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普洱市墨江縣團田鄉黑龍潭自然村
黑龍潭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團田鄉團田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團田鄉西北邊,距離團田村委會3公里,距離團田鄉12公里,。國土面積2.44平方公里,海拔1,375.00米,年平均氣溫17.00 ℃,年降水量1,21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434.37畝,其中人均耕地2.01畝;有林地3,220.5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3戶,有鄉村人口209人,其中農業人口209人,勞動力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86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29萬元,占總收入的46%;畜牧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9頭,肉牛10頭,肉羊3頭);林業收入6.8萬元,占總收入的33.7%;第二、三產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86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0萬元。2、雲南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黑龍潭自然村
村情概況
黑龍潭自然村隸屬於 聯珠鎮 象鼻村委會 ,屬於 山區。位於聯珠鎮南邊,距離象鼻村委會7.00 公里,距離聯珠鎮24.00公里。國土面積2.20平方公里,海拔1,750.00米,年平均氣溫16.50 ℃,年降水量1,312.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46.00畝,其中人均耕地3.81畝;有林地2,2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戶,有鄉村人口117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6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27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6.00畝(其中:田88.00畝,地358.00畝),人均耕地3.81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2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7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244.00畝,其他面積350.0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水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8戶通自來水。有28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 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分別占總數的71%和 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0輛,機車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3.00畝,有效灌溉率為2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84萬元,占總收入的50%;畜牧業收入8.97萬元,占總收入的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頭,肉牛12頭,肉羊25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林業收入0.43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1.44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0.02萬元,占總收入的0.09%。農民人均純收入1271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22%),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0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脆弱,農民科技意識差,資金不足、文化素質低、思想落後、居住分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養業
3、雲南省施甸縣萬興鄉萬興村黑龍潭自然村
村情概況黑龍潭自然村隸屬於萬興鄉萬興村,屬於山區農業自然村。距離村委會所在地7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7.4公里。國土面積 2.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有1734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143畝,其中人均耕地 0.78畝;有林地1648畝。全村轄 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3戶,有鄉村人口192人,其中農業人口189人,勞動力11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45.97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黑龍潭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143畝(其中:田65畝,地78畝),人均耕地0.78畝,主要種植烤菸、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64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7畝,草地323畝;荒山荒地1490畝,其他面積131畝。火星山和黑龍潭美景將是區域一絕。
基礎設施
黑龍潭自然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全村有29戶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有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4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5.56%、91.11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戶(分別占總數的55.56%和42.22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21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2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1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戶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4、雲南省寧洱縣勐先鄉黑龍潭自然村
村情概況
黑龍潭自然村隸屬於寧洱縣勐先鄉黃寨村民委員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勐先鄉西南邊,距離黃寨村委會5公里,距離勐先鄉政府26公里。國土面積2.25平方公里,海拔1620米,年平均氣溫17.5 ℃,年降水量165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89畝,其中人均耕地5.25畝;有林地202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戶,有鄉村人口71人,其中農業人口71人,勞動力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2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2元。該村屬於其他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烤菸為主。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7萬元,占總收入的43.3%;畜牧業收入10.7萬元,占總收入的36.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5頭,肉牛3頭);漁業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1%;第二、三產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14.3%;工資性收入0.4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1352.00元,農民收入以茶葉、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2人。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4戶通自來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有24戶通電,有2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和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戶(分別占總數的92%和92%)。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 ;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全村無汽車1輛拖拉機,有機車19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戶;無小水窖;“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有15戶。耕地無有效灌溉面積,無高穩產農田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無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9.00畝(其中:田77.00畝,地312.00畝),人均耕地5.2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02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1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0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7.00畝,其中無養殖面積、草地、荒山荒地,其他面積899.00畝。有森林、河流等資源。5、雲南省東川區湯丹鎮海子村黑龍潭自然村
村情概況
黑龍潭 村隸屬於 湯丹鎮 鎮 海子 行政村,屬於 山區。距離 村委會2.5 公里,距離 鎮11.5公里,。國土面積1.4畝,海拔2800米,年平均氣溫7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290畝,其中人均耕地2.13畝;有林地68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8戶,有鄉村人口136人,其中農業人口136人,勞動力8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5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15萬元。該村屬於 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0畝,人均耕地2.1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68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3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100畝,其他面積800畝。有鐵等資源。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有11.5戶飲用井水,有3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3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78.9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分別占總數的 78.95 %和 78.95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 1輛。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全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3.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85萬元;占總收入的 10.62 %;畜牧業收入2.3萬元,占總收入的 2.76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頭,肉牛2頭,肉羊9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 86.38 %;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60 %。農民人均純收入2650元,農民收入以第二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人(占勞動力的22.79 %),在省內務工30人,到省外務工1人。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