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特克斯縣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漢代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後就生活在這裡。本世紀30年代,特克斯縣,因修建了中外規模最大的八卦城而名聞遐邇,特克斯縣是我國也是世界唯一的、建築正規並保存完整的一座八卦城,它位於天山西部主脊的北坡,距烏魯木齊市815公里,周圍分別與拜城、昭蘇、察布查爾、鞏留、和靜縣接壤,全縣總面積8352平方公里,這裡河流縱橫,水資源總量約占伊犁河谷的三分之一,作為伊犁河三大支流之一的特克斯河自西向東貫穿而過。這裡草原遼闊,有700多萬畝優質草場;這裡河谷平坦,有數千頃肥沃良田;這裡林海莽莽,有130萬畝原始森林;這裡礦產豐富,各種貴重金屬、稀有金屬應有盡有,這裡景色秀美,氣候宜人,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交相輝映,使無數旅遊觀光者留連忘返。
八卦城地好物美人和,可謂物競天擇,人傑地靈。這裡居住著哈薩克、漢、維吾爾、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等二十多個兄弟民族。全縣年平均氣溫攝氏5.3度,無霜期118天,年降水量375毫米,日照2719小時。
歷史溯源
八卦城的前生傳奇
漢朝的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所記載的烏孫國,即是今天的特克斯縣,這也是特克斯見諸史籍較早的記載。漢朝宣帝時,烏孫國已歸屬漢朝的西域都護府管轄。
老八卦城溯源
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的邀請,前往西域向大汗指教了治國扶民方略和長生不老之道。他用三年時間西遊天山,被途中的集山之剛氣、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的特克斯河谷所動。於是,他以這裡作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從此,這裡就成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
1936年冬天,精通“易”理的盛世才岳父邱宗浚調任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後,親臨特克斯查勘時發現了這一雛形。隨後,邱宗浚親自設計了八卦城圖。1938年,各類公私用房便普遍在縣城開始興建。當時,縣長請來俄羅斯專家幫助測量,打樁放線。由於沒有線繩,縣長就指派專人從商人店鋪中購來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條,連結成長長的布條繩線,然後再用20頭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
如今呈放射狀的4環、64條街路路相通,由特克斯縣八卦文化廣場為軸心延伸出的八條主街街口都豎一巨石,分別刻著代表各自方向的“乾、坤、震、坎、艮、巽、離、兌”,而且,每條街的路燈燈桿及路面磚、路沿石的顏色也各不相同。
2009年7月特克斯縣又新建了八卦公園並設“大易碑廊”,將易經的三種版本刻於廊上,以弘揚《周易》文化。
新八卦城解讀
剛入縣城,就能看到一個叫城標的雕塑,雕塑上鑲嵌有兩個象徵陰陽魚眼睛的黑白圓球,其四周用花崗岩修建,上面印有八個不同的卦。城標外圍還由64根鐵柱組成,象徵易經的64卦。這些可使人們一進八卦城就多少有些神秘感。
在城的中心還聳立有50多米高的八卦觀光塔。
據介紹,該觀光塔始建於1968年文革時期,當時塔體四面刻有毛主席語錄,稱為語錄塔,但當年只有22.5米高,為三層八面柱體磚混結構。1993年經過抗震加固和改造後,更名為觀光塔。從此,它就成了觀賞八卦城全景的最佳地點。
現在,整座體現易經文化內涵和八卦奇特奧秘思想的城鎮已初具規模。
縣城以中心八卦文化廣場為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射線般向外伸出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設一條連線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
一環路環繞中心八卦文化廣場,路的外側是商店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築群,樓宇首尾相接;二環路兩側主要分布的是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建築密度較低,小樓被綠蔭遮掩;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及周圍地帶,則是城鎮居住小區,且大多為獨家小院,其間保留有大面積果園。
其中,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並充分地反映了64卦386爻的易經數理。為了不讓人們迷路,各街都放置有方位說明牌。
