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余灣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木城村委會,包含余灣、石埂、大圳、紅春四個村民小組,位於以勒鎮西面,距以勒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國土面積2.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30米,年平均氣溫12.5℃,適合種植烤菸、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92畝,林地411畝,人均耕地1.61畝。該村現有黨員22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5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19人,60歲以上的3人。現有農戶166戶,共740人,其中男性376人,女性364人。余灣自然村現有人口中全部是漢族。全部為農業人口,勞動力34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236人,外出務工人數為100人。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於本縣。2006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1.09%。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2元。余灣自然村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畜飲水困難,交通不便,學生上學困難。余灣自然村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畜牧業和種植業,主要發展糧煙生產。
自然資源
余灣自然村位於以勒鎮西面,距以勒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鎮道路為砂石路,全村國土面積2.3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192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1.61畝,主要種植糧煙作物,擁有林地411畝。
農村經濟
該村耕地總面積1192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1.61畝,主要種植糧煙作物,擁有林地411畝。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35畝。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於本縣。2006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1.09%。2006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12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1.09%;畜牧業收入4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3.25;第二三產業收入4.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57%;外出勞務收入14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666元,人均純收入1092元。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通過籌資籌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後勁。該村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並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開展村務財務公開。基礎設施
該村目前已基本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全村戶已通自來水,166戶還在飲用井水,有166戶飲水困難或飲用水質不達標。擁有電視機農戶5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為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戶。該村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面,到鎮交通不方便,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該自然村村民的住房以磚木結構為主,全村共有1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另外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2006年末該村擁有汽車1輛,機車5輛。余灣自然村國小設在木城村委會,校舍建築面積平方米,有教師人。余灣自然村距離村國小2.5公里,距離以勒鎮中學12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等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加入農村合作醫療。自然村決心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整治村容村貌,建設和諧安定、文明富裕、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特色產業
余灣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於本縣。2006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1.09%。
該村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烤菸產業。
人口衛生
余灣自然村現有農戶166戶,共740人,其中男性376人,女性364人。農業人口數為740人,勞動力總數為34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236人,外出務工人數為100人。余灣自然村現有人口中全部是漢族。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等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加入農村合作醫療。到2006年底該村享受低保人數為57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有624人,參合率84.3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
余灣自然村國小設在木城村委會,校舍建築面積平方米,有教師人。余灣自然村距離村國小2.5公里,距離以勒鎮中學12公里,該村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為178人,其中小學生人數為141人,中學生人數為3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
基層組織
余灣自然村現有黨員22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5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19人,60歲以上的3人。
發展重點
余灣自然村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畜飲水困難,交通不便,學生上學困難。
余灣自然村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畜牧業和種植業,主要發展糧煙生產。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