農三師建制。後經建制的變遷,農三師轄三個灌區和兩個山地牧場,圖木休克所在地即為原小海子灌區。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圖木舒克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003年12月30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關於設立圖木舒克市(縣級)有關問題的通知》(新政發[2003]86號)。2004年1月19日,圖木舒克市正式掛牌成立。在圖木舒克墾區,有很多古城遺址,並大致可劃分三大片。一是圖木舒克山腳的脫庫孜薩來依;二是墾區五十團夏河營不遠的沙漠之中的遺址;三是離墾區五十一團五十公里處的城址。哪一處城址是唐王城,尚未考證確定。
唐王城在歷史上很有名氣。唐玄奘去西天取經時路過此城。曾記載唐王城興小乘佛教,僧人甚多,沸沸揚揚,佛事不絕,空前輝煌。據文史資料記載,唐王城在公元前二世紀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尉頭國,後曾是古龜茲國與古疏勒國的分界線,是一座依山傍水的軍事要塞。到了唐朝,屯墾空前鼎盛,信仰佛教的兒女在這裡繁衍生息。唐王城的毀滅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謎。大約在公元十世紀,有關唐王城的記載突然在史書上消失。有說緣於河流的改道和森林的逐日枯萎。
一八四五年三月,民族英雄林則徐“荒磧長驅回鶻馬,驚沙亂拍曼胡纓”,沿葉爾羌河古河道,循著圖木舒克山去勘踏南疆八城,在圖木舒克“遇大風,歇三日”。此時唐王城的繁榮輝煌早已灰飛煙滅了,留給林則徐的只有“風力之狂,氈廬欲拔,殊難成寢”,“枯葦猶高於人,沿途皆野獸出沒之所”,“飛蚊、跳蚤紛擾異常”。但他還是向朝廷進言:“若曬渠導流,大員屯政,實耕種之民,為邊繳藩衛,則防守之兵可減,度之省而邊防益固。”他衷心希望“但期繡壟成千頃”。
實現林則徐願望的是今天的圖木舒克的新疆兵團人。他們用雙手、用汗水掀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今天,一生致力於圖木舒克歷史研究的老人李愷,在見證歷史的脫庫孜薩來依古城遺址邊,攀上山高處,激情難抑,詩句脫口而出:“圖木舒克起新城,遙憶林公鋒車行;風沙漫漫何所懼,繡壟千頃夢成真。”

地理位置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城市一角
圖木舒克市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天山西段南麓,塔克拉瑪乾沙漠西緣;地理坐標位於東經78°38′~79°50′、北緯40°04′~39°36′之間;北鄰阿克蘇,西鄰喀什,周邊有阿瓦提、巴楚、柯坪三縣。總面積1927.17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2004年)。主要有漢、維吾爾、回等民族。
圖木舒克市行政區域界線走向為:自東經79°29′00〞、北緯40°05′50〞起,向東南至東經79°34′30〞、北緯40°00′40〞,折向南偏東南至東經79°36′30〞、北緯39°54′00〞,折向西南經東經79°33′00〞、北緯39°51′30〞再折向西,經1082、1091、1087、1088米高程點、阿不根河、葉爾羌河北側、達板山南側、49團6連南側、小海子水庫庫外引水渠南側至東經78°43′29〞、北緯39°39′06〞,沿小海子水庫5億立方米庫容淹沒線以外150米至北壩,順北壩外側水渠向東北方向經水工團1連北部折向南,沿麻扎爾山西側、南側、東南側山腳至公路,沿公路向北至東經78°52′10〞、北緯39°45′38〞,界線大體向北偏東北經東經78°54′15〞、北緯39°46′50〞、甘木里克河、永安壩水庫西側和西北側、烏庫麻扎山山腳、1100米高程點、寶爾塔哈山腳1116米高程點,再折向東略偏北,經1098米三角點至起點。
地貌特徵表現為平原、沙丘等。市內麻扎塔格、圖木舒克等山,呈西北—北走向。水資源有突來買提河、克列根河以及小海子水庫等。屬溫帶極乾旱荒漠氣候,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1.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26.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6℃~-7.3℃,年平均無霜期225天,年降水量38.3mm。

行政劃分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經濟發展
1997年中央為進一步加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下發中發[1997]17號檔案,批准在農三師圖木休克墾區(即小海子灌區)設立圖木舒克市,為自治區直轄縣級市。2002年9月17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圖木舒克市的批覆》(國函[2002]82號):同意設立縣級圖木舒克市,市人民政府駐齊乾卻勒。
鄉鎮簡介
兵團農三師的44團、49團、50團(其蓋麥旦鎮)、51團、52團(齊乾卻勒鎮)、53團(皮恰克松地鎮)等六個農牧團場以及工建集團、小海子水管處、原種場。市人民政府駐齊乾卻勒鎮(52團)。
兵團四十四團代碼:659003400
兵團四十九團代碼:659003401
兵團五十團代碼:659003402
兵團五十一團代碼:659003403
兵團五十三團代碼:659003404
兵團農三師工程團代碼:659003405
兵團五十二團代碼:659003406