整個縣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它是現今世界上惟一的一座保存良好、卦爻完整、規模最大的八卦城。
不過,很多人有這樣的印象,剛踏上特克斯縣城的土地,並沒有想像中那么強的神秘感。但是,只要一登高遠望,立刻就可以領略到這座縣城的神秘。
烏孫文化
特克斯——古代多出“天馬”的烏孫國所在地。特克斯不僅詮釋了易經文化,而且也是烏孫文化興盛地。特克斯地處天山北坡西部,哈爾克山北麓,烏孫山南麓,特克斯河谷盆地。根據我國古代歷史文獻《史記》、《漢書》、《唐書》、《魏書》等記載,公元前二世紀前期,烏孫人由甘肅西遷新疆伊犁,占據了最富饒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長達五百餘年,成立了當時西域第一大國——烏孫國。烏孫人是今天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烏孫”在哈薩克語中意為“團結、聯合”。特克斯是中國古代有史記載遠嫁公主最多的地方(漢朝解憂、細君二位公主均嫁入烏孫國),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賽馬場——“汗草原”所在地,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建立“牙帳”最多的地方。目前,特克斯的土地上處處都有烏孫墓群。烏孫古墓分布在依山傍水的草原上,呈南北走向,五至七座為一列,其中有大墓、小墓之分。
烏孫文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馬文化。烏孫馬又稱“天馬”、“西極馬”。特克斯位於天山降水豐沛區,水草豐美、氣候溫寒,因此自古出駿馬。據史學家考證,公元前104年,烏孫王向西漢王朝求婚,呈送漢武帝的千匹良馬,就是從當時特克斯賽馬會中挑選出來的烏孫馬。然而,在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眾多民族中,只有烏孫人和他們的後代哈薩克人有熏食馬肉的習慣。據專家認定,馬肉有益於恢復肝臟機能,防止貧血,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重視保健的日本人也愛吃馬肉,近些年特克斯縣一些企業以每公斤百元的價格向日本出口高檔馬肉。
縣名沿革
特克斯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縣境內考古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特克斯河兩岸便有人類的活動足跡。
秦代以前有塞種人在這裡遊牧。
漢代這裡是西域都護府轄下的烏孫國。
唐朝時期先後有突厥人、回鶻人在這裡遊牧。
宋代屬西遼。
明代是厄魯特蒙古的遊牧地。
清代,準噶爾叛亂被平定後,特克斯隸屬於伊犁將軍府,為蒙古、柯爾克孜、哈薩克三個部族的遊牧地。1888年,伊犁設立府、縣後,特克斯隸屬於寧遠縣(今伊寧縣)。
民國19年(1930年),鞏留縣從伊寧縣析置,特克斯屬鞏留縣管轄。民國20年(1931年)由鞏留縣析置特克斯設定局,首任局長常才,設治局所在科布(今齊勒烏澤克鄉的闊布村)。轄區含今特克斯縣、昭蘇縣及鞏留縣吉爾格朗鄉。民國26年(1937年)3月1日正式升格為縣,縣治仍在科布。轄區為特克斯、昭蘇兩縣區域。首任縣長赫葉兒•柏林(錫伯族)。民國27年(1938年)2月,析出昭蘇,成立昭蘇設治局。原縣府所在地科布前面臨河、後面靠山,地域狹窄,很難有大的發展。當時任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的邱宗浚到特克斯親自勘查,選址規劃,並繪製了獨具特色的八卦圖。1939年夏,在時任縣長班吉春的指揮下用二十張牛犁沿著八卦圖的八條射線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當年10月22日,特克斯新街市(八卦城)建成,縣政府正式遷入辦公。1945年1月,三區革命臨時政府決定改特克斯縣為克孜勒庫熱縣。
新中國成立後,克孜勒庫熱縣隸屬於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12月19日,根據政務院指示精神仍使用特克斯為縣名。其後,伊犁地區曾三次撤銷、三次恢復。伊犁地區撤銷期間,特克斯縣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縣。伊犁地區恢復期間歸伊犁地區管轄。2002年,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2008年,特克斯縣下轄7鄉1鎮,分別是闊克蘇鄉、齊勒烏澤克鄉、闊克鐵熱克柯爾克孜族鄉、喬拉克鐵熱克鄉、喀拉達拉鄉、喀拉托海鄉、呼吉爾特蒙古族鄉和特克斯鎮,共有59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阿扎提居委會、古勒巴格居委會、博斯坦居委會、霍斯庫勒居委會)。此外,境內還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78團場、天西局特克斯林場、伊犁州特克斯馬場。
行政區劃
特克斯縣轄1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特克斯鎮、呼吉爾特蒙古族鄉、科克蘇鄉、齊勒烏澤克鄉、闊克鐵熱克柯 爾克孜族鄉、喬拉克鐵熱克鄉、喀拉達拉鄉、喀拉托海鄉。縣境內有:托斯曼牧場、薩爾闊布牧場、克孜勒布拉克牧場、喀拉達拉牧場、特克斯軍馬場、科克蘇林場、農四師七十八團。縣人民政府駐特克斯鎮。
特克斯鎮 轄4個社區、4個村委會:轄個社區:霍斯庫勒社區、阿扎提社區、古勒巴格社區、博斯坦社區、霍斯庫勒村、古勒巴格村、博斯坦村、阿克塔斯村。
呼吉爾特蒙古族鄉
轄5個村委會:呼吉爾特村、多勒肯村、庫熱村、喀拉薩依村、庫爾烏澤克村。
科克蘇鄉
轄3個村委會:科克蘇村、提克卓勒村、阿克倉村。
齊勒烏澤克鄉
轄9個村委會:齊勒烏澤克村、阿克奇村、闊布村、托爾特庫勒村、巴喀勒克村、喀木斯提布拉克村、蘇阿蘇村、阿騰套村、吾爾塔米斯村。
闊克鐵熱克
柯爾克孜族鄉 轄7個村委會:闊克鐵熱克村、瑪熱勒塔斯村、霍斯托別村、莫因台村、查乾薩依村、薩爾闊布村、阿克喬克村。
喬拉克鐵熱克鄉
轄11個村委會:喬拉克鐵熱克村、孟布拉克村、阿特恰比斯村、阿克塔木村、薩爾闊布村、齊巴爾托布里格村、克孜勒闊拉村、坎土曼托別村、塔斯巴斯陶村、莫因卓勒村、阿克鐵熱克村。
喀拉達拉鄉
轄11個村委會:加爾闊拉村、庫木吐別克村、希勒托別克村、喀拉尕什特村、翁格爾塔斯村、加朗村、迫勒坎村、瓊庫什台村、喀拉峻村、喀英德庫什台村、喀甫薩朗村。
喀拉托海鄉
轄9個村委會:喀拉托海村、阿克卓勒村、鐵熱克提村、庫木托別村、音加爾村、阿克托海村、達根別勒村、也什克勒克村、柯爾乾布拉克村。
特克斯軍馬場
科克蘇林場
兵團七十八團
地理特徵
特克斯縣位於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東段,地理坐標東經81°19′00″----82°37′30″、北緯42°22′30″----43°25′30″。全縣總面積8352平方公里,東西橫距109公里,南北縱距116公里,縣城距伊寧市119公里,距烏魯木齊市815公里。轄七鄉一鎮,總人口15萬,有哈、維、回、柯、蒙、錫等22個民族。特克斯縣屬逆溫帶控制區,是個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5.3℃,無霜期118天,年降水量375毫米,日照2791小時,冬暖夏涼,氣候適中。
特克斯縣城是世界上唯一建築正規、布局完整、規模最大的八卦城,有中心“觀光塔”,烏孫仿漢宮殿“夏都”,有中外馳名的喀拉峻大草原、庫克蘇大峽谷溫泉、瓊庫什台原始森林、阿克塔斯岩畫、烏孫古墓、草原石人等旅遊資源和地質遺蹟,得天獨厚風景秀麗。
縣城境內有三條河流,特克斯河、庫克蘇河、庫爾代河,東西貫穿西天山山脈、大更別力山和烏孫山脈,山河占全縣總面積的94%,這些山區中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遠景潛力大,有較好的發展優勢。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國土面積1253萬畝,可利用的天然草原754萬畝,山林地128萬畝,天然林木蓄積量1476萬立方米,河谷平原可耕地50萬畝,200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不變價)18906萬元,糧食總產量70390噸,油料產量5657噸,總產肉量1046噸,綿羊毛產量1371噸,牛羊奶產量19829噸,年末牲畜存欄頭數65.24萬頭,出欄頭數29.29萬頭,商品畜頭數19.12萬頭。
水資源
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主源,境內流長237公里,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境內平均流量25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80億立方米,占伊犁河流量的50%以上,由於其水系發育支流眾多,流量穩定、變差小、渠道引水條件好,成為流域各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源泉。特克斯河及其支流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近百萬畝良田,使之成為著名的糧倉。昭蘇盆地的阿騰套山和庫都爾山地丘陵把特克斯河流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山勢悠緩,河道彎曲,多沼澤,落差百米左右。東段河道狹窄,水勢湍急。尤其是恰普其海和中游支流闊克蘇河,河水猶如脫韁野馬,咆哮奔騰,洶湧澎湃,落差三四百米,水能利用條件相當優越,闊克蘇河谷、喀拉布拉峽谷、恰普其海峽谷更是特克斯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大型綜合水利水電工程的理想地方,最低有效發電能力在20萬千瓦左右。
喀拉竣草原
世界一流草原-喀拉峻:喀拉竣草原哈薩克語,意為:“黑色莽原”。喀拉峻山橫亘其間,呈東西向,綿綿延延,長42公里。北連喀甫薩朗溝,南接瓊庫什台,寬25公里。海拔高度在2000-2800米之間。總面積1050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23萬畝,屬高中山山甸草場,可載畜15萬頭。主山兩側梳狀溝谷密布山地。山巒起伏跌宕,生長著茂密的雪嶺雲杉,蒼蒼莽莽。