資源狀況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生態資源
圖木舒克總面積1901平方公里。有西北地區最大平原水庫,庫容7億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庫和永安壩水庫,可利用水面155平方公里,水庫依山,水面開闊,庫邊有原始胡楊林,連綿起伏的沙漠,庫中水產豐富。 位於小海子水庫東岸的“西海灣”是天然的淡水浴場,這裡兩山之間建起了全疆最大的占地6000餘畝的人工種植園。
圖木舒克市現有耕地面積110萬畝,而待利用土地資源75萬畝,生長有豐富的原始胡楊林、檉柳、新疆楊、天然草場、野生甘草、羅布麻、苦豆子、野西瓜等120萬畝。主導產業為農業,是國家批准的優質商品棉基地。水源充足,光熱資源豐富 ,日照時間長,無霜期在212---225天,極宜長絨棉生長,其單產高,品質好,是精紡高支紗的必需原料,這裡是中國僅有的長絨棉種植區。
位於小海子水庫東岸的“西海灣”是天然的淡水浴場,這裡兩山之間建起了全疆最大的占地6000餘畝的人工種植園。圖木舒克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城鎮密集區內。所在地區周邊有吐爾尕特口岸、紅其拉甫口岸、喀什國際航空口岸、卡拉蘇口岸、伊爾克什坦口岸等五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314國道和南疆鐵路由市域北部邊緣通過。城市北距烏魯木齊市約1200公里,向西分別距巴楚縣城60公里和喀什市328公里,東北距阿克蘇市235公里。圖木舒克市行政區劃面積1901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93平方公里。
圖木舒克市歷史悠久,大約3400年前,就有人涉足,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蹟。西漢時期,圖木舒克是西域36國的尉頭國所在地,到了唐代,圖木舒克屯墾空前興盛,並成為古“絲綢之路”必經要道和兵家必爭之地。當時喀什噶爾河從這裡流過,此地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一座繁華的西域“城廓之國”。

經濟發展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經濟
圖木舒克市現有工礦企業幾十家,其中永達水泥廠,年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塑膠製品廠年產3000餘噸;電力公司年供電量近6千萬千瓦小時,區內有棉花加工廠8個及蕃茄醬廠、糧油加工廠、農機修造廠等多家工業企業。總人口12萬人,居住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等8個民族。由農三師44團、49團、50團、51團、52團、53團、小海子水庫管理處和圖木舒克工建集團等單位組成,是小海子墾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農副產品集散地、加工中心,具有軍墾特色及旅遊風光的生態園林城市。
轄區居住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等8個民族,總人口1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62%。轄區有六團一處等19個企事業單位。 圖木舒克市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屬溫帶極端乾旱的荒漠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沛、乾燥少雨、無霜期長、晝夜溫差較大。市區現有耕地60萬畝,待利用土地資源75萬畝,有原始胡楊林、新疆楊、野生甘草、羅布麻等植被120萬畝。轄區主導產業為農業,是國家優質商品棉種植基地,還盛產各類優質特色瓜果。轄區獨特的氣候條件極適宜長絨棉生長,所產長絨棉單產高,品質好,是精紡高支紗的必需原料。
新疆是全國的重要產棉區,而新疆的棉花種植主要集中於南疆、北疆和東疆三大棉區。其中南疆是最大的優質陸地棉生產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成片灌溉棉田,適種的早熟陸地棉品質遠勝於積溫相近的黃淮海棉區。圖木舒克市地處南疆,毗鄰中亞,土地、光熱資源豐富,發展棉花種植及加工業條件得天獨厚,是新疆重要的優質長絨棉基地之一。
2005年全市棉花總產量10.4萬噸,播種面積49.44千公頃,其中長絨棉6.73千公傾,總產量8335噸。圖木舒克市棉花質量指標範圍:細絨棉:絨長:27.6-30.81mm;比強度:28.7-31.9cn/tex;馬克隆值:3.78-4.5;整齊度:82.1-85.1%;短纖維率:7.2-9.7%;紡紗一致性係數:142-160;長絨棉:絨長:36.1-39.5mm;比強度:38.0-44.5cn/tex;馬克隆值:3.7-4.5;整齊度:82.1-85.1%;短纖維率:7.2-9.7%;紡紗一致性係數:201-236。

社會事業

文化娛樂

圖木舒克市麥西來甫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民族藝術。按其內容、舞蹈和表演形式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是音樂、樂曲、奏樂及舞蹈相結合的部分;第二是各種喜劇形式的表演部分;第三是麥西來甫參加者集體規定的一整套歸類和處罰部分。刀郎麥西來甫是由刀郎胡琴、卡農、熱瓦甫、小手鼓伴奏和曲藝人嘹亮高亢的歌聲綜合形成的樂曲。刀郎木卡姆舞蹈隊一般由各團場維吾爾族民眾組成,人數從20~80人不等,每逢重大節日參加文化廣場演出。每逢重大節日,工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火活動,有踩高蹺、跑旱船、腰鼓、獅子舞、花燈展、舞龍等。