博孜阿德爾
博孜阿德爾:(又名包紮墩),哈語意為:“未開發利用之地”,博孜阿德爾位於縣境東南部,東接和靜,南鄰拜城。地處東經81°40′29″-82°'41′34″,北緯42°22′21″-42°48′20″之間。東西長約82公里,南北寬約37公里,面積280萬畝,可利用草地120萬畝,是特克斯縣最好的天然冬牧場。
特克斯草原
特克斯草原特克斯草原在新疆伊犁谷地西的特克斯、昭蘇縣境內,是新疆最美的草原,由於尚未開發,這裡的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風情獨特,山青水秀,人文濃郁。特克斯縣縣城是中國惟一的八卦城,建築風格獨特;昭蘇是天馬--伊犁馬的故鄉。
阿克庫勒湖
位於特克斯縣城東南,離縣城直線距83公里,有公路通至闊克蘇溫泉,轉入牧道可達。海拔3000米。阿克庫勒屬高山湖泊,距南天山山脊線上阿克布拉克達坂(4075米)僅2.5公里,是南天山北坡冰川故道上的冰磧堰寒湖。湖水清澈透明,外觀藍綠色,水溫極低,冬季結冰,平滑如鏡。該湖地處闊克蘇河上游南岸高山帶,夏季湖周氣候涼爽,空氣清新,許多珍稀野生動物。
闊克蘇溫泉
位於特克斯縣南,離縣城直線距48公里,有公路和山區簡易公路可達。海拔1640米。溫泉出自闊克蘇河谷左岸岩石裂隙,有泉眼兩處。水質清澈透明,手感光滑,水溫40℃~50℃,泉水中含有碳酸鹽、硫、磷等多種礦物質,對風濕病、關節炎、皮膚病等有較好療效。該溫泉地處闊克蘇河中游地段。河水在此段深切基岩形成峽谷,河水洶湧而下,浪花飛濺,濤聲震天。溫泉周圍有石壁林立,鬱鬱蔥蔥的雲杉森林。
礦產資源
特克斯
在特克斯縣8000平方公里的境域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多,藏量富,品位高,是八卦城礦產資源的特點。
已探明的礦點
特克斯河砂金礦、闊克蘇河1號、2號、3號砂金礦;科布砂金礦、蘇阿蘇金礦、菁布拉克銅鎳礦、阿騰套銀鉛礦、吾爾塔米斯鉛鋅礦、恰乾薩鉑鈀礦、闊克蘇熔劑灰岩礦、阿克吾贊雲母、滑石礦、瓊庫什太大理石、花崗岩石礦、闊克鐵熱克正長花崗岩礦、鬧騰套石膏礦、儉格索石棉、蛇紋石礦、米斯煤礦、喀拉峻和莫因台白雲岩礦、哈雷克套特斯翠玉礦。
烏孫山洞窟彩繪岩畫
烏孫山洞窟彩繪岩畫:在烏孫山下特克斯縣的阿克塔斯,有一處保存完好的洞窟彩繪岩畫,據專家考證系原始社會產物,距今至少巳有5000年以上,這是伊犁發現的第一處原始人類的彩繪岩畫。
阿克塔斯洞窟位於特克斯縣齊勒烏澤克鄉阿克奇村北面約2公里的阿克塔斯山上,海拔1850米。洞窟面積48平方米,洞高2.5-3米不等,洞口寬5米左右.畫面呈赭紅色,是用赭色礦物作顏料繪成,顏色深淺不一。這些洞窟彩繪畫年代久遠,藝術價值高,它反映了生活在特克斯的古代原始人的經濟生活、審美情趣和世界觀,對研究人種學、民族學、原始宗教、美術、藝術等有著重要意義。
野生動植物資源:馬鹿、雪豹、熊、狐狸、貝母、雪蓮、紫草、甘草、薄荷、沙棘、野薔薇果等。
旅遊資源
特克斯縣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既有“塞外江南”婉約優柔之秀美,西域粗獷蒼茫之純樸,又有中原文化之博大精深、烏孫文化之源遠流長。目前特克斯縣已形成“城、村、草、山、水、洞、泉、道”為一體的旅遊資源開發格局。
“一城”--八卦城。特克斯縣城按《易經》八卦布局而成。整個縣城形成路路相通,街街相連,神奇迷宮般的64卦街道布局,縣城呈放射狀圓形,面積8平方公里。被稱為凝固的《周易》、有形的《周易》。2001年榮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7年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一村”--瓊庫什台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是伊犁州遊牧民族定居最早村落之一,建築風格獨特,還保留著很多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薩克族遊牧民族特色的木屋,2010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一草”--喀拉峻原生態大草原。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總面積2848平方公里。3A級旅遊景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天然優質大草原”,2012年被列為“新疆天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
“一山”--烏孫山。中國唯一以烏孫命名的山脈(又名帖木里克山、阿拉喀爾山),海拔2000-3500米,是穿越伊犁河流域,翻越大阪,進入特克斯的重要通道。山下有保存完好的洞窟彩繪岩畫,系原始社會產物,距今巳有5000年歷史,是伊犁河谷第一處原始人類的彩繪岩畫。
“一水”--特克斯河。伊犁河最大的支流,是一條國際河流,總長258公里,特克斯縣境內流長99公里,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0億立方米,占伊犁河谷水量的三分之一。
“一洞”--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海拔1500-3500米,冰川侵蝕山嶽構造地貌,第四紀古冰川遺蹟保存非常完整,典型的卡斯特溶岩地貌造就了中國西北第一溶洞,極具科研價值,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地質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風景名勝區等稱號。
“一泉”--阿拉善溫泉。沿途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溫泉水源穩定,四季溫度在40℃以上,富含硫磺、鐵、磷、硫酸鹽等四十餘種礦物質和微量活性元素,醫療保健價值較高。
“一道”--烏孫古道。世界著名的“絲綢之路”必經之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沿途分布有大量烏孫古墓和古城堡遺蹟,限制性8.5級徒步線路,挑戰難度極高。
特克斯縣風光秀麗。年均氣溫5.3攝氏度,既無酷暑,又無嚴寒,是旅遊避暑的最佳勝地。有西北地區最大的科桑溶洞,有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譽為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優質草場――喀拉峻大草原,有56平方公里水面的特克斯水庫,有全國第二大石林―庫克蘇石林。特克斯八卦城----一座體現易經文化內涵的八卦奇特奧秘形式的城鎮已初具規模。此外,在八卦城周圍,還有一大批烏孫古墓、古代岩畫和草原石人以及氣候宜人、風景如畫的牧區、原始森林和溫泉療養所。如:中外遊人嚮往的喀拉俊草原、密林深處的阿熱善溫泉和海拔3800米處的阿克庫勒湖等都是旅遊避暑療養勝地。
這裡有國內少見的原始人洞窟彩繪岩畫,有塞種人、烏孫人和突厥人古墓,有不同時期珍貴文物,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富。
特克斯縣集“城、山、水、湖”於一體,自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從旅遊資源的擁有量和分布看,可分為古蹟、建築、人文景觀、水域風景、生物景觀等六大類,其中五級資源4處(八卦城、喀拉峻原生態大草原、包紮頓石林、通乎薩拉瀑布),四級資源2處(瓊庫什台國家歷史文化民村、賽克草原)三、二、一級資源9處(太極島景區、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地質公園、恰甫其海海景、塞種人古墓、烏孫人古墓、阿熱善溫泉、吉勒蘇溫泉、加斯勒高山湖、加克塔斯山洞岩畫),各類大小景區(景點)百餘處,共有國家3A級旅遊景區3個(喀拉峻生態大草原景區、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地質公園景區、八卦公園景區)。
全縣文化底蘊濃厚,烏孫文化、易經文化和瑪納斯文化相互融合、延續,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互交匯碰撞、傳承發展,是中國最西邊的八卦城和易經文化所在地、烏孫文化和易經文化唯一交織地,是中國道家文化傳播最西端的地方,是中國西域最大的遊牧古國—烏孫國的所在地,是中國現存烏孫古墓最多的地方,是中國古代有史記載遠嫁公主最多的地方,是中國古代最大的賽馬場—“汗草原”所在地,也是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建立“牙帳”最多的地方。
全縣民俗風情濃郁,境內長期居住著哈薩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等33個民族,漢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互融合貫通,造就了獨特的哈薩克族民俗文化,孕育了哈薩克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六十二闊恩爾”和被譽為草原上的《天方夜譚》—哈薩克長詩《幸福的四十根樹枝》。
全縣文物古蹟眾多,重點文物保護總面積已達5000餘畝,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共有二萬多座“塞種”“月氏”“烏孫”“突厥”墓葬,有石碑1塊及20座尚未探明的“洞穴”。近年來新發現的波斯坦古城遺址更加了歷史的厚重感。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視窗的“八卦文物展覽館”,對宣傳展示歷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年接待遊客近萬人,有力地促進了文物工作和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縣城所在地—八卦城是根據《周易》八卦“後天圖”方位設計,完整地融合64卦386爻易經數建成,街道路路相通,縱橫交錯,形如一個八卦勘盆,堪稱是一部凝固、有形的《周易》。城內還有周文王銅像、乾街回族清真寺、坎街蒙古族喇嘛廟、坤街維吾爾族清真寺、艮街哈薩克族清真寺、坤街巴合吉馬提古住宅等一批極具特色的建築物。
經濟發展