電視廣播

1969~1985年,墾區各團場先後建起廣播站,同時用維、漢兩種語言廣播。
2004年11月28日,市廣播電視台正式開始試播。
2010年,兵團數位電視信號落地圖木舒克市,有線電視工作在四月初完成全市聯網。

教育

截至2010年,圖木舒克市有各類學校18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國小3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教師1996人,教職工1057人,學生28017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9035人,占全市學生總人數的68%;高中在校學生2155人;國小在校學生16831人;國中在校學生8628人;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40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8%、國中入學率達到98.8%以上。民漢高中聯考成績突出,本科上線率達41.4%。
圖木舒克高級中學
圖木舒克高級中學前身是工程團中學,是一所全日制直屬高級中學,占地面積23.5萬平方米,截至2010年,圖木舒克中學有教職工161人(其中新校區103人,老校區58人),高級教師12人,中級教師35人,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整個教師總數的70%,學生2678人;全校共有教學班55個。
民族高級中學
農三師圖木舒克市民族中學成立於1974年,是以招收小海子墾區維吾爾族學生為主的普通民族高級中學及職業培訓為輔的二合一學校,並且充分利用假期時間承擔民族教師培訓。2008年10月8日,根據師市編辦發〔2008〕66號《關於印發<農三師第二中學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將原“農三師民族中學”更名為“農三師第二中學”。

風俗文化

民間土陶燒造

圖木舒克民間燒造土陶工藝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漢晉時發展到生產彩陶。其製品題材廣泛,造型豐富,圖形詭異,極富表現力和個性,民間土陶燒造工藝深受龜茲文化的影響,許多工藝流程與阿克蘇地區、庫車縣製法相近,與喀什地區的又不相同。民間土陶主要有釉陶和未上釉的素陶兩大類。

托庫孜薩萊木卡姆圖

木舒克市托庫孜薩萊木卡姆是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的主要體系之一,流傳在新疆南部的圖木舒克,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特徵。托庫孜薩萊木卡姆也是蒙古多喇舞與維吾爾族刀郎舞傳統文化完美融合的傑出代表,集蒙古族、維吾爾族民族歌舞、音樂之大成,是生活在圖木舒克的少數民族與東西方樂舞文化的交流、碰撞的結晶。圖木舒克市托庫孜薩萊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四十四團、五十團、五十一團、五十三團。

民間圍獵

圖木舒克市民族民間圍獵活動是維吾爾族民眾傳承傳統歷史文化的自發活動。80代以前,圍獵活動作為當地百姓的重要謀生手段一直延續千餘年,之後逐漸演變為傳統戶外娛樂活動。民間圍獵活動基本是圍獵走獸,80年代以後一般以野兔為主,其他獵物現已難覓蹤跡。圍獵活動已不再作為當地百姓謀生的手段,而是以強身健體、娛樂聚會、交流感情、戶外運動為主要目的。

旅遊資源

圖木舒克圖木舒克旅遊資源
圖木舒克的旅遊資源多種多樣,西海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旅遊資源區。西海灣旅遊區由小海子水庫、永安壩水庫、西海灣無名島、西海灣沙灘、植物園等景點構成。小海子水庫是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規劃中予以保留的平原水庫之一,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平原水庫。人工植物園占地6000多畝,是全疆最大的植物園。同時,小海子水庫周邊具備水鳥生活的良好環境。目前棲息有數十種野生動物,極具旅遊開發價值。西海灣獨特的水域風光旅遊資源具有形成本地區旅遊規劃的圖木舒克旅遊資源。
唐王城(托庫孜薩古城)。唐王城是古絲綢之路龜茲與疏勒間的重鎮。漢朝時為尉頭國領地,唐代時稱尉頭城,據考證,該城是建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初的城垣遺址。本世紀以來,中外考古學家及當地居民發現了大量有含龜茲、索特文的文書,還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與絲綢古島上許多城市一樣,唐王城在國際文化大交流中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胡楊林。葉爾羌河下游兩岸的胡楊,在水分充分的條件下,形成高大鬱閉的大森林。胡楊被視為古樹種中的活化石。小海子地區胡楊高,胡楊林伴生檉柳、沙棘等。春夏胡楊枝繁葉茂,深秋時節一片金黃,是一難得的風景。圖市至50團夏河營公路兩側有世界連片最大的原始胡楊林長廊,胡楊綿延不斷,有的飽經滄桑,有的亭亭玉立。
在胡楊林中有一古墓群,墓穴風格相似卻有迥異。該古墓群方圓幾十里並無村落,只被胡楊層層包圍,還未曾考證古墓所屬的民族、朝代及來源,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價值。清真寺有悠久文化背景的城市必有其民族特色的閃光點,清真寺便是其中之一。其中圖木舒克塔格寺廟是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古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