特克斯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5.3攝氏度,既無酷暑,又無嚴寒,擁有旅遊最舒適的氣候環境。有美麗的喀拉峻大草原、神秘的闊克蘇河大峽谷、阿熱善藥浴溫泉、瓊庫什台原始森林,有天然鐘乳石溶洞、庫克蘇天然石林和烏孫古墓、古代岩畫、草原石人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蹟,以及絕世奇特的八卦建築和博大精深的易經文化。豐富的旅遊資源為新世紀特克斯開發建設旅遊支柱產業創造了無限商機。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克斯縣各族幹部民眾經過齊心協力、艱苦卓絕的努力,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04年全縣GDP達到5.6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67億元,第二產業1.1億元,第三產業1.8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61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581萬元。2004年全縣農林牧副漁業總產值3.92億元,糧食產量53514噸,亞麻14976噸,油料14074噸,小麥21506噸,特別是由於地處逆溫帶的氣候優勢,亞麻平均單產可達350公斤、油料單產達180公斤以上。年末牲畜存欄68.21萬頭(只),出欄34.5萬頭(只),肉類總產量12176噸,奶產量25745噸。現有牛8.4萬頭,其中生產母牛4萬餘頭,養殖專業戶324戶,家庭牧場90戶,建成規模養牛基地5個,良種牛養殖小區13個。工業已形成天一亞麻、玖牧草業、金谷、金富達油脂、陝西凱達、科瑞乳業、伊牧食品等農牧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礦山、冶煉企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旅遊業正在起步,旅遊開發、規劃管理框架逐漸形成,各項基礎工作正在不斷完善中,建築正規、卦爻完整、規模最大的八卦城榮膺世界吉尼斯之最和新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科桑風景區獲得國家地質森林公園稱號,草原明珠八卦城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國內外進一步擴大,旅遊資源優勢正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十一五”期間旅遊業將成為特克斯縣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
城建設計
八卦城即黃崖正關,因城內有“八卦街”而得名。它是長城衙署、倉儲所在地。東臨詎河,西倚王帽頂山。隨山形地勢修建,呈不規則刀把形,從東至西由瓮城、外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城牆東、西、南三面設通衢城門和城樓,北城牆因防禦需要不設城門,而在城台上建北極閣。內、外城地面高度相差4米,南、北兩端各設陣眼門一座,以通內外。城內街道不作棋盤式布局,由數十條死巷、活巷、丁頭錯位構成,稱“八卦街”。漫步其間,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極富神秘色彩。1987年修復,按乾、艮、震、巽、離、坎、坤、兌等八卦方位分布。城中心的“黃崖口提調公署”闢為長城博物館。乾卦區創建百將、百家墨跡碑林和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瓮城內修建竹刻名聯堂,其餘房舍闢作黃崖山莊賓館。
解決交通擁堵
新疆伊犁特克斯縣建設時按照“八卦”文化主線進行,現代的道路改造和新建建築等也是遵循此原則。該縣沒有一個紅綠燈,但其呈放射狀的4環、64條街卻路路相通,一點都不擁堵。
該縣政協專職常委、建設局局長靳文濤說,《周易》中的八卦代表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顏色,“近兩年城市道路改造我們有意進行了這方面的設計”。
地方特產
名酒
特製伊力大曲,人們習慣上叫伊力特曲,屬濃香型白酒。晶瑩透明,香氣濃郁,口感綿實,回味悠久。伊力特曲早就以它優良的酒質和特殊的風味聞名全疆,是獨無二的屢次奪魁的名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譽。
鹿茸
作為傳統的名貴藥材,遠銷韓國、日本,現代醫學對鹿茸研究證明它含有多種胺基酸,磷酸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脂溶性VC,營養性礦物質,和豐富的鈣成份,它具有平衡血壓,調節心率,改病善睡眠和食慾,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疲勞,恢復體力,增加骨質密度,促進傷口癒合,養顏益壽。
雪蓮
橫貫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脈,冰峰雪嶺逶迤連綿其間海拔4000米以上是終年積雪地帶,雪蓮花則生長在雪線以下海拔2800-4000米之間的石縫、岩壁、礫石坡地和濕潤沙地上。每年七八月,雪蓮開花,為高山的冰雪王國添上一片妖嬈秀色,顯示出她的不避嚴寒、傲斗冰霜的品格。雪蓮花是一種名貴的草藥,性辛熱,有“通經活血、去風勝濕”的功能。
沙木沙克小刀
沙木沙克小刀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愛,被列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是很有特色的少數民族特需產品。
風味小吃
奶茶、抓飯、粉湯、風味包子、納仁、辣罐和血腸、饢、拉麵。特克斯縣的飲食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地方小吃最多的地方就是解放路客運中心周圍和紅旗路上的美食城。
文化名城
特克斯縣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建築正規、規模最大的“八卦城”,繼2001年被載入吉尼斯記錄之後,2004年4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5月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歌舞之鄉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裡的維吾樂、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都能歌善舞。在長期的歷史發揮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藝術,它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蜚聲中外,名揚天下。新疆歌舞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代,于闐樂舞就已傳入中原,深為人民喜愛。讓我們一起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縣市條目,了解歌舞之鄉的風土與人情。 |
伊犁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州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
景點 | 那拉提草原 庫爾德寧風景區| 恰西風景區| 火龍洞| 那拉提森林公園| 伊犁河民族文化旅遊村| 察布查爾靖遠寺| 惠遠古城| 林則徐紀念館| 喬爾瑪 | 賽里木湖| 伊犁河| 唐布拉草原 | 禿黑魯克帖木爾汗麻扎| 夏塔旅遊區| 小洪納海石人| 伊犁將軍府遺址| 果子溝| 格登山記功碑| 奴拉賽銅礦遺址|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札|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阿克塔斯避暑山莊| 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 小葉白臘自然保護區| 霍爾果斯口岸| 沙灣縣森林公園|錫伯民俗風情園| 惠遠古城 | 特克斯縣 |奎屯市 |三道河 | 格登山峰 | 鞏乃斯草原 |火龍洞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
烏魯木齊市 | 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
克拉瑪依市 | 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
吐魯番地區 | 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
哈密地區 | 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
和田地區 | 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
阿克蘇地區 | 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
喀什地區 | 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 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 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 (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
塔城地區 | 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
阿勒泰地區 | 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
直轄行政單位 | 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